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11章 张翁茶楼闻轶事

黄鹤楼情缘 第11章 张翁茶楼闻轶事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许湘云手中的锅铲与铁锅碰撞出铿锵的节奏,一股前所未有的奇香——爆炒的镬气混合着茱萸的辛烈和池溪湖酱油的醇厚——如同无形的钩子,蛮横地拽住了“徐氏食肆”内外所有行人的脚步。后厨外,原本只是好奇张望的几名食客,喉咙不自觉地滚动着,眼神发直地盯着那盘刚刚出锅、油光红亮、香气扑鼻的“爆炒腰花”。

“店家!此乃何物?速与某来一盘!”一个粗豪的汉子率先忍不住,拍着桌子喊道,声音竟压过了街市的嘈杂。

账房徐先生的小眼睛猛地亮了起来,精光四射。他原本只当李沛然和许湘云是落难来混口饭吃的,许湘云自称擅厨,他也只以为是寻常妇人的手艺。谁知这女子一出手,竟是这般石破天惊的气势!这香味,这诱人垂涎的架势,他经营食肆半生,从未见过。

他几乎是扑到厨房门口,脸上堆满了前所未有的热切笑容,对着正擦汗的许湘云连声道:“许娘子!好手艺!真是好手艺!日后这灶台便交由你了!工钱……工钱好说!”

李沛然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是为湘云感到骄傲和安心,他们总算有了一个稳定的立足点;另一方面,那浓郁熟悉的菜香,勾起的却是对千年后故乡小炒摊的深切思念,舌尖泛起的竟是淡淡的苦涩。这顿穿越时空的饭,滋味复杂难言。

食肆的打烊时间比平日晚了整整一个时辰。最后一位被香味吸引来的客人,心满意足地抹着油嘴离开后,徐先生破天荒地没有立刻清点铜钱,而是亲自封了两份比昨日丰厚不少的工钱,塞到李沛然和许湘云手中。

“李郎君,许娘子,日后还需多多倚仗二位啊!”徐先生笑得见牙不见眼,“尤其是许娘子这手庖厨之技,必能令我这小小食肆声名远播!”

李沛然谦逊回礼,心中挂念的却是更重要的事。他趁机问道:“徐先生谬赞了。内子不过是些家传手艺,登不得大雅之堂。晚辈今日在店内,听几位文人模样的客人谈及城内‘张翁茶楼’,似是风雅之士聚集之所,心生向往。不知这茶楼在何处?又是何等光景?”

徐先生此刻心情极佳,捋着短须笑道:“张翁茶楼啊,就在城南临江的那条街上,好找得很。掌柜的张老丈是个妙人,煮得一手好茶,更爱收集奇闻轶事。他那茶楼确是城中文人墨客、往来商贾最爱盘桓之地,消息最是灵通。李郎君若有闲,去坐坐听听,确是有趣得紧。”

李沛然与许湘云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亮光。信息枢纽,找到了!

次日,许湘云继续留在食肆掌勺,稳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李沛然则揣着昨日赚来的工钱,依着徐先生的指点,寻到了张翁茶楼。

茶楼临江而建,推开木窗,便能见烟波浩渺,帆影点点。楼内布置清雅,空气中弥漫着茶香与墨香,与食肆的烟火气截然不同。各色人等在此高谈阔论,或吟诗作对,或议论时政,或交谈商讯,果然是个信息交汇的宝地。

李沛然挑了个靠窗又不引人注目的角落坐下,要了一壶最普通的煎茶,便静静倾听。他听到有人在讨论朝廷最新的政令,有人在吹嘘自己行商遇到的奇事,但更多的,是关于诗词文章的品评。

听了约莫半个时辰,他终于捕捉到了最想听到的名字。

一个青衫文士呷了口茶,叹道:“听闻青莲居士李太白,日前又入蜀访道去了。真乃谪仙人,行踪飘忽,非凡俗可揣度。”

旁边一人接口,语气中带着无限向往:“是啊,若能得闻他一首新诗,便是天大幸事。去岁他在安陆所作,如今已传唱开来,每每读之,犹觉豪气干云!”

李沛然心脏怦怦直跳,强压下激动,装作不经意地插话道:“二位兄台请了。在下亦久仰李谪仙大名,心向往之。不知他近日可有新作流传?或可知其下一站将往何方云游?”

那青衫文士见李沛然气质不俗,谈吐文雅,便拱手回礼,笑道:“兄台亦是太白居士之拥趸?新作难得,其行踪更是如云中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模糊听得友人言,他似有意向东南一行,或访名山,或会故友。但这江夏之地,他前些年倒是来过,还曾在江边与友人畅饮,留下诗篇呢。”

东南方向!江夏来过!李沛然心中迅速勾勒着地图。虽然信息依旧模糊,但范围正在缩小。他按捺住兴奋,又与那几位文人交流了些对李白已知诗作的看法。李沛然谨记“藏拙”与“引导”的原则,不多说,只偶尔引述后世公认的精妙评语,顿时让那几位文人觉得他见解独到,言语十分投契。

正谈话间,一位精神矍铄、白发苍苍的老者端着茶壶过来为他们续水,笑呵呵地听着众人讨论。青衫文士介绍道:“李兄,这位便是茶楼主人,张翁。张翁见识广博,我等在此论诗,时常得益於他的点拨。”

李沛然连忙起身行礼。张翁目光温和却透着精明,上下打量了李沛然一眼,笑道:“郎君面生得紧,听口音亦非本地人?方才听郎君评诗,寥寥数语却切中肯綮,老夫亦是受益匪浅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敢当,小子李沛然,初至宝地,班门弄斧,让张翁见笑了。”李沛然态度恭敬,心中暗喜,目标人物主动出现了。

通过与张翁和几位文人的交谈,李沛然不仅对李白的可能动向有了更清晰的猜测(东南方向,可能重游旧地),更隐隐感受到一股针对他的、不甚友好的视线。

在他与张翁相谈甚欢时,邻桌一位身着绸衫、手摇折扇的年轻公子,几次冷眼瞥向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李沛然能感觉到,那目光中的审视与轻蔑。

那公子身旁围着几个看似帮闲的人物,其中一人低声道:“崔明远崔公子,您看那新来的小子,也不知是何来历,倒能与张老丈说得上话,瞧那故作清高的模样。”

被称作崔明远的公子哥儿“唰”地合上折扇,轻哼一声:“穷酸措大一个,穿的也不知是哪里淘换来的旧衣,偏要学人附庸风雅。与张翁论诗?怕是连《楚辞》都读不全吧,在此哗众取宠罢了。”

他们的声音虽压得低,但李沛然自穿越后似乎耳力都敏锐了些,断断续续听了个大概,心中顿时一凛。麻烦来了。这种地方小人,心胸狭窄,最是见不得别人出风头,尤其见不得看似不如他们的人获得关注。

李沛然立刻收敛神色,更加低调,只专心与张翁交谈,不再参与其他话题,希望能避开这无妄之灾。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崔明远见李沛然似乎“露怯”,反而来了劲。他忽然提高声音,朝着李沛然这边,语气带着挑衅的意味扬声道:“那位……李兄是吧?方才听你侃侃而谈,于诗文见解似乎颇为独到。今日我等在此以文会友,何不也赋诗一首,让我等见识一下李兄的锦绣才思?也让张翁品评一二嘛!”

刹那间,茶楼里不少目光都聚焦到了李沛然这个生面孔身上。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张翁微微蹙眉,似乎对崔明远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有些不满,但并未出声阻止,也看向李沛然,想看看这年轻人如何应对。

李沛然手心微微沁出汗水。作诗?他一个现代人,背诗还行,现场命题作一首符合格律、意境深远的唐诗?简直是天方夜谭!直接拒绝?定然会被崔明远嘲讽为“果然草包”,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好印象和信息渠道可能就此中断,甚至成为笑柄。

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尴尬。崔明远脸上的得意之色几乎掩藏不住,他折扇轻摇,好整以暇地等待着李沛然出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沛然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不能作,但可以“评”!评得巧妙,不仅能解围,甚至能再次凸显自己的“见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略带歉然的微笑,对着崔明远和周围众人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道:“崔公子抬爱了。在下才疏学浅,岂敢在诸位方家面前班门弄斧,即兴赋诗,更是万万不敢。”

崔明远闻言,嘴角一撇,刚要开口嘲讽。

却听李沛然话锋一转,继续从容说道:“然,诗文之美,岂独在创作一途?品鉴赏析,如同伯乐相马,亦能别具意趣,与原创交相辉映。在下于吟诵佳作一道,略有心得,若崔公子与诸位不弃,在下愿试诵一段前人佳构,并略陈管见,以助雅兴,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皆觉新奇。不作诗,而是品诗?这倒是个避开正面较量又不失风度的法子。张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崔明远被这话噎了一下,挑不出毛病,只得冷哼一声:“哦?那你便品来听听。倒要看看是何等‘心得’。”

李沛然心念急转,迅速选定了一篇与眼前江水、茶楼意境相符,且绝不会出错的经典——《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浩瀚江面,调整呼吸,用一种沉浸式的、带着真挚情感的语调,缓缓吟诵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他声音清朗,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短短几句,便将一幅壮丽开阔、静谧优美的春江月夜图勾勒在众人眼前。茶楼内顿时安静下来,连崔明远都一时忘了挑衅,被这诗句的意境所吸引。

诵罢,李沛然并未停下,而是结合窗外景致,用精炼的语言分析了这首诗时空交错、景情理交融的独特美感,点到即止,却句句搔到痒处,引得在座文人纷纷点头,甚至有人击节赞叹:“妙啊!如此品评,深得我心!”

一场危机,竟被他巧妙地转化为一次小小的个人展示。张翁抚掌轻笑:“好!析其精妙,如烹小鲜,李郎君果然深谙诗味三昧。”

崔明远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本想让对方出丑,结果反而让对方露了脸,得了张翁的夸奖。他盯着李沛然,眼神中的嫉恨几乎要化为实质,再无丝毫遮掩。他猛地站起身,铁青着脸,一言不发,拂袖而去。那几个帮闲也赶紧灰溜溜地跟了上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沛然暗暗松了口气,后背却已惊出一层细汗。他知道,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茶楼重新恢复了热闹,众人仍在回味刚才的诗句与品评。张翁亲自为李沛然续上热茶,状似无意地低声道:“李郎君不必将那崔衙内的话放在心上。此人心胸不广,其父乃本州司马,平日骄纵惯了,日后遇见,稍加留意便是。”

李沛然连忙道谢,心中却更沉了一分。果然是个有背景的地头蛇。

张翁看着他,目光深邃,忽然压低了声音,仿佛闲话家常般问道:“老夫观郎君谈吐见识,皆非寻常。郎君如此迫切打听李太白行踪,可是有要事?”

李沛然心中一紧,正斟酌如何回答。

张翁却不等他回答,自顾自地缓缓道:“老夫年前倒是偶遇一位自安陆而来的游商,席间曾听他醉后提及一桩趣事……说是在安陆左近某处山间,似有一处李太白昔日与隐士对弈酌酒留下的石刻,只是地方偏僻,知者甚少……”

安陆?石刻?李沛然的呼吸骤然屏住!这与之前青衫文士所说的“李白前些年曾来江夏、安陆”的信息对上了!

他猛地抬头,急切地看向张翁:“张翁可知那石刻具体在……”

张翁却微笑着摇了摇头,抬手止住了他的追问,语气飘忽:“年岁大了,记不清咯……那位游商仿佛提过一句,似是在……云梦泽故地之畔,一片桃花林附近?唉,模糊了,模糊了……”

云梦泽?桃花林?这范围依旧很大,但比起漫无目的的“东南方向”,已是极其珍贵的线索!

李沛然的心跳得飞快,是确有其事?还是张翁看在投缘的份上,用一种不惹麻烦的方式,透露给他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这位看似普通的茶楼老板,究竟还知道多少?他为何独独对自己透露这个消息?

窗外江雾渐起,烟波更盛,仿佛笼罩了整个江夏城,也笼罩了李沛然刚刚清晰一点的寻仙之路,变得愈发迷离而引人探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