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镇守夜录
第一章 褪色的信封
山坳口的暮色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压在青石板路上。卖茶翁的竹凳四条腿陷进泥里半寸,铜壶嘴氤氲的热气在他花白胡须上凝成细小的冰晶。他盯着林默捏信封的手指——那指节因用力泛白,信封边角在反复摩挲下卷成了波浪形。"后生,可是林家来的?"茶翁的声音混着松柴燃烧的噼啪声,每个字都像在粗砂纸上磨过。他枯瘦的手正往陶碗里撒槐花茶末,茶叶在热水中舒展的姿态让林默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没裱完的水墨画。林默喉结滚动了两下,信封里父亲的字迹突然变得滚烫。"您认识我父亲?"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像冬日里结冰的河面裂开细缝。茶翁没接话,只是用下巴指了指身后的巷子。暮色正顺着巷两侧的马头墙往下淌,把青石板染成墨色。"古井镇的规矩——"他突然开口,声音骤然压低,像揉皱的草纸摩擦,"入夜后别回头,听见梳头声就含住井水。"林默这才注意到老人身后的竹篮里,整整齐齐码着七只粗瓷碗,碗沿都磕着大小不一的豁口。
第二章 客栈的安神汤
客栈门楣上的走马灯缺了块玻璃,风一吹就吱呀作响。老板娘往粗瓷碗里舀安神汤时,银镯子在腕间转得飞快。她的指甲蔻着嫣红,在昏黄的油灯下像极了林默小时候在老宅墙根看见的蜈蚣。"后生仔,喝碗安神汤吧。"她把碗推过来,汤面浮着的当归片打着旋,"你爹以前来,总说我这汤里少放了一味药。"林默的手指刚碰到碗沿就缩了回来——汤碗烫得惊人。"老板娘见过我父亲?"他注意到墙角的太师椅上铺着张狼皮,狼眼用朱砂点过,在阴影里亮得吓人。"镇上谁没见过林守元呢?"老板娘用围裙擦着手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嵌着细碎的茶末,"他最后一次来是六十年前,背着个药箱,说要去后山采槐根。"她突然前倾身体,油灯的光在她脸上投出诡异的明暗,"那晚祠堂的钟敲了十三下,第二天井台上就多了串白梅发簪。"林默的安神汤始终没喝。后半夜他被梳头声惊醒,看见窗纸上映着个梳头女人的影子,木梳刮过发丝的沙沙声,像极了蛇在枯叶堆里爬行。
第三章 第七个牌位
祠堂的门槛高得反常,林默跨进去时差点绊倒。月光从雕花窗棂漏进来,在青砖地上拼出残缺的八卦图案。牌位从门口一直排到供桌,檀木牌位上的金漆大多剥落,唯有第七个牌位崭新得刺眼,牌位前的香炉里插着三支未燃尽的香。"别碰第七个牌位。"穿蓝布衫的男孩不知何时站在供桌旁,他的布鞋沾着新鲜的槐花瓣,"我阿爷说,碰了它的人会被镜子里的东西盯上。"林默的手指停在半空。那牌位上"林守元"三个字墨迹未干,仿佛是刚写上去的。"你阿爷是谁?"他转身时,看见男孩脖颈后有片淡青色的胎记,形状像极了父亲药箱上的蛇形铜扣。男孩没回答,只是突然指向供桌下的暗格。《古井镇志》躺在那里,封面用朱砂画着奇怪的符号。当林默抽出那本线装书时,整座祠堂开始倾斜,牌位像多米诺骨牌般依次倒下,唯有第七个牌位纹丝不动。"你早该回来了,父亲。"男孩抓住他手腕的瞬间,林默感到有东西在对方皮肤下游动——不是脉搏,是某种细长滑腻的活物。铜镜里突然映出无数张脸,每张脸上都有和他相同的胎记。
第四章 井壁的铜镜
第七口井藏在老槐树下,井口被十二块青石板围着,每块石板上都刻着不同的生肖。林默数到第七块时,石板突然往下陷了半寸,井水咕嘟咕嘟冒上来,腥气直冲鼻腔。井壁镶嵌的铜镜在月光下亮得惊人。这些铜镜大小不一,有的磨得锃亮能照见他惊恐的脸,有的却蒙着厚厚的铜锈,像结了层暗绿色的痂。"找齐七把钥匙,才能关上月亮门。"父亲的声音从井底传来,带着水的腥气,每个字都泡得发胀。林默突然想起六岁那年,父亲曾把他架在肩头看庙会。那时父亲的声音洪亮如钟,不像现在这样黏腻湿滑。"第七把钥匙在——"井底的声音突然被水泡打断,接着是梳头声,比客栈那晚更近,仿佛就在耳边。他猛地后退,后背撞上老槐树粗糙的树皮。树洞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一只通体雪白的兔子窜出来,眼睛红得像两滴血。兔子脖颈上挂着串铜钥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正是父亲失踪前挂在腰间的那串。
第五章 北斗七星
黎明前的黑暗浓得化不开,七把钥匙在井台上拼出的北斗七星开始发烫。林默数到第七颗"摇光"星时,钥匙突然全部立了起来,钥匙孔里钻出细小的槐树根须,在青石板上织成密密麻麻的网。"每代守门人都要献祭自己。"穿蓝布衫的男孩从雾气中走出来,白梅发簪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他手里捧着的心脏还在微微跳动,血珠顺着指缝滴在井台上,立刻被树根须贪婪地吸了进去。林默看见自己的影子在井水里扭曲变形。"你到底是谁?"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像风中摇曳的烛火。男孩突然扯下发簪,露出和林默一模一样的胎记。"我是第六个林默。"他把发簪插进第七把钥匙的孔里,钥匙突然开始旋转,在井台中央形成旋涡,"现在轮到你了,第七个林默。"井底传来父亲的惨叫声,比任何一次噩梦都清晰。林默趴在井边往下望,看见无数根槐树根须正从四面八方涌来,缠绕住父亲逐渐透明的身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十二章 祠堂的暗格
当林默再次走进祠堂时,发现所有牌位都消失了,只有第七个牌位还立在供桌上。牌位前的香炉里插着三支香,香灰积了厚厚一层,仿佛从未有人动过。他蹲下身摸索供桌下的暗格,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是那本《古井镇志》。翻开泛黄的书页,林默看见每页都贴着张照片:第一张是清末穿长衫的年轻人,脖颈有胎记;第二张是民国穿学生装的青年,同样位置有同样的疤;直到第七张照片,变成了他自己八岁时的模样,照片背面用朱砂写着:"第七个守门人"。"好看吗?"穿蓝布衫的男孩突然从梁上跳下来,手里把玩着那串铜钥匙,"每个守门人都要把自己的照片贴进去。"他指了指供桌后的墙壁,那里有个新挖的洞,大小正好能塞进颗心脏,"就像每个守门人都要把自己的心脏种进槐树里。"林默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没裱完的画——画上是片无垠的槐树林,每棵树上都挂着盏走马灯,灯影里是无数个自己在奔跑。
第十三章 铜镜里的真相
当林默把七把钥匙插进井台的锁孔时,井底传来齿轮转动的声音。井水开始旋转,形成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央浮出面巨大的铜镜,镜面映出所有时间线的重叠景象——无数个林默在不同时空里同时走向老槐树,每个人手里都攥着片槐叶。"现在你明白了吧?"穿蓝布衫的男孩站在旋涡边缘,白梅发簪在他发间泛着冷光,"守门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无数个时间线里的同一个灵魂。"他突然扯下发簪,露出和林默相同的脸,"就像这朵白梅,看着是一朵,其实是无数花瓣的重叠。"铜镜里突然伸出无数只手,抓住林默的四肢往水里拖。他看见每个镜中自己都在尖叫,每个尖叫的嘴里都吐出槐花瓣。"别挣扎了。"男孩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你早就做出选择了——六十年前,当你爹把钥匙藏进你娘发簪的时候。"
第十四章 未出生的婴儿
第七把钥匙在林默掌心发烫时,钥匙柄上的纹路突然变得清晰——那不是蛇,而是个蜷缩的婴儿形状,脐带绕在手指上,形成个完美的圆环。"这是......"林默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你有个弟弟,生下来就没了......每个守门人都是未出生的婴儿。"穿蓝布衫的男孩把林默的手按在井台上,钥匙突然全部没入石板,"林家世代用未出世的孩子做守门人,这样他们就不会留恋人间。"他指了指老槐树,树干上的铜镜突然全部转向林默,"你看,这才是第七把钥匙的真正样子。"铜镜里映出个孕妇的身影,腹部高高隆起,脖颈后有片蛇形胎记。林默突然明白过来——那是他从未见过的母亲,怀孕六个月时的样子。"不......"他想后退,却发现双脚已经和井台连在一起,正在变成青石板的一部分。
第十五章 永远的守门人
山坳口的卖茶翁又往竹篮里添了只粗瓷碗,现在篮子里有八只碗了。他看着林默把第七把钥匙插进老槐树的树洞里,树根须立刻涌出来,缠绕住年轻人的手腕、脖颈、心脏......最后在他眉心结成朵雪白的槐花。"后生,要茶吗?"货郎的拨浪鼓咚咚作响,他的蓝布衫已经换成了茶翁的粗布褂,脖颈后的胎记正在变淡,"今早新采的槐花茶。"林默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把白梅发簪插进鬓角。发簪尖滴下的血珠落在井台上,立刻长出细小的槐树苗。远处,新搬来的年轻夫妇正在给孩子取名字,男人说叫"林默"好,女人笑着点头,没注意到婴儿脖颈后那片淡青色的胎记。当暮色再次笼罩山坳口时,卖茶翁数了数竹篮里的碗——不多不少,正好七只。他往陶碗里撒槐花茶末,茶叶在热水中舒展的姿态,像极了无数个时间线里,那个永远十八岁的守门人。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