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沪上奕 > 第51章 “日晖计划”:一个代号的出现

窗外,防空警报声如同钝器击打天空,一声接一声,没有间隙。阿尔贝·杜邦站在总领事办公室的窗前,指间断成两截的铅笔尚未落下。远处黄浦江的方向,云层低压,几道探照灯的光柱徒劳地划破天际,像被困巨兽的触须。警报声不是演习——这一次,战争的引擎真正启动了。

勒克莱尔手中的破译纸片仿佛突然拥有了重量,几乎要将他的手腕压垮。“四十八小时……”他重复道,声音被窗外的凄厉警报吞没大半,却像冰锥一样刺入房间内每个人的耳膜。

莫里斯,那位沉默的电讯室负责人,已经退至密码机旁。他用一块绒布缓慢擦拭机器表面,动作稳定得不像正身处历史裂变的中心。但他的眼角在轻微抽动,透露出冷静表象下的惊涛骇浪。

领事馆内,先前那种裹着天鹅绒的恐惧被瞬间扯碎。走廊上传来奔跑的脚步声、压抑的叫喊、瓷器落地的脆响。通过半开的门缝,可见秘书处的年轻职员们挤在一台收音机前,里面正用英语和汉语交替播报着那条足以重塑世界格局的新闻:“……珍珠港遭遇突袭……伤亡惨重……美利坚合众国对日宣战……”

消息像电流击穿了整个租界。不仅仅是这里,此刻,外滩那些宏伟的银行大楼里、苏州河畔拥挤的弄堂间、舞厅与咖啡馆内,无数人正以各种方式接收着同一颗重磅炸弹。秩序、妥协、伪装——旧世界的一切戏服正在被粗暴地剥下。

杜邦转过身。一夜未眠的疲惫从他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极度压力锻造出的冰冷清晰。他不是军人,但他此刻的眼神却像一名即将率部冲向铁壁的将领。皮埃尔的死不再仅仅是一桩需要雪耻的谋杀,它成了宏大战争叙事中一个染血的注脚,而“日晖”则是这个注脚指向的、即将引爆的炸弹。

“莫里斯,”杜邦的声音异常平稳,压过了警报的余音,“我要你监控所有异常电讯信号,尤其是与能源、仓储、物流相关的频率,范围覆盖整个东亚。动用一切备用频道,启用‘睡莲’协议。”——那是法国情报系统在太平洋地区预备的最高紧急联络方案。

“勒克莱尔,封锁皮埃尔办公室和公寓,但动作要隐蔽。寻找与《长眠不醒》这本书来源相关的任何线索:书店发票、借阅记录、哪怕一个指纹。还有,我要知道过去三个月内,租界所有战略仓库的电力线路检修记录、人员变动清单、以及所有非正常的外交或商业访问申请,尤其是日方提出的。”

“总领事,”勒克莱尔反应迅速,“仓库守卫是巡捕房的职责,但部分关键设施有我们的直属宪兵。是否需要增派……”

“不,”杜邦打断他,“不要打草惊蛇。增派兵力等于告诉他们我们已有所警觉。我要你以加强圣诞治安为名,进行一轮‘随机’的、高频率的巡逻路线变更。重点是威慑和观察,记录下任何异常反应。同时,给我一份名单——所有在近期表现出任何犹豫、贪婪或与日方人员有过密接触的雇员名单,无论职位高低。”

·对杜邦而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地下赛跑,他必须在日军全面行动前,拆解“日晖”的引信,保住法租界最后的自治尊严。

·对勒克莱尔而言:这是刑侦逻辑与军事防御的结合,他必须在混乱中维持秩序的表象,同时布下看不见的监视之网。

·对莫里斯而言:他的战场是无形的电波世界,他必须在浩瀚的信号中捕捉那些可能预示着“日晖”启动的幽灵密语。

·对日本驻沪领事馆和76号而言:珍珠港的成功意味着束缚已解,“日晖”计划将从预案变为执行命令,他们正密切关注着法方的慌乱,并准备趁机毕其功于一役。

·对租界内普通外侨与市民而言:警报声和新闻带来的是最原始的生存恐惧,他们对即将降临头顶的具体危险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等待命运宣判。

命令一条接一条发出,冷静而清晰。但当办公室里暂时只剩下杜邦一人时,他猛地靠在了桃花心木办公桌上,手指深深插入头发。一种巨大的孤立无援感几乎将他吞噬。维希政府绝不会支持他的抵抗,本土沦陷,盟军远在天边……他能依靠的,只有勒克莱尔的忠诚、莫里斯的专业技术,以及他自己对共和国残影的信念。这信念此刻渺小得如同狂风中的一粒沙。然而,正是这粒沙,磨砺着他最后的决心。

“日晖”——这个代号充满了残酷的讽刺。阳光本该驱散迷雾,但这个计划,却是要用最暴力的方式,将租界拖入更深沉的战争迷雾之中。破译的电文是刺破迷雾的一丝微光,但微光之外,是更庞大、更未知的黑暗。

他想起了维吉尔,那句关于坠入地府易、重返人间难的诗句。他们侥幸发现了通往“日晖”地狱的入口,但想要阻止它,甚至从中带回胜利的希望,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是近乎神明眷顾的运气和牺牲。他感到自己肩头正承受着埃涅阿斯般的重负:不仅是个人的生死,更关乎一方土地的存亡和无数人的命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沪上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杜邦强迫自己冷静,铺开一张租界地图。逻辑链条必须清晰:

1.目标:“能源及战略仓库”。租界内符合此条件的设施共有七处,其中三处为核心:电厂、中央汽油库、法军备用军火库。

2.方式:非强攻,应为内部破坏或里应外合的突袭。否则无需“关联”一词。

3.时间:珍珠港后48小时内。时间窗口正在飞速关闭。

4.应对:

a. 情报优先:莫里斯负责监听,寻找行动指令。

b. 内部排查:勒克莱尔负责清洗不可靠人员,但方式必须巧妙。

c. 重点防御:对三处核心设施,以“演习”为名,部署最可靠的宪兵,配备重武器,控制制高点。但所有动作必须伪装成常规轮换。

d. 外交烟雾:他本人需主动约见日本总领事,表面上是通报皮埃尔案进展(表达“困惑”与“努力”),实为试探对方反应,并拖延时间。

就在这时,勒克莱尔去而复返,手里拿着那本《长眠不醒》,脸色极其古怪。

“总领事,书是新的,但……它不对。”

“什么意思?”

“出版页显示是十月印刷。但第七章第十七页的一个单词——‘kerb’(路缘石),在美国首版和英国首版里,拼写都是‘c-u-r-b’。但这本书里,印的是‘k-e-r-b’。这是……澳大利亚常见的拼写方式。”

上海再版的英文书,为何采用澳大利亚的拼写习惯?

“而且,”勒克莱尔深吸一口气,“这一页有几乎看不见的指甲划痕。我们之前以为是指示页码,但如果是拼写差异……密码的‘钥匙’可能不是书本身,而是这个拼写错误。它指向了一个时间,或者一个版本。”

新的谜题!密码之下,竟还有一层密码!皮埃尔传递的信息,其精密和谨慎程度远超想象。这个微小的拼写错误,是意外,还是刻意留下的、必须被特定人士识别的验证标记?

“它可能在指示电报发出的时间点,”莫里斯也被请回,他沉吟道,“或者,指示接收方需要使用某个特定版本的书籍来解密。如果我们用的版本不对……”

警报声早已停歇,但办公室内的压力不降反升。他们以为破译了情报,却可能只解开了第一把锁。

窗外的世界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仿佛城市被巨大的消息震聋了耳朵,正在消化恐惧。而这间书房里,空气却因新的发现而再次沸腾、紧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距离潜在的攻击启动,可能只剩下四十小时。

杜邦凝视着那个拼写异常的单词。皮埃尔·劳伦特,他的下属,那位被埋在圣诞寒夜里的间谍,在死后又一次展示了其职业的深邃与残酷。

“这不是结束,”杜邦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一种被激发的、猎人般的锐利,“这是开始。勒克莱尔,查所有十月份以后进口的澳大利亚出版物,尤其是书籍和报刊!莫里斯,重新核对电文接收时间与澳大利亚方面的任何信号!”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试图阻止灾难的总领事。他成了一个必须解开另一位间谍用生命留下的最后谜题的破译者。

“日晖”不再只是一个需要防御的计划。它本身,就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致命的密码。而解开它的钥匙,隐藏在一个拼写错误的神秘意味之中。第四十八个小时,正在滴答作响地迫近。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沪上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