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9章 市井铜臭困蛟龙

黄鹤楼情缘 第9章 市井铜臭困蛟龙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钱袋彻底空了。

李沛然将那个原本绣着精致云纹,如今却干瘪得如同秋日落叶的锦囊倒提起来,用力抖了抖,除了几粒灰尘,再无他物。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压上他的心头,比背诵再多艰涩古文还要沉。他与许湘云面面相觑,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相同的焦虑——他们在这开元盛世的江夏城,陷入了最原始、也最致命的困境:身无分文。

昨日初临此地的兴奋与震撼,已被生存的冰冷现实冲刷得七零八落。那些巍峨的城墙、喧嚣的市井、精美的衣冠,此刻在他们眼中,都蒙上了一层隔膜,提醒着他们仍是与此地格格不入的“外来者”。客栈老板那看似和气、实则精明的目光,已然在催促下一日的房费了。

“得想办法换点钱。”李沛然的声音有些干涩,他从贴身行囊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枚他们从现代带来的“宝物”——一枚小巧的不锈钢镜、一支剩下半管的按动式中性笔、还有一小半包着铝箔的消炎药。这些在千年后寻常无比的物件,在此刻的烛光下,闪烁着奇异而冰冷的光泽。

“能行吗?”许湘云蹙着眉,语气里满是 uncertainty(不确定),“这些东西太扎眼了,会不会惹来麻烦?”

“顾不了那么多了。总不能真去乞讨。”李沛然深吸一口气,将东西揣入怀中,“我去集市试试。你……小心些。”

江夏的早市已然人声鼎沸,担着鲜蔬鱼虾的农人、吆喝着各式杂货的小贩、牵着驮马的行商,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盛世浮世绘。李沛然穿行其间,却感觉自己像一滴油融不进水中。周遭的言语是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唐语,快且俚俗,他必须全神贯注,连蒙带猜,才能听懂五六分。

他找到一个看似面善的杂货摊主,先是小心翼翼地用这两天勉强学来的半生不熟的官话问了好,然后才掏出那枚不锈钢小镜。

“郎君看看此物?”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

那摊主接过,初时不解,待无意间照见自己清晰无比的眉眼时,吓得“嚯”了一声,手一抖,镜子差点掉落。他左右翻看,对着光瞧了又瞧,脸上先是惊奇,随即转为浓浓的警惕。

“此乃何物?非铜非铁,竟如此明亮……可是宫中流出的‘宝鉴’?”他压低了声音,眼神狐疑地上下打量着李沛然,仿佛在看一个销赃的贼人,“某可不敢收,惹不起官司!”

李沛然连忙解释:“非也非也,此乃……乃海外番邦之物,材质特殊些罢了。”他试图比划,却越描越黑。那摊主不由分说地将镜子塞回他手里,连连摆手,仿佛那是个烫手的山芋,再也不肯多看他一眼。

接连又问了几家,反应大同小异。有人视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有人疑为贼赃,避之唯恐不及;更有人试图用几文开元通宝就将他打发了。那支中性笔更是被视作“奇形怪状的木棍”,无人能理解其价值。现实的铜墙铁壁,比他读过的任何史书都更冰冷坚硬。他所熟悉的那个价值体系,在这里彻底失灵。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怀揣“未来”的珍宝,却换不来一顿果腹的饭食。

日头渐高,腹中饥馑更甚。李沛然颓丧地蹲在街角,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第一次对“穿越”这件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寻找诗仙的宏大梦想,在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面前,显得如此遥远而可笑。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之时,一阵悠扬的琴声和着清雅的茶香,随风飘入他的耳鼻。他抬头望去,只见斜前方有一间不甚起眼的茶馆,门面古朴,匾额上写着“清音阁”三字。与其他喧嚣的店铺不同,这里似乎自成一格,透着几分闲适与风雅。

鬼使神差地,他站起身,走了进去。

店内客人不多,三三两两,多是些布衣文士模样的人,低声谈笑,或静听屏风后一位老者的琴音。掌柜是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慢条斯理地拨着算盘,见他进来,抬眼和气地笑了笑,并未因他略显狼狈的衣着而有丝毫怠慢。

“郎君请坐,用些什么茶?”

李沛然囊中羞涩,脸上一热,硬着头皮走上前,低声道:“老丈,小子……小子并非来吃茶,是想……是想请教一事。”他顿了顿,实在无法再次拿出那些“宝贝”遭人白眼,情急之下,忽然福至心灵。他想起昨日在码头听几个文人争论当下诗风,便斟酌着开口,试图投其所好:

“小子初至宝地,听闻江夏文风鼎盛,心向往之。只是……只是近日偶读些诗作,觉其中多有堆砌辞藻、徒具形骸者,少了些……少了些建安风骨般的清刚之气,乃至前朝子昂公(陈子昂)倡导的‘汉魏风骨’,亦渐式微,实为可惜。不知老丈于此地文人风尚,有何见解?”

这番话,是他结合文学史知识和的所见所闻,小心翼翼抛出的试探。他紧紧盯着老者的反应。

那老掌柜闻言,拨算盘的手顿时停住了。他再次抬起头,这次目光中少了些客套,多了几分真正的惊讶和审视。他上下细细打量了李沛然一番,眼中精光一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哦?”老者抚须,缓缓道,“郎君年纪轻轻,见识却是不凡。竟能言及‘风骨’二字,且直指时弊。如今这江夏城内,汲汲于功名、沉溺于宴游唱和者众,能静下心来思忖诗文本源者,可是不多了。”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随即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站着说话不便。老朽姓张,忝为此店之主。郎君若不嫌弃,不妨坐下饮一碗粗茶,慢慢叙谈?”

李沛然心中一阵狂喜,知道自己是赌对了!他强压下激动,依言坐下:“多谢张翁!小子姓李,名沛然。”

一碗清茶斟上,热气氤氲,茶香沁人心脾。几口温热的茶汤下肚,李沛然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那张翁看似闲谈,问及李沛然籍贯、师承,李沛然皆以“自幼随家父游历四方,师从多位西席”等语含糊应对,好在张翁并未深究,反而顺着方才的话题聊了下去,从当今诗坛名家,谈到本地文坛趣事,言谈间见解不俗,俨然非普通商贾。

李沛然打起十二分精神,一边凭借远超时代的文学鉴赏力小心应对,偶尔引述几句“未来”的精妙评语,引得张翁频频颔首;一边则在心中急速思索,如何将话题引向最终的目标。

时机差不多时,他故作不经意地感叹:“尝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子此番远游,亦是慕名而来。久闻荆楚之地,人杰地灵,不仅有三闾大夫(屈原)之遗风,近来更听闻有一位谪仙人般的李十二白(李白),诗才惊世,纵情山水,不知其人如今可曾游历至江夏附近?”

问出这句话时,李沛然的心跳骤然加速,手心微微出汗。他紧紧盯着张翁脸上的每一丝细微变化。

张翁端茶的手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轻轻放下茶碗,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仿佛在分享一个秘密:

“李太白之名,老夫亦有耳闻。其人性情豪迈,踪迹飘忽,确非常人所能揣度……”他略一沉吟,似在回忆,“说来也巧,日前倒是有几位从蜀中来的客商在此吃茶,闲谈时提及,仿佛在夔州一带见过一位气度非凡、纵酒狂歌的白衣文士,形容倒与传闻中的李十二有几分相似……只是,”

张翁话锋一转,看着李沛然瞬间亮起又因这个“只是”而紧张起来的眼神,缓缓道:“夔州至江夏,千里迢迢,江河险阻,他何时能至,乃至是否会来这江夏城,却是谁也说不准的事啊。”

一条模糊的、关于李白行踪的线索终于出现!虽然遥远而不确定,却像暗夜中的第一缕微光,瞬间驱散了李沛然心中的大部分阴霾。

他还想再细问,张翁却已笑着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李郎君似是远道而来,风尘未洗。若暂无落脚处,老夫这店后尚有一闲置小屋,虽简陋,尚可遮风避雨。若不嫌弃,可暂歇脚,平日店里忙时,帮忙招呼一二客人即可,如何?”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李沛然惊喜万分,正要躬身道谢——

突然,店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极其不耐烦的嗓音粗暴地打断了茶馆内的清雅:

“老张头!这个月的‘平安钱’凑齐了没有?爷们儿可没空跟你在这磨蹭!”

李沛然愕然回头,只见三四个歪戴帽子、斜瞪着眼睛的彪悍汉子堵在门口,为首一人,面色倨傲,腰间挂着一把横刀,正用刀鞘不耐烦地敲打着门框,目光扫过店内,最终落在柜台后的张翁,以及他身旁一看就是“外来户”的李沛然身上。

张翁脸上的笑意瞬间隐去,眉头微皱,起身迎上前。

那为首汉子的目光却越过张翁,像打量货物一样,肆无忌惮地在李沛然身上扫了几个来回,嘴角撇起一丝不怀好意的冷笑:

“哟?生面孔啊。老张头,这穷酸是你新招的伙计?看着细皮嫩肉的,不像个能干活的样儿。打哪儿来的?这江夏城里的规矩,懂是不懂?”

冰冷的敌意扑面而来。李沛然的心猛地一沉,刚刚看到的希望之光,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阴云所笼罩。

这些人是何来头?所谓的“规矩”又是什么?

他与张翁这刚刚建立的、脆弱的庇护关系,能否经得住这市井恶势力的第一次冲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