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坏人笔记 > 第5章 帝相初相遇

坏人笔记 第5章 帝相初相遇

作者:承园仙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3 14:53:39 来源:全本小说网

赵回在这里当然是为了解决姐姐和妹妹的事情,只有把两个人的事情解决了,赵回才能安安稳稳去他的领地转上一圈进行视察。对于今天新传来的情报,他看了直摇头没想到赵宝这是真能作呀,这还没当上驸马呢,就已经把自己送到大理寺里去了,如果当了驸马以后,是不是要直接捅到皇上那里?估计秦远当了皇帝后,也未必喜欢自己这个舅子。

赵回又收到了前方的军情,小野道夫来信说现在大燕国有向北部调兵的迹象,所以他已经暂时停止了攻击。现在已经把兵分散在几个关隘驻守。停止攻击后大燕也没有继续要调兵,暂时看不出大燕国有反击的迹象。

赵回给小野道夫回了封信,让他停止蚕食大燕,可以向西部延伸战线,但不要在与大燕国进行正面的对抗,因为现在这些国家中大燕国、大虞国和大闽国三国的实力最强大。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赵回暂时不想和他们对抗,现在只等着扶余国灭亡之后,让两人训练好骑兵,到时候出兵袭击匈奴,看看是否可以把匈奴灭掉?灭掉匈奴后就有了大量的马匹和草原,到时候训练出强大的骑兵,就可以出兵南下逐鹿中原了。不过这也是后一步的计划,现在他不会在北部再动用军队了。还是要搞好建设,不然打下来这么多地盘却不能有效管理可怎么办?现在首要的事情是能守住得来的领土。

赵回正在想着,又看到了关于宋知音的情报,本来打算在这里安逸的待上几天,现在宋知音来了,自己必须要出去和他见上一面了,赵回马上安排人密切关注宋知音的动态,自己也谋划如何安排与宋知音的见面,他现在不能去京城露面,只能等着宋知音出城,但那样不知要耽搁多久,最好的办法是将他引出城来。

等了两日,赵回愁眉不展,现在局势看似平静,其实因新皇登基之事暗地里早就风起云涌,所以赵回不敢有太大动作,但那宋知音就在京师,赵回却无法与之会面,这让赵回寝食难安。正在赵回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机会来了。赵回得到情报,宋知音应北关城涯洞书院院长白福厪的邀请,将会去涯洞书院住上两日,这么难得的机会赵回怎么能错过。

在京师北门外十里一处茶棚中,许多南来北往的客人都会在此停留歇脚,喝上两碗热茶解渴。时间久了这地方就成为了很有名气的歇脚点。

赵回此时就在茶棚里坐着,他在这里看一看宋知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仙人物,让父亲这么推崇。等了接近一个时辰,赵回才看见远远的有两辆马车自南而来,到了茶棚之后,那两辆马车上的人便下车来饮茶。

赵回身边的一个坐着的一人,就轻轻对赵回说:“少主人,在前面下车的那些人中,那位年貌看似四五十岁留长胡须的中年人便是宋知音,后面跟着的几位师和他这次出来游学的学生,据说宋知音下面弟子有三百人,这几个人是成绩比较突出的,常年陪在宋知音的身边。”

赵回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宋知音,只见了他相貌堂堂,一脸正气,眼神清澈,一看就是正人君子的面相。但人也不能完全看面貌,有很多人是善于伪装的。

赵回与自己的手下装作在这里喝茶,宋知音等人在茶棚里找了位置坐下。喊过小二要来了热茶,边喝茶还边议论京师最近要发生的两件大事。宋知音坐下之后喝了一口茶,暂时解了渴,便随意的打望茶棚中的人。

看到赵回时,赵回也在打量他,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不经意的交汇在了一起,那宋知音看见赵回不仅愣了一下,然后就用眼睛盯着赵回看。看见宋知音的目光就像见了久别的重逢的老友,充满了惊喜,赵回有些莫名,自己是头一次见宋知音,那宋知音肯定以前也不认识他,否则赵回还真以为自己遇到故人了。

看着宋知音一直盯着自己不放,赵回将手中的茶杯向宋之音举了举,那宋知音似乎回过神来也,也端起茶杯,向赵回这边举了一个敬茶的手势,两个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喝了茶。

赵回已经见到了本人,第一印象还是很可以的,所以便结了茶钱与自己的手下走出了茶棚。现在宋知音旁边还有许多人,除了宋知音的学生还有几位文广书院的先生,所以不是畅聊的时候。

宋知音目送着赵回远去,他的手指不停的开始掐指算了起来,这是他最近几年的习惯,见到有意思的人他就会算一算。众人看他面貌四五十岁,其实他的年龄已经接近七十岁了,主要是他常年在山中洞府居住,而且他也比较会养生,所以一直比其他人显得年轻。现在他见到了一位有意思的年轻人,刚才看见那少年的目光中隐隐有星光点点,他现在指一算却发现对方的命格,超出了他的推算范围。那少年隐然间有一股帝王的气息,难道是哪国的皇子来到大虞游玩?宋知音觉得他可以晚上回去用龟甲推算一下,因为现在并不合适进行推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坏人笔记请大家收藏:()坏人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知道若是有缘两人还会再见,若是无缘也是自己命中注定,所以他也并没有在意,就是因为他如此的潇洒,所以才不会被尘世所染。有缘即得,无缘即失,没有什么可强求的,他在那里喝足了茶,便带着自己的弟子们继续向北关城赶路。

而早已离开的赵回,其实也在向北关城赶路。他准备先一步到达北关城,在那里找机会与宋知音好好的谈一场。在北关城赵回也是有认识的人。比如北关城崖洞书院的白福厪院长,还有一位就是北关城花柳巷晚香阁的花魁金二娘,只不过与他们不是特别熟而已。这都是在南泗城举办赏音大会时赵回认识的人,虽然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最起码互相认识。赵回想着这次去北关城,是不是再去见见这两个人?金二娘就算了,看得出金二娘就是一个**,并不被赵回所喜。

涯洞书院的院长白福厪倒是可以见上一面,或许可以从涯洞书院里发现几名人才,况且宋知音此来的目的,也是与白福厪见面,或许此人会成为两人之间的纽带。

赵回来到北关城,直接找到自己的桂花楼住下。在这里没有人会打扰到他,而且作为他的情报组织的联络点,在这里他能第一时间得到各种情报。

另一边,宋知音敏锐的觉得这几日好似有什么东西一直在注视着他,但是他在算卦的时候却并未查出有任何的异常,他也觉得很奇怪,这种感觉他从前是没有过的,不知道为何现在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感觉。不过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他就是一介书生,从不参与政治上的角逐,对他一个清淡寡欲的人,很少会有人关注。可能是自己离开了久居的巴蜀之地,自己产生的一种错觉吧。

宋知音进北关城的时候,白福厪早已在城门口等待迎接他的大驾。并盛情的邀请宋知音今夜去晚香阁听金二娘的曲子。金二娘的曲子当年在大虞王朝,可是仅次于南泗城红阁馆花魁杜四娘的存在。现在杜四娘也已经不见了身影,都传说已经从良嫁人了。而当年那位紧追其后的小花魁单九娘也早已不见了踪迹。现在大虞王朝当之无愧的乐妓第一人就是现在的晚香阁花魁金二娘。

赵回来到晚香阁之后提名要金二娘,那老鸨嘴笑的都歪了,别看金二娘是晚香阁的花魁。但是来找金二娘的人并不多,因为她的费用太贵呀,一个时辰一百两的价位,而且还啥也不能做,只是陪你聊聊天儿,很多时候金二娘就是晚香阁的招牌,是用来吸引客人而不是接待客人的。

赵回便直接拿了三百两银子,只要了金二娘两个时辰,外加听听曲儿、那老鸨笑着跑去找金二娘了,一会儿走过来把赵回送到金二娘楼上房间里。

赵回进房间时,金二娘正在低头整理着衣服,准备出来迎接,一抬头发现进来的竟然是赵回,她有些惊喜的看着赵回,说:“原来是赵回公子啊,不知道赵公子何时来到这北关城了?”

赵回就笑着说:“本来前些时候到京师里处理点事情,但是有点不顺利,我就提前出了京师,本来想着回南泗城,又想到已经都到京师了,就出来转一圈,想到北关城有你和白福厪院长算是相识之人,便过来看看你们这里。

金二娘非常高兴,忙请赵回坐下,让旁边婢女给倒了茶。两个人就畅谈了起来,聊上一会儿金二娘也会给赵回弹一首曲子,这样说一会儿话,弹一会曲的两个人便聊开了,赵回有时也会进行自己弹两下,两个人谈的都挺高兴,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一般。

那金二娘是比较喜欢赵回这样,年轻帅气又多金更还有些还有社会地位的人。这可比她平常接待的客人好多了,她都不介意和赵回发生点什么,何况她也早已经破了身,这么多年睡过她的人也有不少了,但都是有才无貌的,真像赵回这么年轻帅气的还真没有。

金二娘看着赵回开始眼馋起来,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她不禁偷偷摸赵回的手,赵回当然知道金二娘有那方面的意思,但他却完全没有这个意思,被这么多人上过的女人,他肯定是不可能碰的,况且他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金二娘,而是想在这里见一见宋知音。

这样聊了接近一个时辰的时候,老鸨敲响了房门,把金二娘叫出去,两个人低头谈论了一会儿,赵回知道可能是白福厪和宋知音来到了。

金二娘在门口和老鸨说了几句话便返身回了屋子,这是她们的行规,即便有了客人要叫她,也要等到屋里的客人结束之后。

赵回见赵金二娘返回了屋内,便故意问道:“难道是有了有其他客人来了,金二娘到没有隐瞒,说:“是涯洞书院的白福厪院长和他的一位好友过来了,想叫我去弹奏几首曲子。”赵回便说:“哦,白福厪白院长我上次也是与他见过面,不如叫他过来一起说说话。”

那金二娘当然高兴了,能把白福厪叫过来可就挣双份的钱了,而且看样子自己今天和赵公子也没有什么可进一步发展的事情。便好似为难的说:“那可是有些怠慢了赵公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坏人笔记请大家收藏:()坏人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回直接打住她的话,说:“不碍的,我来北关城也想见见白福厪院长呢,正想着改日去拜访,正好他来了,大家一起聊聊吧。”

那金二娘就让自己身边的婢女去传话,一会儿的功夫白福厪和宋知音便来到了。白福厪进到屋子里,马上拱手向赵回打招呼,说:“没想到赵公子也来到了北关城。”

赵回也忙起身对着白福厪拱手施礼,说:“闲来无事过来走走,刚好听到老鸨与金姑娘说话,得知是院长来临就请一起过来,我们也是相识过的,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

白福厪说:“正好,正好。我也想和赵公子聊上一聊。”然后又为赵回介绍道:“这位是我的一位老友,宋知音宋先生。”

宋知音刚才一进屋里时就看见了赵回,也是一愣,,没想到两个人昨天才见面,今天又见面了,就这么有缘分吗?昨天晚上他回去用龟甲推算赵回的命运,却怎么也算不出来,每次卦象显示的都不同,一片乱象。他着实算不出赵回的身份。在赵回向他打招呼时,他忙回应。

白福厪又向他介绍说:“这位是文广书院前院长,赵志刚老弟家的二公子赵回。”

宋知音听到这些,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赵则刚想要自己见一见的二儿子赵回,也是那位必将母仪天下的太子妃,提醒自己应该见的人。

在宋知音还在想着事情的时候,赵回开口说:“宋先生,久仰了,家父总在我的面前提起先生,说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今日终于如愿了,实乃幸会。”

宋知音同赵回拱手,说:“赵公子客气。”

几人坐下后那金二娘便在一旁为三人倒茶。白福厪客气的请金二娘弹奏一曲,三人边听边慢慢的聊了起来。宋知音和赵回两人注意力并没有完全在音乐上,两个人试探着聊天。不一会儿的功夫,宋知音就觉得聊得很畅快了,不管他聊什么样的话题,赵回总是能接上,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道理。宋知音没想到赵回这么小的年纪,思考问题如此通透,怪不得赵则刚和太子妃要自己和他见上一面呢。此时也觉得这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分别时赵回和二人拱手告辞,并与两人约好,明日去涯洞书院拜访宋知音和白福厪。

晚上回来,宋知音沐浴焚香,重新又为赵回算了一卦,他总觉得赵回的卦象太过奇怪,他为人算过这么多卦,从来没有一个人的卦象如此之乱的。而且他也没搞明白,为什么自己算不出赵回的未来。因为他每次算的时候,都是指向了赵回的一次人生,而赵回已经有了前面第一次人生,再加上这次是第一百次转生,算出来的卦象岂能不乱。

今天也正好凑巧,月圆之夜,风云淡风轻。宋知音刚用龟甲卜了一卦,结果显出紫薇正宫卦象。宋知音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样的卦象呢?接下来他不信又补了一卦,结果这卦又出现了乱象,他还不信一些连续补了几卦,每一次卦象都不尽相同。这就让他更迷茫了,他决定今夜再做卜最后一卦就睡觉了,结果这次卦象又是帝王之卦。而且还是那种大一统帝王的卦象,宋知音直接被惊呆了,难道自己所要寻找的人就是此人?他有一些不敢置信,幸好明天还要与赵回相见,明日交谈的时候可以再试探试探,结果这么一想,他还有些睡不着了,熬到了午夜他才终于沉沉的睡着。

赵回睡得倒是比较早,睡的也比较香,他知道明日自己和宋知音的交谈的内容,将改变两个人今后的人生走向,更会改变社会历史的走向,他早已经把谈话的内容想好了,从父亲嘴口里得知宋知音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他现在胸有成竹并没有什么准备,而是觉得应该是拿九稳。

通过今日交谈中,他觉得宋知音是有大志向的人,并不是说真的要做闲云野鹤,而是没有一个让他心动的前提,他应该就是姜子牙类的人物,只是等待一个机。

就如自己一般,自己刚开始也是想做闲云野鹤,但后来发现,想做闲云野鹤也要有一定实力才行,想要保证自己身边的亲人、自己喜欢的人不受伤害,是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才行。于是,他便决定让自己强大起来,当然现在和那时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了,当时他只是想要把自己的生意做大,用强大的财富来保护自己人。

可是现在又不同了,自从有了东瀛领地之后,他觉得他可以逐鹿天下了,有了无上的权利,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身边重要的人,也可以保护天下的百姓,这就是他现在的想法,只有天下百姓都富足平安了,他才能够更加安逸的享受生活,到时候全天下都是他自己说的算,还岂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咸鱼就这么咸鱼,想要做坏人也没人敢拦着。

他本来这一生是渴望去做坏人的,做了九十九次好人,他都不得善终,这一次一心想要做坏人,反倒是搞着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的内心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其实是想做个坏人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做到最后好像都没有做成坏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坏人笔记请大家收藏:()坏人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的时候他内心就不停的告诉自己,“我是坏人,我是坏人”,可是他终究没有做出那种大恶的事情来。反倒是赵宝在这方面令他挺佩服的,赵宝把一个纨绔演绎得如此生动,简直是他学习的楷模啊。他想这么做可却做不来,看来一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终究是难以改变的。

第二天,赵回早早的就来到了涯洞书院,恰巧白福厪和宋知音刚吃完早餐,此时正在一起喝茶。见赵回来了,三人便坐在一棵大树下喝起茶来。白福厪也是个善谈之人,赵回觉得他比自己的老爹要有两把刷子,老爹是有真本事,但有的时候表达不出来,而白富锦的表达能力简直就跟后世的演说家一样,赵回想着这个人以后倒是可以用上一用。

三人从小事开始聊,最后聊到了治国。白福厪的观点当然还是儒家那一老套,而宋知音则要更激进一些,宋知音篇侧重于法家,当然也含有儒家的思想。而赵回的思想就复杂了,宋知音和白福厪感觉不到赵回属于哪一家的思想,却总是能够说服他们,两个人也问起,赵回只是答道:“我不在乎哪一家的思想,我只知道要从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的同时,要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要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解决存在的矛盾,也就是要实事求是的看待每一个问题。”

说到现在贫穷的人口越来越多,隐藏的危机开始慢慢浮现的时候,两个人都担心将来社会产生动荡。赵回则微笑着说:“这个事情说难很难,谁不难其实也不难,只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这些危机就会慢慢的化解。”

白福厪和宋知音都目光灼灼的看着他,问:“赵公子说的两方面是哪两方面?”

赵回笑笑,喝了一口茶,说:”第一是要让百姓富裕,这富裕呢就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就是先要天下百姓都能解决了温饱。然后就解决他们的文化建设,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读书,从中学到为人的道理,都能够知礼知法,天下便可太平了。这两个缺一不可,你如果光解决温饱问题,他们还处在愚昧的思想状态中,就会有人不安分。如果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人们整天饥肠辘辘都快要饿死了,你跟他讲那些仁义礼智的道理有什么用呢?“

两位先生点头,觉得赵回说的很有道理。宋知音说:“赵公子所言有道理,但是想要把它实现确很难。”赵回胸有成竹的说:“其实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做,发动群众的力量,让全民参与这个事情就好。历朝历代没有做好,是因为统治者只在上层展开争权夺利,并没有把实惠送到老百姓的手里,如果我们让天下的老百姓都亲身的参与进来,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实惠,他们就是国家的主人,共同执掌天下的主人,那么他们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也会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那样的话天下就太平了。”

喜欢坏人笔记请大家收藏:()坏人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