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燕王倒不是敷衍周王,而是此时,他真有急事。
这火烧眉毛的事情,不是别的,正是朱允炆。
然而正在朱棣一路打马入宫的时候,远远的,他就瞧见宫墙处,似有滚滚浓烟升起。
朱棣心中一跳,一个极其不详的预感,从他的心头升起。
他抽打马鞭的速度又快上了一点,等来到浓烟滚滚处的时候,这里的内侍宫女不少,但曾经的建文帝,已经化作了一具尸身。
抱着尸身的那个宦官,朱棣还依稀记得,他就是经常跟随在朱允炆身侧的大太监。
只是这个大太监此刻抱着尸首,老泪纵横,哽咽啜泣道:
“陛下,何至于此啊!”
朱棣眯着眼,看向这个大太监,面容平静,但是心里想着什么,却没有人能够知道。
在场中人,除了太监宫女外,论起地位最高的,莫过于方孝孺。
至于黄子澄和齐泰二人,虽然作为谋臣,极其不合格,但是论起忠心不二来说,即便是朱棣都无法否认乃至抨击。
眼下,据朱棣得到的消息,齐泰投奔广德,准备为建文帝募兵,黄子澄投奔苏州,同样也是为了募兵而去。
只是他们原本对于燕王的估算,显然又出错了。
本来想要用“拖”
字诀,以此打一个翻身仗。
但是没想到,朱棣此人用计喜欢“奇”
和“快”
二字,连夜从龙潭来到应天府下,并且没有像是一般人想的那样,用老老实实攻打应天的节奏来布局。
恰恰相反,朱棣压根就不想打。
开玩笑呢!
老爷子亲自让人修的城墙,老爷子亲自选定的都城,哪里是这么容易打破的。
这不,朱棣刚好在城内有属于他的马仔在,用内部攻破的方式,燕王轻轻松松的,就来到了应天府内。
这一长串经历,听起来漫长,但是对于黄子澄和齐泰两人预估的时长,简直可以说是快的出奇。
齐泰和黄子澄两人,朱棣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但是对于方孝孺……朱棣却有点头疼了。
眼看着这个眼眶通红,身形清瘦,一副读书人做派的方孝孺,朱棣的直觉告诉他,眼前这个人,会是靖难以来,他遇到的最大倔种。
心中虽然如此想着,但作为一个深谙厚黑学的帝王预备种子,朱棣的脸上,一面浮现出痛惜的神情,一面哽咽安慰:
“先生莫要过于伤怀。
我靖难,也只不过是仿周公辅佐成王,是为了成就一段佳话啊。”
这话一说出口,要不是气氛不对,后面的朱能等将领,说不定都要翻白眼了。
这话说的……是真不要脸啊。
方孝孺显然也是那么想的。
他的脸上满是轻蔑的神情,冷然道:“既然如此……成王在哪?”
“死了。
就在你眼前,但不是我杀的。”
方孝孺显然没有想到,燕王如此人物,竟然会胡搅蛮缠、不要脸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