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13章 诗仙搁笔处 一语惊长风

黄鹤楼情缘 第13章 诗仙搁笔处 一语惊长风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13章 诗仙搁笔处,一语惊长风

夕阳熔金,将浩浩长江染成了一条流淌的鎏金缎带。黄鹤楼翼然矶头,飞檐斗拱在暮色中勾勒出苍劲的剪影。楼顶观景台上,人群熙攘,却都在一处壁壁前不约而同地静默、驻足,形成了一片奇异的真空地带。

真空的中心,一位白衣男子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孤松临风。他并未看周遭的人群,只是凝望着墙壁上那一片空白,以及旁边另一处墨迹淋漓的题诗。风拂动他微敞的衣襟,带着几分落拓不羁,但那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眼眸中闪烁的复杂光晕——是激赏,是叹服,更有一丝难以捕捉的……不甘。

李十二,太白居士。

而他目光所及之壁上,那首让往来骚客尽数折腰的诗篇,正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人群中,一个穿着略显古怪、与现代服饰经过巧妙改制的青年,心中默念着这早已刻入民族血脉的诗句。陈远,这位来自千年后的穿越者,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他来了,他终于亲眼见到了这历史性的一幕——“李白搁笔”!

历史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如此真实,如此震撼。他知道,这是命运,或者说,是他这场荒谬穿越中唯一清晰的坐标。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哪怕只是在那片名为“诗仙”的星空中,留下一丝微光。

人群在低声议论,多是惋惜,惋惜诗仙未能在此留下墨宝。陈远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挤过人群,在离李白数步之遥处停下,用一种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对方听见的声音,仿佛自言自语,又似点评:

“严沧浪曾言,‘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诗气象苍莽,吞吐大荒,格律似拙而意韵天成,确是人力难及。也难怪……”

他刻意顿住,目光似无意地扫过李白那沉默的背影。

李白身形微不可察地一顿,缓缓转过身。他的目光如电,带着三分醉意七分清醒,落在陈远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哦?严沧浪?某游历天下,识人无数,倒未曾听闻此公名号。少年人,听你口气,对诗词颇有见解?”

那声音清越,带着蜀地特有的腔调,却又有一股睥睨之气。

陈远心头一紧,暗道不好,说顺嘴了,严羽是宋朝人!他面上却强自镇定,拱手一礼,不卑不亢:“小子陈远,山野之人,偶读杂书,信口胡言,让居士见笑了。严先生乃隐逸之士,名讳不显于当世。只是小子以为,崔司勋此诗虽好,却未必是律诗绝顶,更非诗道之终点。”

此言一出,不仅李白眼中精光一闪,连周围竖着耳朵听的文士们也发出一片低低的哗然。崔颢此诗在此地已被奉为神作,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敢口出狂言?

“非是终点?”李白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那弧度里带着挑战,“少年人,口气不小。你且说说,何为终点?莫非你心中另有高作,能压过这‘昔人已乘黄鹤去’?”

压力如山般袭来。陈远知道,寻常诗句绝难打动眼前这位谪仙。他必须出奇,必须用那来自时间彼岸的、沉淀了千年智慧与美学的结晶,来撬开这扇紧闭的门。

陈远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抬手指向窗外奔流不息的大江,以及那天际最后一抹瑰丽的霞光。“居士请看,崔诗怀古,空余楼台,白云千载,烟波江上愁。此愁浩荡,是时间之愁,是逝去之愁。然,诗道岂止于愁?天地之壮阔,生命之豪迈,宇宙之无穷,岂是‘愁’字可以尽括?”

他停顿了一下,感受着李白目光中的审视意味更浓,继续道:“譬如这长江,崔司勋见之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在小子看来,它亦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种是不舍昼夜的流逝与怅惘,一种是沛然莫之能御的伟力与奔放!两者无分高下,皆是真性情。但后者,似乎更合居士胸中那口吞吐日月的浩然之气?”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低声重复了一句,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猛地向前一步,几乎要抓住陈远的胳膊,“好!好一个‘天上来’!好气势!此句何来?全诗为何?”

陈远心中稍定,知道第一步棋走对了。他微微一笑,却不接续《将进酒》,而是话锋再转:“此乃小子偶得之残句,不值一提。小子还想请问居士,若论及时空之浩渺,个人之微渺,除了如崔诗般直抒胸臆,是否还有别种写法?譬如……以永恒映照须臾?”

他不待李白回答,便曼声吟道: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被誉为“贯古今之痛”的绝唱,以其纯粹、孤绝、直抵宇宙本源的苍凉,瞬间席卷了整个空间。

空气仿佛凝固了。

先前议论纷纷的人群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短短二十二个字所蕴含的磅礴力量所震慑。那是一种超越了个人际遇、直达存在本质的孤独与悲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白的表情变了。之前的漫不经心与些许不悦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专注,甚至是……震撼。他死死盯着陈远,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年轻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一遍又一遍地低声咀嚼,眼神飘忽,仿佛神游天外,与千年前的陈子昂,与这无穷的天地产生了共鸣。良久,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叹道:“此诗……非人间烟火!是何人所作?某恨不能与之同代把酒!”

“此诗作者陈子昂,亦是位奇士,惜乎年代稍远,声名不显。”陈远再次祭出“隐士”挡箭牌,同时暗暗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两首诗,尤其是后一首,已经成功地撬动了李白心中那根最敏感的弦。

“好一个陈子昂!好一个‘天地悠悠’!”李白抚掌,再看陈远时,目光已大为不同,充满了探究与浓厚的兴趣,“陈小友,你今日可是让李某大开眼界。你所言不虚,诗道无涯,愁绪可入诗,豪情可入诗,这天地悠悠之叹,更是直指道心!崔颢之诗固然绝妙,但确非唯一,更非不可超越之路!”

他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那是遇到同道、见到新奇风景的兴奋。“某一生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亦向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今日听小友一席话,观此二诗,方知天外有天!小友,你绝非寻常山野书生。你究竟从何而来?师承何人?”

面对李白灼灼的目光,陈远知道,最危险也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不能透露穿越的真相,但也不能再用虚言搪塞。他迎着李白的视线,眼神诚恳而坦荡,带着一种这个时代读书人少有的直率:

“居士明鉴。小子陈远,确无显赫师承。若问从何而来……小子来自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远到超乎居士的想象。那里的人们,也读居士的诗,读崔司勋的诗,读陈子昂的诗,读古往今来所有闪耀的诗篇。我们站在时间的另一端,回望这个时代,如同仰望星空。”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奇异的真诚和难以言喻的疏离感,让李白微微一怔。

“时间的另一端?”李白喃喃,他打量着陈远迥异的气质和言谈中不时迸发的“奇谈怪论”,眉头微蹙,似乎在消化这个难以理解的说法。

陈远趁机深深一揖:“至于今日之言,小子孟浪,实是因倾慕居士风采久矣。见居士为此诗搁笔,心有不平,更觉遗憾。诗道如天道,当包罗万象,岂能因一峰独秀而障目不见泰山?居士胸有丘壑,笔藏乾坤,他日必有名篇,超越今古,小子深信不疑。”

这番话既解释了动机,又捧得恰到好处。李白闻言,朗声大笑起来,先前的疑虑似乎被这豪情冲散了几分:“好!说得好!诗道如天道,包罗万象!李某今日受教了!什么搁笔不搁笔,皆是俗人见识!当浮一大白!”

他一把拉住陈远的手臂,力道之大,不容拒绝:“陈小友,你我相逢即是有缘。走,随某去江边寻一酒家,你我且对着这大江明月,好好论一论这诗中之‘道’!某对你那‘很远的地方’,还有你肚里那些‘残句’,可是好奇得紧呐!”

不由分说,李白拉着陈远便往楼下走去。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目光复杂地看着这突然出现又轻易得到了诗仙青睐的年轻人。

陈远被李白拖着走,感受着那只有力的手掌传来的温度,心中一半是初步成功的喜悦,另一半则是沉甸甸的紧迫。他知道,酒桌上的考验,才真正开始。他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来历?他那点诗词储备,又能在这位真正的天才面前支撑多久?“时间的另一端”这个说法,李白是信了,还是只当作奇人异士的托词?

江风猎猎,吹动两人的衣袍。黄鹤楼在身后渐渐远去,而前方,江声月色,酒旗招展,一场关乎他能否真正叩开师门的关键对谈,即将开始。李白的兴趣已被勾起,但这兴趣的背后,是福是祸?陈远心中没有答案,只觉每一步都踏在未知的迷雾之中。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