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二集 宗权腌尸

华夏真相集 第十二集 宗权腌尸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5 08:52: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长江水后浪逐前浪,尘世上一辈新人换旧人。

唐僖宗闻说李国昌愿意奉旨勤王,心中甚慰,但又问道:只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使者答道:李国昌确是年老多病,陛下可独任其子李克用为帅,更易建功。

僖宗问道:李克用其人若何?

使者答道:李克用字翼圣,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早年随父出征,极称骁勇,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为飞虎子。十三岁时,可发一箭而射中两鸭,人无不服其箭术者。平定庞勋后,李国昌为振武节度使,克用被封为云中牙将。其手中有三千鸦儿军,名震陇右河西,绝无敌手。

僖宗闻奏大喜,乃复降旨,诏封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使其率沙陀兵南下,平灭巢贼,克服长安之后,另有重封厚赏。

李克用得令,立即欣然起兵,率鞑靼、沙陀诸部万人南出雁门,以鸦儿军为前部先锋,东下太原,复出石岭关,浩浩荡荡向关中杀来。

路过太原之时,李克用止兵不前,便上奏书,要求朝廷发放军饷。

僖宗诏命河东节度使给付,节度使郑从谠只给钱币一千缗、米一千石。李克用大为生气,遂不进军向前,反而纵兵大掠后而回。

僖宗闻报大惊,急复下诏,遣使赴其军营安抚,并以绢帛金银给散众军。

中和二年十月,李克用率四万步骑,再次南下。

黄巢闻说沙陀兵来伐,乃派尚让率十五万大军驻守同州,自东北拱卫长安。复遣心腹人为使,赍持诏书前至太原沙陀军大营,对李克用诱降,赐以重金。

李克用将其金钱分给诸将,把诏书烧毁,以示与贼军势不两立,缓缓进兵前来。

当时各地勤王军渐至,但皆于远处安营坐观成败,不敢主动交锋,于是各军相持不动。只有河中都虞候王重荣举兵,自称知河中留后,欲复夺长安。

黄巢大怒,遂派遣骁将朱温,带领水军攻下冯翊,复命黄邺自华阴合攻王重荣部。

王重荣激励部众,大败齐军,得其粮草辎重船只四十余艘。忠武军监军杨复光率陈、蔡等州数万兵力,遂与王重荣合兵一处,攻占华州,擒杀齐军将领李详。

黄巢复派大将尚让为帅,朱温为先锋,在西关门击败王重荣,将河中漕米劫掠一空。

字幕:朱温,宋州砀山县人,父祖皆为塾师,书香门第,但从未入仕当官。

朱温排行老三,长兄朱全昱,二兄朱存。

由于父亲早死家贫,母王氏带其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不事生产,以豪雄英勇自许,乡人故多反感,只有刘崇母亲一直善待。

僖宗乾符年间,黄巢之乱而起,朱温便辞别刘崇,随次兄朱存投入黄巢军中。转战岭南之时二哥朱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

朱温参加黄巢军不足五年,已为帐下有名战将,称为干城。

中和二年,春正月。

僖宗传诏,任命周岌、王重荣为都统左右司马,反攻长安外围。

黄巢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使其自行攻取,即授实职。朱温从丹州领兵南下,很快攻克同州,占据渭南。

王重荣纠合诸侯,与朱温交战,多次获胜,兵临同州城下,重重围困。朱温大慌,遂向黄巢请求支援,连上十次表章,却均被左军使孟楷隐报。

朱温追问信使,闻说黄巢在长安军势窘迫困厄,将帅军心涣散,便知齐国不久必败。于是大惧,恐唐军渡河来攻,便令将舟船全部凿沉于河中。

延至九月,王重荣遣使在城下招降。朱温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感叹大势已去,乃与心腹部将计议已定,诱杀监军使严实,率领同州军民投降王重荣。

杨复光念及前番兵败之恨,想要斩杀朱温。

王重荣阻止道:如今朝廷明令招降黄巢兵马,降者一律赦免。况朱温此人骁勇可用,杀之不祥,且阻叛将后来欲来降者,得不偿失。

于是上书唐僖宗,请封朱温为同、华二州节度使。

唐僖宗准奏,复加封朱温为河中行营副招讨,赐名朱全忠,以示抚慰。从此朱温统率旧部及河中兵士,随王重荣反击齐军,所到之处战无不克。

齐将李详镇守华州,闻说长安不发救兵,也欲投降求官,却被黄巢闻知其谋,借口召至长安宫中斩杀。

黄巢复命黄邺为华州刺史,但至十一月便被李详旧部逐出。

同、华二州皆失,黄巢非常愤怒,遂亲率数万精兵驻于梁田。当时王重荣驻军华阴,杨复光驻军渭北,互为掎角之势,合力攻打黄巢。

齐军大败,大将赵璋被擒,黄巢身中流矢逃走。

王重荣部下伤亡亦众,遂与杨复光商议:贼势不减,我寡不敌众,却当如何?

杨复光说道:我闻陛下宣诏,雁门节度使李克用已发大兵,未知因何至今不至?君侯可使人往西迎之,便知端地。

王重荣然诺,即发使持书而去。

使节至于太原,闻说是雁门节府行营于此,便请进见大帅李克用,呈上主帅书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华夏真相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克用接书看了,知道时机已至,便与北起军使陈景思商议,共起步骑兵一万七千,前往京师长安。

仲冬十一月,前军探马来报,大军已至河中渭滨。李克用即令安营下寨,以度残冬。

三军厉兵秣马欢度元旦新年,转眼便至来年正月,是为唐僖宗中和三年。

李克用传令出兵河中,屯兵于乾坑,先派人前至王重荣营中,约会攻打长安。

三年正月,又是初春。李克用率兵进至沙苑,先轻松击败黄揆。

逃兵还至长安,黄巢军诸将皆大为惊恐,相互传说道:鸦儿军至矣,我等奈何!

二月,沙陀兵向前推进,再次告捷,在石堤谷击败齐军将领黄邺。

李克用复令乘胜大进,三月初至于良田坡。鸦儿军大出风头,一场激战,大败赵璋、尚让十数万大军,横尸遍野,流血三十余里;又在零口再挫黄巢援军,进军渭桥。

袖手旁观之各镇勤王之师看出便宜,于是齐头并进开往长安,聚于渭河北岸。

黄巢见前方节节败退,城内粮食也将吃光,便阴为遁计,发兵三万搤守蓝田道,为撤离长安做好准备。

四月,诸镇兵马从四面八方会集京师,李克用与河中、忠武镇将率先出战。黄巢率大军于渭桥迎战,一日三战,连战失利,其他诸道兵也乘机发起攻击,齐军终至大败。

十四日,李克用率先乘胜追击,从光泰门进城,与齐军激战于望春宫升阳殿。

黄巢军只得复又败退出城,向南逃到蓝田。

此时齐军尚有十五万之众,黄巢扬言东奔徐州,却经蓝田关进入商山。大将孟楷断后,以辎重珍货遗弃于路,于是官军争先拾取财物,不再追击,故黄巢得脱。

长安沦陷三年之后,终被唐军收复,李克用沙陀兵军功居首。

唐僖宗闻报,大喜若狂,急命使节至长安传诏,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又封其父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

可惜李国昌难受此厚报,受封未及半载,便即去世。

十一月,李克用回军,派其弟李克修攻打昭义节度使孟方立,顺手夺下泽、潞二州。

黄巢率军退出长安,由蓝田关向南攻入蔡州。

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不敢抵敌,望帜开城投降。黄巢轻取蔡州,于是进围陈州。

朱温时被唐廷升为汴州节度使虚职,率军顺势进入汴州,就任刺史及节度史之职。从此便以汴州宣武军作为大本营,招募勇士,以壮实力。

陈州刺史赵犨闻说黄巢兵至,率引兵民顽强抵抗,大小数百战,其城始终不克。

黄巢正在烦恼之际,忽接长安败军来报:大将孟楷在蓝田完成断后重任,率余部挺进河南途中,至于项城,中了赵犨埋伏,不幸牺牲遇难。

黄巢闻知孟楷遇害,望天大哭终日,恨道:不杀赵犨,誓不为人!

遂率部屯于溵水,对陈州掘堑五重,百道攻之。又在城北立宫室百司,以为持久之计。

与此同时,唐廷亦在不断调动军队,加强围剿齐军。汴州刺史朱全忠加东面招讨使,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为东面兵马都统,各路平叛镇军皆向陈州步步逼近,力压而至。

当年十二月,陈州向邻道求救。忠武镇周岌与时溥、朱全忠等皆率兵前来救援,齐军不觉中已陷重围。

当时中原赤地千里,为应付全军粮食,黄巢命以人肉为粮糗,造数百巨锤,同时开工,以为供应军粮人肉作坊。

于是陈州之地无论男女老幼,悉数被齐兵纳入巨舂,称之为“捣磨寨”,皆充作军粮,日食两千余人。黄巢自围陈州近三百日,啖食民众数十万人,在人类史上,绝无仅有。

中和四年正月,周岌等诸路救兵均被义军打败,只得同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救。

二月,李克用率兵五万前来增援,会同许、汴、徐、兖等州军马向陈州进发,自河中南渡,先击败太康尚让军,又击败西华黄邺军。

黄巢只得从陈州撤军,退至陈州北故阳里。

五月连日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黄巢军营为水所漂,遂奔汴州。

自中牟北汴河王满渡口渡河时,李克用乘势袭击,义军大败,死伤万余人。

黄巢手下李谠、葛从周、杨能、霍存、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等投降汴州刺史朱温,剩余残部向东北逃亡,又遇李克用于封丘狙击。

时遭大雨,黄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兖州,转战山东。李克用粮尽不追,引军复还。

尚让率万余人投降武宁节度使时溥,别将李谠等人投降朱全忠。

时溥派李师悦率兵万人,随尚让紧追黄巢至瑕丘。

黄巢部众殆尽,走至泰山狼虎谷襄王村,拔剑自杀,其弟黄邺、黄揆亦各自尽。

外甥林言持黄巢等人首级欲向时溥献功,在路上却遇到沙陀博野军,复杀林言,将林言及黄巢等人首级一并献于时溥。

黄巢从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号“浪荡军”,自此游荡江湖,已成流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华夏真相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历史疑案:据北宋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载,“唐史中和四年六月,时溥以黄巢首上行在者,伪也。东西两都父老相传,黄巢实不死,其为尚让所急,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故巢党也,各不敢识,但作南禅寺以言之。”

宋初着作郎陶谷《五代乱离记》也记载到:“黄巢遁免,后祝发为浮屠。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便是明证。”

画外音:此二人所记,并非空穴来风,信笔而言。因黄巢自幼善诗,但只遗留三首,其二皆为菊花为题,唯此第三首却说“三十年、着僧衣、天津桥、看落晖”之语,则若非晚年为僧,便即实不可解。以至明末义军首领李自成也有诈死为僧传说,亦当以此产生灵感。

李克用追赶黄巢逃军至冤句,粮尽而还,回兵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

汴州刺史朱全忠闻说李克用至境,急率阖城文武远迎近接,并在源驿隆重设宴,为李克用接风洗尘。李克用因轻视朱全忠出身低微,又兼酒醉,是以言语不逊。

朱全忠表面毫不介意,只是曲意逢迎,部下诸将却冲冲大怒,皆怀不忿。

是夜宾主尽欢,酒席散后,李克大醉,拥被而眠。朱温出驿打个暗号,手下诸将暗中埋伏士兵四出,放火烧房,欲害死李克用。

李克用仆从郭景铢是夜并未喝酒,伺候主帅睡下不久,见驿外火光连天,知道中计,乃急熄灭蜡烛,再三摇晃主公,李克用只是不醒。

郭景铢无计奈何,只得将李克用架起,藏在床下;复急找到盥洗盆中清水,泼醒李克用,告知朱温阴谋相害。

李克用头脑昏沉,欲醒还醉,不由仰天叹道:某大业未就,奈何死于朱老三之手!

欲要拔剑冲出,却见四面火发,烟焰迷障,又兼酒醉深沉,只是挣扎不起。正是恰如当年赤壁战,又如火烧上方谷,走投无路。

忽听空中一声炸雷,几道闪电,空中忽降大雨,竟把那满室大火顷刻浇灭。

李克用亦被雨水淋醒,乃翻身爬起,在郭景铢搀扶下逃出馆驿,寻到坐骑兵器,会合随从部将薛铁山、贺回鹘等,借着闪电光亮,从尉氏门用绳索坠城逃出。

于是狼狈回到封禅寺兵营,当夜带兵离开汴州。

朱全忠闻说天雨扑灭大火,走了李克用,不由顿足捶胸,后悔不迭。

自此朱、李二人结为死仇,再无和解余地。

是年七月,李克用回兵雁门,来到太原,便写奏表入京,将朱全忠欲图相害之事上告唐僖宗,请求出兵汴州平灭朱全忠。并遣弟李克修领兵一万,驻扎河中待命。

唐僖宗此时岂敢再燃战火?急忙劝和平息此事,并敕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

画外音:黄巢在狼虎谷自杀,唐末农民起义至此结束。王仙芝与黄巢之乱前后历时九年,危害较安史之乱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致白骨千里,天下人口减半,已非旧日盛唐景象。叛乱平定之后,朝廷叙论军功,宣武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功劳最大,各自封国建都,建衙开府,成为三大藩镇,权势之重,天下无以伦比。

中和五年三月,唐僖宗自成都启驾回到长安,终得复还故都。

僖宗回銮之后,因仍受制于田令孜,凡事不得自主,便时常叹息,与左右相对流泪。此时唐僖宗已悟天下大乱,皆因田令孜误国,便如当年杨国忠引发安史之乱一般。

奈何田令孜势力已成,至此无可奈何。

镜头闪回,僖宗在成都之时。

田令孜便暗令兄长陈敬瑄逼迫天子,使诏命晋升己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兼判四卫事,并封为晋国公。因陈敬瑄时为西川节度使,僖宗寄人篱下,不得不从。

因见唐僖宗闷闷不乐,田令孜复多方开导,并令仆从每日高呼万岁,又说郑畋、王铎、程宗楚、李铤、陈敬瑄等并力剿贼,定能早日收复长安。

田令孜经常赏赐给长安从驾诸军,但不赏蜀军,厚此薄彼,引起蜀军不满。

西川黄头军使郭琪直性不隐,趁朝廷宴请有功将领之机,举杯向皇帝及晋国公上寿,并进言道:仰仗朝廷恩典,我益州诸将俸禄丰赡,常思报答圣恩。然而蜀军与长安诸军同样宿卫朝廷,而蜀军赏赐独少,便生怨望之气,恐引兵变也。诚望军容大人能使土客待遇相等,使蜀军上下平气,共保天子陛下。

田令孜闻言不悦道:将军有何功劳于朝廷,则敢发此不平之论?

郭琪听其言语不善,愈加激发一腔不平热血,昂然不惧,将身立起,照实说道:末将生在山东,征戍边鄙,曾与党项十七战,与契丹十数仗,金创满身。征伐吐谷浑时受伤,肠子流出,裹腹而战。以屡战微功博此功名,并无谄媚,亦不曾贿赂中宦大人而已。

田令孜杀心已起,却不动气色,令随从换杯,复给郭将军酌酒。郭琪知道田令孜是要毒死自己,只得拜谢饮尽,即借酒力不胜为由,急告辞而出,快马回归本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华夏真相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因其年轻时曾遇山中隐医,曾习得解毒之方,待回到军营,立即杀一侍婢,吮其鲜血解毒,乃吐出几升黑汁,得免其难。

郭琪由此怒火万丈,遂率其部队叛乱,焚烧军营,攻打行宫,索讨仇人。

田令孜保护唐僖宗到东城避乱,命其兄陈敬瑄出兵,平息叛乱。郭琪失其部众,只引十数名亲军逃亡,进入山中遂成盗贼。

成都发生郭琪之叛,唐僖宗不知是被田令孜逼迫,只道蜀军全无忠君体国之意,乃大感不安,于是日夜与宦官议论,如何收复长安,却对朝中百官日渐疏薄。

左拾遗孟昭图见此,上疏极谏:臣谓囊自国家安定之时,远近之臣尚须同心同德;今朝廷多难,中官与朝官尤应一体。去岁车驾西幸,南司朝官茫然不知帝辇何在,致宰相仆射以下官员多被贼军杀害,唯独北司宦官平安完好。今能至成都朝官,皆冒死跋涉,千里迢迢以供陛下驱使者,陛下应与朝官同休戚共患难才是。前夜黄头军作乱,陛下独与田令孜、陈敬瑄以及诸内臣闭城登楼,并不召王铎以下朝臣入内,并弃舍于叛贼刀枪之下。此后既不召对宰相,又不宣慰朝臣,是弃大臣如蔽屐也。臣居谏官之位,至今亦还不知圣躬安否;假若群臣不顾君上,罪固当诛,若陛下不恤群臣,则如之何!夫天下者,是高祖、太宗所创天下,非北司专有天下;天子者,是四海九州天子,非独是北司天子也。北司未必皆可信赖,南司未必全都无用。岂天子与宰相无关,朝臣视如陌路哉?如此下去,臣恐长安难复,彼尸位素餐者倒可安然自在。臣受宠荣,职责所在,谓往者虽不可追,来者未可迷惑耶!

奏疏呈上,复落入田令孜手中,由是惊而且怒。遂矫诏贬孟昭图为嘉州司户,又暗派人在蟆颐津上任途中,将孟昭图覆舟淹死。

黄巢占领长安期间,宦官曹知悫未及跟随僖宗西逃,于是出城上山,带领散兵游勇组成千余人武装,据守在揸城外嵯峨山。

此后闻说沙陀兵及各镇诸侯收复长安,皇帝僖宗将要回銮,就派人至成都扬言:叛贼数十万大军,被咱家略施小计,拖在京城,诸镇之军才能克复长安。今咱家迎接天子返驾,那是忠君本份,自无话讲。但对于从驾群臣,凡咱家认为有功无罪者,方可通过大散关。

田令孜闻此,知是针对自己当初将其舍弃而言。故此特别嫉恨,遂修下一封书信,并签发天下观容使令札,密使人呈送邠宁节度使王行瑜,使其悄将曹知悫除去。

对于田令孜种种恶行,朝臣哪个不知?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闪回结束。天子回銮,诏令叙功行赏。

田令孜把揽兵部,除叙李克用、朱全忠、李茂贞三大镇使之功外,其余诸将战功尽皆埋没,把收复长安功劳全记在宦官头上。

复谓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统王铎讨伐黄巢,久而无功,劳师糜饷,辱没朝廷。

叙论已罢,遂奏请贬黜王铎为义成节度使,另贬副都统崔安潜为东都留守。又恐杨复光功劳太大,对自己构成威胁,复又减少对杨复光奖赏,夸大自己功劳。

因使同党上奏:此番克贼,全凭晋国公建议陛下幸蜀避难,收传国宝及唐朝历代帝王真容灵牌,并尽散家财搞劳将士;复在成都行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得保唐祚不堕。

唐僖宗无奈,只得任命田令孜为十军兼十二卫观军容使。

诏旨一出,朝野无不大哗。

杨复光部下诸宦官观容使及其麾下诸将怒甚,纷纷上奏朝廷,为杨复光鸣其不平。

僖宗见众怒难平,遂通过门下省下诏,表解杨复光之靖难丰功伟绩,进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民国乎难功臣”。

敕封既下,孰料杨复光突然病死在河中府。

大小军官闻讯,皆痛哭流涕,谓是被田令孜所害,无不切齿。

镜头闪回,补叙杨复光平生。

字幕:杨复光本姓乔氏,福建闽人。

少养于内常侍杨玄价家,颇以节谊自奋。杨玄价奇之,遂收为义子,起名为杨复光。

唐宣宗之时,杨玄价为盐州军观容使,诬杀刺史刘皋。其后升迁为左神策军中尉,又向皇帝进献谮言,将宰相杨收贬出京城,于是权宠熏天,声震一时。

杨复光虽倚仗其干爹青云直上,但颇具军事才能,且有谋略,为方镇监军时常亲上战阵而临危不惧,不似其他权宦监军,只会指手划脚。

更可贵者,其在军中极能爱护士卒,亦不以权谋奸利,威信极高。士卒及部将皆以大帅视之,在唐末宦官当权之时极为罕见。

中和元年五月,杨复光用计智劝许州节度使周岌反正归唐,在东南牵制叛军,方使黄巢不敢西出长安穷追僖宗,使逃亡朝廷在成都度过三年安逸时光。

当时秦宗权占据蔡州投降叛军,拒不服从周岌命令。杨复光于是复带忠武军三千精兵进驻蔡州,逼劝秦宗权再度归附朝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华夏真相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秦宗权因向来敬畏杨复光,故此唯命是从,并派部下大将王淑领兵三千,跟随杨复光进攻邓州朱温叛军。

当行至邓州城外之时,王淑不愿再进,心生反复。杨复光觉知其反状,果断下令杀死王淑,并吞其三千精兵。

蔡州军与忠武军合并后共计八千人马,整编之后复分成八部。

杨复光自领一部,为总领元帅,派牙将鹿宴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从等七人分别统领一部,由此军威大震。

邓州之战,朱温大败,撤出邓州,退向长安。杨复光乘胜挥军向北挺进,直至蓝桥,忽然报说母亲病故,被迫停止进攻,返回邓州,为母治丧。

按唐代礼制规定,父母之丧子须守孝三年。但在多事之秋,僖宗夺情诏其回军,并任杨复光为天下兵马都监,监督诸路大军入关。

杨复光便率兵西向,与东面招讨使王重荣会合,向长安进发。

中和元年十月,杨复光率忠武军驻扎武功。朱温占据同州,向黄巢要求增兵,孟楷无兵可调,扣其求援书信。

杨复光闻知此事,遂派奸细潜入同州,先以高官重金收买朱温部将胡真、谢瞳,通过二人又极力劝朱温投降。

朱温举城向杨复光投降,由此长安东北门户大开,黄巢败亡便成定局。

关键时刻,杨复光献计招讨使王重荣,并说服与李克用有隙之宰相郑从谠,以朝廷名义调请李克用,使其带沙陀兵入关,终至得以平息叛乱。

如此大功于国,却在全面胜利,大事已定受封重职之时暴亡,岂容三军不疑?

杨复光死时,寿仅四十二岁。

闪回结束。杨复光讯报至长安,僖宗大为悲恸,为其辍朝三日,谥封忠肃。

田令孜由是一人独大,更加无所顾忌,立即将杨复光之兄杨复恭从枢密使贬为飞龙使。复在军中竭力培植党羽,对杨复光旧部五员大将王建、韩建、张造、晋晖、李师泰等赏赐巨万,并养为假子,各为统帅,号“移随驾五都”。

因圣驾得以还于旧都,田令孜复上书皇帝,奏请改元为光启元年。

自此田令孜更加骄横,禁制皇帝决断国事,使唐僖宗大小事务不能有所主断,必须听从田令孜指示而行。唐僖宗除与左右近侍对泣,更无他计可施。

光启元年,藩镇割据亦成定局,唐朝数百年基业不复旧貌。

此时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诸葛爽据河阳、洛阳,孟方立据邢、洺,李克用据太原、上党,朱全忠据汴、滑,秦宗权据许、蔡,时溥据徐、泗,朱瑄据郓、齐、曹、濮,王敬武据淄、青,高骈据淮南八州,秦彦据宣、歙,刘汉宏据浙东。

都是各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自此号令不行,只能依京畿、同、华、凤翔等数州租税,以供应百官俸禄及各项支出。

当时随朝廷从成都迁回者,仅宦官与朝官便有一万多人;田令孜在蜀地又招募新军五十四都,另有王建等随驾五都,每都千人,再加禁军,便有六万大军。

禁军开支巨大,京畿数州税赋收入严重不敷支用,便只得减少军饷,由是士气大减。

田令孜身为神策军统领,害怕再次引起军队叛乱,只好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割夺藩镇利益,以解决军饷官俸。结果显然,愈加激起藩镇与朝廷严重冲突。

当时王重荣为河中节度使,独占境内安邑、解县两大盐池之利,每年献盐三十车,以供朝廷所用。

田令孜启奏唐僖宗,将两县盐池收归朝廷所有,并请自兼榷盐使。

王重荣不愿交出盐池,不停上书论诉,僖宗自是无可奈何。

田令孜见诸镇不肯依从朝廷诏命,遂派亲信到各地节度使府充当监军,严密监视节度使行止,欲随己意予以谫除。又专派养子匡佑出使河中,为其监军。

王重荣不愿与田令孜为敌,相待匡佑极为优厚。

但匡佑依仗田令孜之势,态度狂傲至甚。王重荣大为愤怒,责其无礼。匡佑由此弃职回至长安,劝田令孜除掉王重荣。

田令孜听信义子谗言,遂奏请调王重荣为泰宁节度使。

玉重荣认为自己收复京城有功,上表申说田令孜离间君臣,并列数田令孜十大罪状。

田令孜大怒,遂勾结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一起抗拒王重荣。

王重荣见寡不敌众,遂向好友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本与朱温有仇,而朝廷总是从中调和,便对朝廷甚不满意。此时正欲率兵进攻汴州,故回书对王重荣说道:等我先灭朱全忠,回来再收拾田令孜鼠辈

王重荣览书长叹,复回书道:只恐待贤弟消灭朱温回来,愚兄已是阶下囚矣。

李克用见了回书,心下犹疑,颇为所动。

果如王重荣所说,田令孜听了义子匡佑谗言,又兼惦记两县盐池巨利,更不怠慢,即发诏命,派遣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率本镇军及神策军,并鄜、延、灵、夏等诸镇军队,屯集沙苑,讨伐王重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华夏真相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时朱玫、李昌符暗中勾结朱全忠,朱玫欲激起朝廷与李克用矛盾,便多次派人潜入京师,烧毁仓库,刺杀禁军,却扬言冒充为李克用部下所为。

李克用闻知此事,知道必是朱玫等陷害,于是挥师南下,与王重荣合兵,并上表天子,请诛田令孜、朱玫、李昌符。

双方会战,朱玫、李昌符败归本镇,溃兵一路焚烧房屋,抢掠财物。

李克用率军进逼长安,田令孜大惧,只得挟持唐僖宗及文武百官再次离京出逃,趁夜偷出开远门,逃往凤翔,来投李昌符,请求庇护。

京师长安再度沦陷,李克用与王重荣不能约束众兵,沙陀及边北诸胡士兵遂大肆焚挠抢掠,长安城中宫室以及民居被烧毁十之六七。

长安城在黄巢退兵时便遭焚烧,此次更遭严重破坏,百年繁华旧都,便成瓦砾之场。

李克用率军纵掠一番,回师河中,再与王重荣上表,请天子僖宗回銮还宫,并指陈田令孜罪状,要求诛死,方才罢兵请罪。

唐僖宗由此重新起用杨复恭为枢密使,虽未诛杀田令孜,但已不再受宠,颇受冷落。

田令孜狗急跳墙,趁夜率兵冲人行宫,劫持唐僖宗逃往宝鸡。朱玫、李昌符见田令孜已经势穷,因此改附李克用,亦与朱全忠绝交。

李克用允其投附,命二人率兵进攻宝鸡,夺回天子。

朱、李奉命率军来攻,田令孜穷途末路,忽然想起自家兄长尚为西川节度使,手下有兵有将,便又欲裹胁僖宗往西,逃往汉中。

西元八八六年,光启二年四月。

因见僖宗皇帝被田令孜裹挟而走,朱玫、李昌符及逃回朝官便拥襄王李煴为帝,改元建贞。僖宗被尊为太上元皇圣帝,效肃宗尊明皇玄宗为太上皇故事。

田令孜闻报,已知自己不为天下所容,只好将中尉及天下行营总监之职让给杨复恭,自请担任西川监军使。当时流涕不止,离开宝鸡,到成都投靠兄长陈敬瑄去了。

僖宗因摆脱了田令孜挟持,脑筋忽然异常灵光,便以正统天子为号,诏命王重荣、李克用反攻朱玫,同时密诏朱玫部将王行瑜,令其率众还于长安。

十二月,王行瑜还至长安,将朱玫及其党羽数百人斩杀,复又纵兵大掠。

此年冬天异常寒冷,长安城九衢积雪,一直不融。王行瑜率兵入城当夜,寒冽尤剧,长安城遭受抢掠剽剥,僵冻而死百姓横尸蔽地,惨不忍睹。

百官奉襄王李煴逃奔河中,王重荣假装迎奉,却将李煴擒杀,函其首级送往僖宗兴元行在,襄王李煴事变就此平息。

镜头转换,按下关中,再说中原。

秦宗权独占蔡州,称霸淮西,见朝廷对自己无力控制,野心便随之极度膨胀,欲效故主黄巢为帝为王,抢夺天下,颠覆唐朝李氏江山。

自此秦宗权便以蔡州为巢,纵兵四出,侵袭周围城池。

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被攻,形势十分窘迫。时闻天平节度使朱瑄有三万部众,从弟朱瑾勇冠三军,所向无敌;朱全忠便以本家宗亲为由,向朱瑄求救。

朱瑄灭不过面皮,派兄弟朱瑾率军前去救援,于合乡大败秦宗权。

朱全忠复与秦宗权战于溵水,因众寡不敌,又只得纡尊屈身,再向秦宗权示弱。

秦宗汉闻说杨复光部将鹿晏弘攻克襄州,便派部将秦诰、赵德諲率军相助,攻克襄州。所克州县无不焚杀掳掠,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如此抄掠屠杀,引起民众极度仇恨,无不切齿怨骂,但闻蔡州军经过,皆逃散殆尽,因此秦宗权军中补给不足,军粮常断。

秦宗权并不为忧,令部下所到之处杀光当地百姓,将其尸体用盐腌制,充作军粮。

光启元年正月,秦宗权向光州刺史王绪勒索租赋。王绪不能满足其请,秦宗权大怒,遂发兵攻打。

王绪恐惧,举光、寿二州全部兵马五千,驱吏民渡江南下,攻陷汀、漳二州存身。

秦宗权愈加猖狂,又攻掠颍、亳诸州,终被朱全忠于焦夷击败,稍挫其锋。

光启元年二月,秦宗权野心大炽,遂在蔡州称帝,建立朝廷。仍沿用伪齐国号,以示继承黄巢传统,并大封亲信,设置百官。

闰二月,秦宗权派遣弟秦宗言为将,发兵往攻荆南,复使部将孙儒北攻洛阳。东都留守李罕之与孙儒相拒数月,兵少食尽,弃城西逃渑池,洛阳遂为秦宗权所有。(本集完)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华夏真相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