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 第662章 争先恐后

虎贲郎 第662章 争先恐后

作者:中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0:57:26 来源:抖音小说网

渭水北岸,新阳城。

相隔一夜,天色未亮之际,赵基从‘凝神养气’状态中退出。

饥肠辘辘的刺激感让他产生一种恍惚感,一夜时间有时候很漫长,有时候躺倒后眼睛一闭就天亮了。

所以每次进入‘凝神养气’状态时,赵基仿佛开启了全景视线,可以洞悉屋舍内的任何轻微异动。

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自然不会感受到枯燥或煎熬。

那种时刻掌控周围环境细微变化,几乎全知的感觉令赵基沉湎、怀念不已。

肠胃蠕动咕咕作响与饥饿感带来的反差,让他很不适应。

起身稍稍活动身体,赵基抓起榻边的佩剑,左手抓着剑鞘右手抓稳剑柄。

随即目视前方三步外的门,为了方便他出入,原来的门框被拆了,还拆了一些土砖坯,这是重新裱裹黄泥后的小‘高门’。

心神一动,他就发动了‘移形换影’,眼前场景模糊变化极快,赵基每日都会练习一次,练习的次数多了,才能察觉这种模糊。

大概等他在发动移形换影时能看清楚模糊场景变化时,这个技能才能算是完整掌握。

一次移形换影带给身体的负荷十分沉重,这其实也是对身体各部位的强化。

现在每日一早发动一次移形换影,就相当于他完成了保持体能的日常训练。

而这种模糊感消退后,他已经完整出现在了门外,右手也拔出了剑,保持着单手握剑前刺的动作。

因无法完全掌握移形换影,赵基发动时只能选择攻击幅度小的动作招式,生怕太大幅度的动作会伤害到自己,或崩坏武器。

只有刺击,带给持剑右手的负担最小。

忍着右臂酸痒刺痛感,赵基缓缓归剑入鞘,回头就见新装的门框有切割痕迹。

他上前蹲下仔细观察,这时候之前模糊的场景变化才像一个解开的视频压缩包那样,在他脑海里释放各种杂乱片段。

轻微的晕眩感过后,赵基抬手抚摸门框上的划痕,这是他‘瞬移’期间拔剑时剑刃接触门框划开的痕迹,切痕深寸余,切口十分的平滑,仿佛刚好能把半片剑身卡进去。

说是瞬移……其实连音爆都没有。

赵基撇撇嘴,活动着四肢,走出内堂,外厅空无一人,只有门前有六名执戟虎贲郎站岗。

见赵基走出来,立刻就有洗漱热水、器具送来。

赵基先是握着骨柄牙刷以温水漱口,然后蘸了盐粉开始刷牙。

他刷牙之际,温恢快步而来,就站在门口抱着文件夹低头看着上面的文件说:“辛毗遣使乞降,使者是原狄道县吏赵磐。”

赵基再次漱口后,就问:“条件变了没有?”

“条件如旧,希望太师能宽恕凉州豪杰。”

“告诉他我的条件不变,夫妻拆分,成丁编为官佃充实朔方四郡,妻女及少丁迁入北地、上郡以及西河郡。”

赵基放好牙刷,开始以温水洗脸,现在他捣鼓出了放了艾草的香皂,仔细擦洗脸颊、脖颈与双手以及小臂。

温恢立在门前有心劝谏,可怎么也开不了口。

想到之前其他敌对降军、俘虏的安置措施,不管是贬为官奴,还是沦为官佃,这些人普遍能一家团聚,虽说会拆分宗族、乡党,可家庭是完整的。可按着现在对天水、陇西从叛者的处置来说,虽然不像斩首那么残酷,可也不如流放偏远边塞。

流放边塞,生活条件再艰苦,豪强们依旧能保持家庭完整,那就有重新积蓄财富,再次壮大,终究恢复祖先荣耀的一日。

若按着赵基的迁徙办法,普通从叛百姓也就算了,这些人不讲究,适应能力强,怎么都能想办法活下去。

可豪强呢?

与妻女分散安置,等于废掉了绝大多数人搞事的能力。

这些男丁将迫于生计,终日忙碌。

可女子生存简单,嫁给单身佃户能过日子,嫁给即将释放、恢复自由身的官奴也是能过日子的。

可豪强男丁将失去生活中的兜底保障,他们也难再次结婚,诞生子嗣的机会大降……没有一个出身优秀的妻子,后代的教育条件也会差很多。

豪强男丁也能想明白,你找路边的粗鄙农妇生育的孩子,肯定无法通过相貌入仕;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样的孩子根本无法承担宗族传承、复兴宗族的重任。

所以赵基的安排,也就比直接砍了这些豪强男丁好一些。

这种苛刻条件,别说辛毗辛佐治,就是赵融赵稚长也不敢答应。

这会白白增加天水豪强的抵抗决心,可温恢能有什么办法?

前面迁徙、融入赵基麾下的降军、俘虏吃了那么多苦,这些人会随着时间渐渐解脱,并加入赵基麾下,成为基层一份子。

总不能这些人吃尽各种苦,然后看着其他叛军投降后只是罚酒三杯?

宽恕天水叛军,会动摇、影响现在的军队、官吏、官奴、官佃的稳定!

只有狠狠收拾后续投降的叛军,才能让现在的官奴、官佃保持心情愉悦,并滋生忠诚。

温恢是真的没法劝……他虽然不喜欢太原乡党衣冠,可这些人终究是死了,还死的很惨。

当年宗党逼迫之下,十五岁的他散尽家财,赢了美名也保住了性命,后来更是巧妙的被赵基立了典型。

他当年救不了太原的衣冠乡党,现在若为天水衣冠豪强而豁出性命……这实在是有点不当人,百年之后还怎么面对惨死的太原乡党?

温恢保持沉默不做表态,随即又说:“南岸张卫晨间时渡渭水而来,其人持张鲁手书,欲入朝为质。”

“我给了他兄弟二人自由的机会,这好端端的怎么不珍惜?”

赵基擦脸后,拿起铜镜照看,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了笑:“文曼,你说这人是怎么想的?”

“仆不得而知,或许是见我军强盛,张氏兄弟欲借太师威风,以威吓刘璋。”

“随他吧,稍后安排张卫来见我,多给他一点考虑的时间。”

赵基将铜镜递还给一名少年虎贲郎,回头看温恢:“赵融的使者怎么说?”

“只要能保陇西、天水赵氏男丁安全,他就愿意开城。”

温恢说着笑了笑:“他希望太师能念在同宗的情面上,饶过他们。”

“此例断不可开。”

赵基语气如常:“回绝,我会一视同仁处理他们。作为赵氏子弟,就该敢作敢当,还未城破就乞饶,不怕后世子孙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