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402集:《全球种业基因的伦理共享协议》

种子的平等权

雨季的刚果盆地弥漫着潮湿的腐殖土气息,阿金·姆巴卡在自家玉米地里蹲了半小时,指尖捻起的玉米粒还是干瘪发皱的。他抬头望向不远处的跨国种业公司“先正达”的试验田,那里的玉米秆粗壮得能撑起孩童,饱满的果穗垂得压弯了茎秆——那是他种了五年也没能得到的“黄金种子”。

“姆巴卡,今年的种子还买吗?”邻居卡鲁提着空麻袋路过,声音里满是无奈。去年,他们花光积蓄买了“先正达”的杂交玉米种,收成确实翻了倍,可种子结出的玉米无法留种,今年若不继续买新种,地里就只能种回传统老品种,亩产连杂交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阿金攥紧了手里的老玉米,那是他爷爷传下来的种子,颗粒小却耐旱,曾陪着他们熬过两次干旱,可如今在“高产杂交种”的挤压下,老种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在日内瓦的全球粮食安全会议上,中国农业科学家周明正对着大屏幕上的数据皱眉。屏幕上显示,全球TOP5的跨国种业公司控制了70%的优质作物基因专利,其中“先正达”“孟山都”等企业,将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种业市场牢牢攥在手里: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设计“一次性种子”,让作物结出的种子失去繁殖能力;将抗除草剂、抗虫等优质基因整合到杂交种里,再以高价卖给农民;更甚者,通过专利壁垒阻止发展中国家自主培育相似品种。

“上周,赞比亚有个村庄因为买不起新种,全村颗粒无收。”周明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我们不能让种子成为少数公司敛财的工具,粮食安全的自主权,必须掌握在每个国家自己手里。”他身后的团队成员立刻调出一份报告:过去十年,依赖跨国种业公司种子的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额增长了45%,而自主培育品种的国家,粮食自给率平均提高了22%。

这份数据刺痛了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心。肯尼亚农业部长当场举手:“我们有适合本地气候的抗旱高粱,可因为没有优质基因资源,产量一直上不去。跨国公司愿意提供基因授权,但费用是我们年度农业预算的三分之一——我们付不起。”

周明团队早已料到这种困境,他们连夜起草的《种业基因伦理共享协议》初稿,此刻正传到每位代表手中。协议里明确了三条核心原则:各国需向全球基因库开放非专利性作物基因,让发展中国家能免费获取基础优质基因;专利基因授权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成本价 分期支付”政策,禁止漫天要价;绝对禁止通过基因编辑设计“一次性种子”,保障农民的留种权。

消息传到“先正达”总部,CEO艾伦·怀特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他们这是在断我们的财路!”艾伦将协议初稿摔在桌上,“非洲市场的专利授权费占我们年度利润的20%,要是按成本价算,我们至少损失15亿美元。”高管们纷纷附和,有人提出要通过游说阻止协议通过,有人建议暂停对不支持协议国家的种子供应。

可周明团队早有准备。他们联合巴西、印度等农业大国,收集了跨国种业公司滥用专利的证据:在印度,有农民因买不起高价种子而自杀;在阿根廷,跨国公司因当地农民留种,起诉了上千户家庭。这些案例被整理成纪录片,在会议期间循环播放。当画面里出现阿金捧着干瘪玉米流泪的场景时,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发达国家代表,也开始动摇。

协议谈判的关键卡在了“专利基因授权成本”上。艾伦坚持“成本价需包含研发投入的30%”,周明却拿出了跨国公司的研发费用明细:过去五年,“先正达”的研发投入中,有60%用于改进欧美市场的经济作物品种,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抗旱、抗贫瘠作物研发,仅占5%。“既然针对他们的研发投入有限,为何要让他们承担高额成本?”周明的反问让艾伦哑口无言。最终,双方达成共识:专利基因对发展中国家的授权成本,仅包含直接研发费用的10%,且允许分三年支付。

解决了专利问题,“留种权”的争议又浮出水面。孟山都的代表辩解:“设计一次性种子是为了防止农民使用劣质种子,影响产量。”周明当场请来了阿金,通过视频连线,阿金展示了自己留种的老玉米:“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种的种子,它或许产量不高,但能在干旱时活下来。如果连留种的权利都没有,我们就像被绑在跨国公司的战车上,他们说涨钱就涨钱,说断供就断供——我们的命,不能攥在别人手里。”

阿金的话让会场陷入沉默。最终,协议明确禁止“一次性种子”的研发与销售,要求所有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种子,必须具备自然繁殖能力。同时,周明团队还提出设立“种业技术援助基金”,由发达国家和跨国种业公司按比例出资,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土育种实验室,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协议通过那天,周明第一时间给阿金打了电话。“以后,你们可以用全球基因库的优质基因,改良自己的老玉米了。”电话那头,阿金的声音带着哽咽:“真的吗?那我女儿以后就不用再饿肚子了?”周明笑着点头,转头看到团队成员正在打包第一批援助设备——里面有基因测序仪、育种温室的搭建材料,还有一份详细的抗旱玉米育种指南。

半年后,周明来到刚果盆地。阿金的玉米地里,新培育的“刚果抗旱1号”已经长到了一人高,果穗饱满,颗粒圆润。阿金拉着周明的手,走到地头的小土坡上,指着远处一片新的试验田:“那是我们村自己的育种田,有五个品种正在试种,都是用全球基因库的基因改良的——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好种子了。”

在试验田的入口,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用当地语言和中文写着:“种子没有国界,粮食安全属于每一个人。”周明看着木牌,想起协议签署时的场景——当所有代表在协议上签字时,他们签下的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对全球粮食平等的承诺。

此刻,夕阳洒在玉米地里,金色的光裹着玉米的清香,风吹过,玉米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与平等的故事。阿金弯腰摘下一个玉米,剥开外皮,递给周明:“尝尝,这是我们自己的种子结的玉米,比跨国公司的种子甜多了。”周明咬下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他知道,这是种子平等权结出的第一颗甜果,而未来,这样的甜果,会在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上生长。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