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 第569章 白马之誓

虎贲郎 第569章 白马之誓

作者:中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22:42:34 来源:抖音小说网

而在前线,赵基与幽州豪强代表们举行几场狩猎后,这些幽州豪强明显已被赵基的射术所震撼。

尤其是对公孙瓒、鲜于辅这样能聚集数万汉胡联军的人来说,战场遇到赵基,会非常的无解。

小规模的战斗就如狩猎一样,赵基乘马而过,以赵基为圆心,半径六七十步内的猛兽几乎不需要第二箭。

猛兽如此,那精锐甲骑、甲兵也是如此,公孙瓒、鲜于辅也不可能穿戴三层铠甲。

这意味着一旦交兵,赵基接近到他们身边一定范围后,他们一定会被优先射杀!

而阵地相持战,赵基以及随从善射骑士更是难缠。

这意味着双方大军不动的情况下,己方的精锐部队会在小规模遭遇战时被赵基以及骑从以极大的伤亡比给干掉!

精锐部队挡不住,普通部队也是人,更是支撑不了多久。

除此之外,舍弃阵地战,直接进行决战……这更糟糕。

从赵基应募虎贲以来,赵基推动主导的战争,或者被动应战的陈留汴水一战,赵基作战风格就非常的雄烈。

从来不打隔夜仗,能一日内将你击溃,就绝不会留手,搞什么相持。

所以这种一波流决战打法……虽然无法精细总结赵基的优势,可实际的战例最有说服力。

因此通过几场狩猎,赵基有意展示之下,公孙瓒、鲜于辅已然绝望。

幽州骑士的优势,在面对冀州步兵时还有那么点优势。

可面对赵基时,不管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战斗,公孙瓒都找不到合适的破解战术……除非困守易京,通过后勤拖垮赵基的大军。

至于安排几十名精锐袭杀赵基,这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基临阵厮杀的例子太多了,许多战争陷入相持时,就是赵基亲自突阵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赵基全军都知道赵基是临阵百人斩,不是说赵基从戎以来总共积累斩首百级,而是一场需要赵基介入的战斗,那赵基个人斩首数据就在百人下!

限制赵基临阵斩获数据的从来不是赵基的勇气或作战技巧,而是敌军的韧性与数量!

几十个精锐,就想袭杀赵基?

更绝望的是,赵基不止一次临阵一剑劈飞弩矢……这是短小、强劲、飞行轨迹难以捉摸的弩矢,不是箭矢。

至于战斗时徒手抓箭反射回去的例子也有,但赵基能避免就避免,因为抓箭反射太过浪费时间。

赵基躲闪不及,宁肯用铠甲抵御箭矢,再取箭快速射击。

除非拿出汉高祖围杀项王的阵势……你不仅要兵力多,还要保证赵基身边不能有太多的护卫。

例如当年,如果项王身边有千余精骑,汉军能否顺利围杀,也是一个难以考究的问题。

如今赵基表现出来的勇猛远在项王之,可宗室之中可能再出一个高祖一样的英杰?

被赵基严重挫伤信心的公孙瓒已经想象不到可以击败赵基的方式,以公孙瓒对军心的了解,哪怕赵基的东征游牧大军溃退。

只要赵基能活着退回云中或五原地区,随时可以纠合大军发动第二次东征。

公孙瓒不仅了解军心,更了解鲜卑、匈奴、羌人的族群心性。

只要赵基还活着,这些被他杀死父兄亲戚的诸胡部族贵族,哪怕兵败之后,依旧会去依附赵基!

别说这些被赵基打服的人,就是幽州豪杰,也快有这种倾向。

不同于公孙瓒,鲜于辅则思维更加的广泛,可他依旧绝望。

因为赵基只要领兵出征,就不饮酒,也不亲近女色,更是铠甲不离身,出行最少五百余车骑精锐相随。

只要赵基的大军在侧,侦查范围向外延伸二百余里,谁能围杀五百精锐车骑护卫的赵基?

数十万东征的游牧大军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赵基本人。鲜于辅看来,哪怕赵基单马独行,一人就如一国,谁能不怕?

国家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你不守规矩,国家可以杀你、或灭族。

那么赵基单骑独行,也能杀你,灭你的族!

赵基只是想通过几场狩猎活动,就像去年与孙策比赛射虎,当时为的是震慑孙策,警告孙策别搞小动作。

今时也是这样想的,他可不想被东胡联军、幽冀联军联合夹击。

这样的战争一旦爆发,就算打赢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他根本不具备接管幽州、冀州的人才储备,强行接管,只会被稀释控制力,反倒会有被渗透的可能性。

所以必须狠狠展示自己的威慑力,不求震慑每一个参与狩猎的幽州汉胡豪强,只要能慑服其中的一部分。

这样幽州汉胡豪强就无法联合织造什么大阴谋,就算有大阴谋,其中有一人告密,那自己就算没有白忙活。

阴谋这种东西,参与的人越少,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而军事战争,历来就是一个人数游戏。

就在公孙瓒被赵基压服之际,他收到了一封来自袁绍的密信。

公孙瓒见密信泥封完善,心中再次痒痒起来。

因为这位信使,是涿郡人士仁,是自少年时就追随刘备的人,也能算是公孙瓒当涿县县令时小弟的小弟。

不能说是很熟,只是认识,知道刘备手底下有这么个人。

不管是当年涿县县令公孙瓒知道士仁这么个轻侠、无产恶少年还是今日幽州牧前将军蓟侯公孙瓒知晓这位车骑将军府从事士仁,都是士仁的荣耀。

公孙瓒犹豫再三,出于对刘备的信任,还是当着士仁的面敲开泥印,拿出里面的帛书。

帛书一共有两封,一封是刘备写来的,刘备认为赵基久督兵于外,功勋卓著为人桀骜,不敬天子迟早将成为炎汉社稷存续之灾祸。

所以刘备想要联合公孙瓒、袁绍,一起合力迫使赵基入朝执政。

公孙瓒对刘备的提议,只有一阵哂笑。

不是看不起刘备的设想,而是刘备竟然还怀着拥护天子,三兴炎汉的想法。

大司马赵基已经证明,非刘不王的白马之誓已经展现出了它的负面影响。

白马之誓,固然为汉室传承压制了异姓王、异姓王国的出生和壮大,避免了七国之乱、类似春秋战国的局面发生。

同时,也堵死了汉室天子成为周天子的可能性。

如果能异姓封王,现在就不存在这么纠结的困难。

给赵基一个疆域稍大一些的王国,再扶持一些异姓、同姓的实权王国,这些王国自然会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去跟赵氏王国喋血死磕!

可白马之誓的限制之下,到汉室天子,再到公卿,谁都不敢搞这种操作!

不是没有破局的解法,而是白马之誓堵死了这种可能性。

白马之誓的影响之下,异姓不王……若已经为王,不想重蹈汉初诸王的旧路,那就必须咬牙一口气把事情做绝,将汉室天子拉扯下来,自己去当天子!

公孙瓒看了刘备的帛书后,当着士仁的面用烛火烧了。

至于袁绍的帛书,公孙瓒看都不看,连着一起烧了。

士仁诧异:“君侯,这是何故?”

“能平天下者,唯赵大司马。”

公孙瓒语气平静,仿佛陈述:“袁绍最善蛊惑,我怕受他挑拨,做出不智之事。回去见到玄德,实话实说即可。告诉他,幽州男女久历边患之苦。幸得大司马拨云见日,我自当鼎力相助,以成生前身后之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