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69章 众口铄金

黄鹤楼情缘 第69章 众口铄金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李沛然推开临时居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一股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沉闷气息扑面而来,只见许湘云坐在院中石凳上,面前摊开的,正是那几页几乎被翻烂、记载着李白诗作和生平的手稿,她的脸色,是自穿越以来从未有过的苍白。

“沛然,”她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一张揉得有些发皱的纸推了过来,“我们可能……有麻烦了。”

李沛然心头一紧,快步上前接过。那是一张质地粗糙的匿名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一行触目惊心的字:“异乡人,安知李杜?窃诗沽誉,其心可诛!”

暮色四合,江夏城华灯初上,但小院内的两人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匿名纸条像一块冰,砸进了原本因逐渐融入当地生活而泛起微澜的湖面。窃诗?沽誉?这指控不仅恶毒,更精准地戳中了他们最大的秘密和软肋。李沛然靠着重生者的先知,在文人圈中以精妙绝伦的“诗评”和“偶得”的佳句站稳脚跟;许湘云凭借超越时代的厨艺理念和对食材的大胆运用,让“许氏食铺”声名鹊起。这一切都建立在“信息差”之上,一旦被贴上“窃贼”的标签,所有的努力都将瞬间崩塌,更遑论寻找李白。

“是崔明远。”许湘云语气肯定,秀眉紧蹙,“只有他,最近一直在打听你那些‘佳句’的来源,还在茶楼里阴阳怪气,说你的诗风驳杂,不像一人之作。”

李沛然沉默地点点头。崔明远,那个自他们初入江夏就结下梁子的地方纨绔,因其叔父在州府为官,一向横行跋扈。前几次在诗会上的交锋,李沛然凭借机智和远超这个时代的文学视野让他吃了瘪,没想到对方竟如此睚眦必报,且手段这般阴损。

“他拿不出证据,只能散布流言。”李沛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这流言一旦传开,众口铄金,积灰销骨。我们在江夏将寸步难行。”

更重要的是,他们等待已久的、关于李白即将造访黄鹤楼的消息,刚刚才通过茶楼张翁得到确认。在这个节骨眼上,绝不能出任何岔子。

接下来的两天,阴云笼罩。

李沛然再去往常聚会的茶楼诗社,能明显感觉到一些原本热络的目光变得闪烁,交谈时也多了几分审视和距离。偶尔有窃窃私语飘入耳中,无非是“来历不明”、“诗句突兀”、“恐非正道”之类。甚至有人当面“请教”某生僻典故出处,言辞间充满了试探。

与此同时,许湘云的食铺也遇到了麻烦。先是常有地痞流氓在店外逡巡,吓走不少客人;接着是供货的鱼贩和菜农支支吾吾,表示有人出了更高的价钱,短期内无法再为她提供食材。

崔明远的攻击,如同两张逐渐收拢的网,分别罩向两人,旨在从根本上瓦解他们在江夏的立足之地。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夜里,油灯下,许湘云看着账本上锐减的流水,目光坚定,“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

李沛然抬眼:“你有想法?”

“他不是攻击你的诗文来路不正吗?”许湘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那我们就让他,以及所有怀疑的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正’!来自千年文化积淀的‘正’!”

转机,发生在一场由江夏几位德高望重老学士发起的小型“文辨会”上。这本是一次以探讨经义、品评时文为主的雅集,崔明远却早有准备,公然发难。

“李兄才思敏捷,每每有惊人之语,在下佩服。”崔明远摇着折扇,皮笑肉不笑,“只是,观李兄之作,时而雄奇飘逸,有仙家之气;时而沉郁顿挫,似饱经沧桑;偶又有婉约细腻之处,如深闺情思……这风格变幻莫测,倒不似一人一心所为,着实令人生疑。不知李兄师承何方?这些诗句,又果真皆是‘偶得’吗?”

话音落下,满场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李沛然身上,质疑、好奇、担忧,兼而有之。

李沛然心中冷笑,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缓缓起身,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谦逊的笑意:“崔兄所疑,不无道理。”

他这一承认,反而让众人一愣,连崔明远也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然则,”李沛然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之情感,本就复杂多变,触景生情,因事而异,笔下风格自然随之流转。若固守一格,岂非矫情虚饰?”

他不等崔明远反驳,继续道:“至于师承……在下幼时家道中落,辗转流离,于路途间、市井中、山水处,皆可为师。曾闻塞北羌笛,而思‘黄河远上白云间’之壮阔;亦见江南烟雨,而生‘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之幽情。世间万物,莫非文章;人生百态,皆是诗料。若定要问师承,天地为师,万物为友,心源为法!”

这一番话,融合了古今文论,既解释了风格多元的原因,又将创作源头引向了广阔的生活与内心,立意高远,气势磅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崔明远一时语塞,强辩道:“巧言令色!谁能证明你所言非虚?”

“证明?”李沛然微微一笑,带着一种俯瞰般的气度,“诗文本为心声,何需向外证明?不过,既然崔兄问起,那不若我们当场命题,各作一首,请诸位品评,看李某之诗,是窃自他人,还是源出己心?”

这是**裸的挑战!崔明远脸色一变,他自家知自家事,他那点才学,欺负一下普通书生尚可,与能说出“天地为师,心源为法”的李沛然当场比试,绝无胜算。

就在崔明远骑虎难下之际,李沛然却话锋再转,给了他一个台阶,也给了众人一个更大的震撼:“不过,诗文小道,争强斗胜,反落了下乘。今日诸位前辈在此,晚辈不才,愿抛砖引玉,试论《诗》之‘风骨’与《楚辞》之‘浪漫’,对后世诗文流派之影响,以及如何在创作中融会贯通,铸就自家面貌。”

接下来的一炷香时间,李沛然结合脑海中的文学史知识,侃侃而谈。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从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到李白的梦游天姥,虽因时代所限不能直言后世,但其视野之开阔,见解之深刻,逻辑之清晰,完全超越了在座所有人的认知范畴。

他不仅是在为自己辩白,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学布道!

满座皆惊。几位老学士听得如痴如醉,频频点头。先前那些质疑的目光,早已被惊叹和敬佩所取代。崔明远站在那里,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他知道,在绝对的“学识”碾压面前,他所有的诋毁都成了笑话。

就在李沛然于文辨会上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赢得满堂彩的同时,许湘云也在她的“战场”上,发动了反击。

她直接找到了那些被崔明远高价撬走的供应商。

“张伯,李婶,”她语气平和,没有半分兴师问罪的意思,反而拿出了几份新拟的契约,“我知道崔家出了高价。我不强求,这里是两种合作方式,你们看看。”

一份是普通的长期供货契约,价格公允,但附加了一条——优先供应权。另一份,则是前所未见的“入股”协议。许湘云愿意拿出食铺未来一成的利润,分给核心的几位供应商,条件是保证优质食材的稳定供应,并且共同使用“许氏”这个正在打响的名号。

“崔家能给一时的高价,但我能给各位一个长久的营生,和我们一起,把‘许氏’这块牌子立起来,让它成为江夏城的一块金字招牌。到时候,各位的收入,又岂是那一点差价可比?”

许湘云描绘的蓝图,以及她展现出的自信和诚意,打动了这些朴实的商人。他们或许不懂太多大道理,但谁不想有一个稳定且前景光明的合作对象?更何况,许湘云的手艺和创意,他们是亲眼所见,深信不疑。

最终,大部分供应商选择了留下,甚至有人当场撕毁了崔家仆役送来的定金。

釜底抽薪!

崔明远用金钱织就的网,在许湘云更具远见和诚意的商业模式面前,不堪一击。

是夜,危机暂解,小院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月光如水,倾泻在石桌上。

“今天,多亏了你。”李沛然给许湘云斟了一杯她自己酿的果酒,由衷说道。若非她提前分析局势,定下“以正破邪,双线反击”的策略,他未必能应对得如此从容漂亮。

许湘云摇摇头,抿了一口酒,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反而带着一丝忧虑:“沛然,你有没有觉得,崔明远这次的手段,虽然阴损,但……有点太急了?而且,他好像特别执着于证明你的诗文是‘偷’的。”

李沛然眉头微动:“你的意思是?”

“我打听了一下,”许湘云压低了声音,“崔明远那个在州府做官的叔父,似乎与一位即将路过江夏的‘钦差’有关联,这位钦差,据说是位爱才如命,尤其喜好诗词的……京中大员。”

李沛然瞳孔骤然一缩。

许湘云的声音更轻了,仿佛怕惊扰了夜的宁静:“我怀疑,崔明远如此急不可耐地想在我们见到李白之前把我们搞臭、赶走,恐怕不单单是因为私怨。他是不是……也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想让我们,或者说,不想让‘异军突起’的我们,有机会接触到那位大人物,甚至……借此接触到李白?”

一阵夜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李沛然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如果湘云的猜测是真的,那么他们寻找李白的路上,横亘的就不只是一个纨绔的恶意,而是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官场利益?

远处,江夏城的灯火明灭不定,如同他们此刻扑朔迷离的前路。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