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15章 暗流涌动

第十五章:暗流涌动

张胜利那边动作快得惊人,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揣着裹得严严实实的一沓钱敲响了王超家的门,那急切劲儿,仿佛怕晚一秒钟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长翅膀飞了。

王超刚起床,睡眼惺忪地开门,看到门口眼巴巴的张胜利,心里有些好笑,也没多拿乔,利索地收下那还带着体温的八十块钱,约好三天后交货。他需要这几天时间,找个合适的、不引人注目的由头把配件“弄”回来。

送走千恩万谢的张胜利,王超洗漱完,照例先进行每日必备的“仪式”——沟通秒杀系统。今天的三样商品让他精神一振:一箱十二瓶装的茅台酒,用质朴的土黄色陶罐装着;整整二十斤独立油纸包好的什锦糕点,看着就诱人;还有五匹厚实耐磨的卡其布。都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尤其是那茅台酒,在这年头绝对是身份和关系的象征,稀罕得很。

他心里迅速盘算,留下两瓶茅台和几包糕点准备自家逢年过节或者关键时刻送人用,其余的都打包好,准备带去老陈那里。

来到老陈的据点,一打开包袱,老陈的眼睛就像被磁石吸住了一样,死死盯在那陶罐装的茅台酒上,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好半天才咂咂嘴,压低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小王兄弟……你这路子……是通了天了!这玩意儿……你都能搞到?!这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

一番紧张而高效的讨价还价,这批货给王超带来了将近一百二十块的现金收入和一堆实用的票证。他空间里的现金储备又厚实了一截,稳稳突破了五百块大关。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也就十几二十块的年代,这笔钱足够一个家庭舒舒服服过上好几年的好日子了。但他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所有现金和重要票证都稳妥地存放在绝对安全的系统空间里。

从老陈那里出来,王超习惯性地拐去了邮局。他像往常一样,看似随意地浏览,实则目标明确,又补充了一批新发行的《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纪念邮票和几版普九工农兵图案的整版票。

看着空间里那几本越来越厚重、分类越来越精细的邮册,他心里那份关于未来的踏实感和期待感就愈发强烈。这些方寸之间的纸片,在他眼里,就是一座正在悄然孕育的巨大金矿。

第三天下午,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王超便找了个离家稍远的、靠近城边废弃砖窑的僻静地方,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从空间里取出一套用旧麻绳仔细捆扎好的自行车配件,故意在配件上蹭了点泥土,弄得看起来像是经过了一番奔波,这才吭哧吭哧地扛起来,绕了点路,回到了胡同,直接扛到了张胜利家。

张胜利早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院子里转悠半天了,听到动静一个箭步冲出来,看到王超肩上那沉甸甸的、闪着金属幽光的配件,激动得脸都红了,连忙帮着卸下来,小心翼翼地把王超让进屋里,还警惕地探头出去看了看,才把门关上。

“兄弟!我的好兄弟!你可算来了!”张胜利搓着手,围着那堆配件转圈,想摸又怕弄脏了似的,眼睛里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我这几天都没睡好,就盼着这个呢!”

“胜利哥,东西都在这儿了,你清点一下。”王超把配件放在屋角,拍了拍手上的灰,“说明书和用的扳手、钳子都在里面裹着呢。”

“清点什么!我还能信不过你?”张胜利摆摆手,迫不及待地拿起最上面的车架,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那光滑的漆面,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嘴里不住地喃喃,“好!真好!这质感,这漆水,跟你们家那辆一模一样,绝对是正经厂子的好东西!”

“都是一个师傅手里流出来的,质量肯定有保证。”王超笑了笑,再次叮嘱,“胜利哥,装车的时候可得找好地方,尽量晚上弄,别让太多人瞧见,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放心!规矩我懂!”张胜利拍着胸脯,压低声音,“我跟我爸和我弟都说好了,就在我们家这小院里,晚上关起门来弄,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王超点点头,张保国大叔是个稳重明白人,有他把关,应该出不了大岔子。

果然,没过两天,张胜利家也悄无声息地多了一辆崭新的永久二八大杠。尽管他们一家人极力保持低调,但簇新的自行车在这片灰扑扑的胡同里,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显眼,根本藏不住。很快,“张保国家也开始装辆新车了,还是王超那小子给弄的配件”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左邻右舍。

这一下,王超算是彻底在胡同里出了名,成了大伙儿眼中手眼通天的“能人”。先是自家不声不响装了一辆,紧接着又帮张胜利家弄了一辆,这能耐,这路子,可不是普通街坊能有的。

于是,王超家那原本还算清静的门槛,差点被络绎不绝的邻居们踏破。先是关系近的,比如前院平时不太走动的赵大爷,提着半包自己舍不得吃的点心上了门;后院快人快语的孙婶,拿着正在纳的鞋底,一边做活一边唠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有几个家里有适婚年龄小伙子的邻居,更是拐弯抹角地打听。话里话外,核心意思都差不多:超啊,你看能不能帮叔/婶家也弄一套那样的自行车配件?价钱好商量,该多少是多少,绝不含糊!

面对这些热情又期盼的邻居,王超一律打起十二分精神,脸上挂着无奈又诚恳的笑容应付。他反复强调,那真是千载难逢碰上的机会,是托了一个关系很硬的老师傅,从厂里弄出来的一点“处理品”,数量极少,现在早就没了货,人家师傅也不敢再弄了。

他深知这东西绝对不能放开了卖,一来太扎眼,很容易被盯上,引火烧身;二来物以稀为贵,一旦放出去多了,就不值钱了,还会坏了“规矩”。

但他也并非把话说死,对于那些平日关系确实不错,为人也老实本分的邻居,他会含糊地表示,以后要是万一,他是说万一再有机会,一定优先给叔/婶家想着。这话既维持了必要的邻里人情,不让对方太失望,又给自己留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和神秘感。

这天,王超去饭店给母亲送点东西(他时常会拿点系统里出的苹果、橘子或者午餐肉罐头,以“单位发的福利”名义给母亲,让她补充营养或者偶尔分给相熟的同事,巩固一下人际关系),正好在后台通道碰到采买老刘。

老刘把他拉到堆放蔬菜的角落,左右瞅了瞅没人,这才神秘兮兮地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问:“小王,听说你最近搞自行车配件挺有一手?连着弄了两辆?”

王超心里微微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刘叔您这是听谁说的?没有的事儿!就是帮一个特别好的朋友问了问,凑巧,真的是凑巧弄到一套,帮了个忙而已。”他刻意强调了“凑巧”和“一套”。

老刘嘿嘿一笑,一副“你小子别跟我装”的了然表情,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跟我这儿还打这马虎眼?刘叔我这双眼睛看人准着呢!你放心,刘叔嘴严实,出了这个门啥也不知道。”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是这么个事儿,咱们饭店的赵主任,他小舅子下个月结婚,想弄辆新车撑撑场面,钱和工业券其实都准备好了,可你也知道,这崭新的永久、凤凰,百货大楼那边排号都排到后年去了!实在等不及。你看……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周转一下?赵主任说了,价格方面,绝对亏待不了你!”

王超心里迅速权衡起来,饭店的赵主任,这可是条重要的人脉。母亲在人家手底下干活,虽然现在看着还行,但能有这个机会卖个人情,以后母亲在饭店里各方面肯定能更顺当些。

而且,仔细想想,通过老刘和赵主任这条线出手,比在胡同里零散地卖给邻居要隐蔽得多,接触的层次也更高,更安全,利润空间或许也能更大。

他脸上露出沉吟和为难的神色,过了几秒钟,才仿佛下定了决心般,开口道:“刘叔,既然是赵主任家的事儿,那我肯定得上心,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他话锋一转,又带上几分不确定。

“不过……这事儿真得看运气和时机。这样吧,我这两天就再去探探那位老师傅的口风,看看他那边还有没有库存,或者有没有别的什么门路。一有消息,我立马先来告诉您,您看行不?”

“行!太行了!小王,我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讲义气!”老刘高兴地重重拍了下王超的肩膀,脸上笑开了花,“这事儿要是能办成,赵主任那边肯定记你一大功!以后有啥事,都好说!”

从饭店出来,傍晚的风带着寒意,但王超心里却有些热乎。他一边往家走,一边仔细盘算着。

看来这自行车配件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利润,远比他最初想象的要大得多。胡同里邻居们的需求可能只是小头,真正有购买力、有迫切需求而又苦于没有门路的,是那些像赵主任小舅子这样,有一定社会关系或经济基础,但偏偏搞不到车票的人。

通过老刘、甚至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老陈那条更复杂的线,走这种针对特定人群的、“高端定制”式的路子,似乎比在街坊间零敲碎打要安全得多,也更有“钱”景。

他暗暗决定,空间里剩下的那八套配件,不能再轻易出手了。必须捂紧了,要么用来钓更大的鱼,维系更关键的人脉,要么就等到真正安全稳妥的时机,或者留作自家未来可能的需要。

家里有了这辆自行车,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王建国上下班通勤时间缩短了一大截,人也精神了不少,偶尔下班早了,还会特意骑车去稍远点的菜市场,买点李秀兰喜欢的时鲜菜回来。

周末天气好的时候,他还会骑着车,让李秀兰侧坐在后座上,两口子一起去逛逛,或者载着小女儿王玥在胡同里、街道上转转,听着女儿银铃般的笑声,感受着邻居们投来的羡慕目光,那种满足感是过去苦哈哈的日子里从未有过的。

王刚更是成了自行车最忠实的“粉丝”,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抹布把车子擦得锃亮,趁着王建国不注意,就偷偷推出去在胡同里溜达几步过过干瘾,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赚大钱,也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超看着家人,因为这辆两个轮子的家伙而获得的简单、纯粹的快乐,心里也充盈着一种成就感。但他并没有沉迷于这种小富即安的满足感中。他很清楚,自行车所带来的,仅仅是生活便利性和一点面子上的提升,只是漫长征程中迈出的一小步而已。

他继续着自己,稳定而高效的节奏。每天雷打不动地秒杀系统,将获得的物资迅速分类,适合家用,且不扎眼的就慢慢往家拿,比如那糕点,他就说是“单位同事给的”或者“帮人忙的谢礼”;量大或者扎眼的,就通过老陈等渠道变现;变现所得的一部分现金,则持续不断地、悄无声息地流入他的“邮票基金”和“旧物收藏”中。

他还开始有意识地,留意并收集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旧书、旧期刊、旧报纸,特别是那些创刊号、重大事件的号外之类。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他明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旧物,在未来某个时候,其承载的历史信息价值和收藏价值,或许会远超其本身。

期间,他又应张胜利的强烈邀请,和钢厂那几个哥们儿,一起去城外的土坡空地上玩了一次。这次的主要内容是“飙车”(其实就是几个半大小子,骑着自行车比赛谁冲坡速度快)。

王超骑着自家那辆保养得极好、传动顺畅的新车,轻松赢了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破车、累得呼哧带喘的张胜利,让张胜利更是羡慕得眼睛发蓝,回去催着他爸和他弟连夜加班,恨不得第二天,就把自己的新车组装调试好,骑出来嘚瑟。

随着一起玩耍的次数增多,王超和张胜利、赵卫国、孙志刚几人的关系,也愈发熟络起来。

他从他们毫无顾忌的闲聊和抱怨中,听到了更多关于钢厂内部管理、工资福利、以及南水城各个区域,发生的趣闻轶事,对这个时代基层社会的,真实面貌和普通人关注焦点的了解,也变得越来越具体和深入。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顺利、美好的方向发展。家里的日子红火了,人际关系拓宽了,财富也在悄然积累。但王超的内心深处,始终绷着一根警惕的弦。

他太清楚了,自己眼下做的这些事情,无论是利用系统倒卖物资,还是暗中收集未来可能增值的物品,在这个计划经济年代,都是在政策的灰色地带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控制好节奏和规模,不能有丝毫的得意忘形和大意。

这天夜里,窗外北风呼啸,他插好房门,意识沉入系统空间。看着空间里分门别类、码放整齐的物资:一沓沓捆扎好的现金、各式各样的票证、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成套的自行车配件、几箱茅台和罐头、还有那几本承载着未来巨大希望的邮册和一小堆他开始留心的旧书旧报……

他的目光在这些东西上缓缓扫过,变得深邃而冷静。这些,是他和家人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改善生活的根本,也是他未来能否抓住机遇、乘风而起的隐形翅膀。

现在,这双翅膀正在一点点积蓄力量,慢慢变得丰满。但他知道,还需要耐心等待,等待一个真正合适的风口,才能安全地、有力地振翅高飞。

第十五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