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欢乐宋 > 第178章 憋屈和门槛

欢乐宋 第178章 憋屈和门槛

作者:王大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07:07: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文彦博提问:“师出何名?”

这个问题非常耐人寻味。章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见机行事,两头堵,有便宜就占,反正不吃亏。

可文彦博偏要问出这个问题。

朝廷的正规军队可以这么干吗?连人家志愿军都知道出兵前要先弄个名号。当然,兵者,诡道也,你要非这么干也不是不行。

可是,这么干是有代价的。

你偷偷摸摸地去了,连个名号都没有,要是......志愿军调头先把你揍一顿,然后说是误伤,再自罚三杯,你能怎么办?谁让你连个名号都没有的?

你还别以为志愿军干不出来这种事,他们可是要自己起兵去灭国的,顺手揍你一顿这种小事根本就不值一提。

除非你出师有名,明确宣布自己是大宋朝廷的正规军,那样的话志愿军大概率不会下黑手。

只是,你的“名”到底是什么呢?打河州?还是打志愿军?或者是别的。不论哪种,你都没办法再两头占便宜。

还是人家志愿军的名字起得好。志愿,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改的,就算不改,追加个第二志愿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哪个鬼才想出这么个玩意?

章惇无法回答,只能低头沉默不语。

说到底,他这个两头占便宜的计划如果放到更高层面上看,其实是两头都够不着,并不可行。

这属于阴谋、诡计。跟围棋中的骗招一样,成了收获巨大,但是有破绽,一旦被抓住,几乎可以当场投子认输。

轮到最后一位选手出场了,曾布语气平静地发言:“以臣之见,莫如静观其变,待有了结果之后,再行定夺。”

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无不为,让子弹飞一会儿。

这是个好主意吗?好像,挺憋屈的。可是,没风险。上限不高,下限也不低。就是,真有点儿憋屈。

垂拱殿陷入沉默,连喜欢提问的文彦博这一次也没有发声。

一刻钟后,赵顼宣布散会,吩咐内厨司上菜,请参会七人好好吃一顿。他自己则起身离去。

垂拱殿离福宁宫很近,赵顼缓缓而行。

今天这个会开得值,除了没讨论出一个结果,其他方面的收获却不小。

首先,真有臣子主动提出了朕心中的想法,只是没想到这个人会是吴充。不该是他的,吴充提这个办法要承担嫉贤妒能的恶名,可偏偏就是他。

这是......暗示朕他要做朕的忠臣吗?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

不,不能想。姥姥说过,多疑乃为君者之大忌,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人心似海,根本无法看透,尤其是能站到朕面前的这些人,就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是简单的。相反,多疑便会有破绽,为人所乘。

都是忠臣,人人都是大宋的忠臣。

那么,王韶呢?朕真的很想把他抓回来问个清楚。

不是问他为什么起兵,答案很简单,朕不问也知道。两个,明面上的是木征倒行逆施,志愿军吊民伐罪;藏在下面的就是他的《平戎策》。

也不是问他为什么不寻求朝廷的支持,偏要自己单干。因为,朕下过旨。

这事儿太闹心了,当初怎么就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呢?能不能屯田,朕说话管用吗?那得取决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安全条件。

不能屯,朕下十道圣旨也没人去;能屯,朕下旨不许,有用吗?

也有那么点儿用,管收税。朕就是个收税的。

那里快要秋收了吧!李师中今年肯定一粒麦子也拿不到。明年,也是。

王韶更绝,在渭水谷地播种,去河州收割。这叫什么事儿啊?

算了,不想这些。朕要问的是另一个问题。

志愿军的成分极其杂乱。

王韶自己是文官,秦凤路和其他三路的部分武将也在其中,还有汴梁去的勋贵子弟,这些人都是士。

屯田的农夫自然少不了,工匠和商贾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士农工商,四民齐备。

还没完,接下来还有:江湖游侠,和尚,广锐叛军,青唐义士......

王韶是怎么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凑到一块儿的?关键是,还这么能打,战斗力一点儿都不弱。所有兵书上不是都反复强调“兵贵精”吗?你看的为啥跟朕的不一样?是哪本?

看来朕要遇到下一个门槛了——当一个臣子非常能干,而且他的特长还是军事,做皇帝的,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道题,姥姥没给答案。

好在不用马上面对,因为这个方案被文彦博否了。

章惇的方案也很精彩,朕差点儿就没忍住,幸好文彦博及时出手。

姥姥说得对,无论如何,一定要留住文彦博。他虽然反对变法,但,关键时刻还真得靠他。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曾布的方案倒也没什么毛病。只是,不甘心啊!朕真的不甘心。因为,这事儿开头的部分朕是参与了的,现在只能干瞪眼看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转了一圈,剩到最后的反而是王安石最先提出的那个方案。

看来也只能这么办了。不过虽然是王相公提的,但这个方案的关键——人选得由朕来决定。

干了四年多,朕已经不是小白了。文官是什么嘴脸,朕也早就领教了。朕敢断言:如果同时派出两个人,一个支持变法,另一个反对变法,并且要这两人一路同行,同吃同住,见到相同的事,听到相同的话,他们最后还是会给朕两封截然不同、相互矛盾的奏疏。

那句川越话怎么说的来着?对,屁股决定脑袋。真粗俗!可是,为什么朕尝试过数次,每次换成文雅的说法之后就都没有了那股劲儿了呢?最后记住的还是这句。

川越人,王大卫,他也在志愿军里,还是后营总管。莫非......

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是,找谁呢?不容易啊!

赵顼回到福宁宫,发现沈九台还在跪着。不由得心中感叹:沈九台的忠心是够了,可惜能力实在不怎么样。也罢!皇城司这个衙门,忠心远比能力更加重要。让他继续干下去吧!

后面跪着的小宦官是谁?有点儿眼熟。想起来了,好像叫童贯,还是朕把他调进皇城司的。那之前......他是李宪带出来的。

对啊!朕怎么把李宪给忘了?

李宪是个有本事的。去年韩绛在关中瞎折腾的时候他就发觉不对劲,曾几次上书,可惜朕当时太年轻,没想到韩绛的军事能力比他的政治能力差这么多。

这是一个好人选。志愿军里虽然什么人都有,可有一种人他们没有,只有朕才有。

“起来吧!”赵顼吩咐道。

沈九台挣扎了一下,没起来。跪了一晚上,腿都麻了。

童贯见状,起身,扶着沈九台的胳膊,沈九台总算挣扎了站了起来。

“你叫童贯,是吧?朕给你个活计。带着这里所有的东西,去河东,找李宪......”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