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欢乐宋 > 第15章 木塔和传道

欢乐宋 第15章 木塔和传道

作者:王大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07:07: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晨,王大卫的小院迎来一波访客。

访客一共五人,为首的是房牙冯汤,另外有两人王大卫认识:二掌柜(之一)李成和这几天王大卫的专职司机李实。

冯汤热情地为王大卫介绍剩下的两人:“这位是喻喜喻待诏。”

衣着简朴,双颊消瘦的喻喜举起粗糙的双手,向王大卫抱拳施礼,面带木讷。

王大卫赶紧还礼,心里想着:这个“待诏”是字还是跟那个“太丞”一样是个官名?好麻烦!

冯汤:“喻待诏是咱们东京木行第一人。不知公子去过开宝寺没有?

那里有一座铁塔,高三百六十尺,八角十三层,就是喻待诏祖上督造的。”

王大卫正要说两句佩服,客气一下,喻喜却先开口了:“惭愧!家祖所造的木塔已经在庆历年间焚毁。现在这座是原地重建的砖塔。”

冯汤面不改色:“那也是按照原样重造的。说起原来那座木塔还有个典故:

当年木塔建成之后,塔身竟然朝西北方倾斜,当时人们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等到每年的西北风吹过,这座木塔竟然一点点扶正了。

后来有人测算过,说是只要吹上一百年,塔身就能完全直立。您说神奇不?”

这么神奇吗?王大卫心里想着,那再过一百年呢?

冯汤:“可能正是因为太过神奇,触犯了天机,结果一个雷劈下来,烧了。真是可惜啦!”

王大卫脱口而出:“加个避雷针就好了。”

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喻喜已经快步走到王大卫面前,双目如炬,刚才的木讷一扫而光。

激动地说道:“王公子,您刚才所说的......避雷针,在下听着似乎是躲避雷击之物,不知能否赐教?”

王大卫犹豫了。

上次给王厚讲热学,很受伤。

王厚这家伙看着是个武夫,其实是弃文从武,小时候被他那个“凶残”的老爹狠狠教育过,底子相当不错,结果讲了半天居然啥也没听懂。

这要是再给眼前这位喻木匠讲一堂电学,末了,他也问一句“几年级”,那可咋办?

看来这次必须要换一种**。上次是先理论、后应用,效果很差;

这次我先讲应用,激发一下喻同学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他主动询问电学理论......

“避雷针这个东西做起来不难。用铜线,大约这么粗......这样,就可以保护木塔,不受雷击。”

王大卫粗糙地讲解了一遍避雷针的制作过程以及安装注意事项,然后静静地等待喻同学提问。

房间里除了王大卫和喻喜之外的四个人都盯着喻喜。他们想提问,非常想,但是,他们问不出口。

因为刚才王大卫那番话可以算作王大卫在给喻喜传道。

若严格遵照古礼,他们应当立即回避,虽然如今早就人心不古了,但是贸然插话仍要算作严重的失礼行为。

而且,这个话题还跟雷击有关,雷击在这年头可是一种“天人感应”,倘若一个雷劈的地方恰到好处,甚至能劈出一道《罪己诏》。

喻喜倒是没有那么多想法,他只是单纯地想提问。

虽然汴梁城里人人都称喻家是木行第一家,但是喻喜心里知道他们家担不起这个称呼。

因为唯一能证明这一论点的物证已经被雷击焚毁了。

多年以来,他无数次想再修建一座木塔,但始终没敢付诸行动,就是因为他怕不知道哪天,又一个雷下来,那时候他们喻家该如何面对。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王公子讲了怎么做,但只讲了木塔,没讲其他建筑,更没讲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也不难理解,不论哪个行当,哪有徒弟一进门,师父就倾囊相授的?

最起码也要先考察一番徒弟的人品,然后才能一点儿一点儿地传授真本事。

王公子能一下子讲这么多,已经非常厚道了。他喻喜自己不是也定下了“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规矩吗?

更何况,这可是躲避雷击的神术,哪怕三十年学徒,一辈子效力,也应该。

想到这里,喻喜直接跪倒在地......

王大卫吓了一跳。下意识伸手扶住喻喜肩膀,这一头终究没磕到地上。再一发力,直接将喻喜拉了起来。

王大卫心里有点儿郁闷。这喻木匠倒是个厚道人,刚听了点儿皮毛就这么客气,比另一个时空的学生可强多了。

可惜他不是我要找的人,连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没有。也难怪,看着都四十多了,这个年纪的男人大概早就被生活抹平了棱角,可惜了。

可是另外那四个人竟然也没有提问,我讲课的水平真这么差?看来应该穿回去,到北师大蹭几节课?

喻喜起身,脑子里第一个反应是:王公子力气好大。

自己干了半辈子木匠,绝对算得上孔武有力,刚才也是真心实意想要磕一个的,结果,愣是磕不下去,还被王公子一把就给拉起来了。

也难怪,王公子可是轻松两剑摘了萧确头颅的大人物,力气大,正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下来的第二反应是:王公子明显是拒绝了自己拜师。原因吗,自己也看得出来。

虽然他极力掩饰,但是自己这些年也收过不少徒弟,明白是怎么回事。

有些小徒弟,人品很好,尊师重道,又勤奋,但是自己也真是没办法,资质差,怎么教都学不会。

王大卫看自己的眼神,跟自己看那些小徒弟的眼神是一模一样的。

喻喜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比先祖差得很远,这半辈子靠的就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大概是不够修习避雷神术的。

不过不要紧,自己有两个儿子,三个侄子,总不能全是笨蛋。全是也没关系,以后还会有孙子......

想到这里,恭恭敬敬站到王大卫身侧。这是自居弟子的意思,您收不收我当徒弟是您的事儿,我把不把您当师父是我的事儿。

哪怕您今后再也不传授半点儿学问,只凭今天讲的这些,就足够了。

王大卫哪懂这些站位的礼节,只当这事告一段落,转头看向最后一位“陌生人”。

冯汤正要开口,“陌生人”主动上前自我介绍:“在下姓董,名群。寒家自高祖起,一直在汴梁营造行里讨一口饭食。

当年喻大匠督造木塔的时候,家祖就在喻大匠手下出力。这百十年来......”

董群口若悬河,说个不停。王大卫不住地点头应和,只是,他总觉得董群看他的眼神怪怪的。

倒也不是什么恶意,也不是喻喜那种想要拜师的意思,反正就是......怪怪的。

王大卫当然猜不透是怎么回事,他那天若没有忙着去杀人报仇,而是去七哥汤饼店逛一圈,此刻就不会奇怪了。

总算等到董群结束了自我介绍,王大卫引着众人,围着一张长案落座。

喻喜没坐下,而是站到王大卫的侧后方,这下王大卫感到不对劲了:马上要说四轮车了,你是主角,你站那儿,我岂不是老要回头。

正要想个办法让喻喜坐过去,冯汤抢先开口:“诸位,正事开始之前,容在下先办一件小事儿。

公子,这是地契,按您的要求,是红契,所以还需要您在这里签下名字。”

“这么快!”王大卫很惊讶,不是都说古代效率很低吗,看来网络是真不靠谱啊。

“公子您可别这么说。我这先收佣金,后办地契,已经够让同行笑话的了。”冯汤说得谦虚,其实是狠狠捧了一把王大卫。

实际上根本没人笑话他,羡慕嫉妒恨的倒不少。

王大卫很受用,提笔写下名字。冯汤接过地契,又放到二掌柜李成面前。

李成起身,拱手施礼:“原本应该是由我们大掌柜的作保人才合适,可是昨天王二郎一连作了两首词,大掌柜实在太高兴,结果就喝多了。

现在怎么叫都叫不醒,只好由在下代为作保,还请公子见谅!”

“有劳了。”王大卫对古代房地产交易规则完全不懂,连需要保人这事儿都压根不知道,也不在乎谁来做。

反倒是李成说起王二郎,让王大卫心里惊呼:靠,忘了一干净。

李成得了允许,提笔写下名字,又掏出一枚印章,印在名字下面,最后将地契交给冯汤。

冯汤将地契收起:“只差最后一步,稍后在下去一趟开封府,今晚之前必定办妥。”

说完,和李成一起落座。看得出来,两人谁都没打算走。

王大卫也不在乎:“那咱们就说说四轮车的事儿。不过我得先去叫个人,请诸位稍候。”说完出了正房,直奔东厢房。

“猴子,猴子。起床了,太阳都照屁股了。”

连叫数声,东厢房里传出回音:“唉。起了,起了。催命啊!讨债的都没你这么勤快......”

声音突然顿住,接着是一阵稀里哗啦的乱响,东厢房房门突然打开。

王厚一身酒气,胡乱披着一件外衣,眼角挂着两颗巨大的眼屎,嚷道:“不对啊!我记得你昨天好像已经买好地了。怎么还叫?”

“四轮车啊!”

“啥四轮车?”

“你都忘了?那你回去睡个小回笼吧!”

“等等,我想起来了。这么早?”

“不早了。谁象你啊?”

“等我,一定等我啊!”说罢,王厚转身进屋,里面又是一阵乱响。

“快点儿啊!都等你呢。麻利点儿。”

很快,王厚再次出现在门口。脸也洗了,衣服也换了,精神抖擞,判若两人。看得王大卫目瞪口呆。

王厚迈步走向正房,回头对发愣的王大卫:“快点儿啊!都等你呢。麻利点儿。”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欢乐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