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闽海风涛
东南海疆,波涛汹涌。深秋的朔风自北而来,卷过灰暗的海面,掀起层层泛着白沫的浊浪。澎湖娘妈宫外的锚地,桅杆如林,旌旗蔽空。郑芝龙之弟、福建水师副将郑鸿逵独立于旗舰"镇海"号的艉楼之上,身上那件代表荣耀的绣蟒战袍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他面色凝重地望着眼前这支耗费郑家数年心血打造的庞大舰队,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
三十艘新式炮舰整齐列阵,船体较传统福船更为修长,吃水更深。这些战舰是按照西洋夹板舰样式改造而成,每舰长二十八丈,宽六丈,配备二十四门重炮。船身两侧各开出十二个规整的炮窗,黑洞洞的二十四磅重炮炮口从中探出,在阴沉的天色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甲板上,水手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操炮训练,号子声与火炮推轮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其间夹杂着军官们严厉的呵斥声。
"二爷,北边来的使者又到了。"副将陈辉快步登上艉楼,低声禀报,脸上带着几分不安,"还是那位沉先生,这次还带了个武将模样的人,说是有要事相商。"
郑鸿逵眉头紧锁,花白的胡须在海风中微微颤动。这已经是三个月来,辽国公王磊派来的第三批使者了。前两次他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但这次...他心中隐隐感到不安。自从侄儿成功投奔辽东后,郑家与辽国公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成功在辽东深受重用,这既让郑家欣慰,又让他们担忧——辽国公的势力正在快速扩张,对东南海疆的野心也日益明显。
他缓步走下艉楼,来到议事厅。厅内烛火摇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气氛凝重。沈廷扬早已等候多时,这次他身边还跟着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的武将。那人身着深蓝色呢料军服,肩章上的银星在烛光下闪烁,站姿笔挺,眼神锐利,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将领。
"郑将军别来无恙。"沈廷扬拱手施礼,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位是辽国公麾下太平洋舰队副将施天福将军。今日前来,是想与将军商议合作之事。"
郑鸿逵目光锐利地扫过施天福。这个名字他早有耳闻,原是郑芝龙麾下的海战好手,擅长火攻战术,数年前投奔辽东,没想到如今已成辽国公的心腹大将。他注意到施天福腰间佩着一柄造型奇特的短铳,铳管上刻着狼头徽记,显然是辽国公亲卫的制式装备。
"合作?"郑鸿逵冷笑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黄花梨木的案几,"辽国公远在辽东,手伸得未免太长了些吧?听说成功在辽东颇受重用,难道这还不够吗?"
施天福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郑将军可知,上月十五,荷兰东印度公司联合舰队偷袭厦门港,焚毁战船二十三艘?成功公子在辽东闻讯,特意请求国公爷出手相助。"
郑鸿逵脸色骤变。这是极为机密之事,他严令封锁消息,对方如何得知?更让他心惊的是,成功竟然已经知晓此事。他强作镇定,端起茶杯的手却微微颤抖:"施将军消息倒是灵通。"
"郑将军不必惊讶。"沈廷扬微笑道,从怀中取出一份用油布仔细包裹的海图,"辽国公在巴达维亚也有耳目。据我们所知,荷兰人正在集结更大规模的舰队。成功公子十分担忧郑家的安危。"
海图在案几上徐徐展开,羊皮纸上的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海水气息。图上详细标注了荷兰舰队在巴达维亚的集结情况,甚至包括各舰的火炮配置和船员数量。郑鸿逵的额头渗出冷汗,这些情报的详尽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红毛鬼的增援舰队预计下月抵达大员,"沈廷修长的手指在海图上划过,"包括七艘新式夹板船,每舰配炮四十门以上。成功公子特意来信,恳请国公爷务必相助。"
郑鸿逵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海图的边缘。若情报属实,郑家水师确实难以抵挡。更让他心情复杂的是成功的态度——这孩子似乎已经完全站在了辽国公一边。
"辽国公的意思是?"他沉声问道,声音有些干涩。
"国公爷看在成功公子的情面上,愿助将军一臂之力。"沈廷扬取出一份文书,纸张厚实,印着狼头徽记的火漆格外醒目,"只要将军愿意合作,我们可以提供二十门新式红衣大炮,以及足够的弹药。此外..."他故意停顿片刻,观察着郑鸿逵的表情,"国公爷还可以派遣一支分舰队南下,协助将军对抗荷兰人。成功公子也会随舰队前来,与将军一见。"
郑鸿逵心中震动。条件确实诱人,但他也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港中林立的战船。这些战舰是郑家多年的心血,每一艘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智慧和汗水。
"辽国公想要什么?"他背对着两人,声音低沉。
"很简单。"沈廷扬直视他的背影,"合作期间,郑家水师需听从辽国公统一调遣。战后,我们要在厦门设立海军基地,并获得舰队的一半指挥权。成功公子将继续在辽东深造,这是国公爷的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