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 第505章 百日阁老(十)

“……郑直,人品庸劣不为士论所重,垂涎台鼎久不淂进。每以操史笔凡其所褒贬一任已私,以好恶定之,肆其诋诬不恤公论。又朋比党恶江西人严嵩,及乡人程敬俱传奉检讨,浙江人张文宪传奉中书舍人,又变成法未及九年三考山西人谢国表传升五军都督府都事又升都察院都事。玩忽职守,置刑部,大理寺,两京十三布政司国事为儿戏。臣翰林院侍读罗玘请亟赐诛戮,上以慰祖宗之灵下以雪臣民之愤。”御道之上有人跪在御前掷地有声的大声读着题本。

奈何罗玘只是文弱书生,中气不足,反正站在御道旁的郑直听的断断续续,十分费力。

皇明殿阁辅臣,每有被弹章者,然多出言路,或庶僚间亦有之,其出本衙门者绝少。自孝宗初年有之,以至于今,然皆有所为也。

上次内阁被翰林院指着鼻子骂还是弘治元年,弹劾的甚至是当时的首辅刘吉。詹事府左庶子张升,参首揆刘吉十罪。究其原因,张升认为他有从龙恩,仅从谕德转一阶,没有得到学士,以赏薄恨吉也。

御座之上的弘治帝一动不动的静静听着,这不是他安排的,甚至是他想极力避免的,奈何还是发生了。这让弘治帝异常愤怒,甚至警惕。内阁这般操作,他之前没有收到一丝风声。这意味着啥?东厂在做啥?后宫又充当了啥角色?难道他们联手了?

只是郑直这条功狗怕是不能用了,可惜,可恨。若对方这段日子不是四面树敌,局面哪会如此一发不可收拾,果然烂泥扶不上墙。看来又要重新物色人选了。

待罗玘读完之后,起身回班。

“臣翰林院编修汪俊有本……”

“臣吏科给事中吉时有本……”

“臣兵科都给事中潘铎有本……”

“臣刑科给事中汤礼有本……”

“臣都察院御史王凯有本……”

“臣都察院御史李良有本……”

“臣锦衣卫指挥使,詹事府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郑直有本。”就在李良刚刚讲完,一直站着不动的郑直抢先越众而出。也不等礼仪司宣赞,直接来到御前跪下“臣参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革盖殿大学士刘健,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谢迁枉改祖制,太祖高皇帝明言《皇明祖训》“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然《大明会典》坏祖宗旧制,处处杂以新例,妄图鱼目混珠,损公肥私。《皇明祖训》明言兵卫掌于五军都督府,兵部掌将领任免、升调、卫所训练,但不得统军。《大明会典》竟改兵部职掌。”

刘健微微皱眉,正所谓打蛇打三寸,对方显然领悟出弘治帝在意啥了,这才专门挑了这一处。只是这并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规矩不是他改的,而是早有先例。《大明会典》不过是用文字正式确立,根本奈何不得他们。

却不想郑直紧跟着就开始赤膊上阵“……又刘健结党营私,杜绝言路,所致仰惟我,擅权纳赂,贪婪桀骜。都察院御史李良女,与刘健子已有婚约。李良又与翰林院侍读罗玘、兵科都给事中潘铎素来交好。罗玘与翰林院编修汪俊,潘铎与吏科给事中吉时,汪俊与刑科给事中汤礼,汤礼与都察院御史王凯多为姻亲故旧。管大汉将军驸马都尉樊凯素来与刘健相善……阿附权奸,党恶之罪同,险诈回邪谄媚首揆……”

李东阳立刻感到了不对,这些彼此勾连的关系,若不是局中之人,咋可能如此明了。旁的不提,他都不晓得刘健要和李良做儿女亲家。

只是很快李东阳就没心思琢磨了,因为郑直点到他了“……又李东阳勾连内外,互相吹捧,掩蔽聪明,妒贤嫉能,排抑胜己。柔佞机巧屡被弹劾,恋栈权位不肯去位。翰林院学士刘机,户科都给事中韩智,吏科给事中许天锡,都察院监察御史何琛,御史袁佐,御史丘天佑,礼部主事彭缙,户部郎中史学,主事刘乾,光禄寺卿艾璞,翰林编修鲁铎、兵部主事何孟春,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祭酒事谢铎、丁忧吏部右侍郎王鏊,前武定侯郭良……等七十二人,皆李东阳茶陵诗社社员。该社成员分居京师内外,书信往来不断,人品庸劣不为士论所重。却操弄权柄,唯我独尊……其社交结权贵,荐陟崇阶,清议不齿处脂膏而大肆奸贪……”

谢迁心头一跳,郑直这是真的撕破脸,准备拼命了。可是至于吗?不就是把你赶出朝堂吗?俺们又没有做啥旁的。你做不了官不是就有工夫玩女人了吗?拉着大伙一起死,图啥啊?

上位者总是认为他们整治旁人就是理所应当,被整治的人就该俯首帖耳。倘若被整治的人没有这样做,就是错了。

果然,郑直没有让谢迁久等,很快就到了他“……又谢迁谄上希恩,非馆阁大臣体宜。弘治十七年正月,内旨修延寿塔,然未行即为停止,乃陛下大奋乾刚特收成命。虽卑官细民亦为披览逆耳苦口之言纷然,杂进而含容茹纳未尝轻有谪罚爱惜人才。户科给事中刘茝言,给事中张文,刑科给事中吕翀,都察院御史李钺,御史刘玉,锦衣卫指挥周贤……皆谢迁乡党,同年,同好散播谣言。谢迁知之甚详,却坦然受之,贪天功为己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奉天门前,群臣肃立,哪怕平日里就是来充门面的大汉将军们都屏住呼吸,只有一个声音在空中回荡。没法子,这可是群臣要罢免阁臣,多少年都没有见过了。更让大伙兴奋的是,被弹劾的小阁老杀疯了,这是要拉着所有人同归于尽。他们出去都够吹得了。

郑直不过是披着文官皮的武臣,声如洪钟。御前本就是由将作大匠精心修造,所以朝参众臣中大部分人将郑直的题本内容听的一清二楚。

焦芳面上不动,眼睛却在不停打量御道旁的三个老叟。画虎不成反类犬,三个老叟光顾着提防主上和小阁老,却忽略了他。虽然三个老叟也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可是终究还是在左顺门外帮到郑直了不是?否则以郑直的根底,如何将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信手拈来。

不过郑直也真的让焦芳大开眼界,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原本焦芳以为郑直会想法子躲避早朝,然后在早朝之后想法子找补,不曾想对方选择了直接硬干。

也对,兵法有云,置之死地后生。避敌锋芒固然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毕竟那三个老叟岁数在这摆着,只是不免声名有损。

如今看来,哪怕郑直这次落败,也是自损八百伤敌一千。可不要忘了,远在南京的郑宽还在。郑直若是真的把三个老叟和同党一锅端了,总会有出头之日。

够狠!

原本看热闹的保国公朱晖瞅着刚刚那些大头巾们群情激奋,还在为郑直感到少许惋惜。多好的一个后生啊,年纪轻轻这辈子的前途就完了。幸亏没有娶郑宽的女儿,否则还不够糟心的。却不想此刻峰回路转,竟然有了战阵之上誓死一搏的感觉。

看来郑直不能小瞧了,十七岁就敢和群臣拼命,假以时日,那还得了?心中不由起了小心思。他这辈也就这样了,到了考虑子孙袭封的时候了。旁的不怕,可依着他与那些大头巾们的关系,究竟是袭封保国公还是他家原本的爵位抚宁侯就不好讲了,这得那些大头巾讲的算。片刻后有了主意,倘若郑直真的闯过这一关,那么郑家的女儿还是要娶的。听人讲,如今郑家只剩下了一个未出阁的女儿。似乎名声不好?

不同于保国公那般市侩,英国公却一直死死盯着弘治帝的反应。对方从最初的面无表情,心不在焉,到如今的心平气和,从容不迫已经表明了,郑直这次无恙。果然简在帝心。如此,用张家的一个废子换整个家族的延续,还是相当划算的。

“……又太祖定制虽不立宰相,而太宗以来专任内阁委以腹心俾参机务,与诸司异诚不可处。微臣得陛下简用,自感才小任重强勉支持夙夜徒勤分寸无补。然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以邻为壑,挟权自重。陛下交吏部、兵部部议阁臣题本,若有结果,按制度该由内阁转呈陛下,然臣入阁至今尚未有一次参与机务。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专权至此,臣请亟赐诛戮本朝奸臣。其故旧亲朋同年、乡党、同好,拢共三十六国蠹,七十二民贼,或存媚之心 、或素行亏而滥、或贪滥幸进、或阴险、或轻浮、或贪财怙势 、或陷害忠良,臣请照例黜逐发遣。”大明一下子出了三十六个武臣国蠹和七十二个文臣民贼,合起来一百单八,正好应和了刘健等三人“国贼”的名号。

不解气的郑直最后直接来了一句“俺大明果然是众贼盈朝。”他又得意忘形了,忘了这是谁的朝堂。

早就蓄势待发的纠仪御史立刻扬声“臣御史刘玉参锦衣卫指挥使,詹事府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郑直,殿前失仪。”

这本来是对方的职责,也很正常。偏偏弹劾之人刚刚被郑直点名为民贼之一,乃是谢迁的同乡刘玉。

朝臣之中,不晓得谁没忍住笑了起来,继而又引来了更多的笑声。

刘健哪还有刚刚的成竹在胸,抢在弘治帝开口前,越众而出“臣吏部尚书革盖殿大学士刘健有本。”

弘治帝虽然已经有了放弃郑直的打算,可还是给了对方一次机会。若是不给郑直机会,对方哪怕入了阁,也依旧在朝堂上开不了口。

而郑直也没有辜负他的期许,成功的把水搅浑,不但拽着内阁一起死,还拉下了吏部和兵部。弘治帝对于郑直能够绝地反击甚为欣喜,自然也是颇感欣慰。终于忍不住了,郑直身后那些隐藏的支持者们也发力了。这是显而易见的,郑直才入朝堂几个月,连人都认不全咋可能晓得他们内里的裙带。

对于郑直画蛇添足的最后来这一句,弘治帝只是感觉是哭笑不得,却并不在意。一个少年郎哪怕面上再沉稳,心里又怎么可能不慌。当然,必要的场面工夫还是要做的。同样赶在刘健开口前道“此乃朝廷商议军国大事的地方。卿等辅臣若自辩,散朝之后可俱秘本,其余诸臣闭门自劾。”看向跪在御前的郑直“郑卿殿前失仪,罚俸半年。本应闭门思过,然国事为重。着专责刑部,兵部‘以卑贱尊’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健走到御前下跪,却无济于事。弘治帝已经做出了定夺,刘健是辅臣,不是权臣,只好不吭声。

“臣郑直奉诏。”郑直却故意大声喊了一嗓子。

刘健晓得此刻群臣都在看着他,却不得不领命“臣刘健,奉诏。”

刘健自然不认为是他败了,只是感觉大意了,小瞧了郑直还有那些藏在对方身后的臭虫。准备重整旗鼓,打算日后卷土重来。

却不晓得’神不可以流血’的道理。周围环视的各方如同豺狗一般,已经动了心思。甚至就连内阁之中,也因此有人蠢蠢欲动。

二人起身,退班。

弘治帝看了眼李荣,对方立刻给礼仪司打招呼“退班!”

众臣行礼,恭送弘治帝。

郑直不喜不悲,待弘治帝的身影消失后,也不管周围百官,挡在了要离开的刘健三人身前“三位阁老若是对郑行俭有啥不满,可以面斥。如今这般,贻笑大方。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俺们还要不要了?皇明的天下苍生俺们还管不管了?身为大臣,总应该对得起皇明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吧?国事蜩螗,诸位还在这构陷同僚,为郑行俭不齿。”

“你也敢跟俺奢谈为国?”刘健本来就一肚子气,听了郑直的话,哪怕明明晓得对方在撩拨依旧怒吼“国库空虚俺们多方筹措弥补亏空,四方民乱俺们想方设法征剿安抚,你郑行俭每日高卧直房,一壶茶一本书一整日。你何曾为社稷?何曾为苍生?”

“郑行俭也想为社稷,为苍生略尽绵薄之力,可三位阁老不给机会啊。”郑直理直气壮道“刑部,大理寺,十三提刑按察司的题本虽然退回,可是内里全是讼狱事,其余的为何不曾上报?”

“郑阁老。”谢迁赶紧道“你我都是阁僚,就算偶有龃龉也该相忍为国……”

“谢阁老。”郑直却是一副无赖模样,打断对方的话“俺若不是相忍为国,咋会被你们欺负到如今,逼得没法子才开口?如今都这样了,俺们还是摊开讲好了。既然同为阁臣,为啥俺只签批刑部,大理寺,十三提刑按察司的公务题本?没有部务,寺务,司务的题本?题本呢?俺跟谢阁老,刘阁老,李阁老都是特旨简充入阁。除了分工不同,俺们是做的一样的事。还传旨斜升?”看向被李东阳死死拽住的刘健“刘阁老,恋栈权位,俺们理解。可是刘阁老也不能赖一辈子啊?说句不恭敬的话,都入阁十八年了,还赖着不走,咋的?刘阁老打算给儿子占地方?”

刘健自问并没有郑直讲的这种想法,顿时感觉受到了天大侮辱。奈何郑直讲的一切的前提都是对的,却唯独给了一个错误结论。这让刘健有种百口莫辩的感觉“满口胡言,满口胡言……”

“俺满口胡言?”郑直瞧了眼周围的迟迟不肯散去的群臣“刘阁老敢不敢和俺一起上本求解散内阁?反正俺们都是传旨斜升嘛!”不等刘健开口,紧跟着道“俺是无所谓,怕只怕刘阁老舍不得吧?”

刘健一时怒火攻心,直接晕了过去。

郑直则看也不看,甩袖就走,留下了身后神态各异的群臣。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