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 第81章

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第81章

作者:金金花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1 03:52:2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所谓的高水平团队,本质上不过是长期磨合的一批熟手。项目进展顺利并非依赖流程或标准,纯粹是成员之间的默契使然。

然而孟浩的观点与郭凡并不相同。

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形态。国内的影视市场真正发展起来也不过十几年,能形成“手工作坊”式的运作已属不易。

正如二十年前的实体产业,供需尚未平衡,空谈工业化标准或机械化生产毫无意义。

用短短十几年的积累去对标别人百年的底蕴,本就不够公平。

“嗯,有道理。”郭凡点头轻叹,“可身为同行,看到别人的高水平再回头审视自己,总有些不甘心。”

“别急,总会慢慢进步的。”孟浩岔开话题,“郭哥,以后就打算专注青春片了?”

每位导演,或者说每位创作者,都有自己执着的领域。

有人痴迷宏大场面,有人偏爱文艺表达;有人扎根现实题材,有人专注低俗笑料。

这种执着既是限制,也是个人风格的体现。

像孟浩,在网剧崛起前,“悬疑”题材相对冷门,导致他辗转多年难有建树。

但一旦抓住机遇,便迅速筑起专属的“护城河”。如今提到悬疑剧,观众和业内首先想到的必是弧光影视。

郭凡同样如此,他钟情于“科幻”,梦想拍一部“国产科幻大片”。

然而,以国内科幻受众的规模来看,这个理想本身就像科幻故事一样遥远。

他最初攻读法律,后转向艺术设计,最终为理想考入北电管理系硕士。

首部正式执导的电影便是孟浩的《李献计历险记》。

可惜,资方和制片方的胡乱干预导致项目口碑票房双输。

影视圈极度迷信“成功经验”。

过往的成功会赢得信任,而失败则难获二次机会。

电影失利后,主创皆受波及。

孟浩遭遇软封杀,近乎销声匿迹;郭凡也沉寂两年多,无新项目可接。

所幸他早前将经纪约签给拾捌文化——即“内地第一经纪人”王静花的公司。

王静花在京圈资源丰厚,恰逢京圈导演高大紧筹备新片,项目最终落到郭凡手中。

平心而论,该片剧情与制作水准 ,却因赶上青春片热潮一炮而红。

正如孟浩凭《灵魂摆渡》成功后,弧光影视立刻成为平台争相合作的对象。

郭凡同样如此,一部电影斩获20倍投资回报,瞬间成为资本追捧的焦点,被誉为最具潜力的新生代导演。

此时最稳妥的做法,无疑是趁着青春片余温尚在,迅速复制成功模式再拍一部同类作品。

凭借前作积累的口碑与热度,轻松收割票房不在话下。

若能连续打造两部卖座影片,未来的导演生涯必将顺风顺水。

正因如此,孟浩才会询问他是否考虑继续拍摄青春题材。

面对这个问题,郭凡沉吟片刻,露出释然的笑容:"说这话可能显得天真,但我心里还是惦记着科幻片。"

孟浩不仅没有嘲笑,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当初观看《同桌的你》首映时,他就注意到片中那段突兀却充满科幻色彩的新闻画面,那时便明白这位导演从未放弃过科幻梦想。

青春片只是谋生手段,科幻才是真正追求。

然而——

"科幻题材面临两大难题,资金和剧本。"孟浩分析道:"资金尚可筹措,但优质剧本实在难寻。"

连《科幻世界》杂志都已停刊两年,优秀的科幻创作者更是凤毛麟角。

提到这个话题,郭凡突然眼睛一亮。

他转向孟浩问道:"你了解刘慈欣吗?"

"略有耳闻。"孟浩坦言:"不过我只读过《三体》和几部短篇。"

"已经很不错了,你这阅读量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贡格尔插话道。

三人相视一笑。

笑声过后,孟浩继续问道:"所以你是想"确实都已售出。"郭凡解释道:"但这些版权目前基本集中在中影手中。"

孟浩若有所思:"你们参与的那个'中美导演交流计划',主办方就是中影吧?"

"没错。"郭凡眼中闪烁着光芒:"其实这个项目还有后续计划,重点就是推动国产科幻电影发展。"

"中美导演交流计划"包含双重目标。

其一是"正视差距",从郭凡对好莱坞的推崇就可见一斑。

其二则是"奋起直追",这涉及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全面提升,科幻类型片自然也在规划之列。

郭凡向孟浩详细介绍,中影目前握有《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乡村教师》等多个项目的他们的构想是组建专业团队,从中挑选合适项目进行开发。

这个计划早在2012年就已启动,中影曾尝试邀请詹姆斯·卡梅隆、阿方索·卡隆、斯皮尔伯格等国际名导加盟。

可惜这些导演对中国科幻项目兴趣寥寥。而国内导演也深知科幻电影的风险,无人愿意冒险尝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请大家收藏:()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如今,中影将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导演身上。

于是在交流计划结束后,他们将这些IP版权展示给青年导演们自由选择。

郭凡终于如愿以偿,经过深思熟虑,他选中了《流浪地球》这部中篇小说。

不过中影并非来者不拒,必须拿出像样的方案才能获得认可。

郭凡下定决心,找来好友贡格尔合作,准备先完成整套世界观设定、历史年表和概念设计,用这些扎实的材料说服中影。

看似只是前期筹备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耗费惊人。

从实体模型到3D渲染的设备投入,再到团队人员的薪资开支,每一项都是不小的数目。

截至目前,两人已经自掏腰包投入50多万元,郭凡用光了所有积蓄和片酬,贡格尔甚至卖掉了爱车。

即便如此,筹备工作才刚起步,仍有大量细节亟待完善。

若继续推进,恐怕就要抵押房产了。

"资金确实是个难题。"郭凡叹息道,贡格尔也愁眉不展。

孟浩察觉到两 言又止的神情,忽然恍然大悟。

"我说两位老哥怎么突然请客吃饭,"孟浩笑道,"原来这是场'鸿门宴'啊。"

"言重了,"郭凡连忙解释,"就是闲聊到这儿。不过说真的,我们确实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共同推动国产科幻的发展。"

"为国产科幻开辟未来。"

这句话分量很重,但郭凡说得诚恳朴实。

他不是在空喊口号,而是真心实意地相信这一点。这种平实的表达反而比慷慨陈词更打动习惯谨慎行事的孟浩。

"国产科幻的未来我可扛不动,"孟浩直言,"郭哥,咱们是老搭档了。直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郭凡清了清嗓子:"主要是资金缺口。"

"差多少?"

"七十万左右。"

"其实也不用这么多,"贡格尔插话道,"中影项目还没正式启动,我们可以选择国内团队,虽然进度慢些但成本更低。五十万应该就够了。"

郭凡补充道:"没关系,你要是不感兴趣不必勉强。或者担心项目风险的话,就当是我个人借款。"

若是两年前,郭凡绝不会开口借钱,宁可抵押房产独自承担。但如今已成家的他,不能再让家人跟着冒险。

迫于无奈,他只得放下身段联系昔日共事的"小兄弟",希望能得到援手。

孟浩抿了口茶,拭去唇边的水渍。在两人灼灼的目光中,他起身道:"动身吧。"

"上哪儿?"郭凡疑惑。

"老兄,谈投资也好,借款也罢,总得让我先瞧瞧你们的筹备进展吧?"

郭凡与贡格尔相视一笑,搭着孟浩的肩膀站起来:"走,带你去参观我们的创作基地。"

——

工作室坐落于西五环外一处年岁已久的文创园区内。

"感觉如何?"郭凡推开玻璃门。

孟浩环顾四周,这间办公室比弧光影视的场地小了一半。 摆着巨型方桌,层层叠叠的文件堆成小山。

桌角处,几名员工正围着燃气灶模样的装置激烈讨论。沿墙排列的电脑屏幕泛着蓝光,过道里挤满标着"道具模型"的纸箱。

"不错。"孟浩目光掠过那些微型行星发动机,"虽是小天地,倒有科幻片的架势。"他指向员工手中的装置:"那是?"

"《流浪地球》的行星发动机雏形。"郭凡解释道,"中科院专家协助设计的结构方案,后续还要迭代。"

"中科院?"孟浩眉梢微扬。

"中影牵的线。"郭凡抚过桌面的设计图,"科幻片的灵魂在于真实感,必须请专业团队把关理论框架。"

这个回答让孟浩心头泛起涟漪。往日听闻好莱坞邀请诺奖得主担任顾问时,总觉得遥不可及。此刻"中科院"三个字砸下来,竟生出奇妙的亲切感。

他转向铺满整张桌面的图纸——若不明就里,八成会误闯进某家建筑设计所。

"全是场景和道具的构思草图。"郭凡拍着半尺厚的文件堆。

"多少张了?"

"三百来张。"

"这么多?"

"万里长征才起步呢。"郭凡摇头,"按全流程估算,这些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喜欢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请大家收藏:()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