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22章 铜钱困境与庖厨锋芒

黄鹤楼情缘 第22章 铜钱困境与庖厨锋芒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许湘云的手指第三次摸过腰间那个已然干瘪的锦囊,指尖传来的空荡感让她心头一阵发紧。穿越以来最大的危机,不是陌生的环境,也不是迥异的语言,而是这实实在在、冰冷无情的生存问题——他们快没钱了。昨日还能在客栈要两间简陋的下房,今日若再没有进项,黄昏时分,他们就得拖着疲惫的身躯,面对露宿街头的窘境。

李沛然坐在她对面的矮凳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面前摊着他们全部的家当:几块散碎银子,以及一小堆开元通宝。他正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嘴里念念有词,试图用他那现代人的经济头脑理清这唐代的货币体系。

“不对啊,湘云,”他抬起头,脸上写满了困惑和挫败,“我按史书和咱们这两天打听的行情粗略估算,一两银子理论上能换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文铜钱。可咱们昨天去吃饭,一碗素面要十五文,住一宿最差的客栈也要每人三十文。按这购买力,咱们这点碎银子,不该这么快就见底啊?”

许湘云叹了口气,拿过李沛然手里的小树枝,将他画在地上的混乱公式抹去:“我的李大才子,别算理论值了。咱们昨天问路,给那带路的小童打赏,你是不是随手就摸了一块二钱重的碎银?人家小童愣了半天,千恩万谢,差点给你磕头。后来去茶摊,一碗茶两文钱,你递过去一块银子,摊主找不开,最后愣是没收钱,白送了我们两碗。还有,今早买这几个胡饼,六个铜板一个,我给你四十文钱让你去买四个,你倒好,直接把四十文全递过去,要不是那卖饼的大婶老实,给你找了十六文,咱们又亏了。”

李沛然被说得哑口无言,脸微微发红。他来自一个扫码支付、对纸币都嫌麻烦的时代,对这种以金属重量计价的、繁琐无比的货币体系实在难以适应。“我……我不是想着方便吗?谁知道这里小额交易全用铜钱,银子反而是大额结算,找零这么困难。”

“这就是问题所在。”许湘云压低声音,“咱们就像揣着几张百元大钞去路边摊买早餐,不仅摊主为难,还容易露富惹眼。我担心,咱们之前几次用银子,可能已经被有心人盯上了。”她说着,警惕地扫了一眼窗外嘈杂的街市。

生存的压力,如同渐渐收网的绳索,勒得两人有些喘不过气。李沛然的诗词歌赋、历史知识,在此刻换不来一顿饱饭;许湘云的职场技能、项目管理,也变不出一枚救急的铜钱。现实残酷地告诉他们,在大唐,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像一个真正的唐人那样活着。

沉默片刻,李沛然猛地站起身:“不行,坐以待毙不是办法。我去城里那些文人聚集的书坊、酒肆转转,看看能不能靠‘评诗’或者‘论道’先混个脸熟,哪怕换几文润笔费也好。”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因为连日奔波而显得有些皱巴巴的圆领袍,努力想维持一份士子的体面。

许湘云点了点头:“也好,分头行动。我去西市看看,那边食肆酒楼多,或许需要帮工。总得先找个落脚点,把每天的嚼谷挣出来。”

两人在客栈门口分开,汇入江夏城清晨涌动的人流。江夏作为长江重镇,水陆要冲,开元盛世的繁华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贩夫走卒的叫卖声、车马碾过青石路的辘辘声、码头传来的船工号子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盛世交响。但此刻,这对穿越而来的恋人却无心欣赏,他们像两条误入汪洋的小鱼,在生存的浪潮中奋力挣扎。

李沛然按照打听来的方向,找到了一处颇为雅致的书坊。坊内墨香四溢,几个穿着襕衫的文人正在翻阅典籍,低声交谈。李沛然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试图用他超越时代的诗词鉴赏眼光切入话题。他提到几句此时尚未问世、但后世广为传颂的佳句,点评其精妙之处。

起初,确实引起了旁边一位中年文士的好奇:“哦?这位郎君见解独特,不知师从何人?”

李沛然心下微喜,谦逊道:“小子游学四方,偶有所得,不敢言师承。”

然而,当对方开始引经据典,探讨具体的经义章句、音韵训诂时,李沛然顿时捉襟见肘。他那点古文功底,应付高考尚且足够,但在这些浸淫典籍多年的唐代文人面前,立刻显得浅薄苍白。对方问及某本当代流行但他闻所未闻的文集时,他只能支吾以对。那文士眼中的好奇渐渐转为疑惑,最后化作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拱了拱手,便转身与其他友人交谈,将李沛然晾在了一边。

李沛然脸上火辣辣的,仿佛挨了一记无声的耳光。他狼狈地退出书坊,刚才的雄心壮志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知识储备的结构性差异,不是靠一点先知先觉就能弥补的。在这个圈子,没有扎实的经学根基,仅靠“奇谈怪论”,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和立足之地。

与此同时,许湘云也在西市遭遇了挫折。她连续问了几家看起来规模不小的食肆,是否需要厨娘或帮工。掌柜或管事打量着她虽然整洁但明显不是本地人、且年纪轻轻(唐代观念)的女子,大多直接摇头。有一家酒楼的胖管事倒是多问了几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娘子会做何种菜式?可是家传手艺?”

许湘云信心满满地报出几道拿手的湘菜:“回管事,会做剁椒鱼头、小炒黄牛肉、红烧肉……”

那管事听得一头雾水:“剁椒?是何物?黄牛肉?小娘子莫要说笑,官家严禁私宰耕牛。红烧肉……听着倒是新奇,但咱这主打的是江淮蒸菜和鱼鲙,客人怕是吃不惯辛辣之物。”

许湘云这才猛然意识到,辣椒此时还在美洲,而牛是重要生产资料,她熟悉的很多食材和调味料根本不存在于这个时代。她的“厨艺”,在这里竟有大半是空中楼阁。

日头渐高,已是午时。两人垂头丧气地在约定的地点汇合,从对方脸上都看到了相同的失落。腹中的饥饿感越来越清晰,囊中的钱币却越来越少。他们走进一家看起来最不起眼的小面馆,用最后几十文钱,买了两碗寡淡的汤饼,勉强果腹。

正吃着,隔壁桌几个市井打扮的汉子交谈声传了过来。

“听说了吗?‘张氏食铺’的老张头,正火急火燎地找厨子呢!”

“咋了?他那个小铺子,不是他自己掌勺吗?”

“嗨,别提了!今早他接了笔买卖,城南崔家郎君要在家中宴请几位文人朋友,点名要老张头做几道拿手的江夏小菜。结果老张头昨天试新菜烫伤了手,这会儿连勺子都握不稳,眼看交货的时辰要到了,正满世界抓瞎呢!要是误了崔家的事,他那个小铺子可就麻烦喽!”

“哪个崔家?”

“还能哪个?就那个家里有亲戚在县衙做事的崔明远崔郎君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许湘云和李沛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机会的光芒。崔明远这个名字,他们初来乍到尚未听闻,但“急寻厨子”和“宴请文人”这两个关键词,瞬间击中了他们的需求点。

“我去试试!”许湘云压低声音,语气坚定。

“你?可咱们的食材……”李沛然有些担心。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许湘云眼中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他做的是江夏本地菜,我虽然不会完全照搬,但我可以用现有的材料,做出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味道!这是个机会,赌一把!”

两人立刻起身,向面馆伙计打听清楚“张氏食铺”的位置,匆匆赶去。

张氏食铺门脸不大,此刻一片愁云惨淡。一个五十多岁、右手裹着厚布的老者(正是张翁)正在灶房门口急得团团转,嘴里不停念叨:“完了完了,这下可如何是好……”

许湘云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行了一礼:“老人家,听闻您这里需要厨子应对宴席?小女子许湘云,略通厨艺,或可一试。”

张翁抬起头,看到是一个年轻貌美、衣着气质不似寻常厨娘的女子,先是愣住,随即苦笑摇头:“小娘子莫要拿老朽开玩笑,这是给崔郎君府上做的宴席,非同小可,岂能儿戏。”

“老人家,可否让我看一下您准备的食材?”许湘云不卑不亢,语气沉稳。

张翁将信将疑,但还是引她进了灶房。只见案板上摆放着几条鲜活的鳊鱼(武昌鱼)、一块上好的猪肋肉、几只肥嫩的母鸡、还有时令蔬菜、豆腐、葱姜等物。调料则主要是豉汁、酱、醋、饴糖、花椒、茱萸(此时尚未有辣椒,用茱萸替代辣味)等。

许湘云目光飞快地扫过,大脑急速运转。没有辣椒,没有酱油(此时的酱与后世酱油不同),没有味精……但基本的肉、鱼、禽、蔬菜都在。她迅速在心中构思菜单,必须利用现有材料,做出既有新意又不至于太过离奇、能被唐人接受的味道。

她拿起一条鳊鱼,对张翁说:“老人家,清蒸鳊鱼是江夏名菜,但若想出彩,我可否在蒸制时,加入您自制的豉汁和少许猪油,鱼身下垫些香菇、火腿丝,出锅后泼上热花椒油?名曰‘豉汁花椒蒸鱼’。” 这其实是后世粤菜蒸鱼的改良版,但所用调料唐代皆有。

接着,她指向那块猪肉:“这肋肉,不做寻常红烧(唐代的红烧概念不同),我将其切薄片,用酱、茱萸酱、少许饴糖和醋抓匀稍腌,旺火快炒,佐以蒜苗,成菜咸鲜微辣,口感滑嫩,可叫‘酱爆肉片’。” 这借鉴了京酱肉丝和回锅肉的思路,但简化适应。

她又点了点母鸡:“鸡汤可煨豆腐,取其鲜醇。再用鸡胸肉剁茸,混入豆腐泥,做成丸子,清汤汆熟,鲜美异常,是为‘豆腐鸡丸汤’。”

许湘云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每一道菜都在传统基础上提出了细微但关键的创新点,既展示了手艺,又充分考虑到了唐代的食材和口味限制。

张翁起初是怀疑,听着听着,眼神逐渐变了。他是行家,一听便知这女子绝非信口开河,提出的改良方案不仅可行,而且极可能提升菜品的风味层次。尤其是那份镇定和自信,绝非寻常女子能有。

“小娘子……师从何处?”张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家传之学,偶有心得。”许湘云模糊应对,随即切入关键,“时间紧迫,老人家若信我,请允我一试。若成,分文不取,只求您日后能给我一个在食铺帮工的机会;若不成,所有损失,我们……”她看了一眼李沛然,“我们尽力赔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是孤注一掷的豪赌。张翁看着许湘云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自己包扎严实的右手,猛一跺脚:“罢了!死马当活马医!灶房交给你了!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伙计!”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张氏食铺的小灶房里,成了许湘云一个人的战场。李沛然被安排在外面打杂,负责传递东西和安抚焦躁的张翁。他听着厨房里传来富有节奏的切菜声、热油爆香的刺啦声、以及蒸汽氤氲的嗡鸣,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许湘云全神贯注,将现代厨房的高效和对火候的精准理解,融入这唐代的土灶铁锅之中。她没有先进的工具,但刀工扎实,调味凭借的是多年锻炼出的敏锐味觉。她用猪油替代植物油增香,巧妙运用茱萸酱带来一丝复合的辛香,用豉汁和饴糖调和出咸鲜回甜的复合味型。

当最后一道“豆腐鸡丸汤”出锅,撒上翠绿的葱花时,整个灶房乃至小店都弥漫着一股令人食欲大动的诱人香气。连忧心忡忡的张翁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眼中露出惊异之色。

崔府派来取菜的下人准时到达。当食盒盖打开的瞬间,那精致的摆盘、扑鼻的异香,让见多识广的崔府下人也愣了一下。张翁忐忑地报上菜名,并强调是请了高人临时掌勺,略有创新。下人仔细查验后,未多言语,付了尾款,便提着食盒匆匆离去。

食铺内一片寂静。张翁、许湘云、李沛然,以及两个小伙计,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命运的裁决。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仿佛格外漫长。

突然,店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刚才那个崔府下人去而复返,脸上竟带着一丝罕见的笑容,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

张翁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那管家快步上前,目光直接落在许湘云身上,拱了拱手,语气颇为客气:

“这位娘子,敢问方才那几道菜,是出自您手?”

许湘云心中忐忑,面上却保持镇定,微微颔首:“正是小女子所做,可是有何不妥?”

管家脸上笑容更盛:“妥!非常妥!我家郎君和诸位宾客对今日席面赞不绝口,尤其那道‘酱爆肉片’和‘豆腐鸡丸汤’,郎君特意吩咐在下前来询问,制作这几道菜的庖厨,可否方便告知姓名?我家郎君,想当面请教一番。”

许湘云和李沛然心中同时一凛。成功了!而且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竟然直接引起了宴请主人——那位崔明远郎君的兴趣!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赏识”,是福是祸?这位素未谋面的崔郎君,是真心慕才,还是别有意图?他口中的“当面请教”,是机遇,还是新的危机?

许湘云看着管家殷切而带着探究的目光,又瞥见身旁李沛然眼中一闪而过的担忧,她知道自己和李沛然在这江夏城的第一步,算是勉强迈出去了,但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未知的波澜。她定了定神,用尽量平稳的语调回答道:

“小女子姓许,名湘云。不知崔郎君……有何见教?”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