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280集:《星际通信的伦理准则》

深空回响

陈望舒的指尖在控制台上悬停了三毫米。屏幕上跳动的绿色脉冲信号像一颗不安分的心脏,每一次起伏都对应着二十光年外的某个星系——那是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首个位于宜居带的超级地球,被命名为“希望星”。

“发送序列已校验完毕。”助理林夏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只要您按下确认键,这组包含地球坐标、人类基因图谱和巴赫《马太受难曲》的信号,将在七十年后抵达目标星系。”

陈望舒的拇指关节泛白。作为国家射电天文台的首席科学家,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十五年。但此刻耳机里突然传来的杂音让他猛地缩回手——那是全球科技伦理仲裁中心的紧急加密信号。

“陈教授,立即终止发射程序。”通讯器里的声音来自仲裁中心主席伊娃·罗斯托娃,这位曾获诺贝尔奖的天体物理学家此刻语气严厉,“根据两小时前生效的《星际通信伦理准则》第3.1条,任何星际信号必须经过全球科学家委员会投票通过。”

陈望舒扯下耳机,实验室里的欢呼声戛然而止。“这是荒谬的!”他指着屏幕上的星图,“希望星的窗口期每11.7年才出现一次,等你们走完投票流程,黄花菜都凉了!”

林夏悄悄调出实时新闻,全息投影里正播放着联合国大会的现场画面。五十个国家的代表刚刚在《星际通信伦理准则》上签字,准则封面的烫金标题下,用七种语言写着同一句话:“人类有权发出声音,但无权替文明冒险。”

“十五年前‘阿雷西博信息’的教训还不够吗?”伊娃的影像出现在主控台上方,她身后的书架上摆着一本磨损严重的《宇宙接触伦理导论》,“当年我们向M13球状星团发送信号时,从未想过那串简单的二进制代码,可能被解读为‘具有侵略性的智慧种族’。”

陈望舒的目光落在实验室角落的青铜雕塑上——那是1974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缩微模型。当年科学家们以为用质数、DNA结构和太阳系坐标组成的信号足够友好,直到十年前SETI(地外文明搜索计划)收到来自M13的模糊回应,信号里反复出现的三角形图案,被军方解读为警告标志。

“可这次不一样。”陈望舒调出信号数据包,“我们加入了脉冲星定位系统,能精确标注地球在银河系的位置;用斐波那契数列编码的人类文明史,从钻木取火到登陆月球,每个节点都带着和平符号。”

“‘和平’是人类的定义。”伊娃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滑动,调出三十年前的火星探测器数据,“我们曾以为在火星车着陆器上刻下的地球图像是友好示意,直到发现那图像在某些光谱下呈现出类似掠食动物的轮廓。不同文明的符号系统可能存在致命误解。”

实验室的玻璃墙外,记者们已经架起长枪短炮。头条新闻的标题刺痛了陈望舒的眼睛:《中国科学家欲突破星际伦理红线?》。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冰岛参加的星际通信伦理研讨会,那位因纽特长老摸着海豹皮大衣说的话:“在我们的传说里,对着冰原大喊的人,既要准备迎接朋友,也要准备面对暴风雪。”

“投票系统已经激活。”伊娃的声音缓和下来,“全球782位具备星际通信资质的科学家将在48小时内完成投票。在此期间,你们可以完善信号内容,但绝不能擅自发射。”

林夏突然惊呼一声,她的终端收到了来自国际空间站的数据流。欧洲航天局刚刚发布公告:他们的“雅典娜”探测器在希望星轨道发现了疑似人工建造的环形结构。

“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抓紧时间!”陈望舒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那可能是外星文明的空间站,他们或许正在等待我们的信号。”

伊娃沉默了片刻,调出环形结构的光谱分析报告:“更可能是自然形成的硅基结晶环。但我同意这增加了信号的价值——正因如此,才更需要谨慎。”她点开全球科学家数据库,中国有108位符合投票资质的科学家,“你们可以向他们陈述发送信号的理由,但不能施加任何影响。”

接下来的48小时,陈望舒和团队成员几乎没合眼。他们制作了三十分钟的演示视频,详细解释信号的编码逻辑:用脉冲星频率作为“宇宙时钟”,以碳元素的核磁共振频率作为“生命密码”,最后用太阳系行星的轨道共振周期组成“邀请函”。

“我们必须强调,信号里没有任何关于武器、能源或资源的信息。”林夏在视频结尾加上了一段蓝鲸的歌声,“动物的声音最能体现非攻击性。”

投票开始后的第一个12小时,支持率只有37%。反对票主要来自SETI的老科学家们,他们经历过1984年的“Wow!信号”事件——那个持续72秒的强信号至今无法解释,却让人类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陷入被外星文明监视的恐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害怕重蹈覆辙。”陈望舒看着实时更新的投票地图,北美地区的反对率高达61%,“但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有完整的应对预案。”他调出《星际通信应急响应手册》,其中第5章详细规定了收到外星回应后的三级预案:首先由全球科学家委员会解读,再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最后由所有成员国投票决定是否回应。

第二天清晨,支持率突然开始攀升。原来印度科学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他们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十万种外星文明可能的解读方式,结果显示陈望舒团队设计的信号被误读为敌意的概率低于0.3%。

“关键在于那个自毁程序。”林夏指着信号包的最后一段代码,“如果对方表现出任何敌意,信号会自动触发自毁序列,删除所有关于地球位置的精确信息。”

投票截止前两小时,支持率达到了51%——刚好超过通过所需的半数。陈望舒长舒一口气,却发现伊娃的通讯请求正在闪烁。

“恭喜,但还有最后一道程序。”伊娃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她身后是联合国大会堂,“根据准则第5.2条,所有通过的星际信号必须接受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最终评估。”

审查委员会由五位成员组成: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一位伦理学家,一位科幻作家,一位国际律师,还有一位土着部落长老。他们的问题尖锐而深入。

“如果外星文明比我们落后,我们的信号会不会干扰他们的自然发展?”伦理学家引用了《星际迷航》中的“最高指导原则”。

陈望舒早有准备:“信号的强度设置在‘最低可探测’级别,只有达到Ⅱ型文明(能够利用恒星全部能量)的外星种族才能接收和解码。这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文明程度来理解我们的善意。”

科幻作家提出的问题更棘手:“你们怎么保证信号不会被恶意文明截获?比如某个正在星际间游荡的掠夺性种族。”

“因为我们使用了定向发射,波束宽度只有0.03度。”林夏调出射电望远镜的指向参数,“除非他们正好位于希望星方向,否则根本无法接收。而根据我们的观测,那片区域没有任何可疑的星际飞行器。”

土着长老的问题最简单也最深刻:“你们想从这次通信中得到什么?”

陈望舒沉默了很久,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夏夜躺在竹床上看星星的场景。外婆总说,星星是祖先的眼睛,它们在看着我们。

“我们想知道,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是否有和我们一样仰望星空的生命。”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审查委员耳中,“不是为了资源,不是为了征服,只是想打个招呼——‘你好,我们在这里’。”

审查委员会最终全票通过。当伊娃宣布这个结果时,实验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陈望舒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墙上的时钟指向2047年6月15日14时30分——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地球问候日”。

信号以光速飞向希望星,七十年后才能抵达。陈望舒知道自己或许等不到回应,但他并不遗憾。在准则签署仪式上,伊娃说过的话此刻在他脑海中回响:“真正重要的不是是否能收到回应,而是人类学会了用负责任的方式表达自己。”

发射结束后,林夏在数据库里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给七十年后的信”。陈望舒写下第一句话:“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们的信号可能已经抵达希望星。无论收到什么回应,请记住——好奇是文明的动力,而敬畏是文明的底线。”

窗外,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射电望远镜的馈源舱上,像一枚巨大的银色眼睛,正温柔地注视着宇宙的深处。在它周围,来自全球的记者们正在收拾设备,他们的新闻标题已经拟好:《人类发出负责任的问候》。

而在距离地球二十光年的地方,希望星正静静地旋转着。它不知道,一个承载着人类善意与审慎的信号,正在跨越星际空间,朝着它的方向飞来。这个信号里没有野心,没有恐惧,只有一个文明对宇宙的敬畏,和对同类的期盼。

就像远古时代,两个相邻部落的族人第一次相遇时,举起的不是武器,而是手中的果实。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