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离开一间办公室,李达康都会微微欠身,声音真诚而克制:"感谢领导对我们关安茶产业的支持。"
他的谢意既不过分热络,又不失恭敬,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最后一个礼盒送出去时,窗外已是夕阳西下。
李达康站在走廊尽头,望着晚霞映照下的市政府大楼,长舒一口气。
这一天的奔波,为关安茶叶打开了通往全市机关单位的大门。
他知道,这些领导轻描淡写的一句"打招呼",背后将是数以千斤计的稳定订单。
回到车上,李达康揉了揉发酸的小腿,对等候多时的范军荣说:"通知茶厂,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他的声音里透着疲惫,却掩不住高兴。
"我们的茶叶,要成为余阳市的'官方指定用茶'了。"
……
翌日清晨,李达康的专车缓缓驶入江省省委大院,车轮碾过梧桐叶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整了整西装领带,看了眼腕表,距离预约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电梯直达顶层,走廊尽头的红木大门虚掩着。
"达康县长,赵书记已经在等你了。"
省委书记赵立春的秘书在办公室门口看到李达康之后立马打招呼,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切。
李达康低声感谢了一番,然后轻轻叩门,里面传来熟悉的嗓音:"是达康吧?进来。"
推门而入,赵立春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全景,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斑白的鬓角上。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脸上露出长辈特有的慈爱笑容。
"赵伯伯。"
李达康轻声唤道,这个私下里的称呼让办公室的气氛顿时亲切起来。
他双手奉上那个用紫檀木盒精心包装的特级茶叶。
"这是关安今年最好的明前茶,特意给您留着。"
赵立春接过礼盒,他示意李达康坐下。
"说吧,这次来省里,除了送茶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李达康端坐在会客沙发上,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双手递给赵立春。
"赵伯伯,这是我们关安茶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
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目前已经建成标准化茶园五千亩,引进现代化茶企一家,开发出五个等级的产品系列。"
赵立春戴上老花镜,仔细翻阅着材料。当他看到"年产值预计突破亿元"的数据时,眉头不由一挑。
"不错啊达康,这个产业规划做得很扎实。"
他指着报表上的增长曲线:"照这个势头,关安县的脱贫指日可待。"
"都是基层同志们的努力。"
李达康谦虚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现在遇到些瓶颈,主要是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还局限在省内。"
赵立春会意地摘下眼镜,轻轻敲了敲桌面:"这样,我让省农业厅把你们列入重点扶持项目。"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再安排省电视台做个专题报道,你看如何?"。
李达康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起身:"太感谢赵伯伯了!我代表关安县二十万群众向您致谢!"。
"跟我就别客气了。"
赵立春摆摆手,忽然压低声音:"对了,下个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我打算带你们关安茶叶去当伴手礼。"
李达康闻言很是兴奋,他知道,有了这位封疆大吏的鼎力支持,关安茶叶走向全国市场的道路已经铺就。
……
离开赵立春的办公室后,李达康沿着省委大楼宽阔的走廊缓步前行。
他手中提着另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上面烫金的"关安云雾茶"五个字在光线下熠熠生辉。
片刻之后,省政法委书记办公室的铜质门牌赫然在目。
门口的秘书见到李达康,立即起身相迎:"李县长来了,里面没人。"
这熟稔的语气,显然李达康已是这里的常客。
闻言,李达康轻轻叩响高育良办公室的实木门。
"请进。"
门内传来高育良特有的温厚嗓音。
推门而入,只见高育良正伏案批阅文件。
见是李达康,高育良立即放下钢笔,脸上浮现长辈般的笑容:"达康来了。"
"高叔叔。"
李达康双手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
"这是关安今年新采的特级明前茶,特意给您带了些尝尝。"
高育良接过茶盒,指尖在盒面浮雕的茶花纹路上轻轻摩挲:"包装很用心啊。"
他示意秘书泡茶,转头关切地问道:"关安的茶产业发展得怎么样了?"。
李达康立即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材料,恭敬地递上:"正要向您汇报。”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标准化茶园五千亩,引进现代化茶企一家。"
他指着材料上的数据图表:"但眼下品牌影响力还局限在省内,想请您帮忙引荐几个省外的销售渠道。"
高育良仔细翻阅,不时点头赞许:"不错,规划很务实。"
他放下材料,说道:"我让政法委后勤处先采购一批,再介绍几个外省的合作伙伴给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请大家收藏:()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感谢高叔叔了!"。
李达康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
"都是自家人",高育良摆摆手。
……
离开高育良的办公室后,李达康手中又提着另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步履沉稳地走向常委副省长曹建辉的办公室外。
秘书通报一声之后,示意李达康进去。
李达康推门而入,曹建辉正在整理会议材料,见李达康进来,立即放下文件,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你小子,来明州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曹叔叔,这是关安新出的特级茶,特意带给您尝尝。"
曹建辉接过茶盒,仔细端详着精美的包装:"不错啊,这包装设计很上档次。"
他示意李达康坐下:"说说吧,关安那边发展得怎么样了?"。
李达康立即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材料:"目前茶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还需要省里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
曹建辉翻阅着材料,不时点头:"做得不错。"
他放下材料,郑重地说道:"放心,省政府这边会全力支持。”
“下周的省长办公会上,我会提议把你们列入省重点扶持项目。"
"太感谢曹叔叔了!",李达康声音中带着由衷的感激。
"跟我还客气。"
曹建辉摆摆手,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下个月有个长三角经贸洽谈会,我安排你们关安茶叶作为我省特色产品参展。"
李达康闻言说道:"那太好了。"
曹建辉见状,笑着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别这么见外。"
他站起身,拍了拍李达康的肩膀。
"替我向你父亲问好。"
走出办公室,李达康在走廊上驻足片刻。
他轻轻摩挲着公文包里剩下的几份材料,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一趟明州之行,收获远超预期。
电梯门缓缓关闭前,李达康最后望了一眼省委大楼庄严的走廊。
他知道,这些看似平常的礼节往来,实则为关安茶叶打通了通往全省乃至全国市场的关键通道。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请大家收藏:()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