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233章 金丹蹈海,玉玺托孤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第233章 金丹蹈海,玉玺托孤

作者:岳奇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0:38: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圣统十五年,深冬的寒意似乎也浸透了金陵皇城的宫墙。刘基决定秘密巡视西线乃至策划亲率敌后突击的消息,仅在最小的核心圈子里引起了一场无声的地震。然而,真正让这场地震达到顶点的,是他在御书房内,对身后事做出的、近乎遗诏般的安排。

夜已深,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炭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刘基屏退了所有内侍,只留下了九个人:诸葛亮、郭嘉、贾诩、荀彧、法正、庞统,以及枢密院正使、兵部尚书、以及一位身着朴素僧袍、双目却清澈如婴儿的老者—— 皇家寺住持,了因大师。他是刘基为皇子选定的启蒙恩师之一,代表着超然的精神指引。

刘基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与众人一样,站在那幅巨大的寰宇地图前。他一身简便的玄色常服,腰间悬着“人皇剑”,气息沉静,但眉宇间那股金丹修士特有的、仿佛与天地共鸣的威严,让在场的每一位重臣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今夜召诸卿前来,所议之事,关乎国本。”刘基开口,声音平稳,却字字千钧,“朕意已决,三日后,将秘密前往西线。此行,非止于巡视。朕将亲率一队精锐,寻机潜入敌后,目标——刑戮在中东的前进基地。”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句话从皇帝口中清晰说出时,御书房内依旧响起了一片压抑的抽气声。枢密院正使,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将,猛地踏前一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陛下!万万不可!陛下乃万金之躯,系天下安危于一身!岂可轻涉险地,行此……此行刺之事?若有不测,国将何存?臣等万死,亦难辞其咎!”

兵部尚书也急声道:“是啊陛下!敌后凶险万分,刑戮乃元婴老怪,麾下高手如云,星兽无穷无尽!陛下纵有金丹修为,然双拳难敌四手!一旦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前线有云长、孟起等百战名将,何须陛下亲冒矢石?”

刘基抬手,止住了众人的劝谏,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诸葛亮和郭嘉脸上:“云长、孟起,皆万人敌,朕深知。然,此次行动,非为斩将夺旗,乃为破局。需一击必中,震动敌胆,扭转战略态势。朕亲往,金丹灵觉可避凶险,人皇剑锋可破坚壁,更有把握。此中关节,孔明、奉孝,当深知。”

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头深锁,缓缓道:“陛下,亮知陛下心意已决。金丹修士,确有凡人难及之能。然,正如两位大人所言,风险太大。陛下乃一国之本,纵有万分之一的闪失,亦是倾天之祸。可否……另择一位筑基圆满之将,如子龙,持陛下信物与策略前往?”

郭嘉眼神锐利,接口道:“奉孝以为,陛下亲征,利在奇效,弊在全局。若成,则敌酋胆寒,我军士气大振,僵局立破。若败……则中枢震荡,人心惶惶,恐给敌人可乘之机。此乃豪赌,赌注是整个大汉的国运。”

刘基微微颔首:“奉孝所言不差,此确是豪赌。然,如今僵局,常规战法,只能被动消耗。刑戮耗得起,我们……耗不起。必须行险,方能争得一线生机。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再劝。”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肃穆,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正因此行凶险,朕才召诸卿前来,做万一之备。”

他走到御案前,案上静静摆放着传国玉玺和一个紫檀木盒。刘基打开木盒,里面是一道已用朱笔写就、加盖了玉玺的密旨。

“若朕此行……未能归来。”刘基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人心上,“即由太子刘铮,继皇帝位。”

太子刘铮,年仅八岁。此言一出,御书房内落针可闻。荀彧、法正等人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太子年幼,需贤臣辅佐。”刘基继续道,目光依次看过诸葛亮、郭嘉、贾诩、荀彧、法正、庞统、枢密院正使、兵部尚书,以及那位一直沉默的了因大师,“朕特设 ‘辅政十臣会议’ 。由你十人,共同辅佐新君,总揽朝政,裁决军国大事。”

他拿起那道密旨,缓缓念出核心内容:

“ 太子冲龄,朕若有不豫,着尔等十人,共承顾命,尽心辅弼。”

“ 朝中日常政务,由荀彧、法正统筹,枢密院、兵部依制办理。”

“ 军国重事,战守之策,由十臣会议共议。 议决之制如下:凡有提议,需至少六人附议,方可执行。若遇分歧,争执不下,则投票决定, 以多数为决。 若遇五五对峙之局……” 刘基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了诸葛亮和郭嘉一眼,“ 则由孔明与奉孝,各陈利害,交由……了因大师,从心而断。 大师方外之人,无党无争,或可持中。”

“ 尔等十人,当和衷共济,以社稷为重,以万民为念。若有人结党营私,倾轧内斗,危及国本,其余九人,可共讨之,废其辅政之权,另选贤能替代。 此旨,高于一切。”

这道安排,可谓煞费苦心。既避免了权臣独揽(如诸葛亮或郭嘉一人独大),又设置了集体决策和制衡机制(需六人同意,且有方外之人了因大师作为僵局时的仲裁),甚至保留了“清君侧”的权力,以确保朝局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陛下……” 荀彧声音哽咽,老泪纵横,“臣等……何德何能,受此重托!只盼陛下洪福齐天,早日凯旋!”

庞统深吸一口气,肃然道:“陛下算无遗策,臣等感佩!然,十人共议,虽可免专权,然效率恐不及陛下乾纲独断。战时军机,瞬息万变……”

刘基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 效率固然重要,但稳定压倒一切! 朕若不在,最忌朝令夕改,内部分裂! 宁可慢一步,也绝不能乱! 你等十人,皆是国之柱石,朕信得过你们的智慧与忠诚。 遇事多商议,总能找到最稳妥的办法。 切记, 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保住这个国家,等太子长大成人!”

他走到诸葛亮和郭嘉面前,深深地看着他们:“孔明,奉孝。你二人,谋略互补,朕一向倚为臂膀。朕走之后,军国大事,多赖你二人筹谋。望你二人,能如管仲、鲍叔牙,同心协力,共度时艰。若有争执,可寻文和(贾诩)剖析利害,或请了因大师静心明辨。”

诸葛亮和郭嘉齐齐躬身,声音低沉却坚定:“臣等,必不负陛下重托!”

刘基又看向了因大师:“大师,方外之人,本不该扰您清修。然,社稷危难,不得不借重大师慧眼,以定纷争。拜托了。”

了因大师双手合十,低眉垂目:“阿弥陀佛。陛下以国士待贫僧,贫僧敢不竭尽绵力?惟愿陛下早日平安归来。”

最后,刘基从怀中取出一枚非金非玉、刻有复杂龙纹的令牌,递给枢密院正使:“此乃‘金龙令’,可调动朕之近卫‘雷君营’及金陵一切防务。朕离京期间,京城安危,交给你了。非到万不得已,不得轻用。”

一切安排妥当,刘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背负了更沉重的使命。他挥了挥手:“都去吧。今日之言,出朕之口,入尔等之耳。若朕凯旋,此旨作废。若……便依旨行事。”

九位重臣,神色各异地退出了御书房,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异常沉重。夜空下,金陵城依旧宁静,但一股无形的、关乎帝国命运的巨大压力,已经悄然压在了这十个人的肩上。

刘基独自一人,走到窗前,望着漫天寒星,喃喃自语:“ 金丹蹈海,玉玺托孤…… 刘基啊刘基,你这一步,究竟是英雄豪赌,还是……孤注一掷?” 他握紧了腰间的人皇剑,眼中只剩下如寒星般冰冷的决绝。

帝国的命运,就此系于一场远赴绝域的突袭,和一个由十人支撑的、充满未知的辅政结构之上。 未来的波澜,才刚刚开始涌动。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