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67章 信任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第67章 信任

作者:江州小郎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10 11:31: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个五月,除了王轩的公司在积极应对。

整个京城也在对抗。

京城像是被一层无形的网罩住了。阳光依旧从天空倾泻下来,照在灰白的胡同砖墙和柏油马路上,但空气里弥漫着紧张与焦虑的味道。

胡同口的告示牌在风中微微颤动,黑色油墨写着“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字迹因反复粘贴而显得厚重。

守门的大爷姓李,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职工,腰间别着一个小喷壶,里面装着稀释的84消毒液。

谁要是硬闯,他不敢真拦,但也会抬手“哧啦”一喷,嘴里嘀咕:“别乱跑,回家去!”久而久之,邻里都称他是“消毒大爷”。

即便这样,大家心里还是发虚。以前最热闹的南锣鼓巷,如今只剩稀稀落落的脚步声。餐馆的木门紧闭,店主坐在空空的大厅里翻账本,算盘拨弄的声音在空荡空间里格外刺耳。

出租车司机戴着厚厚的口罩,把车窗只摇下一条缝,连乘客要付钱,都得先把纸币伸过来,他再小心翼翼接过,喷一喷,抖一抖。

公交车依旧运行,可一辆大巴车上往往只有三五个人。司机戴着手套,眼神透过后视镜不停地扫乘客,生怕有人咳嗽。座位之间空出好几排,没人愿意彼此靠近。

空气闷热,消毒水的味道压过了汽油味,甚至让人觉得比疾风骤雨还要沉重。

夜晚,城里格外安静。往常的小卖部还会有人下棋、打牌,如今铁门早早拉下。巷子里,只能听见红袖章巡逻队的脚步声。

他们手里举着手电筒,光柱扫过青砖灰瓦,也照亮门口一张张“每日消毒”的字条。

电视成了许多家庭唯一的“窗口”。新闻不断播报确诊和疑似的数字,京城、粤省,滚动的字幕让人心头一紧。南方更凶险,花城医院人满为患,白衣天使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汗水湿透衣衫。

景光线被点名成“最危险的通道”,谁都怕从那边带来不好的消息。新闻结束后,屋里常常一片沉默,只剩钟表“滴答”声敲打着夜。

但生活并没有完全停下。

胡同里有个卖早点的老刘,原本天天摆摊,**一来,他的摊子不能开。他索性在家里包馒头,挨家挨户敲门:“邻居们,要不要来点?我送过去。”

大家起初不敢要,他就把馒头放门口,留张纸条:“不收钱,咱们一个院的,吃口热的就行。”

几天后,邻居们终于愿意付钱了,还笑着说:“老刘,你这是良心买卖,活生生把馒头做成了‘安心馒头’。”

还有个中学老师张姐,学校停课,她就把电话变成了“热线”。每天上午九点,她给学生打电话,问功课、聊生活。学生们一开始还嫌麻烦,可慢慢发现张老师不仅是布置作业,更是安慰他们:“别害怕啊,你们写的作文我都看了。咱们写写日记,把心里话说出来。”

有个孩子写道:“虽然我们不能去学校,但老师每天打电话来,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

志愿者们的身影也多了起来。小区门口摆了个桌子,年轻人戴着红袖章,帮居民测体温、登记出入。

一个叫小李的大学生,本来春天就该准备毕业论文,却天天守在门口。他笑着说:“论文可以晚点写,咱们小区得有人守着。”

偶尔有人埋怨他登记太麻烦,他也不生气:“您多担待,咱这是为了大家安全。”渐渐的,埋怨声少了,反而有人给他送水送饭。

医院外面排队的场景更让人心酸。戴口罩的人们相隔一米一站,谁都不说话,只是默默等待。有人咳嗽一声,立刻有好几道目光投过去,那人慌忙低下头。

但在恐惧之外,也有温情。一个小伙子看到老太太走不动,主动把自己排的号让出来:“大娘,您先去。”老太太不停说:“谢谢你啊,孩子。”

电台主持人则成了“夜里的朋友”。每天深夜,总有一个女声在电台里温柔地说:“各位听众,不要害怕,黎明总会到来。让我们为前线的医护人员鼓掌,他们是最可敬的人。”

在黑暗的房间里,许多人听着听着,眼眶湿润,心却比之前更坚定。

有些年轻人还自发写起了顺口溜贴在楼道:“少串门,多洗手;不恐慌,不添乱。”孩子们无聊,就拿粉笔在胡同口画太阳,画口罩脸,写下大大的字:“加油!”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竟成了大人们心里的一点亮光。

五月的京城,街道空寂,空气中充满刺鼻的消毒水味,可人心里那股子韧劲却慢慢亮了起来。有人还记得抗战的日子,有人回想起大地震,苦难一次次压下来,但人们一次次挺过去。

夜风吹过胡同,吹动墙上的“每日消毒”字条。李大爷喷完最后一轮消毒水,抬头望了望天空。没有飞机的轰鸣,没有游客的喧嚣,只有点点星光。他心里默念一句:“熬过这阵子,就好了。”

的确,生活像钟摆,来回摇晃。可无论如何,人们依旧在坚守、在帮助、在等待。正是这些点点星光,让这个特殊的五月,尽管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却依旧散发出一股子积极向上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华娱从02驻唱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经历了这一遭,王轩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剧组,都赢得了信任。毕竟公司和剧组具体做事的人几乎都比王轩年纪大,看到王轩这个毛头小子既是当红歌星,又是公司老总,还做了电视剧导演,多多少少生了些妒忌心。

经历了这次王轩在抗**中的完美操作,给员工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久而久之,剧组里流传开一句话:“跟着王导,起码能保命。”这话看似玩笑,却包含着演员们真实的心声。

在那种人心惶惶的氛围下,能有一个让人安心的领头人,比什么都珍贵。大家信任王轩,不仅因为他是导演,更因为他是第一个把“安全”放在片酬和进度之前的人。

这份信任,在一些细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某日,拍摄现场温度闷热,群演们在等候时不免抱怨戴口罩太闷。

王轩听到后,没有发火,也没敷衍,而是亲自走到场地中央,说道:“大家辛苦了,我知道很热。但只要坚持下去,这个剧组就会比别人更安全。你们的健康,比这部戏还重要。”

短短几句话,让在场的人安静下来。有人事后感慨:“这就是不一样的导演,他是真的把我们当人看。”

虽然是收买人心的小伎俩,但实施起来确实有用。

京城公司与无锡剧组,犹如同一个身体的两端:一边是办公室的日常运作,一边是片场的紧张拍摄。

王轩像一根神经,把两者紧紧联结在一起。公司同事每天在群里汇报员工健康情况,剧组也实时上报演员与工作人员的体温和接触史。两个团队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像一套完整的防疫链条。

随着时间推移,外界的形势愈发严峻。同行的公司里,有的因为物资短缺不得不停工,有的剧组因为有人感染被迫解散。消息一条条传来,让员工和演员们心中愈发清楚:自己能够维持工作和生活,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有人在背后提前替他们筑起了防线。

公司里逐渐形成一种微妙的气氛——不再有谁抱怨加班。大家都知道,此刻能有一个稳定的岗位已是幸运。剧组那边亦然,演员们在片场拍戏时,彼此间的合作比以往更加默契。

有人说,这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大家自然而然地把“信任”放在第一位:他们信任导演,也信任彼此。

王轩也感受到这种变化。深夜回到住处时,他常常想起白天员工们的神情:那种从最初的忐忑,到如今的坚定。

其实他心里清楚,自己也并非全知全能,只是凭借上一世的记忆和直觉,提早做了准备。但对于员工和演员来说,他已经成了“稳住局面”的象征。

危机有时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心最真实的一面。平日里大家可能对领导有抱怨,对剧组有牢骚,可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他们逐渐意识到:信任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能在关键时刻救命的纽带。

京城依旧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但王轩的公司和剧组,却像是风暴中的船只,虽颠簸,却未曾沉没。灯光下,演员们戴着口罩候场;办公室里,员工们安静而专注地敲打键盘。

两地的人们都心里清楚:能有这样的秩序,是因为背后有人在默默承担责任。

正是这场危机,让王轩的远见被所有人看见。公司员工对他心服口服,剧组演员尊重他。而这份尊重,不再仅仅是因为他是导演、老板或明星,而是因为他在危机中用行动换来了最稀缺的东西——信任。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华娱从02驻唱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