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红色莫斯科 > 第1830章

红色莫斯科 第1830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3 00:51:06 来源:就是看

第1830章

苏军的第二轮炮击,持续了足足两个小时。

然后,炮声突然停歇了,整个战场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不管是德军的阵地,还是苏军的阵地,都是一片寂静。

雅科夫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低声问道:“米沙,炮击已经停止了,为什么还不进攻呢?”

“我们的战士在等待。”

“等待?”雅科夫不解地问:“等待什么?”

“还能等待什么?”什捷缅科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扭头向雅科夫解释说:“我们的指战员自然是在等待进攻的信号啊!”

“进攻的信号?”雅科夫站在门口朝空中望了望,没有发现信号弹,有些纳闷地说:“怎么还不发射信号弹啊!”

“不要着急,雅沙。”索科夫见空中迟迟没有升起信号弹,心里同样着急,因为发射信号弹是由斯米尔诺夫负责的,自己就算想发射信号弹也没办法。他故作镇定地说:“等时间到了,你自然就能看到信号弹。”

索科夫用双手轻轻地拍了拍耳朵,刚刚的炮击虽然离他有几公里,但炮声依旧震得他的耳朵一阵阵嗡鸣。

他突然听到了《神圣的战争》的旋律,起初他以为这是幻觉。但他很快就发现,这并不是声音的幻觉,而是从附近的一个大喇叭里发出的声音,是亚历山德里亚红旗歌舞团演唱的《神圣的战争》。

就在他听得热血沸腾之际,三颗红色信号弹升向了空中,这是进攻开始的信号。

早就蓄势待发的近卫空降兵指战员们,在众多大喇叭发出的歌声中,跃出了自己的战壕,呐喊着冲向敌人的阵地。冲在最前面的是近卫空降兵第3师的指战员,他们的身后是近卫空降兵第4师的一个团。

从进攻一开始,索科夫就不停地用望远镜观察部队的推进情况。以往的进攻,只要超过了两公里,一般都是排成散兵队形,迈着大步朝前走,到距离一公里时再加速,由大步走变成小跑。到距离敌人的阵地还有两百米时,再由小跑变成冲刺。但今天的指战员们却是以小跑的姿势,快速地冲向了德军的阵地。

以至于什捷缅科看后,都感慨地说:“索科夫同志,看来近卫空降师的指战员战斗力不弱啊,他们小跑着通过这两公里的距离,冲进敌人的阵地。”

“可惜敌人的阵地前方有太多的障碍物。”雅科夫见状感慨地说:“否则我可以让运输气垫船搭载突击队,在突击气垫船的掩护下,向敌人的阵地发起冲锋。以气垫船的速度,要不了两分钟,就能冲进敌人的阵地,到时敌人恐怕还没从炮火的打击中清醒过来,我们的突击队能轻松地占领敌人的阵地。”

虽然索科夫的心里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他很清楚,让气垫船这样先进的装备,用于地面阵地的争夺,是不太现实的,阵地前的各种障碍物,会给气垫船造成巨大的损害。他扭头对雅科夫说:“雅沙,我觉得气垫船适合用来登陆作战,在这种地方使用,反而会因为地形的缘故而受到限制。”

由于进攻部队都是一路小跑,所以不到五分钟,部队距离德军阵地只有不到一公里。以往苏军到达这个位置时,就会遭到德军的迫击炮打击,但今天却是静悄悄的。

“索科夫同志,”什捷缅科开口问道:“德国人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不会是被我们的炮火都消灭了吧?”

今天的炮击由于是分成两部分进行,给德军造成的伤亡肯定要大得多。可要是说全部消灭,却不太可能。索科夫淡淡一笑,没有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德军为什么没有动静。

直到苏军距离德军阵地还有一百五六十米时,阵地上响起了枪声,几个土木工事里的MG42通用机枪,朝着进攻的指战员们精心暴风骤雨般的射击。冲在最前面的战士仿佛撞在了一堵透明的墙上,身子在原地顿了顿,然后就直接栽倒在地上。剩下的指战员连忙就地卧倒,和阵地上的机枪展开了对射。

索科夫见此情形,虽然心中着急,但却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如今参与进攻的可是自己麾下的精锐部队,假如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就说明指挥员不称职,等战斗一结束,就可以考虑换人了,反正自己如今手里有不少的人才,让他们当个师长,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好在空降兵们的表现,没有让索科夫失望。他很快就看到战士们建立了若干个火箭发射阵地。下一刻,七八枚拖着焰火的火箭车腾空而起,朝着一两百米外的德军阵地飞去。一连串的爆炸之后,暴露出来的火力点被悉数摧毁,被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的战士们,又重新爬起来,端着枪继续冲向德军的阵地。

“雅沙,”索科夫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回头笑着对雅科夫说:“看来你的短期培训很有效啊,这些战士发射的火箭弹基本都击中了目标。”

“主要还是这批空降兵的素质高,学东西特别快。”雅科夫回答说:“我只是让人向他们介绍了新式火箭弹的使用方式,他们用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就熟练地掌握了这种兵器。”

没等空降兵冲入德军的阵地,又冒出了几处火力点,再次压制得指战员们不得以弹坑为掩体,躲避敌人密集的火力。

这次对付德军火力点的,不再是新式火箭弹,毕竟如今距离阵地不过五六十米,再用的话未免有点浪费。只见一名扛着火箭弹的战士从弹坑里站起身,瞄准一个火力点扣动了扳机。当火箭弹拖着白烟带朝着火力点飞过去时,战士也顾不上看是否击中了目标,便直接缩进了弹坑,免得被敌人的子弹打中。

火箭弹落在火力点的射击孔前方爆炸,除了掀起一堆泥土外,根本没有影响德军机枪的射击。很快,肩扛火箭筒的战士,从其它弹坑里探出身,瞄准正在射击的火力点扣动了扳机。这次发射出的火箭弹没有打偏,直端端地钻进了射击孔,在里面引起了大爆炸。

接着,又有几名扛着火箭筒的战士,陆续摧毁了德军的火力点,掩护部队继续朝德军阵地上冲去。

看到指战员们冲进了德军阵地,原本神经紧绷的什捷缅科,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他放下望远镜对索科夫说:“索科夫同志,你们这样使用新式火箭弹和火箭弹的方式,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惊艳感觉。

要知道,以往我军进攻时,遇到敌人的火力凶猛,要么,采取集群冲锋的方式强行突破敌人的防线;要么,让部队先退下来,等炮兵再次轰击敌人的阵地之后,再发起新的冲锋。”

索科夫一向都知道,苏军的进攻战术呆板,如果一个地方进攻失利,从来不会考虑更换进攻方向的问题,而是一次又一次反复地尝试,直到突破敌人的防线位置。当然,他们的进攻大多数时候,都会被以逸待劳的敌人击败;就算侥幸胜利,也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此刻索科夫的部下使用新式火箭弹和火箭弹,来摧毁德军阵地上的火力点,使进攻部队能在伤亡不大的情况下,快速地突破敌人的防线,这样自然会给什捷缅科耳目一新的感觉。

“副总参谋长同志,”索科夫对什捷缅科说道:“我觉得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想方设法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降低部队在战斗中的伤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听索科夫这么说,什捷缅科的眉毛不禁往上一扬,心里暗想:“少流血”而获得胜利的口号,在艰苦繁重的芬兰战役结束之后,立即被上级批评为一种不正确的、引导军队妄想轻易取胜的口号。所以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以来,就没人刚提降低部队在作战中伤亡的事情,免得受到上级的批评。没想到,索科夫今天就很随意地说出了此事。

“索科夫同志,”什捷缅科不动声色地问道:“为什么要减少部队在战斗中的伤亡啊?”

什捷缅科的问题,把索科夫问楞了。他盯着对方看了好一阵,才喃喃地回答说:“假如我们在作战时,毫不顾忌部队的伤亡。那就有可能出现每打完一仗,就要重新补充兵员的情况。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再强,可要是每次作战都伤亡殆尽,而新补充的兵员素质,又无法和原来的老兵相比,势必会稀释部队的战斗力。这样的战斗只要多来几次,哪怕最精锐的部队,也有可能变成战斗力极差的垃圾部队。”

如果是别的指挥员说这样的话,肯定早就遭到什捷缅科的大声呵斥了,但对于索科夫这个屡屡创造奇迹的人,他却表现得很宽容,心里甚至在想:难道我们当初批驳少流血观点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等回到莫斯科,自己是否应该找安东诺夫谈谈,看能否纠正这个错误。

空降师的指战员们,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扫清了残敌,占领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当阿富宁打电话向他报喜时,索科夫却板着脸对话筒说:“阿富宁将军,请你立即转告科涅夫上校,正是因为占领了第一道防线,才不能停下来休息,要继续乘胜追击,趁着敌人还没有回过神的工夫,继续向他们的防御纵深推进!”

面对索科夫如此严厉的命令,阿富宁不敢反驳,只能硬着头皮回答说:“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立即通知科涅夫上校,让空降3师继续向敌人的防御纵深推进。”

“索科夫同志,”看到索科夫放下电话,什捷缅科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部队刚刚占领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此刻要做的事情,不应该是肃清残敌,并加固工事,以防止敌人可能发起的反击吗?”

“副总参谋长同志,我是这样考虑的。”索科夫向什捷缅科解释说:“我看到有不少敌人逃出了阵地,假如我们的部队尾随追击,继续向第二道防线前进。坚守第二道防线的敌人,看到是他们自己人溃逃下去,肯定不会开枪的,而我们的部队却可以利用敌人怕误伤自己人这一点,跟在溃兵的后面冲进敌人的阵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什捷缅科听后,呵呵地笑了起来:“索科夫同志,看来我这次来前线,是来对了。和你在一起,随时能有不同的惊喜。这一点,是我在其它部队里见不到的,如果有可能,我会把你的战术在全军推广的。”

“副总参谋长同志,您过奖了。”听说要把自己的战术在全军推广,索科夫顿时被吓了一跳,自己的这些战术与苏军所使用的常规战术格格不入,假如真要推广的话,没准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这次晋升上将,就招来一个莫须有的调查,等在全军推广战术时,更会遭人嫉恨,所以还是别做这个出头鸟:“我在战场上所使用的战术,都是我瞎捉摸的,换一个人来用,估计就不好使了,我看还是不要在全军推广吧。”

对于索科夫的这种态度,什捷缅科虽然觉得奇怪,但他也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随便敷衍了两句,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索科夫见萨夫兰地域的进攻顺利,便拿起桌上的电话,接通了集团军司令部,想了解维利尚卡地域的进展情况。

“参谋长同志,”一听到斯米尔诺夫的声音,他就开门见山地问:“第49军的进展情况如何?”

“不太顺利,司令员同志。”斯米尔诺夫有些犯愁地说:“虽然炮火准备摧毁了德军的大多数工事,但我军进攻时,依旧遭到了他们顽强的抵抗,担任进攻的第一梯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怎么会这样呢?”索科夫有些生气地问:“方面军的炮火准备前后有三个小时,阵地上的工事就算没有全部摧毁,但也大多数不能使用了。依托这些工事抵抗的德国人,面对我军的强大攻势,是根本抵挡不住的。”

“……”听索科夫这么说,斯米尔诺夫忽然有一种无言以对的感觉。

听到斯米尔诺夫没说话,索科夫放缓语气问道:“担任首攻任务的部队是哪一支?”

“步兵第214师。”

“步兵第214师?”索科夫思索了片刻,觉得该师虽说兵员不少,但战斗力却不是第49军里最强的,便对斯米尔诺夫说:“参谋长同志,立即把施季里茨上校的第116师调上去,由他们接替第214师的攻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