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729章 安排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729章 安排

作者:郁雨竹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01 16:13:50 来源:抖音小说网

朝廷给的赈灾粮和赈灾银,于谦给他们留下一些,不过他不完全放心交给蔡晟来管理。

蔡晟估计在玉山县待不长了,为了拿到招安的功劳,保住自己的脑袋,他出去不少钱。

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在于谦走后脑残的对赈灾物资下手,或者说,他不出手,但可能镇不住下面的人。

所以为了能让灾后重建顺利些,于谦把县尉、主簿和潘筠及县中有名望的地主乡老们都请了来。

他将钱粮交给县衙,由县衙主持灾后重建工作,但潘筠和地主乡老们作为见证并监督。

也就是说,潘筠他们有权查看这笔钱粮的账册,时刻关注它的去处。

钱老爷挤到潘筠身边,悄声道:“这可算是百年一见,没成想,我这辈子还有查县衙账目的时候,这位钦差大人可真开明。”

潘筠:“于青天也不是白叫的。”

钱老爷微微点头。

有两个老人弓背过来,眯着眼睛看潘筠:“这就是三清山的潘庙祝?”

钱老爷立即热情的回应:“周老,杨老,这就是潘庙祝,王观主的师妹,山神弟子!”

一个老人凑到潘筠面前仔细看了看,点头:“好呀,好呀,年轻后生俊得很,这心也善,像她师兄,还能干,更像了。”

另一个老人则是问潘筠:“你拿出来这么多钱粮赈济乡民,你们观里还能维持吗?”

这些人年纪比王费隐还大,应该是属于大师兄的父辈,甚至是爷爷辈,潘筠不敢怠慢,很是恭敬,躬身回道:“吃饭没有问题。”

老人们放下心来,长出一口气:“有的吃就行,老话说,否极泰来,今年上半年我们玉山县倒楣,天灾**不断,到下半年就好了,待到明年会更好的,你让费隐别急,该有的,总会有的。”

潘筠乖巧的应下:“大师兄看得甚开。”

“他亏财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也当习惯了,”老人道:“到头来,还是山神最庇佑我们的玉山县的乡民。”

几位老人就计划重建工作完成之后去三清山给山神上香。

潘筠欢迎至极。

于谦轻咳一声打断他们的话,走过来问道:“清点得怎样了?”

潘筠道:“已经照册清点完毕,没有问题。”

于谦:“如此,玉山县灾后重建的工作就拜托各位了。”

众人连忙回礼,表示没问题。

潘筠问道:“于大人,公告?”

“我刚命人张贴出去了。”不仅如此,于谦也趁着众人都在,将招安叛贼的事公布了,至此,命令既出,驷马难追。

被邀请来做见证和监督的地主及乡老们面色复杂,叹息一声道:“挺好,玉山县免一乱,多谢钦差大人。”

众人纷纷谢过于谦。

于谦指着潘筠道:“此事,潘道长是首功,若不是她从中调解,招安一事不会这么顺利。”

众人听了,对潘筠更是赞赏不已。

蔡晟默默地站在一旁没说话。

于谦道:“这一次,招安之所以能谈得这么顺利,也有蔡县令的功劳,若不是他说服知府,满足了免除二钱银税等条件,宋大林也不会那么快答应。”

面对蔡晟,乡老们则不太能笑得出来。叛军之乱,说到底,不还是他惹出来的祸端吗?

还是钱老爷八面玲珑,笑呵呵地朝蔡县令行礼,带头感谢蔡县令。

公告贴出,还有衙役敲着锣广而告之,不多会儿,整座县城都高兴起来。

消息跟长了翅膀一样往外飞。

正在城楼上发呆的方参将听到下面的欢呼声,不由的起身走到城楼边往下看。

就见城内的百姓跟捡了钱一样跑出家门,开心的挥舞着手臂,三三两两当街跳起舞来。

他的百户也很高兴,一脸兴奋的跑上城楼:“将军,县衙公告出了,招安已成,玉山县今年新增的劳役和银税都取消了。”

方参将点点头:“看来,于钦差要走了。”

“将军,我们什么时候走啊?兄弟们在这里都快闷死了,吃的也不好。”

方参将:“等明日宋大林的人都散了,后日我们就走。”

“那可太好了,”百户眼角一瞥,有些无语:“将军,他们的人要走了。”

方参将探头看了一眼,两个农民穿着草鞋,短衫,挑着两个空筐出城,今天早上,他看着他们进城的。

他哼了一声道:“估计是进城来确定消息的,让他们走吧。”

百户“哦”了一声,暗中打了一个手势,让底下的守门士兵放人离开。

举县欢呼,招安的消息传到哪个村庄,哪个村庄就兴奋起来,村民们纷纷跪地感谢潘筠、感谢于青天、感谢山神。

嗯,山神且排在了最后。

不过山神一点也不在意,数不尽的功德金光九天倾泻而下,到半空中时分了两半,一半飞向潘筠,一半飞向三清山。

潘筠神清气爽,走路都带着风。

一直到第二天,她都特别高兴。

一大早,一行人就并乘前往三湖村。

从县城到三湖村距离不短,快马得跑一个半时辰,所以今日他们都骑马。

这一次是于谦安排人手,他就很诚心了,直接就带几个锦衣卫便出发;

驻军方面,他请了一个百户带上一小旗士兵跟着;

蔡晟想要多带几个衙役他都没答应,不过,他把县尉和文书给叫上了。

蔡晟待不了多长时间了,玉山县得留几个知道内情的人。

文书就带着笔墨纸出发了,他打算将这一历史画面记录下来,将来记到县志里面去。

县志一定会记录这件事的,县尉文笔不及他,只能用他这个文书的文章。

他的名字将与玉山县县志同存,这怎么能不算是千古留名呢?

文书乐得龇牙笑。

县尉提醒他:“别笑了,妙和都看你三次了。”

潘筠骑马跟在于谦身侧,这是和方参将借的马,她高声问到:“于大人只带这么点人,就不怕?”

于谦:“我相信宋大林是守信之人,再说,我不过一小小的侍郎罢了,朝廷有十二个侍郎,我若是死了,再派一个来就是。”(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