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24章 墨香铜臭间

黄鹤楼情缘 第24章 墨香铜臭间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胃里灼烧般的饥饿感将李沛然从浅眠中拽醒。窗外天光未大亮,江夏城笼罩在一片灰蓝色的薄雾里,唯有远处长江的轮廓隐隐可见。他摸了摸咕咕作响的肚子,又看向蜷缩在对面榻上、眉头微蹙似乎也在梦中与饥饿搏斗的许湘云,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压上心头。穿越以来的新奇与激动,终究被这最原始的生存需求碾得粉碎。钱袋里仅剩的几枚开元通宝,碰撞出令人心慌的轻响,像在为他们在唐代的倒计时读秒。

“必须想办法,今天之内,至少得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李沛然低声自语,推醒了许湘云。两人就着昨晚打来的、已经微凉的清水,勉强压了压饥火。许湘云倒是比她乐观些,揉了揉眼睛,强打精神:“一会儿我去西市那边转转,看看有没有食肆招工。我这手艺,就算没有辣椒,整治些不一样的滋味应该也没问题。你呢?”

李沛然深吸一口气,从行囊里翻出那本边角已经磨损的《李太白全集》——这是他们穿越时意外带过来的唯一“现代物品”,也是他最大的依仗。“我去文人士子常聚的地方碰碰运气。既然回不去,就得在这里立足。‘诗仙’还没找到,我先得凭肚子里的几百首诗词,看看能不能换口饭吃。”

这是他们商量好的分头行动策略。许湘云凭借超越时代的厨艺实战经验,李沛然则依靠信息差带来的“文化资本”。目标明确:活下去,然后才能找人。

半个时辰后,李沛然站在了江夏城颇具盛名的“清韵书院”门外。书院并非官学,更像是一个开放式的文人雅集场所,内有书斋、茶室,庭院回廊间时常有学子切磋诗文、议论时政。此时,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驱散了晨雾,洒在黛瓦粉墙上。院内已有朗朗书声传出,夹杂着清谈笑语。

李沛然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寒酸的圆领澜衫,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像个异乡落魄客。他深吸一口带着墨香和草木清气的空气,迈步走了进去。庭院里,三三两两的士子或凭栏观鱼,或席地而坐,手中捧着书卷。他们的衣料明显光鲜许多,言谈举止间带着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矜持与风雅。

李沛然找了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坐下,竖起耳朵,希望能捕捉到关于李白,或者至少是关于近期诗坛动向的只言片语。他听到的多是些本地文人互相唱和的诗作,或是对科场文章的探讨,并未有他期待的那个名字出现。

机会出现在巳时左右。一位身着浅青色襕衫、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后来得知是书院的常驻讲师,姓陈)在庭院中央设下一个小小诗坛,以“江夏早春”为题,邀在场学子即兴赋诗。一时间,众人踊跃,或凝神构思,或挥毫泼墨,气氛热烈。

李沛然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不能直接“创作”后世名篇,那太惊世骇俗,但他可以“点评”。待几位学子吟诵完自己的作品,得到一些常规的赞誉后,李沛然站起身,对着众人拱了拱手,声音不大却清晰:“晚生李沛然,初至宝地,适才聆听诸位兄台佳作,受益良多。尤其方才王兄那句‘烟波澹荡摇空碧’,气韵生动,深得水乡神髓。不过……”

他故意顿了顿,吸引了些许目光后,才继续道:“若能在‘碧’字前稍作停顿,以虚字稍加勾勒,如‘烟波澹荡欲摇空碧之影’,或许更添一层朦胧摇曳之趣?晚生浅见,贻笑大方了。”

他点评的这位“王兄”,正是刚才诗作公认最佳者。此言一出,周围静了片刻。那陈讲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仔细打量了李沛然几眼。这种带着些许现代文艺理论分析味道的点评,细腻地触及了诗句的节奏和意境营造,与当时更重整体气象和用典的评论风格略有不同,显得新颖而切中肯綮。

王姓学子先是愕然,随即沉吟片刻,竟起身对李沛然回了一礼:“这位兄台所言极是!一字之师,受教了!”态度颇为诚恳。

一时间,好奇的目光纷纷投向李沛然。陈讲师也含笑开口:“想不到李郎君年纪轻轻,于诗道竟有如此细腻体悟。不知师从哪位名家?”

李沛然心中微喜,知道第一步走对了。他按捺住激动,谨慎应答:“晚生乃蜀中人士,自幼仰慕中原文化,胡乱读些杂书,并无名师指点,只是偶有所得,不敢当先生谬赞。”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的师承问题,将原因归于自学和天赋,这在唐代并非没有先例。

借着这个机会,李沛然顺势与几位对他产生兴趣的学子交谈起来。他谨慎地选择话题,时而引一句杜牧尚未写出的“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忧思(只说是听来的残句),时而点评一下王维诗中未被时人充分注意的画意。他刻意营造出一种“家学渊源、博览群书但低调谦逊”的形象,果然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有人请他品评自己的诗作,有人与他讨论经义,李沛然均凭借扎实的文学史功底和超越时代的视角应对得当,虽偶有惊险,却总能圆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甚至装作不经意地提起:“尝闻蜀中李太白,诗才纵横,剑气凌霄,不知其踪近来可有人知?” 有人摇头,有人表示听过名号但不知详情,只有一个年轻学子说:“似是前年有人言其在襄阳一带游历,真假难辨。” 线索虽模糊,但总算听到了回响。

临近午时,李沛然的腹鸣如雷,精神上的些许满足难以抵消生理上的强烈需求。他看到时机差不多,便试探着向一位刚才相谈甚欢、看似家境不错的刘姓学子开口,姿态放得极低:“刘兄,小弟初来乍到,盘缠将尽,不知城中可有抄书、撰文之类的短工可做?或为蒙童授课,亦能勉强胜任。只求暂解燃眉之急。”

那刘学子脸上的热情顿时淡了几分,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沛然的衣着,露出一丝为难之色:“这个……李兄才学是有的,只是……这江夏城中文风鼎盛,寻这类差事的人也不少。若无引荐,恐怕……”他话未说尽,但意思明确:空有才学,没有身份和人脉,想直接变现,难。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讥诮的声音插了进来:“我道是谁在此高谈阔论,原来是个急着找饭辙的穷酸。”

李沛然转头,见一个身着锦缎华服、手持一柄泥金折扇的年轻公子哥儿,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此人面色有些苍白,眼神带着一股倨傲和挑剔,正是昨日在码头有过一面之缘、对李沛然这外乡人流露过不屑的崔明远。他是江夏本地一个富商之子,捐了个监生名头,附庸风雅,常混迹于文人圈子,却最看不得别人出风头,尤其是不如他有钱的人。

崔明远用扇子轻轻拍打着手心,踱到李沛然面前,斜睨着他:“方才听你夸夸其谈,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怎么,几句虚言浮论填不饱肚子?想到这清韵书院来觅食?怕是找错了地方。这里讲究的是真才实学,家世清望,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混饭吃的。”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露出看热闹的神情。那刘学子讪讪地退后一步,显然不愿得罪崔明远。

李沛然心中怒火升腾,但强自压下。他知道,此时硬碰硬绝非明智之举。他深吸一口气,不卑不亢地回道:“崔公子此言差矣。圣人云‘有教无类’,学问之道,岂因贫富而分高下?在下虽贫,所求不过凭本事挣一份辛苦钱,光明正大,有何不可?倒是崔公子,出口伤人,恐怕非君子所为。”

崔明远被噎了一下,没想到这穷书生还敢反驳,而且引经据典,让他一时不好发作。他冷哼一声:“哼,牙尖嘴利!你说你有本事,可敢与本公子赌上一赌?”

“赌什么?”

“就赌诗!”崔明远眼中闪过狡黠的光,“就以此院中景致为题,一炷香内,各作一首诗。请陈先生与诸位品评。你若赢了,本公子赏你十贯钱,够你吃上几个月!你若输了……”他顿了顿,恶意地笑道,“就从此地爬出去,永远别再踏进清韵书院一步!如何?敢不敢?”

十贯钱!这诱惑极大。但李沛然瞬间清醒。赌注不对等,对方输了只是破财,自己输了则尊严扫地,断送在江夏文人圈的可能。而且,作诗他虽有“库存”,但临场选题,风险极高,容易露出马脚。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崔明远看似冲动,实则设好了圈套,恐怕早有准备,或者会动用影响力影响评判。

周围响起窃窃私语,有人起哄,也有人为李沛然担忧。陈讲师微微皱眉,似乎想开口制止这有辱斯文的赌局。

李沛然心念电转,迅速权衡利弊。不能跳这个坑。他忽然捂住肚子,脸上露出极其痛苦的神色,额角甚至逼出了细汗(一半是饿的,一半是演的):“呃……崔公子……盛情……邀约……本不该推辞……奈何……奈何这腹疾突发,疼痛难忍……恐怕……恐怕无法奉陪了……”他声音虚弱,身体微躬,看起来确实像突发急病。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崔明远也没料到对方会来这么一出,准备好的说辞全堵在了喉咙里。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李沛然对着陈讲师和周围人勉强拱了拱手,声音断续:“失礼……实在失礼……晚生……先行告退……”说罢,不等崔明远再开口,便脚步虚浮、踉踉跄跄地快步向书院外走去,将那场充满恶意的赌局和众人的惊愕目光甩在了身后。

走出清韵书院很远,直到确认无人跟来,李沛然才靠在一条僻静小巷的墙上,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一幕,与其说是机智,不如说是险中求存。尊严暂时保住了,但饥饿依旧,而且得罪了崔明远那个地头蛇,今后在江夏的文人圈子里,恐怕会更加艰难。

“知识……在这个时代,想直接换成钱,没那么简单。”他苦笑着自语。空有满腹诗书,若无合适的平台和机遇,终究是镜花水月。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寒士的窘迫。

拖着疲惫饥饿的身躯,李沛然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心情低落。不知不觉,又走到了昨日许湘云找到临时工作的那家小食肆附近。此时已过午市高峰,食肆里客人不多。他正犹豫要不要进去看看许湘云的情况,顺便讨点吃的,却见食肆旁边一家更小的、门脸古旧的茶铺里,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门口慢悠悠地擦拭着茶壶,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李沛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沛然对老者点头示意,正要离开,那老者却主动开口了,声音温和:“这位郎君,可是从清韵书院那边过来?老朽方才似乎见你步履匆匆。”

李沛然一怔,停下脚步:“老人家好眼力。”

老者微微一笑,指了指铺内简单的桌椅:“看郎君面色不佳,若不嫌弃,进来喝碗粗茶,歇歇脚再走不迟。”

饥渴交加的李沛然,此刻一碗清茶的诱惑难以抗拒。他道了声谢,走进茶铺坐下。老者给他斟上一碗温热的茶汤,茶色清澈,香气朴素。

“书院那边……今日似乎不太平静?”老者状似随意地问道,眼神却透着洞察。

李沛然心中一动,看着老者慈祥而睿智的面容,忽然觉得这是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他简略地将上午的经历,包括自己的困境和与崔明远的冲突,选择性地告诉了老者,隐去了穿越和寻找李白的核心目的,只说是游学至此,盘缠用尽。

老者静静听着,不时点点头,末了,轻叹一声:“崔家那小子,跋扈惯了,郎君不必过于挂怀。至于谋生之事……”他沉吟片刻,“老朽姓张,在此经营这间茶铺几十年,来往客人三教九流,消息还算灵通。郎君既有才学,何必只盯着书院那条路?这江夏城大着呢。”

李沛然心中燃起一丝希望:“还请张翁指点。”

张翁捋了捋胡须,压低了些声音:“城南永兴坊那边,近日有位致仕的京官李老先生闲居,颇好风雅,正在为其孙辈寻觅一位西席,要求倒不高,只需学问扎实,能引导蒙童即可。束修或许不算丰厚,但足以安身。郎君若有心,或可一试。”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李沛然激动地站起身,深深一揖:“多谢张翁!此恩晚辈铭记!”

张翁摆摆手,笑道:“举手之劳。不过,那李老先生眼光颇高,郎君还需谨慎应对。此外……”他话锋一转,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李沛然随身带着的那本《李太白全集》的轮廓,“郎君适才提及蜀中李太白……老朽年轻时走南闯北,似乎……听过一些关于他的传闻,只是年深日久,记不真切了。待想起来,再与郎君分说。”

关于李白的传闻?李沛然的心猛地一跳。这看似普通的茶楼老板张翁,难道竟是一条意想不到的线索?他强压住追问的冲动,知道此时不宜急躁,只是再次郑重道谢。

一碗粗茶下肚,虽未饱腹,却让李沛然重新看到了希望。他辞别张翁,走出茶铺,阳光似乎都明媚了几分。他决定立刻去永兴坊打听一下,同时也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许湘云。然而,当他快步走向食肆时,却见许湘云正站在门口,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中带着一丝未散的惊惶和愤怒。

“沛然!”许湘云看到他,急忙迎上来,声音带着后怕,“你没事吧?我这边……也出了点状况。”

李沛然心中一紧,握住她的手:“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许湘云回头瞥了一眼食肆内部,压低声音,语速飞快:“刚才有个泼皮无赖来闹事,吃了东西不给钱还想动手动脚,被我……我用擀面杖吓唬了一下,后来掌柜的出面才把人轰走。但我担心……那人走的时候放话说还会再来。”她顿了顿,眼中忧虑更深,“而且,我好像听到他旁边的人嘀咕了一句,说什么‘崔公子吩咐的事没办成’……”

崔公子?李沛然的瞳孔骤然收缩。难道崔明远的报复,这么快就来了?而且不仅仅针对他,还波及到了许湘云?

刚刚因张翁的出现而稍显明朗的前路,瞬间又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他们的江夏生存之旅,远比想象中更加危机四伏。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