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 第605章 宗庙之争

虎贲郎 第605章 宗庙之争

作者:中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5 23:27:57 来源:抖音小说网

平阳,汾水两岸。

各类营垒节次有序,依靠汾水漕运以及平阳本地储备,大军集结平阳时,可以维持较低的后勤消耗。

原平阳侯府……贾逵担任平阳侯国国相时,就没修建过什么像样的平阳侯府。

现在赵基晋爵河东郡公,更不需要建造什么平阳侯府。

对于赵基晋爵河东郡公,河东士民自然是拥护的。

原平阳侯国所属各县本就是从河东割出来的,因匈奴入侵的原因,许多县邑早已荒废。

在赵基手里,平阳各县的百姓才能返回故乡。

因此河东、平阳士民都是极力支持赵基的,以至于各县三老结伴来平阳大营,向赵基请命修筑赵氏宗庙、立社稷坛。

宗庙、社稷坛是该立在平阳,还是立在稷山或闻喜,这都是很有讲究的事情。

说的粗白一些,这直接决定未来某个地区的永久免税待遇。

所以河东、平阳士民在鼎力支持的同时,也因宗庙、社稷坛的选址而陷入争辩,争辩不休,就挽起袖子打了起来。

打的越狠,越说明当地士民请立赵氏宗庙、社稷坛的决心与诚意。

以至于不时有械斗殴杀的案例滋生,扰的赵基无法安心于军事。

自皇后迁往晋阳以来,赵基就吃住大营之中,适应了规律的军旅生活。

这日晚间时分,赵基巡营归来,等晚饭时翻阅军书,又看到敢死兵序列增补三名死囚的报告,不由头疼。

他真不在乎宗庙、社稷坛的选址,现在也不是分心干这个的时候。

真要选址,他比较中意晋阳。

而这,也是平阳、河东人急切间大打出手的根由。

不甘心这么大好处落在平阳或河东,更不甘心落到晋阳人头上。

封公,就可以立宗庙、社稷坛,这对世人而言是一桩极尽荣耀、庄严的大事。

所以大打出手,哪怕在稷山新设一个县邑,用来建设宗庙、社稷坛,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唯独不能让晋阳人占便宜。

械斗殴杀虽是命案,但这种命案判刑相对不重,不会处于极刑。

自赵基所立的六千敢死兵在征胡战役中建立殊功,如何补充、维持敢死兵的编制、战斗力就成了大司马幕府的一项日常议题。

因此各郡县判例呈送幕府决曹时,都会有意筛选青壮罪囚,或免死充军,或适当改判充军数年,以持续向敢死兵增补缺额。

现在六千敢死兵的编制内,有太多的胡虏勇健。

这些人哪怕充为敢死兵,也算是半步踏入了大司马幕府所辖各军的晋升体系,自然引发了一些人的警惕。

想要降低这类隐患,就要想办法往敢死兵序列中塞汉地罪囚,稀释诸胡勇健的比例。

此刻,赵基看着相关的卷宗,更感头疼。

于是扭头去看随行的太师府书吏温恢:“各地争我宗庙,该当如何?”

为了保障政治稳定,赵基并没有改大司马幕府为太师府,只是征辟了温恢为太师府书吏,是目前唯一的太师府府吏。

温恢坐在下首等待开饭,闻言想了想,就说:“诸县三老、士民所争者,名也,利也。而晋阳虽系州治,却是小城,经太师祖孙扩建才有今日之盛。今晋阳吏民男女,皆随太傅、太师有功之家也,岂可无视?”

赵基闻言点着头,温恢作为太师府唯一的府吏,自然是有他的妙用。

这几年温恢孝期刚结束后,就被征辟为并州牧主簿,并不时在晋阳龙城大学研读,颇受青年士人推崇,大有成为并州名士的势头。为了避免他成为影响一州的后起之秀,赵彦提前下手征温恢太原计吏,并举为今年的太原孝廉。

赵基在平阳聚集大军时,各郡计吏奔赴平阳,赵基又征辟温恢为太师府书吏。

说是书吏,实际上干的是半个主簿的事情,协助幕府主簿诸葛瑾处理、经手公文。

说话间高阳龙带人端来晚饭,亲兵上餐后退出,高阳龙盘腿坐在赵基另一侧,也端起他的餐盘,抓筷子时说:“公上,听说常茂入营了?”

“嗯,他在南岸新田营,怎么你想去找他?”

赵基说话间夹起凉拌黄瓜送嘴里,又看向温恢:“明日你持我令箭,去告诫晓瑜诸县三老。告诉他们,晋阳乃我赵氏龙兴之祖地,宗庙、社稷宜立在此处。若放任不管,士民争斗乃无谓死伤;再者等太原各军南下时,也会参与争夺。”

现在的晋阳户籍里,如温恢所言,实际上没有几个老晋阳土著,绝大多数都是跟随赵彦、赵基的功勋之士家庭。

真等河东、平阳人的小动作传过去,晋阳那些伤残退役的老兵组团南下时,真能不管不顾屠了诸县三老。

敢跟晋阳功勋之士争夺宗庙、社稷选址,可谓是活腻了。

“喏。”

温恢拱手应下,他不觉得这个任务有多难。

平阳各县虽然是赵基的封邑,也迁徙了一些立功的汉胡家庭,可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根本无法与晋阳人比较。

至于河东人,目前专指汾水、稷山以南的各县士民,他们其实在军中的影响力有限;真正有影响力的那些河东人都已迁徙到了平阳或晋阳,或分布各处的军镇、庄园、牧监。

传统意义上的河东人,军中实际影响力还比不上立功赐姓的汉化匈奴吏士。

见温恢应下,赵基才去看高阳龙:“你想常茂的话,饭后准你去寻他饮酒,但不可宿醉。”

“唯。”

高阳龙是河东籍贯,法理上属于河东郡公赵基的臣民,行礼时口中称‘唯’。

他面带喜色,在虎贲成军时,那时候全军身形最高壮的就两个人,一个是他,一个就是常茂,都是九尺有余,站在人堆里鹤立鸡群的显眼存在。

这些年下来,两人也就成了好友。

赵基也有些想常茂,但不能因为想念就召见常茂。

常茂这样的中坚骨干,虽然没赶上征胡战役,错失了许多功勋。

可常茂只要待在某支军队中,那这支军队就是可靠的。

自己自身卫队还需要继续扩充,常茂就很合适做高阳龙的副手。

军队需要一步步的调整,现在赵基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现在急着开战的不是他,是许都方面。

谁先主动开战,固然会拥有局部战场的优势,可军队提前动员、出征,也会提前透支储备与军队的锐气。

何况,对面还有个雷没有排除,那就是建号仲氏的袁术。

与自己开战前,刘备肯定会先联合诸刘剿灭袁术,藉此磨砺军队,助长士气。

袁术手中那颗传国玉玺,对许都方面而言,也是很重要的某种象征,能有效提升军队的士气。

未来哪怕发展成南北朝,赵基也是可以接受的。

守住目前的基本盘,等着南朝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北伐,自能低成本、周期性的给南朝衣冠放血。

也只有维持战争状态,才好施行霸府统治,一步步将内部隐疾拔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