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断后之战
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重,王磊率领的五百精兵如同幽灵般穿行在辽东的丘陵地带。每个人都轻装简从,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和三日口粮。马蹄用布包裹,士兵们口含木片,最大限度地减少行进中的声响。
王磊走在队伍最前面,凭借特种兵的夜视能力和原主张二狗对地形的熟悉,选择着最安全的路线。他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这是穿越以来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任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他在这个时代的立足。
"守备大人,"斥候队长李铁柱悄无声息地靠近,"前方五里发现建奴巡逻队,约二十骑。"
王磊立即举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他仔细观察地形:这里是一处河谷地带,两侧丘陵起伏,中间有一条小溪流过。
" perfect地点。"王磊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李队长,带你的人从左翼包抄。王勇,带火铳手占据右侧高地。其余人随我埋伏在溪边芦苇丛中。"
命令被迅速而无声地执行。王磊亲自检查每个伏击点的隐蔽情况,调整士兵的位置。他特别嘱咐火铳手:"等我号令再开火,优先射击马匹。"
不到一炷香时间,后金巡逻队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王磊透过芦苇缝隙观察,发现这支巡逻队警惕性很高,领头的不时停下观察四周。
"准备。"王磊低声道。他张弓搭箭,瞄准为首的骑兵。
就在巡逻队进入伏击圈中心的瞬间,王磊一箭射出。箭矢破空而至,精准地命中领头骑兵的咽喉。与此同时,他大喝一声:"杀!"
火铳齐鸣,箭矢如雨。后金骑兵顿时陷入混乱,战马受惊嘶鸣。王磊一马当先冲出芦苇丛,手中腰刀挥舞,瞬间斩杀两名敌兵。
"不要放走一个!"王磊喝道。他运用现代格斗技巧,每一招都简洁致命。
战斗很快结束。二十名后金骑兵全部被歼,明军仅两人轻伤。王磊立即下令:"打扫战场,收集马匹和武器。尸体拖到隐蔽处掩埋。"
在清点战利品时,王磊特别注意收集后金军的文书和标识。作为一个现代特种兵,他深知情报的重要性。
"守备,发现重要文书!"王勇兴奋地捧着一卷羊皮纸跑来。
王磊展开一看,上面用满文写着粮草转运计划。他心中一震:这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了两天!
"立即改变计划!"王磊当机立断,"敌军粮队明日清晨就会经过黑风谷,我们必须提前赶到设伏。"
队伍迅速整装出发。王磊一边行军一边思考:黑风谷地势险要,是理想的伏击地点,但后金军必定会加强警戒。如何以最小代价完成任务?
深夜时分,部队抵达黑风谷。王磊亲自勘察地形,发现谷口狭窄,两侧峭壁陡立,确实是打伏击的好地方。但他也注意到,后金军已经在谷口设置了警戒哨。
"强攻不可取。"王磊沉吟道,"必须智取。"
他召来几个队长,详细部署作战计划:"李铁柱,带你的人摸掉哨兵。王勇,带火铳手占据左侧制高点。其他人准备滚木礌石。"
特种兵出身的王磊将现代特种作战理念与古代战争条件相结合。他让士兵们制作简易爆炸物——将火药装入竹筒,插入引信。虽然简陋,但在突然性上能起到奇效。
黎明时分,一切准备就绪。王磊潜伏在峭壁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谷口方向。晨雾弥漫,为伏击提供了更好的掩护。
"来了!"观察哨发出信号。
只见一队长长的粮车队伍缓缓进入山谷。护卫的后金士兵约三百人,分散在车队前后。
王磊冷静地计算着距离和时间。当车队完全进入伏击圈时,他猛地一挥令旗:"放!"
滚木礌石从两侧峭壁轰然落下,顿时阻断前后道路。后金军陷入混乱,但很快组织起防御。
"火?手准备——放!"王勇指挥火铳齐射。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一支约千人的后金骑兵突然从谷外杀到,显然是预先埋伏的援军!
"中计了!"王磊心中一凛。但他临危不乱,立即调整部署:"王勇,带人挡住谷口!李铁柱,集中火力焚烧粮车!"
战斗瞬间白热化。明军虽然占据地利,但兵力悬殊。王磊亲自持弓射击,箭无虚发,但后金军如潮水般涌来。
"守备!我们被包围了!"一个士兵惊慌地喊道。
王磊环视战场,发现后金军正在包抄两侧山脊。若被合围,全军覆没在所难免。
"全体听令!向东南方向突围!"王磊当机立断,"焚烧所有粮车!"
他亲自率领精锐小队断后,且战且退。明军拼死搏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但伤亡惨重,五百人只剩三百余人突围。
然而祸不单行。突围途中,他们又遭遇另一支后金部队的截击。这支军队装备精良,旗帜上绣着"曹"字。
"是曹变蛟的部队!"王勇惊呼,"他们怎么在这里?"
王磊心中一沉。曹变蛟是明军名将,但此刻出现在这里,莫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那支军队突然向追击的后金军发起冲锋。只见一员大将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所向披靡。
"曹"字大旗迎风招展,明军服饰鲜明。王磊顿时明白:这是友军!
"向我靠拢!"王磊大喝,"配合曹将军夹击建奴!"
明军士气大振,返身杀回。在两支明军的夹击下,后金军很快溃败。王磊与那员大将会合,正是曹变蛟本人。
曹变蛟约三十余岁,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一身戎装沾满血污,却更添几分悍勇。
"你们是哪部的?"曹变蛟声如洪钟,"为何在此?"
王磊抱拳道:"启禀将军,末将王磊,奉洪督师之命袭击建奴粮道。不幸中伏,幸得将军相救。"
曹变蛟目光锐利地打量王磊:"王磊?可是在萨尔浒救下王勇等人的那个夜不收?"
"正是末将。"
曹变蛟哈哈大笑:"好!果然英雄出少年!随我部行动,待杀退建奴,再细说此事。"
第二节:宁远献策
合兵一处后,曹变蛟部实力大增。但后金军如影随形,不断发动袭击。王磊凭借现代军事知识,多次建言献策,帮助部队化险为夷。
一日,部队行至一处险要山谷,曹变蛟有意在此设伏歼敌。王磊观察地形后却提出异议:"将军,此地虽险,但出口单一。若建奴堵住谷口,我军反成瓮中之鳖。"
曹变蛟挑眉:"哦?那你以为该如何?"
王磊指向地图:"末将以为,当在此处设疑兵,主力则埋伏在外围。待敌军进入山谷,疑兵佯败后撤,引敌深入。我军再从外围包抄,可全歼敌军。"
这是典型的"请君入瓮"战术,但经过王磊的现代战术思想改良,更加完善。
曹变蛟沉吟片刻,拍案叫好:"妙!就依此计!"
果然,后金军中计,被引入山谷。明军突然从外围杀出,箭矢如雨,火铳齐鸣。后金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
战后清点,歼敌五百余人,缴获战马三百多匹。曹变蛟大喜,拍着王磊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本将要向洪督师保举你!"
王磊谦逊道:"将军过奖。此战全赖将军指挥有方,将士用命。"
曹变蛟越发欣赏这个不居功自傲的年轻人。行军途中,常与王磊并辔而行,讨论兵事。
"你这些战法,与寻常明军大不相同。"曹变蛟好奇地问,"从何学来?"
王磊早有准备:"末将平日喜好研读兵书,又常在实战中琢磨。以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当因地制宜,因敌制胜。"
曹变蛟赞叹:"若我大明将士都如你这般肯用心,何愁建奴不灭!"
数日后,部队抵达宁远城。得知曹变蛟归来,洪承畴亲自出迎。
"曹将军辛苦!"洪承畴握着曹变蛟的手,"此番断后,功莫大焉!"
曹变蛟笑道:"督师谬赞。此役多亏这位王守备献策用兵,方能重创建奴。"说着将王磊推上前。
洪承畴看到王磊,眼中闪过惊喜:"王守备?你袭击粮道之事,本督已有耳闻。虽未竟全功,但焚毁建奴粮草百余车,已是大功一件!"
王磊抱拳:"全赖督师指挥有方,将士用命。"
洪承畴越发欣赏这个不居功的年轻人:"好!今夜本督设宴,为诸位庆功!"
当晚,督师府张灯结彩。王磊作为功臣,被安排坐在曹变蛟下首。许多将领对这个突然蹿升的年轻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酒过三巡,洪承畴问起战术细节。王磊从容应答,将现代军事理论与古代战争实际相结合,提出许多创新见解。
"...故曰:兵者,诡道也。"王磊总结道,"然诡道非只欺敌,更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满座皆惊。这些见解超越时代,让在座将领耳目一新。
孙元化尤其兴奋:"王守备对火器运用之见解,实乃真知灼见!"
洪承畴沉吟片刻,突然道:"王守备,本督欲组建一支新军,专司机动游击。就由你统带,如何?"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一个守备独领一军,这是破格提拔。
王磊心中激动,但表面保持冷静:"末将愿效犬马之劳!然此事关重大,还请督师三思。"
洪承畴大笑:"本督已经思之甚详!就这么定了!"
宴后,洪承畴单独召见王磊,详细讨论新军建设。王磊提出许多现代军事理念:
"末将以为,新军当求精不求多。士卒需严格选拔,装备要精良,训练要刻苦。特别要注重夜战、山地战、奇袭等特殊作战能力。"
他还建议:"可仿戚家军'鸳鸯阵',但加以改良。每队十二人,配火铳六支,长枪四杆,刀盾二副。远近兼备,攻守兼资。"
洪承畴越听越感兴趣:"需要多少银两?"
王磊早有盘算:"初建需白银五万两,主要用于购置装备、粮饷。待成军后,每月需饷银三千两。"
洪承畴沉吟片刻:"本督给你三万两,余下你自己想办法。三个月内,我要看到一支能战之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磊知道这是考验,毫不犹豫地应下:"末将必不辱命!"
接下来的日子,王磊忙碌异常。他首先从各营选拔精锐,标准极其严格:要识字的、要身体强健的、要有一技之长的。
许多将领不满:"你把精锐都挑走了,我们怎么办?"
王磊不卑不亢:"末将奉督师之命建军,自当择优而取。况且新军成军后,必将反哺各营。"
他特别注重选拔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会造火器的、会治伤的、会驯马的...甚至从牢房里捞出一个因顶撞上官而被关押的火器匠人。
"你会造燧发枪?"王磊好奇地问那个叫李铁匠的犯人。
李铁匠昂首道:"小的祖传手艺!若非那些官老爷不懂装懂..."
王磊立即命人释放他:"跟我干,让你尽情施展才华!"
装备方面,王磊力求精良。他亲自设计了一种改良版鸳鸯战袄,轻便又防护性好;改进火铳的装填方式,提高射速;甚至还尝试制造简易手雷。
训练更是严格。王磊引入现代训练方法:每天晨跑五里、练习格斗、实弹射击...士兵们叫苦不迭,但效果显着。
最让士兵们惊讶的是,王磊亲自示范所有训练项目。他百步穿杨的箭术、精准的火铳射击、娴熟的格斗技巧,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守备大人真是神人!"士兵们私下议论,"听说他一人能敌十人!"
王磊还特别注意思想教育。他经常给士兵们讲话:"我们当兵,不是为了吃粮,是为了保家卫国!建奴若入关,我们的父母妻儿都将遭殃!"
这些现代军队的政治工作方法,在古代显得格外新颖有效。士兵们的士气被充分调动起来。
一个月后,新军已初具规模。王磊决定进行一次实战检验。他请令出击,剿灭一股骚扰粮道的后金散兵。
洪承畴准其所请,但嘱咐:"切记谨慎,不可浪战。"
王磊率领三百新军出击。凭借严格的训练和先进的战术,他们很快找到并歼灭了一股百余人的后金散兵。
但就在凯旋途中,斥候突然来报:发现大队后金骑兵正扑向一支明军粮队!
王磊立即下令:"全速前进!救援粮队!"
当他们赶到时,粮队已被后金军包围。王磊冷静部署:火铳手占据高地,长枪兵结阵防御,骑兵准备侧击。
"放!"王磊令旗一挥。
火铳齐鸣,箭矢如雨。后金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新军士兵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很快击溃敌军。
此战歼敌二百余人,缴获战马百余匹,救下全部粮车。消息传回宁远,洪承畴大喜过望。
"好!好!好!"洪承畴连说三个好字,"王守备果然没有让本督失望!"
他当即下令:晋升王磊为都司,新军扩编至千人,赐名"天雄营"。
王磊却宠辱不惊。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在这个乱世,只有不断强大,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改变历史。
夜深人静时,王磊常独自登上城头,远望星空。他想起现代的亲人战友,想起这个时代百姓的苦难,想起历史的沉重责任。
"既然老天让我来到这里,我就要尽力而为。"王磊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开始规划更长远的未来:要改良火器,要发展经济,要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要在这个乱世中杀出一条生路,为华夏保住一线生机。
征程漫漫,但王磊已经做好准备。他不仅要做一个优秀的军人,更要做一个改变历史的先行者。
星空下,宁远城的灯火如豆,却顽强地照亮着黑暗。正如这个时代的希望,虽然微弱,却从未熄灭。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