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棂镇异闻录》
第一章
旧宅钥匙林墨在祖母葬礼后的第七夜收到了一个包裹。牛皮纸信封上盖着褪色的邮戳,地址栏是用钢笔写的小楷,末尾那个"棂"字的竖钩拖得很长,像一道干涸的血痕。信封里只有黄铜钥匙串,七枚钥匙的齿纹都磨成了月牙形,其中最小的那把刻着半朵梅花。"青棂镇东头第三间老宅,该回去看看了。"管家老陈的声音从听筒传来时带着电流杂音,林墨注意到窗台上的绿萝突然蔫了半边叶子。她攥着钥匙串站在公寓窗前,玻璃映出自己右眉梢那点朱砂痣——和祖母照片里的位置一模一样。
第二章
镇口槐影长途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五个小时。青棂镇的入口处立着块风化的石碑,"棂"字的竖钩果然和信封上如出一辙。镇口的老槐树被雷劈去半拉树冠,断裂处生出丛丛野菌,在暮色里泛着诡异的磷光。"姑娘打哪儿来?"卖茶蛋的老婆婆突然从树后转出,她的竹篮里摆着十二枚茶蛋,却只收了林墨十一块钱。当林墨接过找零时,发现硬币在掌心烫得像块烙铁,低头再看却只是普通的五角硬币。回头望去,老婆婆和竹篮都消失在槐树浓密的阴影里,只有蛋壳在暮色中滚成一条金线。
第三章
梅纹锁孔老宅的木门虚掩着,门楣上"耕读传家"的匾额被虫蛀出无数小孔。林墨试着将梅花钥匙插进主锁,锁芯转动时发出古筝断弦般的脆响。堂屋正中的太师椅上铺着暗纹椅垫,灰尘在光柱里翻飞成蝴蝶形状,而椅背上搭着的藏青色马褂,袖口还在微微晃动。西厢房的檀木书桌上摆着半开的线装书,泛黄的纸页上用朱砂画着奇怪的符号。当林墨翻动书页时,墨迹突然晕开,在空白处聚成一行小楷:"七月初七,子时勿开北窗。"窗外的蝉鸣应声戛然而止。
第四章
镜中倒影梳妆台上的黄铜镜蒙着百年尘埃。林墨用软布擦拭镜面时,倒影里的自己竟比现实中慢了半拍——她抬手时,镜中人还维持着垂眸的姿态。更诡异的是,镜中那个"林墨"右眉梢没有朱砂痣,反而在左手腕戴着串黑曜石手链。"你终于来了。"镜中人突然开口,声音像浸在水里的铜铃。林墨踉跄后退,撞倒了身后的五斗柜。柜顶的青花瓷瓶摔得粉碎,碎片里涌出的不是瓷碴,而是密密麻麻的黑色发丝。
第五章
井台夜话后园的古井用六边形青石板围着,井绳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林墨数到第七圈绳结时,井水突然沸腾起来,水面浮出个穿红袄的小女孩,梳着双丫髻,手里攥着半块桂花糕。"姐姐要吃糖吗?"小女孩咧嘴笑时露出尖尖的犬齿。井水映出的月亮是血红色的,林墨突然想起祖母临终前反复念叨的话:"红月当空时,莫饮井中水。"她转身跑回正屋,身后传来重物落水的声响,回头只见井台边散落着七颗桂花糕,每颗上面都咬着月牙形的齿痕。
第六章
雕花床榻主卧的拔步床挂着藕荷色纱帐,帐角垂着的银铃无风自动。林墨在帐杆上发现缠绕的红线,顺着线迹拉开暗格,里面躺着本泛黄的《青棂镇志》。其中一页记载着光绪二十三年的瘟疫:"七月初七,镇民十三口投井自尽,皆着红衣。"子夜时分,纱帐突然垂落如瀑。林墨感觉有冰冷的手指抚过她的眉心,睁眼看见个古装女子坐在床沿,正用银簪挑开她的衣襟。女子右眉梢的朱砂痣比林墨的大上一圈,《镇志》从膝头滑落,翻开的页面上多了行墨迹未干的小楷:"第九代了,该还了。"
第七章
阁楼暗格通往阁楼的木梯在第七级发出断裂声。林墨用梅花钥匙打开樟木箱时,浓烈的樟脑气息里混着淡淡的血腥味。箱底铺着的红绸布上,整齐码放着六只锦盒,其中第五只的锁扣是断裂的——正好对应她钥匙串上缺失的那把锁形。"少了民国二十一年那支。"女子的声音从梁上传来。林墨抬头看见房梁上悬着半片红绣鞋,鞋底绣的并蒂莲缺了半朵。当她打开第六只锦盒,里面静静躺着面青铜菱花镜,镜面映出七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孩,脖颈上都套着红绳系的铜钱。
第八章
镇西鬼市林墨在破晓前溜出老宅,按照《镇志》残页的指引来到镇西石桥。桥下本该是干涸的河床,此刻却泊着十二艘乌篷船,船头挂的羊角灯笼在雾气中泛着绿光。穿灰布短打的船夫递来竹篮,里面装着七只绣花鞋,每只鞋头都绣着半朵梅花。"姑娘可是要寻民国二十一年的物件?"船夫的斗笠压得很低,露出的手指缝里夹着纸钱。林墨突然发现所有乌篷船的船底都漏着水,水面漂浮的不是浮萍,而是密密麻麻的人指甲。当她攥紧钥匙串时,最小的梅花钥匙突然发烫,烫得她几乎握不住。
第九章
当铺诡事"回春堂"的金字招牌在雾气里只剩个轮廓。穿长衫的掌柜掀开柜台后的珠帘,林墨注意到他的算盘珠子都是骨质的。当她掏出青铜镜时,掌柜突然捂住左眼,镜中倒影里的自己正用簪子剜着眉心的朱砂痣。"这物件煞气重。"掌柜推来个锦盒,里面躺着块墨玉麒麟佩。玉佩触手生温,林墨却看见玉上的麒麟突然睁开眼睛,瞳孔是竖线形的。当铺的自鸣钟突然倒转,齿轮声中混着女子的笑声,掌柜的长衫下摆渗出暗红的液体,在青砖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