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 第461章 前程黯淡

虎贲郎 第461章 前程黯淡

作者:中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17:54:59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461章 前程黯淡

夜间,燕县城内。

午夜过后,约近二更时分。

巡城换防之际,新来的曹军士气低靡,魂不守舍。

登上城墙后,却发现城墙上静悄悄的,就连旗帜都不见了。

带队军吏拔出剑,左手从卫士手中拿过火把,小心翼翼沿着城墙前进。

忽然听到一阵异响,就将火把投下去,就见临时修补的城墙缺口又被扒开,一伙曹军吏士正往外钻。

火把坠地,附近一名逃匿的士兵将盾牌举起压在火把上,火光消失。

城上军吏见此,向身边人伸手,却见左右吏士、乡党神情有变,也没人主动给他递出火把,心中悚然,立刻就低声说:“怎么?”

一个亲族低声:“他们家眷在濮阳城里,我等家眷在濮阳城外被大司马所获。家眷不能居一城而活,我等又何必聚于一城同死?”

军吏立刻去看另一个平日比较怕事、稳重的同龄人:“你怎么看?”

“曹氏、诸将家眷早已去了河北邺城,我还能怎么看?”

这人低声回答,语腔愤恨:“岂不见东武城、东阿之事?”

这下城墙上四十多个人静悄悄的,臧洪被围东武城一年时间,人相食,最后只剩下青壮年男子与少数少年。

其他人口,主动或被动的牺牲了。

东阿旧事,更是曹军内部提都不能提的事情,程昱这个东阿人就在城中。

如果燕县之围迟迟不解,或许一开始还能坚守底线,偷偷摸摸吃病死、饿死的人……到了后面,被啖掉的又有几个不是基层吏士?

军吏见左右乡党、部属态度明确,虽说他的家眷在濮阳城里。

可此刻,他若被乡党抓了、杀了,家眷生活在哪里,跟他又有什么意义?

他缓缓归剑入鞘,左右环视:“走,我们也出城。”

另外七八束火把也被丢弃在地,他们来到城墙垛口附近时,才发现之前的巡城吏士已用旗帜编成绳索。

当即也不再迟疑什么,体重的缒绳在腰间,被垂降到地面。

其他体型轻盈、剽捷的,抓着布条编织绳快速垂降。

不多时,这队士兵就摸黑向北边前进,那里路边上就生着篝火,时不时有巡夜的晋军斥候小队经过。

当他们抵达时,见道路南边篝火边上已有堆积的铠甲、军械。

弃械的逃亡曹军只穿布衣,被安置在道路北侧,密密麻麻围坐在一处处篝火处,一处篝火能有三四层人。

很多曹军吏士相互依偎着,也有下风口侧卧入睡的。

一处篝火边缘,夏侯尚穿着陈旧短衣,与其他一些少年降军挤在一起。

他们相对更活泼一些,听到异响的话,许多人时不时抬头观察左右。

而岁数大一些的降军,经历的太多,此刻根本不敢抬头。

夏侯尚时不时去观察北边远处,那里应该是密集芦苇丛,只要向北再跑五六里,就能进入芦苇区域。

可那里时不时传来犬吠声、马匹长嘶声,又没有什么照明火光,他怀疑那里藏了伏兵。

后半夜,赵基无所事事,独居中军营垒最高的瞭望塔台上。

西侧靠近鸿沟水岸的骑营已经空了,那里此刻安置着大量俘虏。

没有详细统计七岁以下的孺子,算上各种半大的小少年,这一战甘宁、张辽分别俘获五万余、七万余。

俘虏安置区域,营火稀疏,临时搭建出很多简陋的芦苇草庐。

每座草庐内妇孺拥挤在一起,大概这样才能抵御深秋夜中寒意。

赵基观察片刻,就扭头观察北方,南岸临时安置了烽火点,没有点亮就说明一切正常。

大营东面,各种斥候巡查小队分成内外两圈,举着火把各自巡视。

此刻,赵基越来越感觉空虚,好像军队、集体意志已经注入自己身躯,而不是自己的意志注入军队。

去年陈留决战时,他还能精准施加影响。

而现在受限于内外各种不得已,他能做的选择越来越少了。

袁绍遭遇的抉择困难,也降临到了自己身上,吕布那里也是一样。

此刻赵基甚至不敢想象,如果袁绍率兵盲目追上来,逼着自己打一场决战。

不管输了还是赢了,他都看不到什么好处。

袁绍倒下后,天子、公卿集团的威望势必高涨……不是说这些人建立了多大的功勋,而是各地士人会更加积极的依附朝廷,舆论吹捧之下,移接木也非什么高端技巧。

袁绍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旧士人豪强融合而成的集团。当袁绍不行了,这些组成‘袁绍’的血肉就会剥离,蠕动到天子、公卿那里,企图复兴汉室朝廷,像之前那样的汉室朝廷。

这种剥离、重组,就像他们最初从朝廷身上脱落,自行组成了一个个群雄势力。

敌人还是那些敌人,显然这些敌人套着袁绍的外皮,更好打。

若一个个钻入刘协体内,以汉家天子为外在形象、屏障,那才不好下手。

现在怕什么?

怕袁绍被有心人鼓动,上前与自己决战。

也怕吕布带着四处流毒的军队北上,把自己这边也给祸害了。

赵基保持着清醒,静静等待天亮。

只要天亮,鸿沟浮桥搭建好,将俘虏人口运到西岸,那炸营的概率就会低很多。

天色渐渐明亮,而燕县各门也敞开。

曹昂站在西门附近,看着城中士兵成群离去。

与其这些士兵带着军械、宝贵的粮食出逃,还不如开门让他们走,走之前将军械、粮食留下。

这样守城压力更低……反正真正留下的士兵,才是曹氏与诸将的骨干力量,这些人的家眷也都在濮阳城中。

只要核心骨干还在,随时可以拉扯出更多的军队。

曹昂没有参加过曹操创业,不清楚怎么从头开始建立军队。

可他知道依靠骨干力量,该怎么重建、扩编军队。

即便此刻他开门,愿意出逃的吏士也不会超过一半。

很多招募来的士兵或外地部曲,他们家眷根本不在兖州,或者索性就没有家眷。

这些人已经习惯了现在的集体生活,是不可能主动离去的。

离开熟悉的集体后,他们会死的更快。

余下各将嫡系、乡党近亲,家眷可都在濮阳;算上外州部曲,怎么都能有一万人打底。

追击赵基,与赵基决战于酸枣……曹昂最初的底线就是折损五六千士兵。

眼前逃亡近半,也不是不能接受。

出兵之前,曹昂甚至做好了在白马遭遇赵基伏击,全军溃走折损大半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赵基中军如此的沉稳,硬接夏侯渊的奔袭。

更没想到赵基派遣两支别部偏军迂回,抄袭濮阳,直接打散了曹军的军魂。

失去了那么多的乡党人口,以后曹军诸将在袁绍麾下就是发展起来,招募扩编的也将会是河北人为主,彼此之间纽带也就松散了。

作为一个年龄与赵基相仿的青年,有孙策、赵基这样的优秀同龄人为榜样,曹昂在逆境中正飞快适应战争。

随着燕县城内三通鼓声停歇,敞开的城门重新封闭。

半夜逃亡吏士挖开的东墙缺口,也开始重新填补。

而城外各处收罗降军的晋军骑士,也开始驱赶降军向西撤离。

道路上,夏侯尚扛着一捆长矛吃力跋涉,还时不时的扭头去看北边芦苇。

那里并没有什么伏兵,只是有一些临时设立的烽火,守御烽火的士兵陆续撤离,并点燃了这些堆积的柴草。

燕县西门,望着渐渐远去的晋军殿后骑军,曹昂扭头看曹真:“子丹,你说伯仁以后会如何?”

“不知,他若投靠赵氏,来日仆自不会留手。”

曹真十七岁,但身形宽阔,这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出来的体格,他这种人混迹在败军之中也很是显目,根本躲不过审查。

他还想把妹妹嫁给夏侯尚,如今看来只能落空。

曹昂又去看另一侧的曹休,曹休神情沉静,察觉曹昂目光,就说:“甚难,以我观之,赵氏不会重用伯仁。”

“这样也好,伯仁也能保全性命,能传承家业。”

曹昂开口,脸上却没有什么情绪。

明明是袁术造逆,各方护国讨逆,可中原一场混战,就自家输的最惨,除了燕县、濮阳这些人,其他的什么都没了。

都输到这个地步了,曹昂早就麻木了,只希望赶紧结束战争,好好休缓一阵,再从长计议。

至于其他的设想,他已经不抱希望了。

孙策已经走过的路,他肯定走不通,袁绍自然会防着他。

自己的前程,可谓黯淡无光,满是坎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