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 第154章 天使命蜀,舌战群儒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第154章 天使命蜀,舌战群儒

作者:岳奇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0:38:0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圣元元年春,昆明新都,汉天帝刘基登基的消息,如同惊雷,彻底打破了天下的平静。新朝气象万千,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应对北方魏王曹操与西边汉中王刘备的反应。尤其是刘备,同为汉室宗亲,素以仁义着称,其态度至关重要。

昆明,未央宫(新宫主殿)。

刘基(圣天帝)端坐龙椅,冕旒垂面,不怒自威。下方,新任丞相法正、太尉庞统、御史大夫徐庶等重臣肃立。

“曹操狼子野心,暂且不论。然,皇叔刘备,乃汉室宗亲,与朕同出一脉。若能使其明晓大义,归服新朝,则天下可定大半,亦可免同室操戈之痛。”刘基声音沉稳,目光扫向庞统,“士元,你素有机辩之才,且与诸葛孔明有同窗之谊。朕欲遣你为正使,邓芝为副使,出使汉中,面见刘备,陈说利害,劝其归顺。”

庞统小眼睛精光一闪,出列躬身:“臣,领旨!必竭尽全力,说服汉中王,共扶汉室!”

邓芝亦出列,神色坚毅:“臣定当辅佐庞太尉,不辱使命!”

刘基点头,郑重道:“此去,非为示弱,乃为彰朕包容四海之量,念及同宗之情。你二人需谨记几点:其一,朕登基,非为篡汉,实为承继汉统,延续国祚,孝献皇帝(刘协)蒙难,神器无主,朕不得已而为之。其二,朕之功绩,驱逐外虏,开疆拓土,诛灭妖邪,有目共睹,此乃上天眷顾汉室之兆。其三,若刘备愿归,朕必以王礼相待,保全其宗庙,共享富贵,其麾下文武,量才录用。然,若其执迷不悟……”刘基语气转冷,“则休怪朕,以大义讨不臣!”

“臣等明白!”庞统、邓芝凛然应诺。

半月后,汉中,南郑城,汉中王宫。

刘备端坐王位,面色沉郁。下方,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头微锁,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分立两侧,气氛凝重。刘基称帝并遣使前来的消息,早已传到。

“大哥!那刘基小儿,竟敢僭号称帝!还派什么使者来,分明是羞辱我等!待俺老张出去,一矛一个,捅他个透心凉!”张飞须发戟张,怒吼道。

“三弟,休得鲁莽!”关羽丹凤眼微眯,沉声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且听其言,观其行。”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道:“主公,刘基……不,汉天帝此番遣使,意在试探,亦在攻心。庞士元机变百出,邓伯苗刚直不阿,此二人前来,必有一番唇枪舌剑。我等需谨慎应对,既要维护汉室正统,坚守臣节,亦不可授人以柄,激化矛盾。”

刘备长叹一声,面露痛苦:“想我刘备,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如今……却要与同宗兵戎相见,情何以堪!然,刘基擅自称帝,置孝献皇帝于何地?置汉室法统于何地?此事,断难从之!便依军师之言,且看使者如何说。”

次日,汉中王宫大殿。

庞统、邓芝身着天使官服,手持节杖,昂然而入。面对刘备君臣,庞统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外臣庞统(邓芝),奉汉天帝陛下之命,参见汉中王殿下。”

刘备抬手:“天使远来辛苦,赐座。”

待庞统、邓芝坐下,刘备直接问道:“汉天帝遣二位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庞统拱手,开门见山:“殿下明鉴。如今天下纷扰,汉室倾颓。孝献皇帝不幸蒙难,神器无主,四海惶惶。我主汉天帝陛下,乃景帝嫡脉,汉室正统,更兼功盖当世,德配天地。为承继汉统,安定社稷,拯民水火,不得已顺应天命人心,正位大宝。陛下感念殿下同为宗室,素有贤名,特遣我等前来,陈说大义,望殿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黎民百姓为念,弃暗投明,归顺新朝。陛下有言,若殿下来归,必待以王礼,永镇西陲,共保汉室宗庙!”

话音刚落,诸葛亮便轻摇羽扇,淡然接口:“庞太尉此言差矣。孝献皇帝虽遭不幸,然汉室法统犹在,岂可因一时困厄,便行废立之事?汉天帝之称,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主汉中王,乃孝景帝阁下玄孙,血统纯正,更兼仁义布于四海,乃汉室宗亲之楷模。当此危难之际,正应恪守臣节,匡扶社稷,以待天时,岂可轻易屈膝事‘新朝’?若论功绩,我主自涿郡起兵,讨黄巾,伐董卓,救徐州,据荆州,保西川,哪一件不是为了汉室江山?难道仅因开疆异域,便可罔顾君臣大义乎?”

庞统早料到诸葛亮会以此发难,小眼睛一眯,笑道:“孔明兄所言,看似有理,实则迂阔!岂不闻‘社稷为重,君为轻’?孝献皇帝在时,曹贼篡权,天子蒙尘,诸侯割据,汉室名存实亡!请问孔明兄,那时节,汉室法统何在?天下汹汹,生灵涂炭,又是谁之过?”他不等诸葛亮回答,语气转厉,“若非我主汉天帝,于江东崛起,首倡大义,组建诸侯联军,北驱草原胡骑,西破贵霜、安息、罗马四国联军于长安城下,挽狂澜于既倒,只怕此刻,华夏大地已沦为异族铁蹄之下!此等存亡继绝之功,难道不比空守一个虚名更为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站起身,声音激昂,如数家珍:“我主之功,岂止于此?平定江东,收交州,定益州,拓土万里,收东南亚半岛、东瀛、夷洲入华夏版图,使我汉家声威,远播四海!更于哀牢山中,亲诛祸乱人间之妖仙南华分身,澄清玉宇,此乃上应天命,下顺民心之实证!试问,自光武中兴以来,可有哪位刘姓子孙,能立下如此赫赫功业?天命所归,岂是虚言?”

邓芝此时也昂然接口,声如洪钟:“诸葛军师!下官敢问,若固守虚名,而坐视江山破碎,百姓流离,这难道是真正的忠臣之道吗?汉天帝陛下继承大统,非为私欲,实为延续汉祚,再造太平!殿下若真为汉室子孙,为天下苍生计,便应顺应天命,助陛下早日一统,结束这战乱之苦!若一味固执,致使兵连祸结,西川生灵涂炭,这难道就是殿下想要的‘仁义’吗?”

诸葛亮羽扇停顿,面色凝重,沉声道:“庞太尉、邓侍郎巧舌如簧,然皆避重就轻!汉室正统,关乎礼法纲常,乃立国之本!功绩再大,岂可凌驾于君臣大义之上?若依二位之言,岂非功高即可篡位?此例一开,后世乱臣贼子皆可效仿,天下还有宁日乎?我主坚守臣节,正是为了维护这天地间最后的正道!至于兵祸,若汉天帝真念同宗之情,便应去帝号,还政于汉室,我等自然倾心归附,共讨国贼曹操,何来兵戈之灾?”

庞统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讽刺:“孔明兄啊孔明兄!你口口声声礼法纲常,却不知天道无常,唯德是辅!如今天命在汉天帝,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事实!你让陛下去帝号?那请问,谁有资格继承这帝位?是远在邺城、挟持过先帝的曹孟德?还是……?”他目光扫过刘备,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殿下若自认有德有能,为何当年先帝在时,不挺身而出,清君侧,讨国贼?为何等到陛下扫平外患、诛灭妖邪、大势已成之时,才来谈这‘臣节’?这莫非是……见有利可图则趋,见大势已去则守的‘仁义’吗?”

这话极为尖锐,直指刘备当年未能及时救援汉献帝的旧事,暗示其“仁义”有选择性。关羽、张飞闻言皆怒目而视,刘备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诸葛亮眼中寒光一闪,知道在“功绩”和“现实”层面已难占上风,转而攻其一点:“纵然汉天帝有功于社稷,然其年号‘圣元’,自称‘天帝’,此乃僭越古制,近乎狂妄!岂是仁德之君所为?恐非汉室之福!”

邓芝挺身反驳:“军师此言谬矣!圣元者,圣德开元之意!天帝者,皇天上帝之子,代天牧民!此乃彰显陛下承天受命,重开太平之雄心壮志!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名!岂可拘泥于古板旧制?若依军师之言,光武帝续用‘汉’号,是否也算罔顾了莽新之制?”

双方你来我往,引经据典,唇枪舌剑,辩论愈发激烈。庞统、邓芝牢牢抓住刘基的功绩、天命、现实利益和拯救苍生的大义;诸葛亮则坚守君臣礼法、汉室正统和道德制高点。整个大殿,仿佛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