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双姝记 > 第85章 心绪难宁暗潮生

红楼双姝记 第85章 心绪难宁暗潮生

作者:吾名望舒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1:16: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那声音低沉温和,带着说不清的牵挂,她努力回想,却如同隔着一层厚纱,怎么也记不起究竟是谁。

挣扎着睁开眼,竟见房门洞开,一个模糊的男子背影正立在门口,似要离去。

望舒心中莫名一急,想要起身追去询问,刚一动弹,却是一脚踏空,失重感骤然袭来,她猛然惊醒,心跳加速。

原是南柯一梦。

帐外,守夜的汀兰已被惊醒,执了一盏小巧的羊角灯掀帘探问:“夫人,可是梦魇了?”

望舒定了定神,抚着仍在急促起伏的胸口,勉强道:

“无妨,只是梦罢了。你去歇着吧,不必守着了。”

汀兰见她脸色有些苍白,犹不放心,又去倒了杯温茶来,见她饮下神色稍缓,这才退至外间。

望舒独自靠在床头,梦中那声呼唤和离去的背影在脑中盘旋不去。

是王铮吗?可那声音,那身形,似乎又有哪里不对。

她素来不信鬼神托梦之说,只道是自己思虑过甚,加之近日劳累,方有此幻象。

然而心底深处,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悄然蔓延。

重新躺下,却是辗转反侧,直到子时梆子响过,才又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起身,精神便有些不济。

她想着昨夜那扰人的梦境,终究放心不下,还是派了赵猛去杨彪处询问王铮消息的进展。

赵猛回来后禀报,道是杨佥事言说,近日各地报来的疑似消息足有数百条,皆已逐一排查过,俱是讹传,并无确凿新讯。

杨佥事还特意让赵猛带话,请老夫人和夫人宽心,一旦有切实消息,必第一时间告知,断不敢延误。

周氏见儿媳神色恹恹,又听闻她去问消息,只当她忧心过甚,拉着她的手温言安抚:

“舒儿,你近日实在是劳心劳力,瞧瞧这脸色,定是累着了。

阿铮那边有杨佥事派人搜寻,我们急也无用,你万莫将自己逼得太紧,若是熬坏了身子,叫娘如何是好?”

望舒不愿婆母担忧,强打起精神笑了笑:

“娘,我没事,许是昨夜没睡安稳。歇歇便好了。”

话虽如此,她却并未真正放松下来,反而愈发将自己投入无尽的忙碌之中,仿佛唯有如此,才能压下心头那莫名的不安与空落。

在她近乎苛责的勤勉下,名下私产与王家公中的账目,银钱如同滚雪球般增长。

北地的皮毛药材、南方的丝绸瓷器,经由商队往来,利润可观;冰饮铺子、南北酒楼、胭脂铺子并那新立的酒庄,皆是生意兴隆。

她甚至开始着手规划,在城外再购置一片土地,扩建草药种植园,为将来可能设立的药堂做准备。

与此同时,抚剑在卢医者的悉心指导下,医术亦是突飞猛进。

她本就有医药根基,人又聪慧刻苦,不过大半年光景,内外科常见病症已能应对自如,外伤处理更是得心应手,已可独立坐诊。

卢医者对此颇为满意,常捻须颔首。

然而,林望舒细心观察了几日抚剑坐诊的情形,却发现一个微妙之处。

前来寻抚剑看诊的,仍是男子居多,偶有女性患者,也多是些贫苦妇人,或是病情急重顾不得避忌的。

那些稍有体面的妇人小姐,远远瞧见抚剑一身利落短打、眉宇间带着几分冷冽杀气的模样,眼中便先存了三分怯意。

她们宁愿多等些时辰去寻须发皆白、看起来更“可靠”的孙大夫,也不敢近前。

卢医者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行医大半生,更看重的是医术精进与治病救人,于这些细枝末节并不挂心。

林望舒却思虑更深,她寻了个机会与卢医者商议:

“先生,抚剑医术已得您真传,只是于妇人科一道,终究欠缺些火候与令人信服的气度。

我想着,能否让她南下扬州,去我兄嫂府上的文嬷嬷处学习几个月?

文嬷嬷精于女科调养,于妇人病症上颇有独到之处,且她为人慈和,最易得内眷信任。”

卢医者初时有些不情愿,抚剑是他着力培养的弟子,更是好不容易才团聚了的女儿。

这要骤然离开身边,总是不舍。

不料抚剑听闻,却主动向林望舒请命:

“夫人,属下愿往。文嬷嬷的医术,属下亲眼所见,原就有心学。

听闻她研制的‘芷荣养生丸’,听闻于女子养颜调经、温养气血上极具神效。

属下确想深入学习。”

望舒见她有意,便从随身佩戴的香囊中取出一颗龙眼大小、色泽温润的丸药,正是文嬷嬷寄来给她备用的“芷荣养生丸”,递与卢医者:

“先生不妨一观。”

卢医者接过,先置于鼻下细嗅,只觉一股清雅馥郁的混合药香,沁人心脾,绝非寻常丸药可比。

他又用指甲轻轻刮下少许药粉,置于舌尖细细品味,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抬头,目光探寻地看向林望舒:“敢问夫人,这位文嬷嬷,究竟是何名讳?何方人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双姝记请大家收藏:()红楼双姝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望舒见他神色有异,心知这丸药恐怕触动了某些旧事,但她谨记郡主叮嘱,不欲多言,只微微摇头,笑而不语。

抚剑也察觉到师傅的异常,屏息不敢多言。

卢医者盯着林望舒看了片刻,见她不肯透露,倒也未动气,只是长长叹了口气,神色复杂,似是追忆,又似是释然:

“既然是她……罢了,你去吧。”

他转身,从贴身的药箱暗格中取出一物,却是一块半环形、质地温润的青玉玉玦,边缘似有断口,显是另一半不知在何处。

他将玉玦递给抚剑,“戴着它,莫要离身。”

抚剑看着那玉玦,面露迟疑,并未立刻去接。

林望舒心念电转,隐约猜到这玉玦或许与秦太医旧事有关,是信物,亦可能是护身符。

她出声提点道:

“抚剑,既是长者所赐,安心收下便是。

此去扬州,好生跟着文嬷嬷学习,将她的本事尽数学到手,便是对你师傅最好的报答了。”

抚剑闻言,这才双手接过玉玦,郑重地贴身收好,向卢医者深深一拜:

“弟子谨遵师命,定不负师傅与夫人期望。”

既已定下,林望舒便着手安排。

抚剑虽有一身武艺,但孤身女子长途跋涉终究不便,她便点了赵猛,让他挑选四名稳妥精干的护卫一同护送。

行程定在两日后,先去扬州学上两三个月。

又命人准备了一批北地特有的药材,让抚剑带给文嬷嬷,算是求学之礼。

另将给黛玉准备的、装有宁神香料并几味温补药材的香囊更换了新配的,一同带上。

趁着这两日,她伏案疾书,给扬州的兄嫂、文嬷嬷、秋纹各写了信。

给林如海和贾敏的信中,除了寻常问候,更多是叮嘱他们保重身体,尤其贾敏,眼看入秋,切莫再贪凉。

接着又将卢医者诊断自己“心脉略浮,乃思虑劳心之兆”之事略提了提,隐去具体梦境,只道自己近日偶有心悸,让他们亦多加留意。

给文嬷嬷的信则详述了抚剑的情况,恳请她多加指点。

给秋纹的信则主要是询问扬州各处产业近况,并让她留意是否有合适的铺子田庄,可以先买下再谋发展。

给黛玉则单独写了一封,信笺上还细心地画了几枝婷婷的荷花。

又找出炭笔,给承璋那皮猴子画了一幅滑稽有趣的“小将军骑木马图”,聊慰他索要奖励之心。

诸事安排妥当,心中那莫名的心慌却并未减轻。

她悄悄为自己诊脉,脉象虽略显浮数,却并无大病之征。

又寻了由头让卢医者请了平安脉,结果亦是如此,只说是劳心耗神,需静养为宜。

王铮依旧杳无音信。

她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开始泛黄的树叶,秋风已有凉意。

财产的增长固然顺利,绑定的利益网络也日益牢固,可这心底深处的不安,究竟从何而来?

是因为那个模糊的梦境?是因为远在扬州的牵挂?还是因为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下,正有她尚未察觉的暗潮在涌动?

中秋将至,她吩咐下去,将节礼备得格外丰厚,让赵猛一行人带上。

或许,抚剑的扬州之行,不仅能精进医术,也能为她带回一些,她此刻急需的、关于远方的确切消息。

送走了赵猛、抚剑一行人,望着车队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官道尽头。

林望舒立在府门前,心中那根无形的弦似乎又被拨动了一下,空落落的感觉愈发清晰。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转身,重新投入到那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产业事务中去。

账本、货单、人事安排……

她用繁杂的俗务填满每一刻,试图借此驱散那莫名的心慌与萦绕心头的梦境。

然而,她这般近乎自虐的忙碌,如何能逃过身边至亲的眼睛?

婆母周氏最先察觉出她的异样。

见她眼下的青黑日益明显,用饭时也常常神思不属,周氏心中忧虑日盛。

这日,周氏索性来到望舒的书房,温言道:

“舒儿,瞧你这几日气色不佳,莫要再整日闷在屋里看这些劳什子了。

今日天气甚好,陪娘出去走走吧,园子里的荷花开得正好,我们也去散散心。”

说着,不由分说便拉她起身,又对一旁侍立的青溪道:

“去跟何伯说,今日少夫人歇息,外面的事若无十分紧要的,都暂且搁下,明日再议。”

望舒本想推拒,但见周氏眼中满是关切与不容置疑,心中一软,只得依从。

婆媳二人便在园中漫步,秋风送爽,菊香馥郁,倒也暂时涤荡了些许心中的滞闷。

周氏见她眉宇间依旧笼着轻愁,沉吟片刻,又道:

“一个人闷着容易胡思乱想,不若请刘氏过府来说说话?

她性子爽利,有她陪着,也热闹些。”

望舒知是婆母好意,点头应了。

周氏便立刻吩咐人去县令府上下帖子。

不仅是周氏,连小小的王煜也敏感地察觉到了母亲的异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双姝记请大家收藏:()红楼双姝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孩子虽不言不语,却开始有意无意地增加待在望舒身边的时间。

练武时,非要跑到望舒院里的空地上,一招一式打得格外卖力,时不时还偷眼瞧瞧母亲是否在看;

描红写字,也抱着文房四宝挪到望舒的书房外间,说是这里“安静”;

甚至还会磕磕巴巴地讲些从黎小昕那里听来的、或是自己编造的、并不算好笑的笑话,笨拙地试图逗母亲开心。

看着儿子那小心翼翼又充满期盼的眼神,听着他那些稚气未脱的“笑话”,林望舒心中猛地一酸,继而涌上一股暖流。

她这才惊觉,自己的情绪早已影响了身边的至亲,让婆母担忧,让幼子不安。

她素来自诩冷静理智,怎地如今反倒钻了牛角尖?

“风来挡风,雨来遮雨便是,尚未发生的事,空自忧愁何益?”

她暗自警醒。

那股萦绕不散的心慌,或许真是思虑过甚所致。

既然诊脉无事,王铮的消息急也无用,扬州之事尚未有变,她又何必先自乱阵脚,徒惹家人担心?

想通了这一节,她心中那团乱麻仿佛被利刃斩开,豁然开朗。

她伸手将王煜揽入怀中,轻轻揉了揉他的发顶,柔声道:

“煜儿的笑话讲得真好,娘亲听着很开心。”

王煜仰起小脸,见她眉目舒展,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真切笑意,这才放心地依偎进她怀里。

既定了心神,她便不再强迫自己沉溺于事务。

她想起自己穿越之初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那套疏通气机、强身健体的八段锦,竟已荒废许久。

于是,次日清晨,她便在自己院中,迎着初升的朝阳,重新摆开架势,一招一式,缓慢而认真地演练起来。

她这一动,竟似投石入湖,激起了层层涟漪。

周氏见她肯主动调理身心,自是欢喜,也饶有兴致地跟着比划。

刘氏应邀过府,见此情景,觉得有趣,也加入了进来。

三堂婶王孟氏偶尔来串门,见她们婆媳并刘氏练得热闹,直说这法子瞧着和缓,适合她这年纪,也忍不住跟着学。

主母们带了头,下边的婆子丫鬟们,甭管懂不懂,见主子们活动筋骨似乎有益无害,也三五成群地在一旁模仿。

就连王煜和黎小昕这两个小皮猴,也把这当成了新的游戏,跟在后面嘻嘻哈哈、歪歪扭扭地比划。

起初,众人或多或少都存了几分凑趣、陪着望舒散心的意思。

她前些时日那强撑的平静下的憔悴,着实吓到了关心她的人。

但这八段锦动作舒缓,连贯下来竟也微微出汗,通体舒泰。

不过几日,众人便从“陪练”变成了“自觉修炼”,每日清晨,千户府的后院里便出现了一幅主子仆从一同舒展筋骨的和谐景象。

在这般闹哄哄又充满生气的氛围中,时光悄然流逝,转眼便到了中秋佳节。

这一日一大早,门房便忙碌起来,各种节礼与信函,远的近的,下属庄子、铺子管事们送来的,亲友故交遣人送来的,络绎不绝。

林望舒梳洗完毕,来到前厅,只见厅外廊下已然堆了不少箱笼筐篓,各色土仪、绸缎、吃食、玩器,林林总总,几乎要堵住去路。

几个小厮还在不断地从门外往里搬运。

看着这“堆积如山”的节礼,林望舒不由抚额,既是欢喜又是发愁。

欢喜的是人脉通达,产业兴旺,众人感念;

愁的是这许多东西,一一清点、登记、归类,再斟酌着回礼,又是一番不小的功夫。

中秋团圆宴要筹备,节礼要处置,还要顾及家人情绪……

这过节,有时反倒比平日更需耗费心神。

她望着那一片琳琅满目,轻轻叹了口气,这甜蜜的负担,也需她沉下心来,细细打理才是。

喜欢红楼双姝记请大家收藏:()红楼双姝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