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红色莫斯科 > 第1806章

红色莫斯科 第1806章

作者:涂抹记忆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3 00:51:06 来源:就是看

第1806章

“指挥员同志们,”科涅夫等对方说完之后,立即毫不迟疑地说道:“你們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今的兵员和弹药的不足,而德国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假如要等到上级给的补充到了,完成兵员和弹药的补充之后,再向敌人发起进攻,那时敌人也早已完成了补充和休整。我们要击败他们,势必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在场的指挥员听科涅夫这么说,仔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自己的部队在获得兵员和弹药补充的同时,德国人也不会闲着,肯定也会进行补充。等双方都完成了补充和休整后,再向敌人的防区发起进攻,势必会增加部队的伤亡。

看到众指挥员沉默不语,科涅夫明白他们正在思考自己所说的问题,便趁热打铁地说:“我们这次即将发起的乌曼战役,之所以会如此仓促,完全是因为德国人拥有了可以对我们实施远程打击的武器。你们想想,德国人每天都可以朝我们的防区发射导弹,而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挨打。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必须在德军完成新的防御部署之前,出其不意地向他们发起进攻,摧毁他们在乌曼地区的导弹发射基地……”

索科夫听到这里,心中不禁苦笑连连,暗说德军的导弹发射阵地随时可以转移,就算解放了乌曼和文尼察,也不代表摧毁了德军的导弹发射阵地,他们还可以转移到其它的城市,继续对苏军的防区实施远程攻击。

不过他并没有当众向科涅夫指出这一点,而是静静听着科涅夫的安排,心里暗自盘算对方会不会把进攻乌曼的任务,交给自己的部队来完成。

没想到他这么想,就看到科涅夫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随后听到对方说:“索科夫同志,这次乌曼战役,我打算让你们集团军担任主攻,你有问题吗?”

索科夫等科涅夫说完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缓缓说道:“元帅同志,如果以我集团军现有的实力,向敌人发起进攻,无异于自杀。”

科涅夫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索科夫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按照他的想法,索科夫听到自己这么问,在起身后肯定会响亮地回答说:“没有任何问题。”听到了最不想听到的答案,科涅夫皱起了眉头,望着索科夫有些不悦地问,“索科夫同志,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向德国人进攻,才不是让你的指战员去自杀呢?”

索科夫听出了科涅夫声音中的怒气,意识到他误会了,连忙解释说:“元帅同志,上级刚给了我一批武器装备,如今正在运输途中,恐怕要再等四五天时间才能到。只要这批装备一到,我就能把指战员们全部武装起来,从而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听完索科夫的解释,科涅夫意识到自己错怪他了,重重地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后,问道:“索科夫同志,那你需要几天的准备时间呢?”

索科夫在心里默算了一番,觉得雅科夫为自己准备的武器装备,再快也要四五天时间。便回答说:“元帅同志,我觉得可能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不行,四五天时间太长了。”科涅夫摇着头说:“我们在六天后,就要向敌人发起进攻,若是你们等武器装备到了之后,再向指定地点开拔,等到了地方,指战员们恐怕早就累得精疲力尽,哪里还能体力和敌人作战?”

“元帅同志,”索科夫说道:“在等武器装备到达的这段时间,我们的部队会积极地做战斗准备,甚至还可以有一部分部队先开往指定地点,并在那里接收新的装备。”

“这样也行。”科涅夫觉得索科夫说的有道理,虽说武器装备还没有到位,但部队却可以先开拔到指定区域,在那里接收和熟悉装备,也是完全可以的。“那就按你说的办。”

扎哈罗夫等科涅夫一说完,插嘴问道:“索科夫同志,你派往敌后的小分队,这两天的表现怎么样?我们好像一直没有得到他们传回来的任何情报。”

方面军参谋长居然直接问起了下面部队派往敌后的小分队,这一点让在场的指挥员感到很疑惑。但只有索科夫心里明白,对方其实问的是那些携带了新式火箭弹的部队,为什么还没有对德军的导弹发射基地进行攻击。

同样没有得到任何回复的索科夫,心里很清楚,如果敌后小分队始终保持缄默,就意味着他们还没有能到达实施侦察的位置。他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后,回答说:“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我目前还没有和派出的小分队联系上,据我分析,他们此刻应该还在行军途中。”

“怎么搞的,为什么速度这么慢?”扎哈罗夫听后不悦地说:“你难道不知道,拖延的时间越长,德国人对我军的威胁越大吗?”

面对扎哈罗夫如此严厉的语气,索科夫有点为自己的手下抱打不平,便开口反驳说:“方面军参谋长同志,这一点不能责备小分队的同志。毕竟我们的防区距离乌曼太远了,再加上沿途要穿过德军的不少防区,只要能在三天内赶到指定地点,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就在扎哈罗夫想教训索科夫几句时,科涅夫抬手制止了他:“参谋长同志,索科夫将军说得没错,从他的防区到乌曼地域的确太远了点,而且路上也不好走,侦察兵们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要昼伏夜出,花费的时间自然要多一些。”

虽然科涅夫帮索科夫说了好话,但最后还是叮嘱他:“索科夫将军,既然你们集团军是担任进攻的第一梯队,那么就必须在3月8日全部到达指定位置。怎么样,有困难吗?”

“没有困难,元帅同志。”索科夫这次倒是答应得很爽快,“我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所有的部队到达指定地点。”

科涅夫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忽然有一名参谋从门外走了进来。他来到了扎哈罗夫的身边,微微弯下腰,凑近扎哈罗夫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什么事情?”看到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科涅夫板着脸语气严厉地说:“没有看到我们正在开会吗?”

那名参谋连忙面向科涅夫,挺直腰板说道:“报告元帅同志,刚接到了最高统帅部的一份电报,我觉得有必要向参谋长同志报告。”

“最高统帅部的电报?”科涅夫的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上面说些什么内容?”

参谋看了看在场的诸多指挥员,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科涅夫用手在桌上拍了一巴掌,厉声说道:“这里都不是外人,有什么事情,就尽管说出来。”

“元帅同志,”情绪有些紧张的参谋回答说:“最高统帅部的电报里说,为了加强第53集团军的实力,准备将近卫空降第3和第4师划归近卫步兵第18军指挥,新的部队最迟将在今天到达指定位置。”

如今的第53集团军有三个军的建制,分别为近卫第18军,步兵第49和第57军。两个步兵军各有三个步兵师,而近卫第18军则只有一个近卫第41师。此刻听说上级要派两个近卫空降师,来充实近卫第18军,感觉自己被一块从天而降的披萨砸在了头上的索科夫,顿时喜笑颜开。

“近卫空降兵第3和第4师?”科涅夫听到这个消息,还有点不敢相信,他望着参谋问道:“消息可靠吗?”

“完全可靠。”参谋一边说,一边抽出夹在腋下的文件夹,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一份电文,递给了科涅夫:“这是最高统帅部的电报。”

科涅夫接过一看,果然像参谋说的那样,最高统帅部将两个近卫空降师,分配给了索科夫的第53集团军,并直接编入了近卫第18军。

“恭喜你,索科夫将军。”科涅夫将手里的电报递给了索科夫,笑呵呵地说道:“这么一来,你就不用为兵力不足而犯愁了。而且据我所知,这两个空降师在战场上建立了不小的功勋,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成为你们集团军中的精锐。”

而在场的其他指挥员,得知最高统帅部给第53集团军补充了两个师,都不禁朝索科夫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虽然心里感觉有点酸酸的,但还是上前向索科夫表示了祝贺。

会议结束后,索科夫和斯米尔诺夫坐了车,急急忙忙赶回了集团军司令部,打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留守在司令部的军事委员戈罗霍夫。

谁知刚走进司令部,索科夫就看到波涅杰林、戈罗霍夫等人,正在与三名陌生的军官说话。索科夫有些好奇这些人是谁,便冲着戈罗霍夫打招呼:“军事委员同志,这几位指挥员是谁啊?”

“司令员同志,你回来了!”戈罗霍夫见到索科夫出现,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他上前和索科夫握了握手,随后拉着他的人来到了三人的面前,向他介绍说:“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最高统帅部给我们集团军补充了两个近卫空降兵师,用来充实只有一个近卫师的近卫步兵第18军。”

他指着其中一名少将,向索科夫介绍说:“来认识一下,这位是新任的近卫步兵第18军军长阿富宁少将。”

“你好,阿富宁军长。”索科夫上前握住了阿富宁的手,友好地说:“欢迎你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接下来,戈罗霍夫介绍的是一名看起来有四十多岁的上校:“这位是近卫空降第3师师长科涅夫上校。”

“科涅夫?!”索科夫听到这位上校和科涅夫元帅居然同姓,忍不住调侃说:“上校同志,没想到你和科涅夫元帅同姓,这真是太巧了,没准将来你也会当上元帅的。”

中年上校听索科夫这么说,先是呵呵一笑,随后说道:“司令员同志,当元帅我是从来没有想过,我只希望自己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

索科夫差点脱口而出,说离战争结束只剩下一年时间了。好在他及时察觉到了这个低级错误,及时地把到了嘴边的话,又重新咽回了肚子里:“放心吧,科涅夫上校。虽然我不能保证人人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我却能尽量让所有团级以上的指挥员,都活着看到胜利的旗帜,在纳A粹的老巢上空飘扬。”

索科夫的话让科涅夫上校变得激动起来:“司令员同志,我真的可以活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吗?”

“当然。”索科夫不清楚自己指挥的第53集团军,在科涅夫成为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之后,能否继续在他的指挥下作战,成为攻克柏林的部队。但为了让自己手下的这些指挥员,对胜利都充满信心,他表情如此地回答说:“我想我们在这间屋子里的人,应该都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认识完近卫空降兵第4师师长鲁缅采夫少将后,索科夫望着波涅杰林问道:“中校同志,你通知近卫第41师师长库里申科将军没有?”

“没有。”

“为什么不通知呢?”索科夫板着脸说道:“既然近卫第18军的军长都上任了,那库里申科是否应该过来见见他的新上级呢?”

“我马上给库里申科将军打电话,让他立即赶到司令部。”

趁着波涅杰林给近卫第41师打电话的工夫,索科夫对阿富宁说:“阿富宁军长,我们的近卫第18军原来的编制里,只有一个近卫第41师。眼看着要打打仗了,我还在犯愁,近卫军是作为进攻的第一梯队呢,还是留在后面做预备队。”

“司令员同志,”阿富宁等索科夫说完后,毕恭毕敬地说:“我这次带来的两个近卫空降师,都是战功赫赫的部队,几乎每位指战员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您就放心大胆地把我们编入第一梯队,我相信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在旁边听了半天的斯米尔诺夫,插嘴说道:“司令员同志,我相信阿富宁将军说的话。空降兵部队里的官兵都是训练有素的,在战斗中损失的兵员,是直接从别的部队抽调补充,而不是招募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兵,因此他们的战斗力从来不会因为补充兵员而被稀释。”

空降兵部队出现战损后,直接从作战部队抽调人手来补充兵员一事,索科夫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他觉得,这种补充兵员的方式,对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却是最有效的,只要一完成补充,就能立即投入战斗。不像临时招募的新兵,就算训练几个月后拉上战场,战斗力依旧不能让人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