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276集:《预测性技术的伦理约束》

预知者的枷锁

一、啼哭中的预警

消毒水的气味还没散尽,监护仪的蜂鸣声突然尖锐起来。林墨冲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时,看见护士正手忙脚乱地给保温箱里的婴儿戴氧气面罩。这个出生刚满十二小时的男婴胸廓剧烈起伏,脸色像褪了色的纸。

“心率骤降!准备肾上腺素!”值班医生的声音带着颤音。

林墨的目光却死死盯住墙面上跳动的数据流。那是“先知”系统的实时监测界面,红色警告框已经闪烁了三分十七秒——就在十分钟前,系统向她的终端推送了预警:“新生儿ID-A739,先天性心肌致密化不全概率91.2%,建议立即进行心肌酶谱检测。”

她当时正在处理另一起青少年暴力预警的复核申请,随手把这条提示标记为“待处理”。现在想来,那红色的警告像极了婴儿此刻发紫的嘴唇。

“查过家族病史吗?”林墨的声音有些发紧。

“父母都是普通职员,否认心脏病史。”护士递过来的病历上,家族病史一栏干干净净。

监护仪的警报声突然变调,变成持续的长鸣。林墨看着那条平直的心率线,突然想起三年前在系统上线仪式上,院长拍着她的肩膀说的话:“小林啊,这系统可是能救命的。”

三天后,男婴的父母在病房走廊拦住了林墨。母亲抱着裹在襁褓里的孩子,父亲手里捏着一份打印出来的先知系统日志,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你们早就知道?”男人的声音嘶哑,“系统提前十分钟就预警了,为什么不早点处理?”

林墨的喉结动了动,没能说出话来。她身后的电子屏正在播放先知系统的宣传片,画面里的AI像温柔的天使,用数据流编织出保护人类的羽翼。

“我们要投诉。”女人的眼泪滴在孩子熟睡的脸上,“你们凭什么拿着我孩子的命,当系统升级的试验品?”

那天下午,林墨把自己锁在办公室,翻出了那份被遗忘在抽屉深处的文件。《预测伦理三原则(草案)》的封面上,她的签名还带着刚入职时的青涩。第三条用红笔圈着:个人有权知晓并反驳预测结论。

而那个叫A739的婴儿,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十二个小时里,连被通知自己可能死亡的权利都没有。

二、算法里的阴影

陈默第一次见到先知系统的预测报告时,正在拆快递。那份印着“最高机密”的文件从门缝里滑进来,恰好落在他刚买的榴莲千层上。奶油被压出丑陋的褶皱,像极了报告上他的侧脸照片。

“陈默,28岁,软件工程师。暴力犯罪风险评估:89.7%。高风险行为特征:独居、社交圈狭窄、近三个月网购刀具三次。”

他捏着报告冲进社区警务室时,李警官正在给盆栽浇水。绿萝的叶子上还挂着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这什么意思?”陈默把报告拍在桌上,咖啡渍在“暴力犯罪”四个字上晕开,“就因为我买了几把水果刀,就成了潜在罪犯?”

李警官慢悠悠地转过身,手指在键盘上敲了敲。屏幕上跳出陈默的消费记录:三月十七日,陶瓷刀;四月五日,折叠刀;五月二日,十八厘米长的厨房切片刀。

“系统不会平白无故预警。”李警官指着屏幕角落的红色数字,“你上周在论坛搜索‘如何快速切断防盗网’,这也是触发高风险评分的因素之一。”

陈默的后背突然沁出冷汗。他确实搜过,但那是因为租的房子防盗网生锈,想自己动手更换。现在这些碎片化的行为,被算法拼接成了犯罪预备的证据链。

“我有权知道系统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他想起新闻里说过的预测伦理原则,声音却有些发虚。

李警官叹了口气,调出另一份文件。密密麻麻的参数像蚂蚁一样爬满屏幕,陈默只认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购物记录。中间的决策逻辑被模糊处理成“模型黑箱运算结果”,像一块遮羞布,盖住了算法真正的思考过程。

“简单来说,”李警官合上电脑,“系统认为你有89.7%的概率在未来六个月内实施暴力犯罪。在这期间,社区会对你进行‘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的具体表现是:每天三次的上门查访,手机里被强制安装的定位APP,以及公司领导意味深长的谈话。陈默的工位被调到了监控最密集的角落,曾经一起打游戏的同事开始刻意避开他,连楼下便利店的老板都会在他买泡面时多刷一遍身份证。

第五周的周五,陈默在下班路上被三个蒙面人堵在巷子里。他们没抢钱,只是把他按在地上揍了一顿,嘴里骂着“潜在的杀人犯”。报警后,警察调取了监控,画面里的巷口刚好是监控盲区。

“可能是居民自发的治安维护。”李警官在电话里说,“毕竟大家都很害怕。”

陈默看着镜子里自己青肿的脸,突然笑了。他打开购物软件,把收藏夹里的刀具全部删除,然后下单了一面全身镜。镜子送到那天,他对着里面的人看了很久,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神里,真的开始有了仇恨的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会议室里的交锋

张教授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每一次触碰都像在撕扯什么。屏幕上是先知系统最新的疾病预测模型,红色的高危区域像蔓延的病毒,覆盖了整个城西老区。

“肺癌风险预测准确率92.3%,乳腺癌88.7%,糖尿病91.5%。”他把平板推到会议桌中央,“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提前五年干预,挽救至少三万人的生命。”

林墨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小字上:数据来源包括居民用电模式、垃圾成分分析、社交网络语言特征。她想起上周收到的投诉,有老人发现自家的智能电表每十五分钟就会上传一次数据,而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数据采集有没有经过居民同意?”她的笔尖在笔记本上悬停。

张教授嗤笑一声:“林主任,防疫需要全民配合,公共卫生项目没必要事事征求同意。就像你不会问流感病毒愿不愿意被隔离。”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笑声。林墨看着这些穿着白大褂的专家,突然觉得他们的眼睛里少了点什么。她翻开文件夹,抽出那份《预测伦理三原则》的正式版,推到桌子对面。

“第二条:预测数据必须匿名化。”她指着加粗的字体,“现在系统能通过垃圾成分反推具体住户的饮食习惯,这已经超出了匿名化的范畴。”

“技术细节而已。”张教授挥手打断她,“我们需要的是结果,是拯救生命的效率。你知道等待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会耽误多少时间吗?”

争论持续了两个小时,最后院长敲了敲桌子:“折中方案。先对高危人群进行匿名提示,比如在社区公告栏发布健康预警,不点名具体个人。同时加快居民授权的签署工作。”

林墨走出会议室时,夕阳正把走廊染成橘红色。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陈默的投诉邮件。附件里是一段录音,社区网格员在劝说居民签署数据授权书时说:“签了对你好,不签的话,以后医院可能不接收你。”

她把录音转发给法务部,得到的回复是“话术略有不妥,但不涉及违法”。第二天上班,她在电梯里遇到张教授,对方手里拿着一份新的合作协议。

“和保险公司达成了合作。”张教授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他们愿意为高危人群提供定向保险,当然,保费会根据风险等级浮动。”

林墨的胃突然一阵抽搐。她想起那些住在城西老区的老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根本负担不起“风险等级浮动”的保费。

“这违反了第一条原则。”她按住电梯开门键,声音发颤,“禁止基于预测结果实施歧视性措施。”

张教授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林墨,你太理想化了。保险本质上就是风险定价,这不是歧视,是科学。”

电梯门缓缓合上,把两人隔开在两个世界。林墨看着门上映出的自己,突然觉得很陌生。三年前,她是第一个提出要给AI装上伦理枷锁的人,可现在,这枷锁似乎正一点点勒进她自己的脖子。

四、医院里的重逢

林墨在住院部走廊见到陈默时,差点没认出来。他瘦了很多,头发长到遮住眼睛,手腕上戴着医院的识别手环,上面用红笔写着“自杀风险评估87%”。

“来看朋友?”陈默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林墨摇摇头,指了指重症监护室的方向:“那个新生儿,A739,他又住院了。”

陈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玻璃后面,那个小小的婴儿正在保温箱里安静地睡着。他的胸口微微起伏,连接着各种监测仪器,数据流在屏幕上无声流淌。

“系统又预警了?”

“嗯,这次提前了三天。”林墨的声音有些干涩,“我们准备给他做心脏手术。”

陈默笑了笑:“那挺好的,总算有用对的时候。”他顿了顿,低头看着自己的手环,“你知道吗?我现在看到红色就害怕。系统把我的暴力风险评估调到91%了,因为我打了投诉电话。”

林墨的手指蜷缩起来:“对不起,我们正在完善申诉机制。”

“完善?”陈默突然提高了声音,引得护士投来警惕的目光,“你们知道我因为那个评估丢了工作吗?知道我妈被邻居指指点点,高血压犯了住院吗?知道我现在走在路上,别人都像看瘟疫一样躲着我吗?”

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带着哭腔:“最可怕的是,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也许系统是对的。也许我天生就是个坏人,就该被这样对待。”

林墨看着他通红的眼睛,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先知系统的原型。那时它还只是个在实验室里运行的程序,开发者说,要让它成为守护人类的盾牌。可现在这盾牌,怎么就变成了伤人的利器?

“我能帮你做什么?”她问。

陈默沉默了很久,指着重症监护室:“别让那个孩子,以后变成我这样。”

那天下午,林墨在办公室里待了很久。她调出了所有关于预测伦理的文献,从最早的科幻小说到最新的学术论文,发现所有的讨论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当技术能预知未来,人类该如何保持对生命的敬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打开空白文档,开始重新撰写《预测伦理三原则》的补充条款。这一次,她没有用冰冷的法律术语,而是写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能预知未来的AI,它看到了很多危险,却忘了问人类,是否愿意用自由换取安全。

五、阳光下的测试

城西老区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新贴出来的通知上,没有刺眼的红色预警,只有一张蓝色的地图,用不同深浅的颜色标注着区域健康风险,旁边放着十几个意见箱。

“这是新的试点方案。”林墨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手里拿着扩音器,“我们不会公布具体个人的预测结果,只会发布区域趋势分析。如果您想知道自己的健康风险评估,可以凭身份证在社区服务中心查询,并且有权要求专家进行解读和复核。”

人群里有人举手:“那数据是怎么来的?我们不签同意书,你们还能采集吗?”

“不能。”林墨的声音很坚定,“从今天起,所有数据采集必须经过本人同意,并且可以随时撤回授权。我们在每个小区都设置了数据授权点,会有专人解释采集的范围和用途。”

台下议论纷纷,有人质疑,有人好奇,也有人露出了欣慰的表情。陈默站在人群后面,看着林墨被阳光照亮的侧脸,突然觉得心里某个紧绷的地方松动了。

他昨天收到了社区发来的道歉信,还有一份新的工作邀请。虽然只是个超市理货员的职位,但老板在电话里说:“我不管什么系统评估,我看你简历上写着会修电脑,我们正好缺个懂技术的。”

一周后,陈默在超市整理货架时,遇到了张教授。老人正在挑选降压药,手里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健康评估报告。

“这东西现在能看懂了。”教授指着报告上的图表,“还有专家打电话给我解释,说我的风险主要来自熬夜,不是什么遗传因素。”

陈默笑了笑:“那您可得少熬夜。”

“是啊。”教授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算法比人可靠,现在才明白,再厉害的系统,也比不上自己对身体的了解。”

他们说话的时候,超市的广播里正在播放新闻:先知系统的犯罪预测模块进行了重大升级,将不再对个人进行风险评级,转而用于分析区域安全趋势,并且所有决策都必须经过人工复核。

陈默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却没有人因为害怕某个看不见的评估而互相提防。他想起林墨说过的话,预测技术真正的价值,不是告诉人们未来会怎样,而是给了人们改变未来的机会。

重症监护室里,那个叫A739的婴儿已经能自主呼吸了。林墨站在保温箱外,看着他小小的手抓住医生的手指,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系统的最新报告显示,他未来患心脏病的概率降到了3%,但林墨知道,这个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有机会自己去书写人生,而不是被一串冰冷的数字定义。

她拿出手机,给陈美发了条信息:“新的伦理条款通过了,第三条加了一句:预测结果不能替代人的选择。”

很快收到了回复,只有一个笑脸的表情。林墨看着窗外的阳光,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老师在伦理课上说的话:科技的进步,应该让世界更温暖,而不是更冰冷。

先知系统还在运行,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它学会了沉默,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尊重那些它无法理解的人类情感。就像现在,它预测到明天会下雨,却不会强迫每个人都带伞。

因为自由,本来就该包括淋雨的权利。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