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79章 暗流与霓裳

黄鹤楼情缘 第79章 暗流与霓裳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已深,江夏城浸润在墨色里,唯有许湘云和李沛然暂居的小院厢房,还透出一豆昏黄的灯火。灯下,李沛然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桌上摊着一张素笺,上面是茶楼张翁傍晚时分悄悄塞给他的字条,只有潦草数字:“崔氏有动,慎赴文会。”

这“文会”,指的是三日后由江夏别驾(注:州刺史副官)之子做东,在城南曲江园举办的一场雅集。这对于正苦于无法打入更高层文人圈子、以获取更确切李白消息的李沛然而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崔明远,这个因上次诗会刁难反被他们用巧计“打脸”的纨绔子弟,显然并未死心。

“这会不会是张翁过于谨慎了?”许湘云将一碗刚熬好的、带着清甜气息的莲子羹放在李沛然手边,“毕竟是由别家公子做东,崔明远再嚣张,敢在那种场合闹事?”

李沛然摇头,指尖点着那“慎赴”二字:“张翁在江夏经营多年,人脉眼线非我们能比。他既然特意提醒,必有缘由。崔明远此人,心胸狭隘,上次我们让他成了笑柄,他绝不会善罢甘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空气有些凝滞。他们好不容易在江夏初步立足,许湘云的“云记”小食摊因口味新奇、价格公道,已在市井间小有名气;李沛然凭借超越时代的诗词鉴赏力和偶尔“借用”的后世佳句,也在本地文人中混了个“点评犀利”的才名。眼看距离打听到李白确切消息的目标越来越近,任何风波都可能让他们前功尽弃。

“去,必须去。”李沛然沉吟片刻,目光变得坚定,“但不能毫无准备地去。崔明远若真要发难,最大可能还是在‘诗’上做文章。他知我‘诗才’……嗯,有些特异。”

许湘云立刻明白了他的顾虑。李沛然的“诗才”建立在信息差上,真要临场机智创作,未必能稳胜这些自幼浸淫诗词的古代文人。她眼珠一转,忽然道:“我记得你提过,崔明远其人,好夸耀,曾自诩其诗‘得南朝谢朓之清发’?”

“确有此事。”

“那我们就给他搭个台子。”许湘云嘴角弯起一抹狡黠的弧度,“让他自己唱一出好戏。”

次日,李沛然依计前往拜访歌妓柳莺儿。柳莺儿虽身份不高,但因其色艺双绝,交游广阔,是江夏城中消息最为灵通的人士之一,更是许多文人诗词传播的“放大器”。

在柳莺儿布置清雅、琴筝摆放有序的内室,李沛然并未直接提及崔明远的威胁,而是仿佛闲谈般,与柳莺儿探讨起诗词流变。他刻意将话题引向南朝谢朓,盛赞其诗风“清新峻拔,一扫玄言余弊”,随后话锋微转,叹息道:“谢朓之才,在于真情与工笔浑然天成。后世学者,往往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刻意模仿其清词丽句,反而落了下乘,失之雕琢,如……嗯,譬如时下一些诗作,猛一看辞藻绚烂,细品却空洞无物,正是此病。”

柳莺儿是何等聪慧之人,她轻拨琴弦,发出叮咚一响,美目流转,已了然于心:“李公子此言,真乃灼见。妾身近日也偶得几句,感觉便有公子所说之弊呢。”她随口吟了两句,赫然是崔明远曾在某次酒宴上炫耀过的诗句。

李沛然心中暗赞,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微笑点评:“莺儿姑娘过谦了,此句对仗工整,用典亦巧,只是……匠气稍重,少了些谢朓山水诗中的那股天然灵韵。若论得其神髓者,恐怕当世……”他适时住口,留下无尽想象空间。

这番看似不经意的讨论,通过柳莺儿之口和她那些拥趸的传播,迅速在江夏文人小圈子里发酵。一种微妙的风向开始形成:过度模仿谢朓,尤其是只得其形、未得其神的创作,似乎成了一种不太入流的标志。

与此同时,许湘云的行动也在同步进行。她利用给几家相熟的酒楼、富户送定制点心(这是她“云记”的另一项高端业务)的机会,“无意间”与那些府上的侍女、管事闲聊,内容核心围绕着“真正的才子应如李太白,斗酒诗百篇,豪放不羁,自成一家,模仿他人终是落了下乘”展开。这些市井流言,与文人圈里的议论交织,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舆论压力。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曲江园文会当日,果然宾客云集,才子名士荟萃。崔明远一身锦袍,早早到场,意气风发,似乎成竹在胸。他见到李沛然时,甚至还主动点头致意,只是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文会按流程进行,饮酒,赏景,命题作诗。当轮到崔明远时,他果然起身,朗声表示近日潜心研读谢朓诗作,偶有所得,愿赋诗一首请诸位品评。他刻意清了清嗓子,吟出了一首精心准备的五言诗,诗中化用了多处谢朓的意象和句法,辞藻不可谓不华美。

诗成,场间响起一阵礼貌性的赞叹。崔明远面露得色,目光扫向李沛然,正准备按照他预想的剧本,点名请这位“点评犀利”的李公子“斧正”,最好能逼得他当场出丑,或哑口无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座中一位素以耿直着称的老儒却先捻须开口了:“明远此诗,用功颇深,谢家山水之貌,可谓得其七八。”

崔明远笑容更盛。

却听老儒话锋一转:“然,过犹不及。谢玄晖(谢朓字)之妙,在清新自然,如芙蓉出水。此诗斧凿痕迹过重,刻意求工,反失其真。近来江夏诗坛,似有此风气,当引以为戒啊。”

此言一出,满座皆静。许多人都想起了近日关于“模仿谢朓”的讨论,再品崔明远这首诗,越品越觉得老儒所言切中要害。原本准备附和称赞的人,也纷纷噤声,或点头表示赞同。

崔明远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一阵红一阵白,他求助般地看向几个平日交好的朋友,那几人却也目光闪烁,避了开去。他精心准备的发难,甚至还没开始,就被这无形的舆论浪潮拍碎在岸边。他就像个憋足了劲要打出一拳的莽汉,却发现对手早已不在原地,而周围的人都在嘲笑他摆出的姿势难看。

李沛然适时起身,举杯笑道:“崔兄好学,令人敬佩。诗道漫长,互相砥砺方能精进。我等共饮此杯,敬山水,敬诗心。”他轻描淡写,将一场潜在的冲突化为无形,既显了风度,又彻底将崔明远孤立于那种尴尬的境地。

崔明远握着酒杯的手微微发抖,勉强饮下,那酒液却如冰针般刺喉。他看向李沛然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更深的怨毒。

文会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李沛然和许湘云暗中配合,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但两人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更加警惕。崔明远此次吃瘪,恐怕不会就此罢休。

就在他们随着人流走出曲江园时,一个侍女打扮的姑娘悄悄靠近许湘云,飞快地塞给她一个小巧的锦囊,低声道:“我家莺儿姑娘给许娘子的。”

回到住处,许湘云打开锦囊,里面并非金银,而是一张折叠的细小纸卷。展开一看,上面是柳莺儿娟秀的字迹:

“闻君曾多方打探李谪仙行踪。妾偶得讯,半月前,有蜀中客商于巴陵一带,遇一青衫侠士,纵酒高歌,气度非凡,言谈间自称‘青莲’,不日将顺江而下,游历荆楚。黄鹤名楼,或在其行程之中。然江湖传闻,真假难辨,望君慎之。又及:崔某今日受挫,恐生歹心,近日出行,务须谨慎。”

巴陵!青莲!

李沛然和许湘云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迸发的激动光芒。青莲,正是李白早年常用的号!这条线索,比他们之前听到的任何消息都更具体,更指向那个他们魂牵梦绕的目标——诗仙李白!

希望如同烟火,在黑暗中骤然点亮。

然而,柳莺儿的最后一句提醒,又如同一盆冷水,让他们瞬间冷静下来。前路已有仙踪可期,但脚下的暗流,却似乎更加汹涌了。

李沛然攥紧了那张纸条,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这浓重的黑暗,看到那即将到来的、汇聚了所有期待与危机的黄鹤楼。

“湘云,”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们得快了。必须在崔明远下一次动作之前,在他……或者其他人,真正注意到我们的真实目的之前,找到他!”

窗外,夜风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无数窃窃私语,预示着江夏这最后一程,绝不会风平浪静。黄鹤楼的轮廓,在他们的想象中愈发清晰,也愈发逼近。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