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 > 第140章 水陆并进启南迁 扶灵南下葬英魂

庞大的迁徙计划,如同精密运转的器械,在朱明及其麾下的强力推动下,开始全速启动。

张宝牺牲后遗留的部众,由张梁指定渠帅程远志、邓茂二人暂时统领。他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协助组织老弱妇孺,有序地向黄河岸边指定的码头区域转移。与此同时,甘宁、周泰率领的水军船队,如同候鸟群般密集地停泊在河面。水军将士们展现出难得的耐心与细致,安抚着惊慌的百姓,引导他们分批登船。一艘艘大小船只满载着对未来既惶恐又怀揣一丝希望的移民,缓缓驶离河岸,顺着黄河东下,准备入海后沿海岸线南下,直抵扬州。

千余艘船只同时行动,场面蔚为壮观,每一次转运都能将三五万人送往南方。这浩大的声势,既是力量的展示,也意味着无法完全隐匿行踪。

暂时无法登船、或选择陆路迁徙的青壮年及部分黄巾战斗人员,则被统一安置在广宗城内。为了应对可能提前到来的危机,张梁下令,所有能动用的黄巾士兵,连同部分青壮,日夜不停地加修、加固城防工事。所有人都明白,擒拿皇甫嵩、整编官军的消息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不知何时就会被点燃。能多拖延一天,迁徙计划就多一分保障,一旦泄露,蜂拥而至的各方势力必将使冀州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陆路迁徙的队伍,主要由数万青壮和黄巾士卒组成,由赵凡、太史慈、雷薄三将统领护卫。考虑到兖州世家大族林立,局势复杂,直接南下荆州进入云梦泽风险太高,朱明与周瑜等人最终决定绕道相对平稳、且刺史陶谦麾下缺乏强兵猛将的徐州。这支队伍将穿越徐州境内,最终进入扬州。周瑜亲自随陆路队伍出发,他熟悉扬州风土人情,家族在当地亦有影响力,负责为这支先头部队在扬州南部、山越活动的区域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并利用其智慧与人脉,为后续大部队的到来打下根基。

朱明对此颇有信心。有赵凡、太史慈这等勇将镇守,加上两万历经战火考验的黄巾士卒,即便是在山越的地盘上,站稳脚跟也应当不成问题。

另一边,张宝阵亡的后续事宜也得到了处理。在朱明基本掌控了皇甫嵩麾下的一万多人马后,便设法寻回了张宝被斩下的首级,郑重交还给了张梁。张梁悲痛之余,派人寻回张宝尸身,细心缝合,使其得以全尸。

张梁本欲将兄长张角与弟弟张宝一同安葬于巨鹿老家祖坟,使其魂归故里。然而,朱明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人公将军,入土为安虽是常理,但需防小人作祟。”朱明语气沉重,他深知原本历史中张角死后被掘坟戮尸的惨状,“冀州战事虽熄,一旦消息泄露,朝廷肯定还会继续派兵征讨,若是行事狠辣之辈领军,若知大贤良师与地公将军安葬之处,难保不会效仿古之酷吏,行那掘墓曝尸、传首京师之举,以震慑天下。届时,二位将军泉下何以安息?”

张梁闻言,想起皇甫嵩一贯的手段,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心中后怕不已,立刻放弃了归葬祖坟的念头。

“依我之见,不如将二位将军灵柩妥善保存,随船队一同南下。”朱明建议道,“待我等在扬州站稳脚跟,寻一处山明水秀、不受打扰的风水宝地,再行安葬,使其英魂长眠于我等新的基业之侧,亦可庇佑我等事业。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张梁听得此言,深感朱明考虑周全,既保全了兄长和弟弟的遗体尊严,又寓意深远,当下万分赞成:“朱侯爷思虑周详,梁感激不尽!就依侯爷之言!”

于是,张角与张宝的灵柩被小心安置,成为第一批登船南下的特殊“乘客”。幸好此时已是深冬,两人的尸首有冰块镇着,长途迁徙不至于有异味。

张宁身着孝服,面容悲戚而坚定,亲自扶灵登船,她要护送父亲与叔父前往那个陌生的南方,为他们寻一个永久的安宁之所。

张梁望着侄女柔弱却坚毅的背影,以及那两具承载着黄巾昔日辉煌与悲壮的棺椁,眼角不禁垂下热泪。他多想亲自护送兄长和弟弟最后一程,但广宗城内数十万军民尚未完全撤离,迁徙大局仍需他这个人公将军坐镇指挥。他只能强忍悲痛,将无尽的哀思与责任,化为坚守此地的决心,目送着船队缓缓消失在黄河的薄雾之中。

水陆两路,承载着四十多万人的希望与未来,也承载着两位黄巾领袖的英魂,正式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南迁之路。冀州的天空下,广宗城如同一座孤岛,在风暴来临前的宁静中,进行着最后的坚守与转移。而南方的土地,即将迎来一群新的开拓者,以及一段截然不同的历史篇章。

喜欢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请大家收藏:()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