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53章 厦门大学测配方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第53章 厦门大学测配方

作者:付建国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08 10:25:19 来源:全本小说网

3.36 厦门大学测配方

鹭岛之滨的厦门大学,红墙映着碧海,这所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学府,自诞生起便在华夏教育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彼时已是国内声名远扬的知名院校。时光流转至1987年,一项“唯一”让它在全国高校中格外瞩目——当时全国所有高校里,唯有厦门大学化学系谱学分析部设有光谱分析实验室。

星期一的清晨,仲明便带着两份沉甸甸的“物件”出了门。一份是省科委开具的介绍信,油墨未干的字迹透着郑重;另一份是永明从拖拉机厂取来的进口齿轮,金属的冷硬触感里藏着工厂上下的期盼。他要去的地方,正是那所藏着“唯一”实验室的厦门大学。

踏入厦大校门,仲明先到保卫室登记。门卫接过登记本,笔锋利落签下时间,抬手往校园深处一指:

“化学系往那边走,过了大榕树拐个弯就到。”

按着陆引,他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化学系的办公楼。

接待处的长椅上还坐着几位等候的人,仲明找到了先前在电话里沟通的那位老师。他快步上前,将省科委的介绍信双手递过去。老师仔细看过,手指在纸页轻叩两下:“手续可以。你想做什么分析?”

仲明忙从随身的包里取出那个进口伞齿轮,齿轮的齿纹间还留着细微的使用痕迹。

“老师,我们想仿制这个齿轮,试了好几次都没成。”他语气里带着些急切,却又努力保持条理,“后来琢磨着,说不定是合金钢的成分不对,所以特地来想请实验室分析下这齿轮的成分。”

“那你跟我来吧。”

老师说着便起身,领着仲明穿过几条走廊,停在一扇厚重的大铁门前。他伸手握住门把手,稍一用力才将铁门推开,门轴转动时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是防辐射的门。”老师侧身让仲明进去,门后的实验室里,仪器的微光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已准备好解开齿轮里的秘密。

推开门,一间不算宽敞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空气中隐约飘着淡淡的试剂味。领仲明来的老师停下脚步,指着桌前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者介绍:“这是童教授,你把情况和童教授好好说一下,让他给你制定测试方案。测试的费用也在这里缴,具体多少钱,童教授会告诉你。”说完,这位老师便转身离开了。

仲明刚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便有些迟疑地问童教授:“是要先交钱吗?”

童教授放下手中的笔,温和地摆了摆手:“不急。我得先看看你要分析什么,研究用什么方法合适,之后才能定价格。”

仲明连忙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小心包着的伞齿轮,递到童教授面前,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

“主要是想分析一下这个进口齿轮合金钢的成分。我们试着仿制了好多次,都没成功,问题大概就出在材料上。”

童教授拿起齿轮,对着光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指轻轻摸着齿纹,随后说道:

“这个简单。光谱分析有三种方法,前两种是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来分析微量元素,精度确实高,但耗时久,价格也贵。第三种是X射线荧光分析法,不用破坏样品,分析速度快,1000元就够了。按你的需求来看,第三种方法的精度完全够用。”

仲明立刻接话:“那就用第三种!我们主要就是图时间短,能早点拿到结果。”

童教授点点头,随即叫助手过来收取了仲明的实验费,自己则小心地拿着那个伞齿轮,带着已经换上防护服的仲明转身走进了里间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童教授戴着银边老花镜,对仲明递来的进口伞齿轮说:

“这齿轮的啮合精度确实不错,”

接着,他示意仲明固定好齿轮:“样品得稳,不然X射线照射的位置晃了,元素信号就乱了。”

一切就绪,童教授戴上铅手套,关上仪器的防护舱门——舱门闭合时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是给这场金属“解码”扣上了保密的锁。他在操作屏上选择“标准模式”,设定好照射时间:“先扫300秒,让探测器多收集点信号,轻元素也能捕抓到。”

“看,铁的Kα线出来了,强度很高,基体肯定是铁基合金,”童教授的手指点在屏幕上一条最高的谱线处,“但光有铁不够,你看这边——”他滑动鼠标,指向几条稍矮的谱线,“铬的特征峰,镍的也有,还有点钼。”

随着时间推移,谱线越来越清晰,连一些微弱的小峰也渐渐显现。童教授调大局部放大倍数,眉头微蹙:“咦,还有钒?含量不高,但确实有。”他转头对仲明笑了笑,“这厂家藏得深啊,一般齿轮钢加铬镍钼就够了,加钒是为了细化晶粒,难怪耐磨性好。”

300秒很快过去,仪器自动停止照射,显示屏上弹出一份完整的元素分析报告:铁占比92.3%,铬1.8%,镍3.5%,钼1.2%,钒0.2%,还有极少量的硅和锰。童教授把报告打印出来,用笔在“钒”的数值旁画了个圈:“就是它了,这0.2%的钒,让晶粒细化了至少两个等级,齿面硬度能提上去,还不容易脆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请大家收藏:()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仲明拿着报告,看着样品台上的伞齿轮,突然觉得那冷硬的金属好像变得透明了——X射线没留下任何痕迹,却把它藏了许久的“秘密”,清清楚楚地铺在了光谱图上。

当仲明和童教授从实验室出来,前后不过短短一小时。除了那枚待分析的齿轮,教授手里还多了一张机器打印的纸带,上面清晰标注着齿轮钢的各项金属成分。

仲明连忙把带来的试制齿轮钢合金成分配方递过去,童教授接过来,将两张纸并在一起细细比对,片刻后开口:

“两个配方差别不大,单从力学性能上看,该是没什么大出入的。”

说着,他话锋一转,仔细询问起仲明他们伞齿轮的加工工艺。仲明一五一十地讲了,童教授听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终于道:

“你们的问题,出在齿轮钢的密度上。”

“密度?”仲明满脸不解,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

一旁的彭教授接过话头,笑着解释:

“简单说,就是没经过煅打。你听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钢’这句成语吧?古代的刀具怎么造?全靠一锤一锤打出来的,所以才叫‘打铁’。更别说钢了——千锤百炼,才能成好钢。你记住,钢是打出来的。”

童教授这一句“钢是打出来的”,如同一道惊雷在仲明耳边炸开,他霎时间如梦初醒,之前的困惑尽数烟消云散。

他紧紧攥着那份成分分析报告,再三向童教授和与他通电话的那位老师道谢后,匆匆告别。

仲明回到旅馆时,脚步带着一丝匆忙,他迅速办好退房手续,随即拦了辆出租车,直奔火车站。

此时的火车站算不上热闹,人流稀稀拉拉,售票窗口前更是空无一人,免去了排队的等待。仲明走到窗口,轻声问道:

“有开往南京方面的列车吗?”

售票员低头查了查,抬头回应:“有下午4点开往南京方面的车,还有中铺和上铺。”

仲明没多犹豫,选了一张中铺票。从售票厅出来,他肚子有些饿,便在附近随意找了家小吃店,点了一碗厦门名吃沙茶面。浓郁的酱香裹着筋道的面条,一口下去,算是尝了尝这城市的味道。

吃完面,他在附近的商店转了转。货架上摆着不少厦门特产,琳琅满目,可他却没法买——他名义上是来晓芬舅舅家参加婚礼的,总不能空着手,却也不能带些与“婚礼”不搭的东西。最后,他挑了两斤上海产的糖果,这东西寻常又体面,也算能当作参加婚礼的凭证。

下午4点,仲明准时登上了厦门开往南京的火车。1300多公里的路程不算近,火车跑了将近20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缓缓抵达南京站。他赶紧去查询后续的车票,得知只有下午6点开往东北方向的慢车还有卧铺票,便立刻买了一张。

离发车还有些时间,仲明不想在候车厅枯坐,便想着利用这段空暇去看看南京的景致。他去了南京长江大桥,站在桥上,看江水滚滚东流,桥上车来车往,心中生出几分开阔。

下午五点半,他准时回到火车站,检票登上了回家的火车。这一路又是漫长的颠簸,直到星期三早晨5点,火车终于抵达了县城。仲明拖着不算轻快的脚步下了车,熟悉的县城气息扑面而来,归程总算到了头。

清晨的微光还没把厂区彻底染亮,仲明的摩托车碾过带着露水的路面,驶进厂大门时,表盘的指针刚过七点,离七点半还差着小半圈。办公室的门虚掩着,不用想也知道是葛叔,他总比所有人都到得早。推门进去,果然见两张办公桌并排摆着,桌角稳稳立着几暖瓶热水,水汽透过瓶塞的缝隙悄悄往上冒,是葛叔惯有的细心。

仲明搓了搓还带着晨凉的手,给自己倒了杯热水,玻璃杯壁很快凝上一层薄雾。他解下斜挎的包,从里头掏出一包用透明糖纸包着的糖果,往桌上一放,糖粒碰撞的脆响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透。杯子还没凑到嘴边喝几口,“吱呀”一声,廷和推门进来了,眼尖地瞥见他,脚步没停就问:

“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坐下呢,”仲明举了举手里的杯子,杯沿沾着点热气,“水都还没喝几口。”

“顺利吗?”廷和往桌边一靠,目光落在他脸上。

仲明笑了笑,点头道:“特别顺利。”

“先不用细说,”廷和摆了摆手,抬腕看了眼表,“回家吃饭去。今天调度会还得我主持,吃完饭回来,咱俩再细谈。”

他话音刚落,钱师傅和小白就先后进了办公室,仲明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拿起包便往外走。出了办公楼没走几步,就碰见仲伟、晓芬他们四个往厂里来,互相点头问候着错身而过,晨光落在他们年轻的脸上,暖融融的。

到家时,厨房飘着淡淡的皂角香,母亲正站在灶台边洗刷碗筷,见他推门进来,手里的活计没停,笑着往灶上努了努嘴:

“回来得正好,我这就给你热点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请大家收藏:()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着便点上锅灶添上水,不多时就打了两个圆滚滚的荷包蛋,连汤带水端到他面前,又转身从碗柜里端出两碟小菜,

“早晨剩的包子还不凉,你再吃两个垫垫。”

“妈,不用忙了。”仲明赶紧接过碗,“早饭好凑合,一会儿我还得回厂里,跟爸汇报事儿呢。”

匆匆吃完早饭赶回办公室时,里头只有父亲一个人。仲明拉了把椅子坐下,从挎包里翻出一叠纸——是厦门大学的检测报告,递过去时声音里带着些喜悦:

“爸,你看,这是进口伞齿轮的元素分析报告:铁占比92.3%,铬2.8%,镍3.5%,钼1.2%,钒0.2%,还有极少量的硅和锰。童教授说这0.2%的钒,让晶粒细化了至少两个等级,齿面硬度能提上去,还不容易脆裂。但进口齿轮的合金钢成分跟你的配方差别不大,这说明你对合金钢金属结构的判断一点儿没错!厦门大学的童教授看了,都一个劲儿夸呢。”

廷和接过报告,手指在纸页上慢慢划过,眉头却没松开,抬头问他:“既然材料没问题,那之前的试验怎么会失败?”

“是密度不够。”仲明的声音低了些。

“嗨!”廷和一巴掌拍在自己脑门上,语气里满是懊恼又带着点自嘲,“打了一辈子的铁,最后倒栽在打铁上了。”

仲明见他这样,赶紧补充道:“童教授倒挺幽默,知道了这事,讲了一个小故事,古代人的刀具是一锤一锤打出来的,最后还送了句话——‘千锤百炼才能成钢’。”

廷和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眼角的纹路里添了些怅然:

“可不是嘛。就是年纪大了,记性也差了。有一次我明明想过,得再锻打几道工序,后来忙忙活活的,竟然就忘了。”

廷和理了理思路,声音比刚才沉了些:

“这样,咱们分两步走。原来翻砂厂锻打车间有两台空气锤,我记得永明过去在那儿帮过忙,他操作过那东西,熟门熟路。”

仲明点头应着:“对,永明说过翻砂厂那空气锤力道足。”

“所以你和永明今天先跑趟翻砂厂,”廷和拍了拍他的胳膊,“去找闵科长问问,看那两台空气锤现在还能用不——别是放得久了锈住了,或者缺了零件。问清楚了就回个信,要是能用,咱们就省了不少事。”

仲明应得干脆:“成,我这就去找永明,我俩这就动身。”

“别急,”廷和又拉住他,指了指车间的中频炉,“我这边也不闲着。你俩走了之后,我就在厂里先熔两块圆钢——按厦大给的那成分比例配,刚才我算了算,仓库里的贵金属还够凑两份试验品。”

他往熔炉那边走了两步,又回头道:

“等你们问清楚翻砂厂的空气锤能用,咱就把铸好的圆钢拉过去煅打。先打两块试试,看看这成分配出来的钢,硬度和韧性到底合不合要求。要是成了,咱就照着这法子批量来;要是差点,咱再调比例,总比瞎琢磨强。”

喜欢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请大家收藏:()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