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47章 荆襄潜行,初遇凤雏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第47章 荆襄潜行,初遇凤雏

作者:岳奇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0:38: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汉南州与荆州的和约,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滴入一滴冷水,暂时平息了表面的波澜,但底下的暗流却更加汹涌。襄阳城内外,关于汉南州牧刘基的传闻愈演愈烈,有说其乃天神下凡,有说其凶残暴戾,更有说其麾下将士皆能刀枪不入,种种传言,为这位年轻的霸主披上了一层神秘而令人敬畏的面纱。

而此刻,引发这一切传闻的源头,却悄然隐匿在一支看似普通的商队之中,踏上了荆襄的土地。

这支商队规模不大,约二十余人,驮运着来自南中的茶叶、药材和一些精巧的漆器、铜饰。领队的是一位姓“刘”的年轻商人,自称来自益州犍为郡,欲往荆北贩货,再购些荆锦北归。他面容白皙,举止从容,谈吐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见识,正是乔装改扮的刘基。他化名“刘正”,取“正大光明”之意,却也暗合其名。护卫首领则是一位沉默寡言、眼神锐利如鹰的青年,名叫“林童”,自然是童林所扮。其余护卫,也都是从无当飞军中精选的好手,个个身手矫健,伪装得天衣无缝。

他们沿着官道北上,经宜城,过当阳,一路所见,荆襄之地果然富庶,村落稠密,田畴井然,虽偶有流民,但整体秩序尚可,远非南中蛮荒可比。刘基一边观察风土人情,一边与沿途遇到的士人、商贾攀谈,不动声色地打听着水镜山庄以及荆州名士的消息。

“客官也是去襄阳求学吗?”路上,一位同行的老儒生见刘基气度不凡,搭话道。

刘基微微一笑,拱手道:“老先生慧眼。在下久慕荆襄文风鼎盛,特来游学,增长见闻。不知如今襄阳,有哪些贤达高士可拜访请教?”

老儒生捻须笑道:“襄阳名士,首推庞德公,隐于岘山,德高望重,乃我荆襄士林领袖。其次便是其侄庞统庞士元,虽有‘凤雏’之誉,然其性傲物,不拘礼法,常出惊人之语,非寻常人所能近也。此外,颍川司马徽先生(水镜先生)亦时常往来襄阳,其门下多有俊才,如徐庶徐元直、石韬石广元等,皆一时之选。至于那卧龙诸葛亮,尚在隆中躬耕,年纪虽轻,却已显不凡,然其深居简出,非有缘难得一见。”

刘基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多谢老先生指点。不知那水镜山庄,位于何处?可方便拜访?”

老儒生摇头:“水镜先生行踪飘忽,山庄亦非固定之所,多在襄阳城西鹿门山一带。能否遇见,全看机缘了。”

谢过老儒生,刘基心中已有计较。庞统!凤雏!这可是与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若能得之,胜过十万雄兵!其性格狂放,不拘小节,或许正是突破口。

数日后,商队抵达襄阳城外。刘基并未急于进城,而是在城西寻了一处僻静的客栈住下,让童林带人打探水镜先生及庞统等人的确切行踪。

这一日,童林回报:“主公,打听到了。明日午后,庞统庞士元将在城西‘揽月亭’与几位友人清谈辩难。”

“揽月亭?”刘基眼中精光一闪,“好!明日我们便去会会这位‘凤雏’!”

次日午后,城西揽月亭。此亭建于一座小丘之上,可俯瞰汉水,景色秀美。刘基带着童林,扮作游学士子,信步而来。远远便见亭中已有数人,或坐或立,正在激烈辩论。居中一人,相貌……颇为奇特,浓眉掀鼻,黑面短须,形容有些丑陋,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之气,正是庞统庞士元。

只听庞统声音洪亮,正与一人争论古今治国之道:“……王道霸道,皆非定法!昔秦皇以法家强兵,一统**,然二世而亡,岂非法之过?乃其法苛而无仁,民不堪命也!汉武尊儒,外攘夷狄,内修文治,然穷兵黩武,耗竭民力,亦非长久之计!治国之道,当因时制宜,法儒并用,宽猛相济!岂可拘泥于一家一言?”

与他辩论的文士面红耳赤,显然处于下风。周围几人或点头,或沉思。

刘基在亭外驻足倾听,心中暗赞:果然狂士!见解犀利,不拘泥成规,正合我意!他缓步走入亭中,朗声接口道:“庞先生高见!治国如烹小鲜,火候佐料,须恰到好处。然,纵有良方,若无识火候之庖厨,亦是无用。不知先生以为,当今之世,何人可当此‘庖厨’之任?”

此言一出,亭中众人皆望向刘基。见他年纪轻轻,却气度沉凝,言语间直指核心,不由都露出讶异之色。

庞统上下打量刘基,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笑道:“这位兄台问得妙!当今之世,诸侯并起,皆自称英雄。然,刘景升(刘表)坐守之犬,袁本初(袁绍)好谋无断,曹孟德(曹操)虽为枭雄,然挟天子以令诸侯,终非正道,孙伯符(孙策)勇烈有余,根基未固……至于益州刘季玉(刘璋)、汉中张鲁之流,更不足论!放眼天下,能称得上‘识火候’者,寥寥无几!”

他语气狂傲,将天下诸侯点评一遍,几乎无人能入其法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基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先生所论,皆为北地中原之雄。却不知,先生可曾留意南方?”

“南方?”庞统挑眉,“交趾士燮?蛮荒之辈,已为冢中枯骨。哦,对了,近日倒是出了一位,南中刘基,据说年少有为,数败强敌,据地千里,倒是有几分气象。”

刘基心中一动,面上却故作淡然:“哦?刘基?听闻其乃汉室宗亲,然僻处南疆,蛮夷杂处,纵有几分蛮力,恐难成大事吧?”

庞统闻言,却摇了摇头,正色道:“兄台此言差矣!刘基能以弱冠之龄,统合南中夷汉,败刘璋,收交趾,更以少胜多,连破刘表三路大军,岂是仅凭蛮力可成?观其用兵,奇正相合;观其理政,盐铁兴利,土地安民,皆非寻常手段!其志恐不在小!只是……”他顿了顿,叹道,“南中毕竟偏僻,人才匮乏,若其不能广纳贤才,突破地理之限,终难跳出池沼,化而为龙。”

这番话,可谓一语中的,说到了刘基的心坎上!也让他对庞统的见识更加佩服。

刘基趁机追问:“若依先生之见,刘基当如何‘化龙’?”

庞统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基,似乎想从这年轻人脸上看出些什么,他沉吟道:“其一,须稳固根本,将南中、交趾彻底消化,夷汉归一,积累实力。其二,须打通与外界的联系,或北上荆益,或东连吴会,或……扬帆向南,开拓未知之海疆,另辟蹊径!其三,也是最关键者,须有王佐之才,为其擘画全局,统筹内外!否则,纵有疆土万里,亦不过是无头之巨象,终难行远。”

刘基听罢,心中豁然开朗,对庞统的招揽之心更切。他强压激动,拱手道:“先生高论,令人茅塞顿开。在下刘正,益州人士,游学至此,今日得闻先生教诲,三生有幸。不知可否邀先生共饮一杯,细论天下大势?”

庞统见刘基谈吐不凡,见解亦与自己有相合之处,生出几分好感,哈哈一笑:“有何不可?这亭中辩论,口干舌燥,正需美酒润喉!走,我知道城中有家酒肆,杏花酿堪称一绝!”

当下,刘基便与庞统相偕下山,童林默默跟在身后。两人在酒肆中相谈甚欢,从古今治乱到天文地理,刘基凭借远超时代的见识和刻意引导,每每能发庞统所未发,令庞统又惊又喜,引为知己。

酒至半酣,庞统叹道:“刘正兄弟年纪轻轻,见识竟如此广博,统平生罕见!可惜你乃益州人士,若是在那南中刘基麾下,必能大展拳脚!”

刘基心中暗笑,时机已到,他放下酒杯,目光直视庞统,压低声音道:“士元兄,实不相瞒,在下并非刘正,我乃……汉南州牧,刘基。”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