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 第208章 跌跌撞撞(三十二)

初四一大早,晨钟刚刚敲响,郑直就带着朱千户再加上两个家丁出了府城北门。李怀等人离家多时,还要小住一段日子,才离开,而他则是要在暴风雨来临前躲出去。目的地自然是保定,算算日子,程文的人估计也快来了,他是个追求‘大’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因此打算保定那边也一起联动。

从真定向北七十里进入定州治下的新乐界。相比上一次的来去匆匆,这一次郑直也没啥心思留恋该地。又走了七十里来到了定州永定驿,歇息了一夜之后,第二日一早继续赶路。过望都县翟城驿,满城县泾阳驿,又是一百五十里。当日入夜,终于来到了清苑县外三里的一处几十户人家的庄子外,谢国表已经在刘三陪同下等着了。

“贩马?”谢国表沉思片刻“这买卖的水很深,若是公子只是浅尝辄止,大可不必。”

“这事有太仆寺的人帮忙关照。”郑直不管信不信任谢国表,都不会将程文的事讲出来。无它,做事不密乃是大忌“原本只打算在真定府做些小本买卖,可是有了谢经历在,俺不免有些得陇望蜀。”

皇明舍太仆寺,行太仆寺,苑马寺,御马监分管各地马政。其中前三者者互不隶属都听命于兵部;后者听命于主上。

太仆寺掌管牧养马匹的政令,以及对马政官员的的监督;细致到军民马匹的生育、牧养、分配与检验。行太仆寺负责为边境的要塞及在边境牧养马匹,还有马匹的烙印,散发,马政的课掌以及马匹的繁殖牧养。苑马寺其职责与行太仆寺基本相同。而御马监负责皇家用马。

太仆寺设寺卿一人,掌牧马之政令。少卿一人佐寺事;一人督营马;一人督畿马。寺丞分理京卫、畿内及山东、河南六郡孳牧、寄牧马匹。

“若是有太仆寺的关窍,这买卖倒是可以做。”谢国表想了想“只是不晓得公子要俺咋做?”

“自然是从官牧之中采买一些老马转入民间。”郑直开始将他和霍光商量的法子讲了出来。

按照朝廷俵马制度,成化十二年,议每匹儿马三十丁朋养,骒马五十丁朋养。每二年向骒马户征收马驹一匹。又弘治二年令,朝廷推广免粮养马政策,即每50亩地领养公马一匹,100亩地领养母马一匹,这些土地可免租赋。

可是马是活物,谁也无法保证它不会生病,同时更无法保证每两年母马就能产一匹马驹,就算产下的也无法保证能够达标,不达标就必须交银子买补。而不合格的马驹就只能处理掉,毕竟养一匹马太费时费力了,一般都会低价卖给马贩子。

马贩子自然压价,一般只给两到三两银子就可以拿到一匹马驹,待养上一年,就能卖出八两的高价。虽然相比互市要赚的少,不过相比旁的买卖依旧是暴利。

霍光和郑直就瞅中了这条道,只是民间养马早就被各路马贩子打通了关窍,只有卫所军士手中的官牧马匹受限于军令,鲜少有人涉猎。这也是郑直为何不辞辛苦而来的原因。

“俺倒是有了主意,公子不妨听听。”谢国表想了想“若是公子在南京有门路,则这买卖不但可以做,甚至可以不用将马领出卫所,就能拿到银子。”

“愿闻其详。”郑直精神一振,还有这好事。

“南京那边不利养马,可是朝廷定制,每年俵马七千匹。如今虽然改了,却并非全改,本色三,折色四。南京那边每年依旧要为这三千匹马而伤脑筋。”谢国表低声道“若是凑不出,就需要按照每匹马十二两买补。”

“十二两啊。”郑直不由惊叹“这么便宜?”如今京师一匹好马将近二十两,南马哪怕矮小,可这折价还是太低了。不用讲,制定这个价钱的官一定是南人。

因为想贩马,郑直也打听了一些门道,不讲旁的,每年养一匹马所需的银钱都要五六两左右,两年差不多就是十二两。与其花一年功夫养马,还不一定有个结果,倒不如三十人凑银子分摊这十二两合算。

“是啊。”谢国表道“可是太仆寺也不傻。那三千匹无论如何也不收折色,而要本色。于是就出现了南京的马政官带着银子来俺们这附近找马贩子买马,然后交差的事。”

“这一来一回,亏了。”郑直估算了一下,如今本地符合太仆寺标准的马,至少要十六两左右了。

“公子错了。”谢国表立刻道“若以每马一匹论之者,本价即该银十余两,另有四五十两的解俵盘费,再加上十多两的马草。算下来,可要便宜四倍左右。这还没有算太仆寺内各处盘剥,零零总总,俵马一匹要银子一百两。”

“这么多?”郑直从杨儒那里学了口算,所以迅速算出了这是多少银子。三千匹马,总共三万六千两银子,刨去每匹三两本钱,中间分润二两,那么到手就是两万一千两银子,关键这买卖可以每年做下去。若是能够通过程文垄断,那么就是一匹马要个二三十两也不成问题。这可是每年五六万两银子的买卖“这么好的买卖,咋早没人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谢国表不由高看郑直一眼“一来,关窍太多;二来,无人服众。”

郑直点点头“俺想试试。”

“在下定当竭尽全力。”谢国表并没有因为郑直隐瞒与太仆寺何人合作有任何不满。双方接触不多,根本谈不上多少互信。若是这么重要的内情对方和盘托出,他反而会立刻跑路。无它,竖子不足与谋。

正事谈完,二人走出书房,刘三赶忙迎了过来“东家,上好的肥羊已经好了,谢经历还弄了几坛黄酒。”

“那就一起尝尝。”郑直笑着招呼朱千户等人一起入席。

“对了,咋没瞅见董佐郎?”郑直四下瞅了瞅。

“董佐郎最近不晓得惹了谁,隔三差五的有人过去捣乱。”刘三解释道“原本今个儿也来了,结果傍晚,家人找来,讲有人抬了尸体去他家讹银子。”

“还有这事?”郑直立刻想到了宁王。虽然他做的很隐蔽,可是也不敢保证无人走漏消息。那么宁王的人一定会先从他那些失踪手下最后的落脚点周围找。董佐郎可不是良善,太符合凶手的条件了“若是谢经历需要,可告诉俺一句。”

“还没有到见官的地步。”谢国表却懂,不经明路,郑直能做的实在有限。不过对于人家能够讲这一句,还是很满意的。

“那就好。”郑直也不勉强,看着下人们端上来的烤羊腿,笑道“这羊确实肥。”

“这是后卫自个养的。”谢国表介绍道“直接供应光禄寺的。”

“光禄寺?”郑直好奇的问“俺听人讲如今光禄寺已经不从外边进东西了。”

“确有其事,乃是兵部尚书刘大人向主上建言。不但停了烂采,还停了很多器物的修造。比如曲阳,那边好多石雕铺子一下子就垮了。没法子,他们的东西,除了一些显贵外,主要就是供应宫中。”谢国表的消息多一些“听人讲一下子省了几十万两银子。”

郑直点点头,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这位刘尚书此举也不晓得要断了多少人的生计。比如他订的墙砖,就不是找民间砖厂订购普通红砖,而是订购的真定卫专供修葺城墙用的‘文字青砖’。大小均匀,质地坚固,当然价钱不便宜。按照城墙高三丈,每丈造价十三两八钱算,所需砖块平均是一万块,核算每块青砖一文钱。城墙一共长二百八十丈,大概要三千八百九十两银子。

这个价钱已然不低,如今一斤米也不过钱二文,像王嬷嬷等人一个月工钱也不过五钱银子,也就是钱三百七十五文。

这还没有算内里治宅所需的砖块,特意从太行山采购的木料、木植;曲阳的石雕;新乐的砂石泥浆等等的费用。预计全部算下来,十五万两都打不住。

正在喝酒的郑直不算不晓得,一算吓一跳,直接喝呛了。

十五万两?要这么多吗?还有隆兴观的四万两银子,拢共小二十万两。郑直突然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没法子,他都把祖宅拆了,若是不一条道走到黑,就成了笑话了。

虽然还有存在京师从孙家劫的金子;中饱私囊从郭勋等人那里骗得银子;从程文那里诈过来的官银;从剿匪那里黑吃黑抢的私银;从张茂那里挖出来的贼赃,林林总总足可应付。可他的摊子铺的太大了,他的野心也太大了,如今各方面都要投银子,又都不可能短期见到回报,所以只能不停的用各种手段弄银子。

他也曾怀疑过这么做值不值,有没有必要。可是想到十娘子,两个孩子,还有师父,就感觉值,一切都值得。

正聊着,有下人走了进来,在谢国表耳边低语几句。谢国表皱皱眉头“事情恐怕麻烦了,那些人四处嚷嚷老董的当铺收买贼赃。”

郑直不动声色问“那他收没收?”

“他这人做买卖有些霸道。”谢国表答非所问回了一句。

“出首了没?”郑直也不废话。

“去的是清苑县。”谢国表闻弦知雅意“知县姓徐,山东人。”

“俺去年见过。”郑直回答的很干脆“徐骐,举人出身,弘治十二年来此任职,山东汶上人。俺试试,不敢保证啥,毕竟,俺也只是个举人。”

“公子太过自谦了。”谢国表对于郑直谨慎的回应,反而有信心。这位徐知县在府城内存在感实在太低。可是郑直却能将对方的信息讲的一清二楚,这是不把话讲满的老成持重之术“俺这就让他们准备礼单。”

哪怕有关系,该送的也不能少,身在公门的谢国表自然晓得,甚至比郑直更懂。关系只是敲门砖,倘若仗着有关系就目空一切,那就是个棒槌。

郑直却有苦难言,他刚刚决定好好利用谢国表,却不想就遇到了这事。人家报的收贼赃是不是真有事郑直不晓得,却晓得董阳铺子里一定有贼赃,因为就是他带着人放进去的。这……合着又是他挖坑把自个埋了。

不论如何,郑直既然答应了,就只能硬着头皮,走这一遭。不过让他意外的是,谢国表的本事真的不简单,竟然能够没有令牌,叫开已经关闭的城门。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只是他也顾不上感叹。立刻乘坐马车,来到了南门附近的清苑县县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