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十集:暗中较劲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第十集:暗中较劲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5 14:08:4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暗战江淮

1941年霜降,南京颐和路的梧桐叶铺了满地。陈其业捏着那份盖着“华中派遣军”火漆印的嘉奖令,指腹在“杜志远”三个字上碾出褶皱。三天前,这个曾经的黄埔同窗又用渔船从崇明岛运出两百箱奎宁,此刻正被《中央日报》赞为“暗线英雄”。

第一章 毒计初现

“大东亚共荣圈容不得蛀虫。”梅机关课长木村次郎的军刀在地图上敲出闷响,“陈桑,你曾是京沪航务处的稽查科长,该知道这些补给线的命脉在哪里。”

陈其业望着地图上星罗棋布的蓝点——那是三个月来杜志远成功运货的坐标。指尖停在长江支流交汇处:“芜湖米帮、镇江盐商、还有淀山湖的渔民合作社。表面是民间商队,实则用‘三段转运法’:先由小船走内河到中转站,再换商船挂洋旗过封锁线,最后由游击队接货进山。”

木村的镜片闪过冷光:“你的意思是?”

“斩草除根。”陈其业抽出红笔,在“芜湖裕丰米行”画了个猩红的叉,“这些中转站看似独立,实则都用‘江豚’作为联络暗号。只要端掉三个核心据点,就能让整条线瘫痪。”

第二章 血色芜湖

芜湖长街的秋雨浸着桂花香。杜志远的副手老吴蹲在米行后院,听着更漏声数到第三声,刚要揭开第三口米缸,前街突然传来枪托砸门的巨响。

“快!走水道!”他抓起藏在米堆里的密信,信纸上“潮平两岸阔”五个字浸着矾水——这是淀山湖的紧急信号。刚推开后窗,巷口的路灯突然全亮,二十几个戴袖标的伪警举着煤油灯围上来,领头的正是陈其业的副官李麻子。

枪战在狭小的天井里爆发。老吴的驳壳枪卡壳时,李麻子的枪管已经顶住他的眉心:“杜老大的货,藏在第几号米缸?”话音未落,后墙突然传来坍塌声——是接应的游击队炸开了青砖墙。老吴趁机撞翻米缸,雪白的大米混着磺胺粉撒了满地。

第三章 危局求生

上海法租界的阁楼里,杜志远对着斑驳的墙图皱眉。芜湖、镇江、南通三个中转站全遭血洗,被捕的十二名联络员里,有三个是他十年前在码头救过的兄弟。

“老杜,陈其业这次拿了日军的‘特高课密令’,”地下党交通员阿贞递来沾着雨水的情报,“连青帮的漕运码头都被监视了,现在长江主航道每艘船都要卸舱检查。”

杜志远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茅山山脉,忽然停在“丹阳湖”的蓝斑上。那里河汊纵横,芦苇荡能藏千艘渔船,更关键的是,湖西的新四军据点曾给他画过一张手绘地图,标着“废弃的明代漕渠可通溧水”。

“联络湖西的‘渔光团’,”他撕下半张《申报》,用米汤在广告栏写下“月黑见渔灯”,“让他们用采菱船伪装,每船藏五箱药品,分散走丹阳湖的芦苇巷。另外,让沪东纱厂的姐妹把药粉缝进棉纺品的线脚里,日军查货时只会看木箱,不会拆布疋。”

第四章 针锋相对

南京日本领事馆的地下室,陈其业盯着从芜湖米行搜出的残信。“潮平两岸阔”五个字在放大镜下泛着微光——是用江豚鱼油写的密语,对应长江流域的中转站。他忽然想起杜志远在黄埔时总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猛地在地图上的“南京浦口”画了个圈。

“木村课长,杜志远很可能利用浦口的‘日伪合办’货栈,”他指着长江北岸的据点,“表面给日军运煤炭,实则在夹层里藏药品。”

午夜的浦口码头,探照灯在江面扫出银链。陈其业带着宪兵队撬开第三艘货船的底舱,却只看见整齐码放的无烟煤。正要发火,船头突然传来骚动:几个搬运工的棉袄里掉出卷成烟卷的奎宁药片。

“八嘎!”他踢翻煤筐,却见煤灰里埋着半张路线图,箭头直指上游的安庆。当他带着船队连夜赶到时,安庆码头只有空荡荡的芦苇筏,江风送来远处的汽笛声——真正的货船正挂着“华中水电株式会社”的旗子,混在给日军送发电机的船队里顺流而下。

第五章 暗渡陈仓

丹阳湖的芦苇荡里飘着薄雾。杜志远蹲在采菱船头,看着女儿红的酒坛在水面轻轻摇晃——坛底用蜡封着盘尼西林。二十艘渔船呈雁形排列,船头坐着扮成渔妇的地下党成员,竹篓里的菱角堆得老高,正中央藏着用荷叶裹紧的药箱。

“来了。”船尾的老渔夫轻咳三声。三艘日军巡逻艇的马达声撕开晨雾,探照灯在芦苇间扫出雪亮的光路。杜志远向左侧船队比出三指——这是遇到检查时的“散花阵”。

第一艘渔船被截停。日军曹长用刺刀挑开菱角篓,突然盯着渔妇的围裙皱眉:“你的手,不像打鱼的。”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密集的枪声——是湖西游击队在袭击日军的了望塔。混乱中,二十艘渔船同时划向不同的芦苇巷,船尾拖出的菱角藤蔓缠住了巡逻艇的螺旋桨。

杜志远看着渐渐远去的火光,摸了摸藏在箬帽里的纸条。那是陈其业三天前让人“意外”掉落的假情报,说日军要重点清查丹阳湖的渔船,却不知他反其道而行之,用最危险的路线送出了最急需的药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六章 双面迷局

回到南京公馆,陈其业对着炭火盆冷笑。从安庆带回的“战利品”不过是几箱过期的阿司匹林,而木村刚才的电话里,已经有了不耐烦的枪响背景音——那是日军在处决办事不力的下级。

“科长,淀山湖传来消息,”李麻子递上浸着水渍的密信,“杜志远的人在收购旧渔网,说是要加固渔船。”

陈其业将信纸凑近油灯,看见右下角用鱼血点了三个小点——这是杜志远当年在长江航务局用的“水鬼暗语”,代表三条备用航线。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和杜志远一起勘察江淮水道时,对方曾说“最隐蔽的航线,往往藏在古人的智慧里”。

铺开《江南通志》,目光停在“胥溪运河”的条目上:这条连接太湖和长江的古老水道,因淤塞多年被世人遗忘,地图上只标着“可通小舟”。指尖重重敲在“高淳”的位置——那里既是日军的粮食仓库,也是杜志远老家的所在地。

“通知清水大队长,”他穿上呢子大衣,“明天拂晓,突袭高淳老街,重点检查‘杜氏宗祠’的地窖。另外,派两艘炮艇堵住胥溪运河的入江口,我倒要看看,杜志远这次怎么飞。”

尾声:雾起江淮

高淳老街的晨雾里,杜志远看着宗祠天井里的古井,听着井下传来的挖石声。三天前他带着十几个青壮,用三夜时间挖通了古井到后街的地道,此刻第一箱药品正顺着竹篮往下送。

“老东家,前街有鬼子!”守在巷口的少年气喘吁吁。杜志远摸了摸腰间的勃朗宁,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汽笛声——是挂着英国旗的太古轮船公司货船,正鸣笛通过长江主航道。

“走!”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最后一箱药品刚吊入井底,前街就传来砸门声。当陈其业带着宪兵冲进宗祠时,只见供桌上摆着杜家先祖的牌位,香炉里的檀香混着硝烟味,在晨雾中袅袅升起。

“杜志远!”他踢翻雕花供桌,却发现地窖入口早已用青砖封死,墙根处留着半片鱼形玉佩——那是他们当年在黄埔结拜时的信物。远处传来轮船的汽笛声,陈其业突然明白,杜志远这次用的是“明修栈道”之计: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走胥溪运河,实则让货船混在洋商船队里,借着国际法的庇护堂而皇之通过封锁线。

暮色中的长江上,杜志远站在“太古号”的甲板,看着身后渐渐缩小的南京城。衣袋里的密信写着:陈其业已升任汪伪航运总署稽查总长,不日将赴上海就职。他摸了摸藏在罗盘夹层里的新路线图——那是地下党刚开辟的“运河支线”,从太湖经嘉兴到杭州,沿途用茶楼、当铺作为新的中转站。

江风带来远处的枪声,杜志远知道,这场看不见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两个曾在黄埔江边纵论天下的少年,如今一个在阳光下为民族续命,一个在阴影里为虎作伥,命运的河流,终究在时代的漩涡里分岔成截然不同的走向。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