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52章 误入歧途得真言

黄鹤楼情缘 第52章 误入歧途得真言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渐浓,李沛然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他们临河的小屋,脸上却不见连日寻访无果的沮丧,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兴奋。他压低声音对正在灶台边忙碌的许湘云道:“湘云,有门路了!我今日,混进了‘太白雅集’!”

江夏城的暮色,总带着一股江水蒸腾起的氤氲湿气,混着坊间升起的炊烟,将青石板路染得一片朦胧。李沛然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许湘云正就着最后一缕天光,小心翼翼地将一坛新制的腐乳封口。这是她最近尝试的“生意经”,利用现代模糊的食品知识,试图在唐代复刻些新奇味道,以期改善他们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

“怎么了?看你这样子,不像是一无所获。”许湘云擦了擦手,抬眼便瞧见李沛然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一种久违的、近乎猎手发现猎物踪迹般的锐利。

李沛然快步走到水缸边,舀起一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下,才抹了把嘴,压低声音,难掩兴奋:“湘云,有门路了!我今日,混进了‘太白雅集’!”

“太白雅集?”许湘云蹙眉,“听着像是李白的狂热拥趸组织?”

“何止拥趸!”李沛然在狭小的屋内踱了两步,“简直就是江夏城规模最大、也最排外的‘李白粉丝后援会’!入会需熟人引荐,还要当场作诗或评诗,以证才学。我今日在茶楼,恰好听到两位士子交谈,提及此事,言谈间似乎有此雅集的线索。我硬着头皮,靠着你我这些天复盘的那些‘未来诗评’和半吊子格律,竟然……蒙混过关了!”

他口中的“未来诗评”,是他们二人夜话时,李沛然凭借中文系的老底子,加上许湘云从旁提醒,共同梳理出的对李白部分诗作的超前解读与赏析。在这开元盛世的江夏,这些见解足以称得上惊世骇俗,引人侧目。

许湘云却没那么乐观:“排外?那你进去岂不是羊入虎口?万一被识破……”

“风险与机遇并存。”李沛然打断她,眼神灼灼,“张翁茶楼里打听来的,终究是市井流言,真假难辨。而这‘太白雅集’,汇聚的都是本地真心推崇李白的文人,他们手中掌握的,很可能是最接近源头、最及时的消息!若能取得他们信任,或许比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强上百倍。”

翌日午后,李沛然按照昨日打探到的地址,寻至城南一处僻静的宅院。院门外并无显眼标识,只隐隐听得内里有丝竹与吟诵之声传来。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浆洗得发白的青衫——这是他们目前能置办的最体面的一身行头了。

叩响门环,一名青衣小童应门,眼神带着审视。李沛然报上昨日引荐他那位的名号,又经过一番简单的盘问,才被引入院内。

庭院深深,曲径通幽。绕过一处假山,眼前豁然开朗,十余名士子散坐于水榭之中,或抚琴,或品茗,或高谈阔论,中心议题,自然离不开他们共同的精神偶像——李白。

李沛然的出现,引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目光汇聚而来,好奇、打量、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蔑。一个面庞白皙、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文人相轻的倨傲:“这位仁兄面生得很,不知高姓大名,师从何处?对我辈挚友太白之诗,又有何高见?”

这便是入门考验了。李沛然心知肚明,他稳住心神,拱手作揖,态度不卑不亢:“在下李沛然,山野散人,无门无派。于太白诗,不敢妄称高见,唯有几分痴心,几分拙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缓缓吟道:“譬如《蜀道难》,世人多赞其想象瑰奇,气势磅礴。然在下以为,此诗之魂,不在‘难’,而在‘叹’。叹世路之艰险,叹功业之难成,更叹心中那一股无处安放的磅礴之气!‘难于上青天’者,岂独蜀道乎?仕途之道,人生之道,莫不如是!”

一席话出,水榭内静了片刻。这解读角度新颖,且直指诗人心境,与当下多数停留在辞藻品评的论调截然不同。那锦袍男子眉头微挑,倨傲之色稍减。

另一人紧接着发问,问题愈发刁钻,涉及李白早年游历的细节和某些诗作的系年考据。李沛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凭借扎实的历史功底和这些天的恶补,谨慎应对,偶尔穿插几句“未来视角”的宏观评论,虽偶有含糊之处,但整体上竟也应对得体,未露明显破绽。

几轮交锋下来,那股无形的排斥感似乎减弱了些。有人递给他一杯酒,有人示意他坐下。李沛然暗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这第一步,算是勉强站稳了。

雅集气氛逐渐热烈,酒过三巡,话题也更加放开。李沛然趁势将话题引向李白当前行踪,这是他今日冒险前来的核心目的。

“听闻太白先生性好山水,足迹遍布天下,不知近来可有新的游历计划?我等心向往之,恨不能追随其履迹,一睹诗仙挥毫之风采。”李沛然故作随意地问道。

先前那锦袍男子,此刻已与李沛然对饮了两杯,闻言笑道:“李兄亦是同道中人。不瞒你说,我等近日亦在打探。据江陵来的客商提及,月前似乎在巴楚之地,见过一位风姿特秀、仗剑漫游的谪仙人,形貌与太白颇为相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巴楚之地?”李沛然心中一动,这与他和许湘云之前听到的“南下”传闻有所吻合。

“然也。”另一名年纪稍长的士子接口,他自称姓陈,言辞较为稳重,“但消息模糊,难辨真假。太白行踪,向来飘忽如云中鹤,今日在此,明日在彼,未得确切音信前,一切皆有可能。”

就在李沛然心中稍感失望之际,坐在角落的一位一直沉默寡言、只顾自斟自饮的灰衣中年文人,忽然抬起了头。他面色微醺,眼神却异常清亮,带着几分看透世情的疏懒。他慢悠悠地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周遭的议论声为之一静:

“尔等在此空谈,捕风捉影,何异于刻舟求剑?”

他目光转向李沛然,带着一丝审视,又似有几分提醒之意:“寻李白,何必远求巴楚?其人慕名而来,为名而去。江夏有何名?无非大江,无非……黄鹤楼。”

黄鹤楼!李沛然心脏猛地一跳。这是他们最初的猜测,也是张翁茶楼里流传最广的说法,但一直缺乏有力佐证。

灰衣文人呷了一口酒,继续道:“我有一旧友,在鄂州都督府中担任书记。前日有书信往来,提及一事:都督府月内或将有贵客临门,已着手准备接待事宜,所列宴饮之地首选,便是这江夏黄鹤楼。至于贵客为谁……书信语焉不详,然观其措辞之郑重,所备之物之雅致(特选了吴郡新到的鲈鱼,蜀中佳酿),非当世第一流之才子名士,不足以当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鄂州都督府出面接待,规格如此之高,又是在黄鹤楼设宴,放眼当世,符合条件且行踪成谜的“才子名士”,李白无疑是可能性最大的那一个!

李沛然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头顶,多日的迷茫与寻觅,似乎终于看到了一线清晰的光亮。他强压下激动,正欲向那灰衣文人仔细请教。

然而,就在这时,那最初发难的锦袍男子,却轻轻“咦”了一声,带着几分酒意,狐疑地看向李沛然:“李兄方才论及太白早年那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用典,似乎……与我所知版本略有出入?不知李兄所据何本?还是……另有所解?”

他的语气看似疑惑,眼神却锐利起来,紧紧盯住李沛然。李沛然心里“咯噔”一下,他意识到,自己刚才为了镇住场子,引用的某个细节可能过于依赖后世的考据成果,在这个时代或许尚未流通,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

危机,在希望初露的瞬间,悄然降临。

水榭内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李沛然身上,比先前更多了几分探究。那灰衣文人也放下了酒杯,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在等待他的解释。

李沛然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大脑飞速运转,是承认疏漏,还是强行圆过去?承认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被当场拆穿身份;强行解释,则可能漏洞越大,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甚至带上一丝恰到好处的惭愧:“在下……所学驳杂,偶有记混,亦是在所难免。许是日前翻阅某本残卷,所见略有异文,一时不察,信口道来,让诸位见笑了。还望兄台不吝指正。”

他选择以退为进,将问题归咎于记忆偏差和所见版本不同,这是文人之间常见的托词,不至于立刻引发太大的敌意。

锦袍男子闻言,眼中疑色未消,但也不好再步步紧逼,只是呵呵一笑,意味不明地道:“李兄倒是谦逊。”

那灰衣文人却忽然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学问之事,本就需切磋琢磨。李兄见识不凡,他日或有再论之时。” 这话像是打圆场,又像是另有所指。

李沛然不敢再多停留,生怕言多必失,又敷衍了几句,便借口天色已晚,起身告辞。离开那宅院时,他感觉自己的内衫已被汗水浸湿。

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晚风一吹,他才感到一丝凉意。方才的经历如同梦境,信息量巨大且充满惊险。鄂州都督府、黄鹤楼宴请、疑似李白的贵客……这无疑是他们来到江夏后获得的最高价值的情报!然而,最后那突如其来的质疑,也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他心里。那锦袍男子真的只是随口一问吗?还是……自己已经被某些人盯上了?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隐没在暮色与高墙后的宅院,心中波澜起伏。“太白雅集”,究竟是通往诗仙的捷径,还是危机四伏的泥潭?那个透露关键信息的灰衣文人,又是何方神圣?他的“他日再论”,是客套,还是别有深意的邀约?

夜色中的江夏城,灯火阑珊,人声熙攘,却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李沛然加快脚步,他必须立刻回去,将这些信息与许湘云分享,同时,也要重新评估他们的寻仙之途,是否已在不经意间,踏入了更为复杂的棋局。前方的黄鹤楼,在望与未望之间,似乎更近,也更显莫测了。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