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48章 诗会惊风雷

黄鹤楼情缘 第48章 诗会惊风雷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暮色渐合,江夏城华灯初上。李沛然怀揣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跟在茶楼张翁身后,踏入了城南“漱玉轩”的门槛。此处正在举办一场由本地名士主持的私密诗会,本是他这等无根无基的外来者难以企及的场合。

然而,就在三个时辰前,张翁匆匆寻到他,只低声交代了一句:“机会来了,但祸福难料,李小友,慎之!” 这句话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至今仍在李沛然胸腔里激荡着不安的涟漪。

漱玉轩内,烛火通明,熏香袅袅。十数位文人墨客分席而坐,衣袂飘香,谈笑风生。李沛然的入场,像一颗石子投入相对平静的湖面,引来不少探究的目光。他一身半旧的青衫,虽浆洗得干净,却与在场诸位的锦缎华服格格不入。张翁将他引至末座,低声叮嘱:“今日主位乃是致仕归乡的刘老大人,最喜品评诗词,亦爱提携后进。但你需谨记,那崔明远也在席中。”

李沛然心头一凛,抬眼望去,果然见斜对面席上,崔明远正手持酒杯,嘴角噙着一丝意味不明的冷笑,目光如针般刺来。他暗自吸了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向主位的刘老大人躬身施礼。刘老大人须发皆白,面容清癯,只微微颔首,眼神温润,并无倨傲之色。

诗会伊始,先是行酒令,接飞花。几轮下来,李沛然凭着机敏和脑中库存,勉强应对,未露怯意,却也未刻意张扬。他深知,自己这个“穿越者”的诗词底蕴,在于“知”而非“作”,真正的考验尚未到来。

酒过三巡,气氛渐酣。崔明远忽然起身,向刘老大人拱手道:“老大人,寻常酒令未免乏味。晚生听闻这位李沛然李兄,虽来自偏远之地,却于诗词一道别有见解,常有惊人之语。不若请李兄当众品评一二前人诗作,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此话一出,满场目光瞬间聚焦于李沛然身上。品评前人,尤其是名家之作,最是考校功力,也最易得罪人。说得好,是眼光独到;说得不好,便是狂妄无知。崔明远此举,分明是要将他架在火上烤。

张翁在旁面露忧色,李沛然却知此关难避。他起身,从容一揖:“崔兄谬赞。在下学识浅薄,岂敢妄评先贤?不过偶有所得,愿与诸位方家探讨。”

崔明远岂容他推脱,立刻道:“哦?那就请李兄品评一下近日在坊间流传颇广的《采莲曲》如何?此诗绮丽柔媚,坊间传唱甚广,想必李兄必有高见。” 他随即朗声将那首诗诵出,辞藻确实华丽,描绘采莲女情态也颇为细腻。

李沛然听罢,心下稍定。这首诗水平中庸,属南朝宫体余韵,格调不高。他略一沉吟,开口道:“此诗辞藻绚烂,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然而……”他刻意一顿,引来众人凝神倾听,“然而拆碎下来,不成片段。通篇只见华词,未感真情,于‘采莲’之本真劳作与天然趣味,似乎隔了一层。诗之贵,在情真,在意境。若只追求字面妍丽,恐失之风骨,流于浮艳。”

他这番话,引用了宋代张炎评吴文英词的典故,在此刻说出,既切中肯綮,又观点新颖。席间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有人点头称是,有人则不以为然。刘老大人却抚须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崔明远见一计不成,脸色微沉,又道:“李兄果然口才便给。既然如此,不妨再评一首——前朝骆宾王《帝京篇》开篇‘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此等气象,总非‘浮艳’可言了吧?”

这是将更难的题目抛了过来。《帝京篇》是初唐鸿篇,气象雄浑,历来备受推崇,稍有不慎,点评不当便会惹来众怒。

李沛然心念电转,他知道不能硬碰硬去否定这首名篇。他再次躬身,语气愈发恭敬:“骆临海此篇,自是宏阔壮丽,开盛唐先声,晚生岂敢置喙?不过,若论及个中细微处,晚生以为,其雄浑有余,而蕴藉稍逊。譬如壮士开山,力道千钧,却稍欠峰回路转之幽微。后世……呃,依在下浅见,诗之妙境,或在于雄浑与含蓄兼备,既有雷霆万钧,亦见清风拂面。”

他差点顺口说出“后世杜甫”,及时刹住,换了个模糊的说法。这个观点,实则暗含了后世对盛唐诗歌美学更成熟的总结,既肯定了骆宾王的开拓之功,又委婉指出了其历史阶段的局限性。

席间静默片刻。这番评论,角度刁钻,却言之成理,显示出评论者不仅熟知诗作,更有通观的文学史眼光。这绝非一个普通年轻士子能有的见识。

刘老大人终于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李公子年纪轻轻,见解却颇为老到。不固于陈见,能发幽微之声,难得。” 他目光转向众人,“诗道亦需新声,方能不绝于缕。”

这一句,几乎等于肯定了李沛然的“诗评”价值。崔明远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就在李沛然以为风波暂歇之际,漱玉轩的屏风后,忽然转出一人,却是一位抱着琵琶的妙龄歌伎。她向刘老大人及众人盈盈一拜,轻声道:“适才闻李公子高论,奴家柳莺儿受益匪浅。近日偶得一曲,词句总觉不尽如人意,可否请李公子不吝指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李沛然一怔。他看向那歌妓,见她眉眼清雅,气质不俗,并非寻常庸脂俗粉。而席间众人,包括刘老大人在内,对她也颇为客气,称其“柳大家”。

柳莺儿不待他拒绝,便轻拨琵琶,曼声唱了起来。歌词婉约,写的正是黄鹤楼畔送别之情,情感真挚,但在遣词造句上,确有几处略显平白,意境未臻上乘。

一曲既终,满座皆静。所有人都看着李沛然,看他如何点评这位在江夏颇有才名的歌伎之作。这比点评古人诗作更为棘手,说重了,得罪人;说轻了,显得虚伪无能。

李沛然凝神细听,脑中飞速运转。他忽然福至心灵,想起许湘云平日哼唱的一些现代古风歌曲的意境和遣词。他走到场中,向柳莺儿拱手道:“柳大家之曲,情意缠绵,音律动人,在下佩服。若说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等画面,或可更能烘托离人怅惘,天地悠悠之感?而‘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明丽,与离别之黯然对照,或更能增其惆怅?”

他并未直接修改原词,而是抛出了几个意境更胜一筹的句子(实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名句),作为参考和启发。此言一出,柳莺儿美目顿时一亮,反复咀嚼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几句,脸上浮现出豁然开朗与极度钦佩的神色。

“李公子大才!”柳莺儿深深一拜,“此二句,意境高远,词采斐然,直如画龙点睛!奴家受教了!” 她看向李沛然的目光,已充满了真正的敬重。

席间顿时一片哗然。能随口点拨,便让柳莺儿如此折服,这李沛然的“诗才”(他们以为是李沛然现场构思),简直深不可测!刘老大人抚掌轻笑:“信手拈来,皆是珠玉。李公子,真乃妙人也!”

崔明远眼见李沛然非但没出丑,反而大出风头,连素来眼高于顶的柳莺儿都对他青眼有加,气得脸色铁青,手中的酒杯几乎要捏碎。

诗会散场,李沛然成了最大的赢家。刘老大人亲自邀他日后常来走动,不少文人也上前结交。张翁拍着他的肩膀,老怀大慰。

然而,就在李沛然志得意满,随着人流向门外走去时,柳莺儿却悄然趋近,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急速低语道:“李公子,方才多有冒犯。妾身有一紧要消息相告,关乎公子所寻之‘李十二’。”

李沛然浑身一震,猛地看向她。

柳莺儿眼神警惕地扫过周围,语速更快:“有人不欲公子得见诗仙,已布下阻挠。三日后,黄鹤楼之约恐生变故,公子务必小心……” 她话音未落,见有人走近,立刻换上客套笑容,扬声道:“今日多谢李公子指点,改日再向公子请教。” 说罢,翩然离去,留下一个窈窕而神秘的背影。

李沛然站在原地,夜风吹来,却带不走心头的灼热与骤然笼罩的寒意。三日后的黄鹤楼之约,是他根据多方信息推断,李白最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本以为是柳暗花明,谁知竟已暗藏杀机?

“有人不欲公子得见诗仙……” 这人是谁?是崔明远,还是另有其人?他们布下了怎样的陷阱?

他抬头望向漆黑如墨的夜空,远处,江涛声隐隐传来。追寻诗仙之路,眼看曙光在即,却骤然变得迷雾重重,杀机四伏。这即将到来的黄鹤楼之会,究竟是得见偶像的良机,还是一个精心编织的罗网?

李沛然握紧了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