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湖心有个小岛 > 第283章 进入玄门的前提

湖心有个小岛 第283章 进入玄门的前提

作者:淘泥客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0-23 09:28: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无始劫以来,每个人所经历的因果轮回不计其数,施恩的还没有报,欠债的还没有还。有善业,有恶业。情感勾连,妄想浮沉。如一团麻,到处都是疙瘩,剪不断,理还乱。

这些业就逐渐形成了障,遮蔽了我们的心,让明珠蒙尘,迷失在凡尘俗世,难见大道。

当一个人要飞升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成了负担,将他牢牢牵扯,如负重山。

比如,我们要去一个新的城市,需要换一个当地的手机号,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的那个号用得太久,捆绑的东西太多了。微信绑定了这个号,支付宝绑定了这个号,邮箱绑定了这个号,原先的朋友要逐个地通知,银行的短信通知要修改,淘宝的收货人信息要更改,域名的联系人电话要更新,各个平台登录的验证码手机号要修改,要通知孩子学校的老师,通知学生的家长,通知客户,通知甲方,通知…………

这就是我们这个号欠下的债,一个一个都需要还上。有一个坑没有填上,麻烦总有一天会找上门来。

一个要登上天路的人,有更多的这样的债要还。

经常听到修行者说的一句话就是:尘缘未了!

这种债就是由因果律决定的作用在我们身上的业力。是套住修行人的枷锁,是修行人登天路上的绊脚石。

业力未尽之人,佛也渡不了他。

一个人无始劫以来所积累下来的业力,不会因为人**的消散而消除,只会和自己形影相随,生死不离。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一个人要想消业,自然就得从最容易造业的地方消起。一个人的大多数业障都源于人的“身口意三业”,即人的行为、言语和思想三个方面。

善护身业,就是规范身心举止,不为伤天害理之事;善护口业,就是要注意言辞谈吐,不讥讽,不言语伤人,不传外界谣言;善护意业,则是要摄行正念,内心向善。若能切身实际的做到这三点,善缘即成。

业力缘于意识,善业恶业皆不过一念的抉择。因此,三业中以意业为重。守住善意,自然地就护了身业和口业。

善业感生善道,恶业感生恶道,只有时常保持一颗纯净向善的心念,才能将业障逐渐褪去,得证大道。

当业力现前时,神通也不敌,逃是肯定逃不掉的,连佛也不能免。

李二狗当然也不能免。

这已经不仅仅是功夫的问题了,而是要广结善缘,消除恶业,方得进步。

事实上,李二狗的善根是非常深厚的。不然他也不能获得昆仑境这样的大造化。

从这一世来看,李二狗已经还了许多债。他出生在最贫困的家庭,经历了呆傻的二十多年,受尽了冷眼和欺凌,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累,遭了许多罪。

经历了这么多,并没有让他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也并未生出对社会的仇恨。相反地,他总是以善意待人,慈悲为怀。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靠这样的速度来还债不知要经历多少世,多少劫,才能完成。

产生业力的根本是意念,消除业力最快的是愿力,宏愿。

这愿力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正念,没有一点投机取巧的成分。如果为了快速消除业力,发一个并非出于真心的假意愿,不但不能消业,还会造业。

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些宏大的愿力,普通人是发不出来的。鹦鹉学舌地嘴上发一遍,那也是自欺欺人。

普通人只能发个小愿,还要能还上,还不上,还没有用。

业力深重之人,在修炼的时候特别容易走火入魔。这并不是因为真气所走的路线不对造成的,那最多也就是个气机乱窜而已。走火入魔多是因为缺少正念,修炼的动机不纯,或者以前的生生世世欠下的业债太多。

这样的人,会被认为是缺少善根,或者没有佛缘。

但是,业力再深重之人,只要真的能一心向善,发大誓愿,业力也能快速消除。其极端的情况就是:十恶不赦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就是意业为重的道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晚节不保,还不如老妓从良。

《玄门秘境》开宗明义,修行之人,要护正念,发善愿,行善行,以消恶业。否则,难入玄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方可成就。

消业是基础,如果搞不定,修炼都是空话。有了这个作为基础,才能荡涤尘埃,重现明珠的光辉。修得的元神才纯正,光明。

如果做不到,也就只能练练精气神得了,三花聚顶也就是凡夫修行的极限了。

但是书中并未讲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李二狗只能自己去揣摩。

他想起了《吕氏春秋》中子贡赎人的故事: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的补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再也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并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湖心有个小岛请大家收藏:()湖心有个小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许多事情,我们认为的善,其实并不一定是真善,我们认为的恶,也不一定就是真恶。

有一些有钱人,动不动就买个鸟放生,还到处宣扬。于是就有人专门抓来鸟卖给他。这不但不是消业,而是在造业了。他放生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客观的结果是,他受了虚名,伤害了更多的鸟,是大恶一件。

那么,孔子说的就一定对吗?

其实,如果子贡不受补偿金,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他只是觉得金钱于我如浮云,甚至他都忘记了那人是他赎回来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究竟要如何判断呢?

关键还是要看内心是怎么想的。有目的的行善,只是半善。无心之善,才是全善。

在善念上做不到位,退而求其次的,还可以在行动上去主动还债来消业。

这个花样就多了。

有去做苦行僧的,有治病救人的,有斋僧的,有持戒的,有念咒的,有替人还债的,有放生的,有自残的,最重要的:还有布施的。

布施,就是送给别人需要的东西。可以是与人财物,可以是解人疑惑,也可以是抚慰人心的一句话。总而言之,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其中,以拯救人心的法布施最受推崇。

当然,布施应该是自愿的,不是被迫的,最好是无所图,没有功利心,那就完美了。如果还无人知晓,那就是积了阴德。

布施,可以消业,可以得好的果报,可以快乐自己。这就是舍与得的辩证关系。

如果你帮了别人,自己并不快乐,而是盼人回报,甚至还要谋求利益,那就不是布施了,那个叫投资。并不能为你消业。

李二狗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他有那么多钱,是不是也需要多拿些出来布施一下。

喜欢湖心有个小岛请大家收藏:()湖心有个小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