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昌刚刚回到德化县,立即救了我们出来。
但是,救石璧出来的事,并不是那么容易。
他花了三十多两银子打听消息之后,终于搞清楚,其实,石璧只差二十两银子的没有偿付。
我这时候终于知道了,转化还是有的,那就是,原本书上记载的是烧毁了千余石粮食。
现在已经知道,烧毁的只有五六百石。
官府算清楚的,只剩下二十两银子没有偿付。
可是,无论官员如何问石璧,如何向我们找,都没有再找到任何可能的钱来。
“这件事,还要有一个计较了。”
贾昌叹了一口气,“我得想办法,先将石相公救出来再说。”
“救出来?如何救出来?”
我问道。
“可能需要你帮忙了。”
贾昌叹了一口气,“你愿意吗?”
“怎么办?”
我问道。
“你需要去一趟建康。”
贾昌叹息着,“你需要去建康一趟,在建康住三天,再从建康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让对方写一张借条,并和你一起完成借条的做旧,再将借条上写清楚已经还钱的信息。”
我明白了,贾昌这是为了避嫌。
贾昌的这种做法,几乎就是不敢开端惹祸。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特别能理解。
我思索良久,叹了一口气:“我试试。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尽量吧。”
贾昌说,“如果有其他办法,我也不可能不去做。”
贾昌给了我一些银子,方便我打点所有的事情。
我带着银子回到了建康。
进入建康之后,我想到了一个人。
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求他帮忙。
但这时候,我终于去求他了。
“云儿,你还好吗?”
他看着我,不,看着云儿。
“被父母卖出去,能好吗?”
我笑了笑,“不过,我还算幸运,遇到了好心人。”
“既然遇到好心人,为什么回到建康?”
他的眼神有些黯然。
“好心人遭难,我来解决问题。”
我叹了一口气,“我需要找一个人,做一个假的借钱和还钱。”
“你的意思是,让我来做这个借钱人?”
他问道。
“你愿意吗?”
我问道。
“多少?”
他问道。
“二十两银子。”
我微微叹息,“你愿意写一个借二十两银子,被我追还的借条吗?”
他看了看我:“怎么写?”
“借你的钱,还是借你那个好心人的钱?”
他问我。
“借我的钱。”
我想了想,“你不认识他,我借他的,你借我的,这样比较合理。”
他看了看我:“那样的话,借条只能是你被卖了之后了……”
我叹了一口气:“是的,只能是我被卖了还没有离开建康城的时候。
那时候,也是石璧,嗯,石老爷还能借出钱的时候。”
他笑了:“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又一次被卖了?”
我笑了:“是啊,我又一次被卖给了有仁义的人家里,不过,需要受更多折磨了。”
“为什么?”
他凝视我。
“仁义的人,家人不一定仁义啊。”
我笑了笑。
“我明白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那个人叫什么名字?我如果有能力,也许能够去找你们。”
“贾昌,一个商人。”
我看了看他,“你还是安心自己的人生吧。
老百姓的日子,安土重迁。”
他沉默了。
我们经过一番计较,写了借条。
又将纸张折了又折、磨了又磨……终于,我们又在已经做旧的纸上写下了还钱的信息。
贾昌教我的,全部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