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 第610章 酬功代价

虎贲郎 第610章 酬功代价

作者:中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8 00:15:27 来源:抖音小说网

汾水北岸,赵基中军大营。

随着各营陆续建立,各地兵员也有序向平阳聚拢。

随着军队越聚越多,军队也开始更进一步的重组。

例如扩建亲军卫队,铁骑营扩建为虎豹骑军,还有虎步军也需要扩建。

吏士抵达平阳各营后,就会逐步叙功,先从基层开始叙功、逐次整编。

随着基层吏士的升迁,获得新的编制、军阶、职务,那么他们自身的军田份额也要跟着进行调整。

河东、太原、西河的土地终究是有限的,因此许多人必须调整分配到上郡、北地以及三辅或朔方四郡。

编制调整带动待遇调整,待遇调整又意味着多数吏士要充实边郡……这在许多吏士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赵基也不急着快速整编,每日巡阅各军时,都会与基层吏士进行谈话,亲自劝慰,压制、消解这些人的怨气。

也会好生鼓励,毕竟北地三郡、朔方四郡是真的缺人。

地广人稀,除了目前设立的一系列牧监、牧苑之外,还有大量荒废、有基础水利工程的农田。

迁徙军户去这七郡,自然要保障他们的政治特权与经济收入的稳定。

因此还要搭配官佃、官奴的迁徙,官佃的存在,可以保证军户每年应有的军田收入能稳定入账;而官奴可以从事各种危险、繁重的劳役,逐步改善基建,提升生活环境。

拿朔方七郡来安置大部分吏士,本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其他人谁都操作不了,赵彦威望虽高,只是在官吏、士人中有影响力。

而军队这里,只有赵基本人能压服各种不满的情绪。

面对赵基的画饼,绝大多数吏士也是愿意吃的。

也只有把军队聚集起来,分散驻屯,这些军队相互制衡,赵基才能将军队稳定住。

只要度过最初的不满,随着时间变化,大多数的吏士都是能适应、接受的。

又是一日巡营完毕,赵基如往常那样带着幕府掾属拨打算盘,计算目前各郡各县合理的人口安置数量。

安置多少军户,就要配属相应数量的官佃、官奴。

官奴数量变化不大,能维持县邑基本的繁重劳役即可。

而安置的军户中有较多高军阶吏士,那官佃数量必须提升。既要满足军田的承租耕种,还要满足县乡两级官吏的口粮支出。

这种安置也是保守的安置,会详细到每个县的适宜乡镇,为后续的军镇扩建、移民留出空间。

大致上,每个县军户不会超过五百户,分别安置在三个或四个军镇。

这是一个繁复的工程,大约五万余军户要迁徙、充实各郡县。

连带着会有二十万佃户、官奴配合迁徙,以保证军户们能有基础的政治特权与经济收益。

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军户享有军事优先带来的政治、经济特权,整体迁徙难度并不算大;官奴没有人身自由权,自然也不存在迁徙的难度。

唯一的迁徙困扰来自官佃,官佃不是农奴,虽然不能自由迁徙,可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太大。

让目前耕熟土地的官佃迁徙去朔方七郡,这会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未被迁徙的官佃人户,也会担忧顾虑此事,进而生产效率下降。

到了赵基目前的地位,他已经不是那么的在乎什么公平。

他在乎的是一个事件对整体稳定性、生产力的影响,他现在追求所谓的正义,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中低层,以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

现在也是一样,目前各郡的官佃不适合远距离迁徙。

采用招募、自由响应的方式……也不行,赵基太清楚县一级官吏的操守,这些人保准会强行摊派,强令治下官佃响应迁徙,否则就会刁难。

一处如此,处处如此。

所以对整体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亦然存在,没必要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

因此,为了稳定迁徙、充实朔方七郡的五万户军户,今年与许都朝廷开战,一定要抢来最少二十万户人口!

二十万是最低的数据,算上人口迁徙折损,以及家庭重组,这次再怎么也要抢二十五万户!

有这些人口充作官佃,才能稳定住七郡五万军户的军心!

二十五万户,最少四十余万男女青壮……赵基感到压力很大。这还是没有扩军,只是调整原有军队带来的人口压力。

这轮压力之后,随着五万余军户迁徙到朔方七郡,余下河东三郡、关中四郡的财政收入都能翻倍收入。

郡县两级的财政好转,地方水利、基础设施也就能加速恢复。

扣扣算算之余,赵基越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根本不是什么讨贼大义,而是怎么满足日益壮大的战争机器。

随着军吏阶层的关系日益牢固,对赵基而言,现在军队有一种神经组织聚团形成脑回路、群体意识的紧迫感。

或许两三年后,军中会自发形成一个个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言人。

而自己,虽然还是军事统帅,但必须平衡军队与地方的财政分配。

限制军队,才能保证地方能休养生息,日益壮大;否则军队这头怪兽成长到极限后,会吞没一切,包括自己。

“太师,吕太保使者已过稷山,夜宿绛邑馆舍。”

天色已晚,赵基饮水思索之际,温恢拿着一页纸张来见,这页纸张就夹在文件夹中。

“文曼怎么还不睡?”

赵基接过纸张阅读,见吕布使者是个陌生人,不由有些想念秦宜禄。

这个人比较懂事,知晓进退,与吕布有极好的私交,有时候可以视为吕布的全权使者。

除了秦宜禄、魏越这类重量级使者外,赵基已经有些看不上,也不想接触身份低微的使者。

能做使者,自然是胆魄极大的人,不能说是悍不畏死,只能说这些是一群富贵险中求的人。

其中肯定不乏人才,为了追求一个出头的机会,这些人是拿命在拼搏。

所以来见自己的使者,肯定会极力表现自身的才华……这让赵基已经有些厌倦了,太多的人华而不实、内外不一。

辨别他们的才干,实在是有些浪费时间。

赵基看完这位使者的来意后,就说:“上次吕太保想要我延期三月出兵,正合我意,我就轻易应下。怎么,他突然要这么多马?”

怀疑是上次答应吕布太痛快,让吕布产生了其他的想法。

所以这次狮子大张口,开口就是良马三千匹,挽马五千匹;另有牛五千头,羊五万以犒赏雒中吏士。

这个数据对赵基来说,完全不算什么大事。

不说朔方四郡,仅仅是安置在西河郡的牧监就能供应出来。

在不影响兽群再生产的情况下,西河郡、上郡一起,每年都能提供这么多的马。

至于牛羊,则数量更多,这两个郡每年能外运二十余万头。

以后母畜数量增多,圈棚规划更加完善,牧草种植、采割并配套谷物饲料种植后,这两个郡能年产五十余万头牲畜。

这还只是牧监官营产出,没有计算军户、官佃的家庭养殖产出。

只要形势稳固,在相对低税环境下,兽群产出效率是很高的,比人高十几倍。

而面对赵基的询问,温恢并没有开口,他自然能听出来,这是赵基在调侃吕布。

不见温恢开口,赵基就说:“这使者我就不见了,明日文曼接待。其所请之事,不必为难,尽数答应。我要看看,吕太保究竟能打出怎样的战果。”

“喏。”

温恢伸手接走纸张,夹在文件夹里,想了想提醒说:“太师,仆忧虑太保因此而倨傲。”

“无碍,他快当外祖父了。”

赵基语气平静,吕布做出什么奇怪的事情,他都不会惊讶。

现在吕布想要点战马去跟许都方面先打一场……赵基真没反对、拖后腿的理由。

哪怕吕布拿到兽群后潸然醒悟举兵易帜加入许都朝廷……赵基也不会感到意外。

战争只要拖下去,自己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抢来二十余万户的人口,满足这次军户迁徙、充实边郡的需求。

这才是,征胡战役的真正酬功的成本,与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