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75章 屈原祠感悟

黄鹤楼情缘 第75章 屈原祠感悟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75章 《屈原祠感悟》

暴雨初歇,归州城的青石板路泛着湿冷的光。李沛然推开雕花木窗,一股混合着泥土与陈腐木头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微微蹙眉。昨夜协助县令破获那起装神弄鬼的“鬼诗案”带来的兴奋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

这压抑并非来自天气,而是自他们踏入这座毗邻屈原祠的客栈起,便如影随形——尤其笼罩在他们的老师李白身上。那位平日豪放不羁、笑骂由心的谪仙人,自抵达归州后,竟罕见地沉默了下来,目光时常投向江边那片苍翠山峦的方向,眉宇间凝结着与汨罗江水同色的深沉。

“湘云,”沛然转向正在小心整理获赠的《楚辞》古抄本的同伴,压低声音,“先生今天一早又去了江边?他这状态,不太对劲。”

许湘云抬起头,明艳的脸上也带着一丝忧虑,她轻轻抚过书卷上古朴的字迹:“嗯,天没亮就出去了。我问了客栈伙计,说先生每次来归州,必定会去……屈原祠。”最后三个字,她说得又轻又慢,仿佛带着某种重量。

沛然心头一紧。屈原祠。那位投江明志的楚地忠魂。联想到李白近日偶尔流露出的、对朝堂时局略带讥诮却又难掩关切的只言片语,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安的念头在他脑中浮现。

“我们去看看。”沛然抓起一件外袍。湘云立刻点头,小心地将《楚辞》收好,紧随其后。

屈原祠坐落于归州城外的山坡上,面朝滚滚东去的长江。与后世屡经修缮的宏伟祠庙不同,唐时的祠庙显得更为古拙肃穆,青苔爬满了石阶,松柏森然,鸦声偶啼,空气中弥漫着香火与岁月交织的苍凉。

他们很快在祠庙正殿找到了李白。他并未像寻常游客那般进香跪拜,只是静静地伫立在屈原的塑像前。那塑像已然斑驳,但诗人高冠博带、清癯忧愤的神韵依旧穿透时光,扑面而来。李白一身素色长衫,负手而立,背影竟透出一种与周遭环境浑然一体的孤寂。他没有回头,却仿佛已知晓他们的到来。

“来了。”声音平静,失了往日的酒意与狂傲,只剩下沉沉的慨叹。

“先生。”沛然和湘云轻声问候,一左一右站到他身侧,不敢打扰。

李白的目光依旧凝在屈原像上,仿佛在与之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殿内光线晦暗,香烛的光晕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跳动。湘云悄悄观察,发现李白眼底深处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情绪——那不是怀才不遇的愤懑,更像是一种深切的共情,一种对崇高理想与惨淡现实间巨大落差的悲悯,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惕厉。

良久,李白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吟诵一首无形的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吟诵着《离骚》中的名句,每一个字都像是砸在冰冷石板上的暖玉,既有温度,又有重量。 他忽然侧过头,看向两位弟子,目光锐利如剑:“你们可知,我年少离蜀,漫游天下,所求为何?”

沛然谨慎地回答:“求仙问道,纵情山水,以诗名天下?”这是史书和传说里最常见的描述。

李白却缓缓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复杂难辨的笑意,那笑意里有无尽的旷达,也有一丝苦涩:“那只是表象,或者说,是路途,而非终点。”他重新看向屈原,“我所求者,与屈子前辈并无二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沛然和湘云同时一震。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李白袒露内心深处最大的政治抱负。他不是不想做官,不是只愿做逍遥诗人,他渴望的是如同管仲、晏婴那样,成为辅佐明君、安定天下的宰辅之臣!这与屈原的“美政”理想何其相似!

“然则,”李白的语调陡然升高,带着惯有的桀骜,“‘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这浑浊世道,岂容得下不折腰之人?屈子见嫉于楚王,见谗于群小,终至怀石沉沙。我李太白,纵有经纬之才,却连叩击天门的金砖——那科举常路,都因出身商贾而不得其门而入!”他的话语中激愤渐起,如暗流汹涌。

湘云屏住呼吸,瞬间明白了李白此刻所有的异常。他并非仅仅在凭吊一位伟大的诗人前辈,更是在凭吊一个与自己有着相似灵魂、却可能走向相似悲剧的命运镜像!他在屈原身上,看到了自己理想的高度,也看到了现实可能给予他的残酷结局。这种共鸣,远超文学范畴,直抵灵魂深处的政治理想与身份困局。

沛然内心亦是巨震。他来自现代,熟知李白一生跌宕的政治遭遇——供奉翰林的短暂荣光、被谗言排挤后的放还、乃至晚年卷入永王璘案而流放夜郎。此刻,站在屈原祠中,听着李白亲口道出那宏大却艰难的抱负,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成了眼前这人滚烫的血液与沉重的呼吸。他看到的不是一个符号化的“诗仙”,而是一个怀抱赤诚理想,却在现实壁垒前撞得头破血流的活生生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殿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窗外风吹松涛的呜咽声,像是千年不绝的叹息。

忽然,李白身上的激愤之气渐渐收敛,他又恢复了那种看透世情的旷达,但眼底的悲悯更深。他抬手,似乎想拍拍两位年轻人的肩,最终却只是轻轻拂过冰冷的屈原像基座。

“然,屈子之魂,非一江寒水可葬。其志其节,融于楚山楚水,化入诗词歌赋,亘古长存。”他转向沛然和湘云,目光变得深沉而充满期许,“这或许,亦是我辈之人,另一种形式的‘不朽’。纵使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然手中之笔,胸中意气,亦可劈开混沌,留一缕清辉于人间。”

他的目光在沛然和湘云之间流转,最终落在湘云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与了然:“湘云,你昨日于公堂之上,驳斥那舞弊之徒所引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甚好。你……似是懂他的。”

许湘云心头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按住了贴身收藏的那块来自神女峰的奇异晶石。在那一瞬间,她几乎以为李白看穿了她灵魂深处最大的秘密——她来自一个可以平等追寻理想、甚至可以回望并评说这一切的遥远未来。她懂,正因为站在历史的后端,她更深刻地懂得屈原的坚持与李白的挣扎,那种超越时代的孤独与璀璨。她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眶有些发热:“先生,我……我只是觉得,有些坚持,值得。”

李白凝视她片刻,忽然朗声一笑,笑声驱散了祠庙中部分的阴郁,却染上了更复杂的意味:“好一个‘值得’!走,陪为师去江边再饮一杯!屈子饮的是忧愤,我李太白,饮的当是这万里江风与不羁之志!”

他甩袖转身,大步向外走去,仿佛刚才那个沉郁深刻的李白只是幻影。但沛然和湘云都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他们紧随其后,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

就在三人即将步出祠庙大门时,沛然下意识地回望了一眼那肃穆的屈原像。夕阳的余晖恰好透过窗棂,斜斜地照在塑像的面容上,那悲悯的眼神在光影变幻间,竟似活过来一般,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同时,他贴身藏放的那块与玉珏产生感应的神女峰晶石,毫无征兆地突然灼热了一下,烫得他胸口一痛。

沛然猛地停住脚步,脸色微变。

——这突如其来的感应,是屈子祠中另有玄机,还是……预示着另一段未知的波澜,即将随着这滔滔江水,向他们涌来?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