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 > 第133章 光与盐的刻度

水力舂米机稳定运行的规律槌音,如同一声声强劲的心跳,为洞穴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沈云疏并未沉溺于这份成功的喜悦。北面王参事营地那场刚刚平息的内讧,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她,安逸是生存最大的奢侈。必须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更快地壮大自身。

她的目光首先投向了团队赖以生存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制盐。目前依靠卤石和盐碱土提纯、日晒浓缩、最后熬煮结晶的工艺,虽然解决了有无问题,但效率低下,燃料消耗大,且产出的盐粒粗细不均,带有轻微的苦涩余味。春婶尝试加入干花熬制的“花香盐”改善了风味,但终究是小范围的调剂,无法满足整个团队长期的需求,更遑论作为未来可能用于交换的储备。

这一日,在舂米机规律的背景音中,沈云疏召集了负责制盐主要工作的春婶、王氏,以及心思细腻、手巧的赵叶。

“我们的盐,还不够好。”沈云疏开门见山,她取来一小撮刚刚结晶、颜色微黄、颗粒粗粝的盐,放在一块干净的陶片上,“你们看,杂质还很多,味道也不够纯正。长期食用,于身体无益。而且,熬煮太费柴火。”

春婶看着那盐,叹了口气:“姑娘说的是。老婆子我也知道这盐糙,可咱们这条件,能弄出盐来就不容易了,想再精细,难啊。”

王氏也点头附和,面露难色。

沈云疏却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洞穴一角堆放的、之前烧制陶器时剩余的少量细沙、木炭粉末,以及一些质地细腻的白垩土。“或许,我们有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她拿起一根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画了起来。

“这是……过滤的法子?”赵叶看着地上逐渐成型的图示,眼睛微微亮起。她记得沈云疏之前用沙子和炭布过滤饮用水,效果显着。

“不止是过滤。”沈云疏笔下不停,勾勒出几个上下连接的陶罐,罐与罐之间以中空竹管或带有细孔的陶片相连,“我们要做一个多级的净化装置。”她详细解释着构想:

第一级,用粗麻布包裹碎石和粗沙,初步过滤卤水中的泥沙和不溶物。

第二级,是关键。用一个内部填充了层层细沙和捣碎的木炭粉末的陶罐,进行深度吸附和过滤,去除更细微的杂质和部分导致苦涩的矿物。

第三级,则是利用白垩土。将初步净化后的卤水缓慢通过一个铺有白垩土颗粒的陶罐,利用其化学性质,进一步中和卤水中的酸性物质,改善口感。

“经过这三道净化,再拿去日晒浓缩,最后熬煮结晶,”沈云疏放下树枝,看着若有所思的三人,“得到的盐,应该会更白,更细,味道也更纯。”

春婶和王氏听得有些茫然,但赵叶却迅速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她兴奋地点头:“云疏姐,我明白了!就像熬药前要淘洗、筛选药材一样,层层去除不好的部分!这个法子肯定行!”

说干就干。沈云疏亲自设计过滤罐的结构,赵叶负责寻找和制备合适的过滤材料——她对于不同颗粒度的沙土和木炭的吸附能力有着惊人的直觉。春婶和王氏则负责制作连接用的竹管,并在陶片上钻出细密均匀的小孔。

李老四也被叫来帮忙,他力气大,负责将大块的木炭捣成符合要求的粉末,并将白垩土块敲打成均匀的小颗粒。他如今对于分配的任务毫无怨言,甚至带着一种被需要的积极。

制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个尝试组装的过滤系统,因为竹管与陶罐连接处密封不严,卤水大量泄漏。第二次,则因为木炭粉末过于细密,导致水流速度太慢,几乎堵塞。

沈云疏并不气馁,她带领着几人反复调整。用熬制的树胶混合黏土填补缝隙,改善密封性;调整各层过滤材料的颗粒大小和填充厚度,在净化效果和流速之间寻找平衡点。

几天后,一套由五个大小不一的陶罐通过竹管和带孔陶片串联起来的多级过滤装置,终于稳稳地架设在了靠近洞穴入口、通风良好的地方。沈云疏亲自将初步溶解、静置沉淀过的卤水,缓缓倒入最上层的碎石粗沙过滤罐中。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浑浊的卤水经过第一道过滤,变得略微澄清,流入第二级的沙炭过滤罐后,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了许多,再缓慢渗过第三级的白垩土层,最终从最底部的出口竹管中滴出的,已经是近乎无色透明的液体!

“天爷!这……这水变得这么清亮了!”春婶忍不住惊呼,用手沾了一点尝了尝,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嘿!那点子涩味真的淡了好多!”

接下来的日晒浓缩和熬煮结晶过程,似乎也变得更加顺利。经过深度净化的卤水,在阳光下蒸发得更快,熬煮时产生的泡沫和杂质也少了很多。当陶釜底部最终析出洁白的盐晶时,连一向沉稳的周砚都走过来仔细查看。

新制出的盐,细腻如雪,抓在手中干燥爽利,放入口中,只有纯粹而清新的咸味,再无半点苦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盐!”周砚言简意赅地评价道,眼中带着赞许看向沈云疏。

春婶更是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捧着那一小陶碗白雪般的细盐,如同捧着珍宝:“姑娘,这盐……这盐比官盐铺子里卖的都不差了!”

技术的突破带来的喜悦是巨大的。但沈云疏并未止步。她知道,知识的传承和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同样是生存的基石。

当晚,在一天劳作之后,洞穴中央的火塘燃得比往日更旺些。沈云疏没有让众人立刻休息,而是将团队里所有的年轻人——沈云墨、赵石、赵叶、石头、阿昌,甚至包括年纪稍小的阿禾和大丫,都召集到火边。连伤势渐愈、精神不错的周砚和习惯独处的林栖,也坐在了稍外围的地方。

沈云疏手中拿着的,不是武器,也不是工具,而是几根粗细均匀、被炭条涂黑的木棍,和一块她特意让沈槐打磨光滑的、浅色的石板。

“今天,我们不练武,也不做工。”沈云疏的声音在火光中显得温和而清晰,“我教大家认几个字,学一点数。”

人群中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认字?学数?这对他们这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人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阿姐,学这个……有什么用吗?”沈云墨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疑惑。

“有用。”沈云疏肯定地回答,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困惑的脸,“认识了字,我们就能看懂舆图,不会迷路;就能读懂前人留下的书籍,学会更多生存的本事,比如更好的医术,更精巧的工匠技艺。学会了数,我们就能清楚地计算存粮还能吃几天,狩猎的收获有多少,分配物资时才能更公平,建造工具时才能更精准。”

她拿起炭棍,在石板上画下第一个简单的符号——“水”。然后,又在一旁画了一道波浪线。

“这个字,念‘水’。旁边这个,是象形,也表示水。我们每日喝的水,河里流的水,都是它。”她耐心地解释着,又画下“火”、“木”、“石”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字,并配上简单的象形图案。

起初,少年们还有些拘谨和笨拙,但当沈云疏将抽象的字符与他们熟悉的实物联系起来,并用生动的故事讲述造字的缘由时,兴趣便被一点点激发出来。沈云墨学得最快,赵石则记得最牢,连阿禾和大丫,也用小树枝在地上歪歪扭扭地模仿着画那些图案。

接着,沈云疏又开始教他们最简单的计数和加减。她用小石子代表数量,演示着如何分配食物,如何计算陷阱的数量。

火光跳跃,将学习的身影拉长,投在岩壁上。少年们专注的神情,低声的念读,笨拙却认真的书写,构成了一幅与这求生之地格格不入、却又无比动人的画面。

周砚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他行走江湖多年,深知知识的力量。沈云疏此举,看似不急之务,实则是为团队埋下了最深厚的根基。林栖靠在阴影里,目光掠过石板上的字符,又落在沈云疏沉静而富有感染力的侧脸上,冷硬的嘴角似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动。

这一夜,洞穴里回响的不再仅仅是生存的挣扎之音,更添了一缕文明传承的微弱却坚韧的脉搏。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