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 > 第173章 换购

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 第173章 换购

作者:妙蛙种子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5 13:40:1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望南堡外墙下的集市,喧嚣鼎沸,弥漫着尘土、汗臭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绝望气息。林栖、沈云墨和赵石选定的角落,很快便吸引了形形色色的目光。

最先凑上来的是那个干瘦老者,他眼睛死死盯着那罐打开了一条缝隙的花香盐,喉结上下滚动。“小……小兄弟,这盐,怎么换?”他声音沙哑,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沈云墨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努力压下心中的紧张,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老丈,这是家里特制的香盐,味道纯,不涩口。想换点厚实的棉布,或者治风寒止血的成药,上好的磨刀石也行。”

老者脸上露出难色,搓着手:“布……布匹金贵啊。成药更是难得。磨刀石,我……我只有这块随身带的,你看……”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巴掌大、磨损严重的青石。

沈云墨看了一眼,摇摇头:“老丈,这石头怕是磨不动我们的铁器。对不住了。”

老者叹了口气,恋恋不舍地看了盐罐一眼,悻悻走开了。

接着是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她怯生生地指着那张柔软的獐子皮:“这个……这个能换点黍米吗?孩子饿……”她怀里的孩子蔫蔫地,小脸蜡黄。

赵石有些不忍,看向林栖。林栖微微摇头。沈云墨硬起心肠道:“大嫂,我们不要粮食,只想换刚才说的那些东西。”

妇人眼眶一红,低头抱着孩子默默离开了。

这时,那几个一直在不远处观望的汉子互相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个脸上带疤、身材粗壮的走了过来,大大咧咧地踢了踢铺在地上的皮子:“喂,小子,这皮子不错啊。还有这盐,爷们儿要了,开个价吧!”语气带着一股蛮横。

沈云墨心里一紧,但还是稳住心神:“这位大哥,我们只换东西,不卖钱。想要的话,拿棉布、药材或者好铁器来换。”

刀疤脸嗤笑一声:“嘿,还挺横?知道这地界谁说了算吗?识相的,把这罐盐和皮子孝敬给爷,保你们在这集市平安无事。”说着,伸手就要去拿那罐盐。

一直沉默得像块石头的赵石猛地踏前一步,壮实的身躯像一堵墙挡在摊子前,他虽然没说话,但紧握的拳头和瞪视的眼神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凶悍。他本就力气大,这段时间跟着周砚打熬身体,气势更足。

刀疤脸的手僵在半空,他打量了一下赵石,又瞥了一眼始终冷眼旁观、手按在腰间短刃刀柄上的林栖。林栖的眼神平静,却像深潭一样让人看不透底细,那股子山林里磨砺出的煞气隐隐散发出来。

刀疤脸心里打了个突,他混迹市井,最会看人下菜碟。眼前这三人,两个半大少年虽然青涩,但眼神清亮,不像普通流民,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冷面汉子更是透着危险。他掂量了一下,为了点盐和皮子招惹硬茬子不划算。

“哼,不识抬举!”刀疤脸悻悻地收回手,撂下一句狠话,带着几个同伴灰溜溜地钻进了人群。

这个小插曲让沈云墨松了口气,后背惊出了一层细汗。他看向林栖,林栖微不可查地点了下头,算是认可了他们刚才的应对。

经过这一遭,围观的人虽然还有,但明显谨慎了许多,真正有意向的人才会上前询问。一个穿着体面些、像是小掌柜模样的人拿起那个刻了缠枝纹的细颈陶瓶,仔细端详了半天,又轻轻敲击听声,眼中露出讶色:“这陶器……烧得不错啊,火候足,胎体也匀称,这花纹倒是别致。你们从哪儿来的?”

沈云墨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含糊道:“山里自家烧的。”

小掌柜也没多问,沉吟片刻:“这瓶子,我挺喜欢。想换什么?”

“厚棉布,或者铁匠用的好锉刀、凿子。”沈云墨立刻回道。

小掌柜想了想:“棉布我现在没有,锉刀和凿子……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你们等等。”他说完,转身挤进了人群。

等待的间隙,沈云墨和赵石也没闲着,仔细观察着这个混乱而真实的集市。他们看到有人用一小袋发黑的粗盐换走了半袋黍米;看到有人为了一根木柴争吵不休;也看到几个穿着号衣的兵丁大摇大摆地走过,摊主们纷纷低下头,敢怒不敢言。他们还特意留意了卖药材和工具的摊位,发现药材种类稀少且价格高得离谱,工具更是粗糙不堪,远远比不上周砚自己打制的。

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那小掌柜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布包。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两把崭新的、泛着金属光泽的扁平锉刀和一把小号的凿子。“看看,上好的精钢口,刚从南边来的货。换你这个瓶子,再加一小罐那种香盐,如何?”

沈云墨看向林栖,林栖目光扫过那几件工具,微微颔首。

“成!”沈云墨压下心中的喜悦,尽量平静地答应下来。他小心地将陶瓶和一小罐盐推过去,接过了那几件工具,入手沉甸甸的,质感确实不同。

首战告捷,虽然没换到最急需的布匹,但这几件工具正是周砚和沈槐急需的。三人都精神一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之后,他们又用一部分盐和另一张皮子,从一个看起来还算老实的老药农那里,换到了一些炮制好的三七粉末和一小包艾草。老药农看到花香盐时也很惊讶,仔细问了产地,沈云墨只含糊说是西边山里。

日头渐渐升高,集市上越发嘈杂闷热。带来的货物已所剩无几,换到了计划中的部分物品,也大致摸清了这里的物价和规则。林栖见好就收,低声道:“差不多了,该走了。”

三人迅速收拾好换来的东西和剩下的少量盐、皮子,重新背好行囊,像来时一样,低调地融入了熙攘的人群,朝着来时的方向撤离。

而此刻,远在山谷中的营地,也迎来了一个小小的技术突破。

工坊区内,炉火正红。周砚没有继续进行刀剑的淬火试验,而是将精力放在了解决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上——鼓风效率。

现有的牛皮风箱全靠人力拉动,效率低,且无法持续提供稳定的强风,这限制了炉温的进一步提升,也影响了钢铁的质量。沈云疏之前和他讨论过一种“往复式双风箱”的结构,利用杠杆原理,一人操作,可以交替鼓风,形成更连续的气流。

沈槐正带着几个少年,按照周砚画出的简单草图,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木料和皮革,尝试组装这个新物件。

“这里,这个活动的挡板一定要密封严实,漏气就白费功夫了。”周砚指着风箱内部的关键结构讲解道,“两边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阀门也要灵活,确保只能单向通气。”

阿昌和另一个少年负责打磨木制构件,确保光滑平整,减少摩擦。李老四则仔细地将裁剪好的牛皮浸泡软化,准备用来包裹风箱内壁和制作密封件。

“周头儿,这玩意真能比现在这个好用?”李老四一边忙活一边问,他现在对工坊里的任何新技术都充满好奇。

“云疏画的图,原理上应该没问题。”周砚语气肯定,“如果能成,以后炼一炉铁的时间能缩短小半,炉温也能更高,炼出来的铁水杂质更少,更容易出好钢。”

众人一听,干劲更足了。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的清香和皮革的味道,叮当的敲打声和少年们偶尔的交流声,汇成了一曲充满希望的劳动乐章。

与此同时,沈云疏则在指导阿禾和大丫进行另一项尝试——利用新造出的土纸,制作简单的记录本。

她们将大张的土纸裁剪成统一大小,用磨制光滑的薄木片做封面和封底,中间用结实的麻线进行穿孔缝合。虽然简陋,但比起之前零散的纸片,已经规整了许多。

“以后,周大哥记录的淬火数据,爹记录的物资消耗,赵叶记录的药材种类,都可以分别记在不同的本子上,查找起来就方便多了。”沈云疏一边演示如何装订,一边说道。

阿禾学得很认真,她发现自己在这些细致的手工活上很有天赋。大丫也在一旁帮忙递东西,小脸上满是专注。

王氏和春婶则忙着处理昨天狩猎到的一只山鸡和几只野兔,准备腌制一部分,另一部分用来改善伙食。炊烟袅袅,混合着食物的香气,给坚实的营地增添了几分温馨的生活气息。

黑子摇着尾巴在工坊和厨房之间跑来跑去,偶尔凑到沈云疏脚边蹭一蹭,又被工坊里新奇的玩意儿吸引过去。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充满活力。外出小队带走的担忧,化为了留守众人更加努力建设家园的动力。他们都知道,只有这个“根”扎得越深,越牢固,未来无论风雨,他们才有立足和回旋的余地。

当夕阳再次将天边染成橘红色时,林栖、沈云墨和赵石三人,正沿着隐秘的山路快速返回。他们带回了外界的信息和第一批珍贵的物资,也带回了对自身价值更清晰的认识。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