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追梦人 > 第2章 红楼梦:宝玉砸玉

红楼追梦人 第2章 红楼梦:宝玉砸玉

作者:红豆八宝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4 06:34:3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既然说到天子和天子家事,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盛焉。那就先从《红楼梦》里的故事开始,说一说故事的背景。

原书内容简单介绍。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内容简介:空空道人路经大荒山,惊见孤石凿刻前世今生:“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传奇”。

据石偈坠落之乡,追述至姑苏城里乡宦甄士隐。

甄士隐虽神仙一流人品,只一事不足。年已半百,膝下只有一女英莲,却幼年遗失,运道败落,随了僧道西去。

再说另一官宦之人贾雨村,虽中进士,但壮志未筹,便遭革职。游至扬州,募得林府小姐黛玉老师一职。

不日黛玉丧母,贾雨村偶遇中都故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雨村趁机央求林如海向贾府举荐复官,林如海正欲送黛玉赴贾家外祖处。

黛玉无可奈何,孤凄上路。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原着《红楼梦》第3回。

回目为“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或者说,“贾雨村夤(yín)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本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离开母家姑苏林家进入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干人等与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等。

《红楼梦》的主线是围绕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的爱情展开的。而林黛玉之所以能进入贾府,则是因为母亲贾敏去世,贾母强烈要求要将外孙女儿林黛玉接过来住。

林如海也觉得林黛玉在林家“无人依傍教育”,所以同意将黛玉送到贾家生活。

贾府公子宝玉因此和表妹黛玉,一见如故。

虽然是头一回遇见。

我们先来看看书中原文是怎么说的: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大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她外祖母致意教去。

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不云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第三回

按照林如海的说法,之所以一定要将林黛玉送去贾家住,有两个原因:

第一,林如海不打算续室了,换句话说,林黛玉之后都不会再有“母亲”了,所以家中将无长辈女眷教诲黛玉。

第二,黛玉身体不好,林家枝稀叶少,没有跟黛玉同年龄的兄弟姊妹,只有黛玉一个人,未免过于恓惶!

但站在现代读者角度,这两个理由似乎都是可以克服的,毕竟林家也是书香门第。

林如海又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实权人物,可见林家前途不可限量。

林如海若是没死的话。

这么一个家族,请几个保姆、几个教书先生,不就能将黛玉照顾得很好吗?为何一定要不远千里,送黛玉去贾家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考虑时代因素的影响。

林黛玉出生的姑苏林家世袭为侯,父亲林如海是探花出身,不靠祖荫,也考取了功名。

这种门第,科举出身,若再有运道,回京述职都是能入阁的。时年京都流行榜下捉婿,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眼明手快。

拿出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贾敏,与之婚配。

这样的父母,门第,所以,黛玉也就是常说的书香门第,大家闺秀。而古代不比现在,尤其是像黛玉这种家境的女孩子,从小到大的生存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

她们不仅要学习女工针线,还要学习管家、贵族名媛的交际等等,这些都对未来的出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王熙凤是荣国府有名的女强人,她的管家本领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是她嫁给贵公子贾琏后,临时学习的吗?

非也。

在封建社会,贵族之女学习管家技巧是一门基本课程。所以,王熙凤早在王家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如何管家,只是在担任荣国府管家的时候,她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而已。

这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礼。符合古人的认同。

另外,身为贵族血统的黛玉,必须要跟其他贵族名媛日常交际,这一点,身居高位的林如海也做不到。

总不能一个堂堂巡盐御史带着女儿,去别人家串门拜访女眷吧?而林家没有女主人,其他贵族女眷,便也不方便登门拜访。

林黛玉去了贾府,这一切问题,则都迎刃而解:

贾母疼爱黛玉;李纨教姊妹们女红针线;林黛玉还可以看着王熙凤、王夫人的管家,学习管家技巧,以便为将来嫁到夫家做准备。

日常其他贵族府邸的女眷也会来贾府拜访。比如南安王妃等,林黛玉也能跟着认识认识,见见世面。

除此之外,林如海送林黛玉去贾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古代有“五不娶”之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追梦人请大家收藏:()红楼追梦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不娶,为逆家子不娶、乱家子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恶疾不娶、丧妇长子不娶等。

其中,“丧妇”一说,正好应了林黛玉的情况,即从小没有母亲的女子不能娶。

因为古人觉得没有母亲教诲长大的女子,在家教方面存在问题。

所以,林如海将女儿送到贾府,也是为了让林黛玉经受外祖母贾母、舅母王夫人等人的教诲,以便模糊“丧妇”的界限,这样林黛玉未来出嫁也能减小阻碍。

关于林黛玉为什么进贾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再结合贾母对林黛玉进府的安排,和贾宝玉住在一处,都是她亲自教养。

故事大致如下: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

外祖母贾母疼爱林黛玉,不等她行礼周全就一把搂在怀里,嘘寒问暖。又叫贾府三个同辈小姐,迎春、探春和惜春三春,出来见远客。

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舅母邢夫人的儿媳妇王熙凤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进来,王熙凤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贾敏,说哭便哭。待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忙转悲为喜。

接下来,贾母身边的大儿媳妇邢夫人带黛玉去见其两个母舅。

黛玉先去拜访了长舅贾赦,邢夫人是贾赦续弦,而后再去拜见另一个舅舅贾政。

贾赦伤心幼妹贾敏病故,不忍见黛玉。

拜见贾政时,舅妈王夫人向黛玉专门说起了不要沾惹宝玉的事情。

原文如下: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王夫人一见林黛玉就给她打预防针,告诉她要当心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

听了王夫人的话后,黛玉是这样说的:“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林黛玉的回答合情合理,合乎规范,也得王夫人的认可。

当然,这时的她还不知确如王夫人担心的,表哥宝玉有些痴病。

王夫人不放心,继续告诉黛玉,如果姊妹们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如果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黛玉闻言,此时怕也想不到,这会是天下少有的何等惫赖人物。然后,她辞别舅母,回了贾母处。

不一会,宝玉至此。宝黛相会,二人一见如故。

由于得知林黛玉没有玉,贾宝玉登时大怒,将项上通灵宝玉摘下,猛掷在地下,将贾母等人吓得不轻。

且看原文:

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

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也有无。”因问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个罕物,岂能人人都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第三回

还有《红楼梦》第29回,是清虚观的张道长要给宝玉说媒。

贾府还在清虚观请了戏班子唱戏。黛玉心里不好受,就托病没去。

宝玉被那张道长提亲提的心烦意乱,也没去,听说林妹妹又病了,赶忙到潇湘馆探望。

林黛玉问:“今天还有一天的戏,你怎么还没走?”

宝玉说:“我不去了。”

黛玉明知故问:“为什么不去了?”

宝玉被激怒:“难道你真不明白?”

黛玉:“真不明白。”

宝玉本就心烦意乱:“那算我白认得你了。”

黛玉却怒激他:“我也知道你白认得了我,我哪像人家,有什么配得上你的?”

言下之意,你有玉,人家有金,自然相配了。

宝玉被激怒,愤怒摔玉。

原文提及,如今只述他们外面的形容。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

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没动。宝玉见没摔碎,便回身找东西来砸。

这次闹得更大。

黛玉大哭,丫鬟紫鹃和袭人各自劝解。袭人一语不慎,黛玉反剪了玉上的穗子……两人算是将一腔情事挑明。

正是因张道士为宝玉说亲而起。

过了一日,薛蟠生日,摆酒唱戏。贾母有心安排宝玉和黛玉会面,不料二人均不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追梦人请大家收藏:()红楼追梦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贾母叹“不是冤家不聚头”。袭人埋怨宝玉,让他去向黛玉陪不是。

相比黛玉进贾府时的大家风范和拘谨,进了贾府养在贾母跟前的她,有了不同。

而贾母亲自教养过林黛玉的母亲贾敏,还有贾宝玉的胞姐,以贤德闻名的贵妃贾元春。宫里都称道,教养林黛玉,规矩不会错。

那么,男女七岁不同席。贾母这么安排,将外孙女黛玉养在跟前,孙子宝玉也不曾挪出去。

毕竟,不同于贾府三春,可视作贾宝玉的嫡亲姊妹,姑苏林家的黛玉是千里投亲的表小姐,孤身在贾府,是外姓人。

还有后来王熙凤那么打趣林黛玉和贾宝玉。

可以说,因为贾宝玉的痴病缘故,而将一些事情一开始就挑明:

林黛玉进贾府,就是日后的宝二奶奶,是贾宝玉名正言顺的妻子。

这种人家,断没有进府来还送走的道理。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贵族小姐。

其父探花林如海必然是懂得的。而贾府世居京城,四大家族之首,皇亲国戚,还出了贤德的元春贵妃。

他们,势必是要比照天家规矩来的。

表小姐林黛玉孤身千里进府投亲,亲上加亲,就是日后贵公子贾宝玉的妻子。

这是古代的礼。天子家就是如此,这里提一下唐朝玄宗宠妃武惠妃。据说就是从小养在宫里的。

说具体些,唐天后武则天执政时期,武氏家族出现孤女,就被送来宫里教养。

也就是日后玄宗宠妃武惠妃。

可以推断,她必然是和身为皇子的玄宗因此相识,自小厮混一处。

这必然是古代的一种礼。源自天子家,所以,林黛玉进贾府,便可参照于此。

贾母的安排,亲自教导千里投亲的外孙女黛玉,而孙子贾宝玉并没有挪出去,仍在贾母跟前,她亲自教导。

还有贾府三春。

这种安排,贾府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甚至还有远在姑苏林家的林如海。只是,他不便和六七岁的女儿黛玉明说。

再看,黛玉进贾府前,其父林如海的话,和才进了贾府,舅妈王夫人的话。而王夫人是贾宝玉的母亲。

这种安排,结合古代这种贵族人家的礼。

贾宝玉和林黛玉才可能这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然,这时候谁也不知道林如海会那么早病故。横生枝节。

而林黛玉也要守孝了。

喜欢红楼追梦人请大家收藏:()红楼追梦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