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华娱从带资进组开始 > 第二十四章 终于要开机了

第二十四章终于要开机了

就演技整体情况而言,张松文的台词不算他演技里最突出的项,但是苏浩觉得他的台词呢,表现出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精准。

在苏浩看来,张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角色共情力非常强。

可能得益于他是做过导游的,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但与一般导游不同,他是一边做导游,还一边在观察这些人,各种人物形象,他都记在心里,后来在北电又学了表演,就把这些过往的经历都用在了表演上面。

所以呢,他这个人的戏路非常的宽,他既可以表演出一个富家老板的气派,也能表现出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心酸。

尤其他在表演的时候,特别能符合大众的逻辑去表现人物,甚至有时候表现出来的效果会超越大众的想象。

比如在《隐秘的角落》,他扮演的朱朝阳的父亲,在女儿去世之后,晚上他习惯性的在馄饨摊儿买了三碗馄饨,转身才想起来女儿已经不在了,那时候他想把这多出来的一碗馄饨扔掉,但马上感觉不对,如果把馄饨扔掉了,就相当于他把女儿扔掉了。

于是他默默的坐在了餐桌前,一口一口把那多买的一碗馄饨吃光。

同时,无声的眼泪往下流,那一刻,大家无比同情这個失去女儿的中年男人。

还有后世大火的《狂飙》里,高启强那句经典的“风浪越大,鱼越贵”

也是他的临场发挥,属于按照他自己的理解,高启强在那一刻应该说的话,堪称神来之笔。

所以张松文教台词,不会按照剧本逐字逐句的去抠那个气口,校准每个字的发音,但是他会教授如何把每一句台词表现的恰到好处。

这也可能为什么同为北电助教,他的好朋友周一维还是教台词的助教,但整体演技还是不如他的原因。

所以实际上苏浩跟张松文学的并不是如何说台词,张松文帮他纠正的也不是说台词的气口、发音等等,更多的是体会每句台词,背后的人物情绪、逻辑这些。

于是又过了一周时间,张松文帮苏浩把一整本的、有关黄药师的剧情,所有的台词都过了一遍,确保苏浩已经基本吃透了“黄药师”

这个角色。

并且,对于苏浩背下整部剧本的方法,张松文表示赞赏。

但他同时也说,如果用这种方法,往后苏浩基本一年不能接太多角色。

因为相对而言,实际上内地的影视剧,剧本完整程度要比港台那边强太多了。

港台那边当初拍电影的时候,很多片场实际根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更多的时候剧本都是几个编剧先想出一个点子,然后根据想出来的角色找演员,剧组建成后,剧情台词都是片场现编的。

所以,港台那边流行一个词叫“飞纸仔”

一指片场现编词的编剧,二指写有剧情、台词的纸片在片场乱飞的现象。

比如当年王精拍摄《整蛊专家》的时候,最开始只有“整蛊专家”

这四个字,还有刘德哗跟周星弛这两个演员,但是从电影开拍到上映才用了五周时间!

很多剧情都是在现场临时想的,还有很多场戏就是由演员的现场发挥。

所以说在港台那边背剧本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同样的方法在内地这边儿就有些难了。

因为传统戏剧的影响,内地这边都是准备好完整的剧本,再建组找演员。

剧本可能后续还有改动,但改动幅度相对不会太大。

如此一来,电影还好,剧本长度有限。

如果是电视剧,动辄几十集的长度,对于演员来说,背整部剧本的难度确实有些高。

但确实是个好方法,能让人把角色理解的更透彻,再搭配上人物小传,有助于演员更好的塑造人物。

而苏浩,本就没想过多接戏,一年拍两到三部影视剧就顶天了,所以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他。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初,那边张松文的《第二面》也快要开拍,于是张松文就选择告辞。

苏浩很大方的给他算了一整月的费用。

张松文推辞了几次,才不好意思的收下。

按他的话说,教授苏浩这活儿太轻松了,苏浩演技是有的,就是因为野路子出身,没那么成系统,他就帮帮忙梳理梳理就成了,没废什么心力。

像他以前还跟组教过一个小姑娘,那是一点儿表演经验都没有,演戏得手把手的教。

那时候他和另一个哥们儿废了好大的劲儿,才让那姑娘顺利的演完一部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